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美學.青銅器】上海博物館青銅器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器”觀展記

 燈下悅讀 2024-11-17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器”觀展記
小滿梧桐??
11-06
閱讀 9356

  終于來到上海博物館(東館)——早就知道上博的青銅器藏品豐富,但真看了后,才知道什么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雖然上海本身的快速騰飛與經(jīng)濟發(fā)展只聚焦在近百年來,其地理位置所在地在中國古代史上湮沒無名,就算王侯封國也不會選在這臨海的小村來,這先天不足本注定上海不應該會收藏太多文物。可是,值得佩服的就是這點,上海偏偏化劣勢為優(yōu)勢,收藏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文物,以青銅器為例,雖然不能像河南、山西、陜西等青銅出土文物大省那樣以“某時某地出土老祖宗的物件”為名來布展,但偏偏以青銅器形介紹串聯(lián)起了整個青銅發(fā)展史。得,是不是人家上海祖上留下的東西已經(jīng)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博真真切切起到了博物館向大眾“展示、科普”的主要作用。這是上博優(yōu)于許多博物館的地方。(沒來由想起以前看見網(wǎng)友吐槽西安某博物館的管理水平,是“國家級的文物縣級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哈哈哈。)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為貴族社會崇尚禮制的特殊產(chǎn)物。由于青銅器多用于祭神享祖、禮尚交往、宴饗賓客等禮儀活動,故被稱作“禮器”。作為權力的象征,不同身份的貴族,擁有與他們地位相稱的禮器。青銅器是當時維護統(tǒng)治、強化政權的必要工具。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夏商周青銅藝術以其繁多的種類、精美的紋飾、高超的鑄造技術,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杰出的創(chuàng)造能力。秦漢以后出現(xiàn)式微,到了宋元明清以復古的面貌得以重現(xiàn)。另外,中國邊遠地區(qū)的青銅藝術具有獨特的造型和鮮明的風格,既是了解古代中國各民族文化面貌和相互交融的珍貴遺物,也是反映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進程的重要實證。

  【萌生期的青銅器】
      夏,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公元前21世紀左右,中國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山西陶寺遺址、陜西石峁遺址發(fā)現(xiàn)小件青銅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了青銅容器、樂器、兵器、工具和飾件,并發(fā)現(xiàn)了鑄造遺址,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已經(jīng)是比較成熟的青銅文化。
      此時青銅容器的造型規(guī)整,器壁勻薄,裝飾簡單紋飾,陶范鑄造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出現(xiàn)獸面特征的紋飾和綠松石鑲嵌工藝,青銅器已經(jīng)具有禮制內(nèi)涵,標志著中國業(yè)已步入文明社會。

  【爵】
      爵是裸酒器,用于裸禮中盛酒進行澆灌,這是目前所知出現(xiàn)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始見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代,為商代青銅禮器中的核心器物。

(乳釘紋管流爵,夏晚期[公元前18世紀一前16世紀])
(束腰爵,夏晚期[公元前18世紀一前16世紀])

  【斝】
  斝是裸酒器,既可以盛酒,也可以用來受熱溫酒。始見于夏代晚期,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連珠紋斝,夏晚期[公元前18世紀一前16世紀])

     【鈴】
  鈴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樂器。始見于夏代晚期,考古資料表明與鑲嵌獸面紋牌飾等組合使用。

(單翼鈴,夏晚期[公元前18世紀一前16世紀])

  【牌飾】
  鑲嵌獸面紋牌飾或用于佩戴,使用時與鈴相伴。

( 鑲嵌獸面紋牌飾,夏晚期)

  【鑲嵌十字紋方鉞】
  夏晚期(公元前18世紀一前16世紀)。是砍殺兵器,始見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至戰(zhàn)國。由于鉞大多作為儀仗用器,因此成為王權的一種象征。

  【育成期的青銅器】
      商早期、商中期,公元前16世紀一前13世紀。商代早期和中期是青銅藝術形成并開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以酒器組合為主的禮器制度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少數(shù)青銅器開始出現(xiàn)單字銘文。分鑄法的應用已較嫻熟,制范、合范技術相當進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流域多有發(fā)現(xiàn),奠定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鼎盛繁榮的基礎。

