承前啟后,明德親民 傳遞最純粹的國學精華,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講 | 渙樸老師 內(nèi)容簡要: 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 這一段主要講的是滕文公開始向孟子請教治理國家的方略。 孟子講解到:“要治理好國家,必須以民為本。農(nóng)民需要耕作,百工需要制造。你得在他們需要做事情的時候,給出相應(yīng)的時間讓他們?nèi)プ?。他們不會的技術(shù)和政策。需要你幫他們完善起來。這么一來,百姓安定了,國家就安定了。 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 從這一節(jié)的開篇,我們就能看出“民本思想”是儒家的思想底色。接著孟子又深入講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這段話在前面孟子和梁惠王以及齊宣王交談時都講到過,這里不多做解釋。從人的本性上來講,普通人只在有錢的時候才可能有底氣;所以你作為君主,要想的是如何幫助百姓去有恒產(chǎn),而不能只想著如何剝削百姓。 為民和為己,從想法上是沖突的,但從本質(zhì)上是不沖突的。 因為你如果只為自己著想,心里是不可能為百姓著想的;然而只想著剝削百姓的話,最后你一定不會受益。想要為人多考慮,那么一定不可能有自己的私心。 為什么又說他們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呢? 如果我們在想法上為百姓著想,百姓安居樂業(yè)了,他們會很樂意來擁護你。因為跟著你能安居樂業(yè),跟著別人會顛沛流離。這個時候你是想著別人的,但最終你也成了受益者,所以說為己和為人他們的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 想法上沖突但本質(zhì)一樣,這就是最玄之又玄的地方,也是老子【道德經(jīng)】中所說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理是一樣的,普通人認為這是一個你多我就少,你少我就多的機制,殊不知真相完全不是如此。兩個人齊心協(xié)力所達成的效果會比各自去做更大,何況一國之人。 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strong> 所以當你作為一個君主真正為百姓著想的時候,一國之人上下同欲。“上下同欲者勝”,這是核心。所以說一個國君要想去治國,首先就是把百姓的事情當事情,民事不可緩也。不能只想著自己賺多少錢,你為己了就不會去為人,只有為人了,你才能真正的為己,所以陽虎他說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這句話理解不好,會讓人望而卻步。要是做了仁愛的事情我就富不了,那我還哪敢做仁愛的事情!其實它真正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專門想著如何斂財?shù)臅r候叫為富,是想不到去仁愛的。而一個人想著要如何幫助大家的時候,是在為仁,此時你是不會去考慮我能賺多少錢,耗多少時?更會考慮到百姓的受益有多大。所以為富不仁,為人不富,它的本質(zhì)上是仁則富,富不一定能仁。 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所以孟子就跟騰文公講,你要為國,首先要為百姓著想。而大部分人賴以生存的是耕地,你就需要把土地給大家分好,稅收政策定好。孟子引用了夏朝、商朝、周朝的案例說明。在夏朝的時候,給每個人分50畝地,然后你5畝土地的糧食要上供給我,只取10%。在商朝的時候,給每個人分70畝地,采用井田制度收稅。比如找8個人過來讓他們耕630畝地,630畝分成9等分正好是個井字形。8戶人家各自耕作外面一圈自家的70畝田,井字中間的70畝是公田。大家平常先耕作公田,再耕作各自的私田,最后公田收出來歸國家,自己私田收出來,自己拿回去。這是商朝的政策。 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在周朝的時候,給每個人分100畝地。這100畝里面,也是有10畝糧食是要上交的。所以夏、商、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取10%左右的的稅賦,這樣做是可以長治久安的。 所以收取稅賦的政策和分田地的多少是治理國家最核心的事情。我們對近代史熟悉的朋友也應(yīng)該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面最轟轟烈烈的事件是土地運動,土地的本質(zhì)就是生產(chǎn)資料,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避不開的事情。生產(chǎn)資料分配平均了,那么別人做起事情來就會有干勁。 所以這里面說的分田制度的核心就是指公平的分配生產(chǎn)資料,合理的收取公共費用,這么一來可以很好的把制度推行下去。 孟子用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做法分別講述,同時也抨擊了當時大家所慣用的收稅過高且不合理,使得民不聊生。所以孟子指導滕文公說:“你還是回歸到井田制度去公平的分配土地,讓每個人干勁十足的去做事情,這么一來大家有飯吃,你也就有飯吃了,這就是解決溫飽問題。 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這是一場全民脫貧攻堅戰(zhàn)。脫貧之后就要立刻搞精神文明建設(shè)。所以說要設(shè)庠序?qū)W校以教之,庠序?qū)W校它是4個教育機構(gòu)。庠是以養(yǎng)老為義,序是以理事為義,學是教人倫,校是教如何做事情。