  酒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酒器日益豐富,在爵、斝等的基礎上,新出現(xiàn)了觚、尊、壺、瓿、罍等器類。三件成套的爵、觚、斝禮器組合基本形成,反映了商代重酒的祭祀制度初步確立。

(獸面紋斝,商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斝,商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爵,商早期[公元前16世紀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爵,商早期[公元前16世紀一前15世紀中葉])
(甲壺,商早期[公元前16世紀一前15世紀中葉])
(育成期青銅紋飾)

  【觚】
      觚是裸酒器,裸禮中用來承接澆灌的酒。始見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是商代青銅禮器中的核心器物。

(獸面紋觚,商早期[公元前16世紀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觚,商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斜角云紋觚,商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鼎盛期的青銅器】
      商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 世紀。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于完善,酒器的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獸面紋、龍紋和鳳鳥紋等動物紋飾空前發(fā)達,既莊產(chǎn)神秘又富有生氣.紋飾大量采用平雕、浮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青銅器多有標識家族和祖先的銘文,商末開始出現(xiàn)紀事體銘文。周初雖沿襲商代禮制,卻出現(xiàn)了由“重酒”體制向“重食”體制轉(zhuǎn)變的端倪。西周早期青銅器上開始出現(xiàn)長篇銘文。

(鼎盛期的青銅器紋飾)

  食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食器有所增加,圓鼎之外,新出現(xiàn)方鼎、鬲、甗、簋等器類,但數(shù)量遠不及酒器。鼎和鬲的雙耳與三足仍不能平衡對稱,表明鑄造技術有待于提高。

(獸面紋鼎,商早期[公元前16世紀 -前15世紀中葉])

  【鬲】

       鬲是飪食器,功能及用途與鼎相似。始見于商代早期,西周中期至戰(zhàn)國比較盛行。這里有個好笑的插曲: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七八歲的孩子,面對孩子的提問“這是什么?”不假思索也不看博物館的標識,就答:“可能是香爐吧,古代人的香爐。”我和同行的朋友在旁忍無可忍兼異口同聲地出言糾正:“是烹飪用的(鬲)……”哈哈哈,年輕的媽媽這才趕緊看標識,趕緊給孩子糾正。

  【方彝】
      方彝是盛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

(獸面紋方彝,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初])
(父戊方彝,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初])

  【卣】
     卣是盛酒器,主要用來盛放以郁金草調(diào)和的黑黍酒(鬱鬯酒),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戊箙卣,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初])
(獸面紋卣,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徙卣,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豕卣,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酒器。商代晚期的酒器種類基本齊全,新出現(xiàn)觶、卣、觥、方彝、盉等器類,器形也豐富多彩,出現(xiàn)動物造型的卣、尊、觥等,禮器組合形式最主要的是爵與觚或角與觚。西周早期酒器開始出現(xiàn)式微跡象。

  【罍】
     罍是大型盛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

(亞*方罍,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獸面紋罍[局部],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畐父辛爵,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羊乙爵,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亞其爵,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龍爵,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角】
      角是裸酒器,功能及使用方式與爵相似,兩者在器物組合中可以相互替換。角與爵均始見于夏代晚期,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父辛角,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豫角,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觶】
      觶是飲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獸面紋觶,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觶,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父庚觶,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冬刃觚,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顧麗江先生捐贈)

  【瓿】
       瓿是盛酒器,流行于商代中期至商代晚期。

(獸面紋瓿,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乳釘雷紋瓿,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范季融先生、胡盈瑩女士捐贈)
(四羊首瓿,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壺】
      壺是盛酒器,始見于商代中期,是流行時間較長的青銅容器之一。

(獸面紋飲壺,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斿父癸壺,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顧愷時先生、成言嘉女士捐贈)
(小子省壺,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羅伯昭先生捐贈)

  【觥】
      觥是盛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

(*父乙觥,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尊】
      尊是盛酒器,始見于商代早期,是行用時間較長的青銅容器之一。

(鳥父癸尊,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牛首獸面紋尊,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古方尊,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魯侯尊,西周康王[公元前11世紀中葉],李蔭軒先生、邱輝女士捐贈)

  【盉】
      盉是注水器,古代將水稱作“玄酒”,用來調(diào)和酒液的濃淡。除了調(diào)酒,盉也可以用作盥洗。始見于夏代晚期,至漢代仍比較流行。

(亞*盉,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傳1897年北京盧溝橋附近出土,李蔭軒先生、邱輝女士捐贈)
(龍紋扁足鼎,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德鼎,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陳翔九、汪敬之先生捐贈)
(劉鼎,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孫煜峰先生捐贈)

  食器。商代晚期食器種類和數(shù)量有所增加,新出現(xiàn)了盂、豆等。西周早期延續(xù)這一趨勢并有極大發(fā)展,出現(xiàn)了以方座簋為代表的典型周文化器物。由于政治制度、宗教禮儀的相異,西周產(chǎn)生了與商代晚期不一樣的重食禮器體系。

(鄂叔簋,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甲簋,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宋景文女士、唐祖詁先生捐贈)

  【甗】
      甗是蒸食器,上部為甑,下部為鬲,甑用以盛稻粱,鬲用以煮水,甑與鬲之間有箅子相隔。始見于商代中期,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晚期。

(*母癸甗,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宋景文女士、唐祖詁先生捐贈)

  【豆】
       豆是盛食器,主要用來盛放腌菜、肉醬等調(diào)味品,也可以用作盛放黍、稷等飯食。始見于商代晚期,是行用時間較長的青銅容器之一。

(鈴豆,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父乙盂,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樂器。青銅樂器的種類在商代晚期開始增多,出現(xiàn)成組的青銅鐃,通常3件或5件為一組,具有一定音律關系,對西周早期青銅編鐘的出現(xiàn)和禮樂制度的產(chǎn)生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中原地區(qū)以外的青銅樂器也展現(xiàn)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中鐃,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李蔭軒先生、邱輝女士捐贈)

  【鐃】
      鐃是中國最早的青銅打擊樂器,小型鐃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大型鐃流行于春秋時期的吳越地區(qū)。

(亞酗鐃,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執(zhí)鈴,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磬】
      磬是打擊樂器,材質(zhì)一般以石質(zhì)為主,青銅磬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

(龍形磬,商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初])

  【轉(zhuǎn)變期的青銅器】
      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紀末一前7世紀上半葉。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是青銅藝術發(fā)展的轉(zhuǎn)折階段。禮器的“重食”體制完全成熟,列鼎、編鐘、盥洗器等全新組合方式的出現(xiàn),標志著禮制和社會風尚的重大變革。獸面紋等動物紋飾消失,代之以樸質(zhì)簡率、宛轉(zhuǎn)流暢的動物變形紋。作器鑄銘文的現(xiàn)象日益普遍,多見長篇銘文的重器。春秋早期青銅器形制、紋飾均延續(xù)于西周中晚期。各諸侯國普遍擁有青銅鑄造業(yè),但發(fā)展呈現(xiàn)不平衡的狀態(tài)。

(仲義父*,西周中晚期[公元前11世紀末一前771年],19世紀80年代后期陜西扶風縣法門鎮(zhèn)任家村出土)
(龍耳尊,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象首獸紋鉞,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龍首鉞,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晉侯*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199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1號或2號墓出土)
(頌鼎,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年一前782年])
(秦公鼎,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范季融先生、胡盈瑩女士捐贈)
(十五年趞曹鼎,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紀中葉])
(變形交龍紋鼎,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列鼎】
      列鼎是一組造型、紋飾相同,按大小依次排列的鼎。列鼎制度是西周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指通過規(guī)定祭祀用器的數(shù)量以顯示擁有者社會等級的高低。奇數(shù)的鼎與偶數(shù)的簋組合使用,即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依次遞減。

(芮伯壺,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

  【盂】
      盂是大型盛食器,兼作盛水或盛冰器。始見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時期。

(伯盂,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一前10世紀末])
(卷龍紋鬲,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
(師*簋,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年一前782年])
(虎簋,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
(倗生簋,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紀中葉])

  【盨】
      盨是盛食器,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始見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

(梁其盨,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1940年陜西扶風縣法門鎮(zhèn)任家村出土,李蔭軒先生、邱輝女士捐贈)
(晉侯*盨,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199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2號墓出土)
(晉侯*盨,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199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2號墓出土,范季融先生、胡盈瑩女士捐贈)

  【簠】
      簠是盛食器,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始見于西周早期,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戰(zhàn)國時期。

(山奢虎簠,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盆】
      盆是盛食器,兼可盛水,始見于西周中期,流行于春秋中晚期。