那邊把田地分好,每個人有飯吃;這邊教大家增強文化知識,提高道德修養(yǎng),這就是用兩條腿在走路。如此,整個國家就能興旺起來了。 孟子說:“如此而行,就等于把國家?guī)峡燔嚨懒恕_@就是《詩經(jīng)》里面所說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狀態(tài)。滕文公你這樣做,也是把你的滕國變成嶄新的國家。嶄新指的是內(nèi)心干凈,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span>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jīng)界始。經(jīng)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jīng)界。經(jīng)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滕文公接受了孟子的建議,然后請畢戰(zhàn)去具體實行。畢戰(zhàn)就來請教孟開展井田制度的方法。 孟子說:“井田制度是仁政的一部分,它最關(guān)鍵的是公平公正。現(xiàn)在滕文公實行仁政,一定要先把經(jīng)界拉正。經(jīng)界正了之后,大家就沒有什么矛盾。否則的話,貪官污吏去強取豪奪,百姓的錢就又沒了。 我們?nèi)绻熘獨v史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就會發(fā)現(xiàn)任何朝代的剝削被剝削,都是生產(chǎn)資料的兼并與被兼并引起的。因為不公平的制度使得有一部分人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生產(chǎn)資料,就有了剝削他人的基礎(chǔ),長期以往慢慢地就形成了兩極分化,這就是經(jīng)濟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所以孟子說,要行仁政必從經(jīng)界始,做到公平公正。 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 孟子繼續(xù)說道:“滕國雖然是小國,但是還是把它分好。先分成野外的土地和城里的土地,野外由野人耕作,城內(nèi)由君子耕作。這個其實可以把它理解為能力不同,工種不一樣,給的生產(chǎn)資料也不一樣,這叫做分工不同。然后根據(jù)人的不同,把具體的分工安排好,把各自的能力發(fā)揮到最大?!?/p> 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孟子說:“這只是一個大略的框架,具體如何去做,就在于滕文公和你的執(zhí)行程度了?!币驗楫敃r孟子與孔子的時代相距也有將近200年了,周朝的這些制度他也只是聽過,沒有具體資料可考證,也沒有人這么去做過。所以孟子只是按照這個道理推衍出執(zhí)行的規(guī)律,具體因地制宜怎么去做,需要你們自己看情況。這就像我們今天一樣,也是根據(jù)經(jīng)典指引的方向,取切實的操作與檢驗、印證。 孟子跟滕文公講述的治國方略中,有以下5個重點: 第2點,要適當合理的收稅10%左右; 第3點,設(shè)立庠序?qū)W校; 第4點,要做到公平公正; 第5點,因地制宜,實際細化。 這5點我們學會了嗎? 附原文: 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云:'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裰疄榈酪?,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藉也。龍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貢者校數(shù)歲之中以為常。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兇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yǎng)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老稚轉(zhuǎn)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夫世祿,滕固行之矣。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鸀橛泄铩S纱擞^之,雖周亦助也。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笔巩厬?zhàn)問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jīng)界始。經(jīng)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jīng)界。經(jīng)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余夫二十五畝。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span> 渙樸老師 返樸歸真 渙若冰釋 矢志知行合一 傳遞最純粹的國學精華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講系列課程: 傳統(tǒng)文化與家道建設(shè)(并實施) 儒家仁政思想與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并實施) END 國學精華,歡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