(斜角云紋盆,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前10世紀末])

  【鋪】

      鋪是盛食器,用于盛放干果或干肉之類食物。流行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透雕波曲紋鋪,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鍑】
      鍑是飪食器,用于炊煮食物,主要流行于北方草原地區(qū)。

(垂鱗紋鍑,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范季融先生、胡盈瑩女士捐贈)
(橫條紋盒,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匜】
       匜是注水器,始見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戰(zhàn)國時期。

(齊侯匜,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顧榴先生、沈同樾女士等捐贈)
(子仲姜盤,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葉肇夫先生捐贈)

  【編鐘】
      編鐘是一組構成一定音階關系、按大小相次排列的鐘,以懸掛敲擊方式奏樂。由于是雙音鐘,可以用較少數(shù)量的鐘,組成較為完整的音階,以求演奏優(yōu)美流暢。

(晉侯蘇鐘,西周厲王[公元前9世紀中葉],199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8號墓出土)
(郘*鐘,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19世紀60年代山西榮河縣后土祠附近出土)

  【鐘】
  鐘是打擊樂器,分為甬鐘和鈕鐘兩種。始見于西周早期,為流行時間較長的青銅樂器之一。由于鐘體造型是合瓦式扁圓體,按物理振動原理,打擊其鼓部中心和鼓側,可以產(chǎn)生兩個不同頻率的音,稱為雙音鐘。

(龍紋鐘,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
(旅鐘,西周厲王[公元前9世紀中葉],孫鼎先生捐贈)

  【镈】
      镈是大型打擊樂器,始見于商代晚期,為行用時間較長的青銅樂器之一。

(四虎镈,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一前771年])
(秦公镈,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紀上半葉])
(伯盉,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一前10世紀末])
(伯盤,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一前10世紀末])

  【更新期的青銅器】
      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戰(zhàn)國,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青銅藝術的發(fā)展再次出現(xiàn)高潮。諸侯列國的青銅器趨向成熟,區(qū)域特征明顯,中原地區(qū)的秦晉齊魯燕、南方荊楚、東南吳越、西南巴蜀、北方草原等地區(qū)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功用在逐漸消失,出現(xiàn)了許多奇譎精麗的新樣式。以龍紋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chuàng)造性地作為主題紋飾出現(xiàn)。銘文字體注重美化。鑄造工藝中失蠟法和印模塊范拼合法得以應用,鑲嵌裝飾絢麗工巧。

(蓮瓣蓋龍紋壺,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中原地區(qū)青銅器。中原地區(qū)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從東至西分布有齊、魯、燕、衛(wèi)、鄭、三晉、秦等諸侯國。各諸侯大國形成了自己的青銅鑄造業(yè),器物制作各具特色。考古出土以山西侯馬鑄銅工場遺址最具代表性。

(燕王職壺,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鑲嵌狩獵紋高柄壺,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鑲嵌畫像紋壺,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犧尊,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1923年山西渾源縣李裕村出土)
(錯金銀鳥獸形盉,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春成侯盉,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建鼓】
  建鼓為打擊樂器,既可用作宴樂禮儀場合的樂鼓,也可用作沙場戰(zhàn)鼓。完整的建鼓由木腔皮鼓、鼓柱、鼓座組成。

(透雕蟠龍紋鼓座,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禾簋,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攸武使君甗,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鑲嵌交龍紋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1923年山西渾源縣李峪村出土)
(交龍紋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交龍紋盆,舂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透雕交龍紋鋪,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變形交龍紋匝,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鑲嵌狩獵紋豆,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1923年山西渾源縣李峪村出土)

  【敦】
      敦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具。出現(xiàn)于春秋中期,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

(幾何紋敦,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鈹】

      鈹是格斗兵器,可安裝長柲,始見于商代,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時期。

(商鞅鈹,戰(zhàn)國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范季融先生、胡盈瑩女士捐贈)
(錯金銀龍紋戈,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燕王戎人戟,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蟠龍紋镈,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楚文化青銅器。楚國位于長江中游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走向繁盛,疆域漸居群雄之首。早期楚文化青銅器深受周文化影響,至春秋中期開始逐漸形成自身特色,鑄造工藝精湛、紋飾繁密細巧,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造型宏偉、裝飾雄健的器物。

(伯游父壺,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鑲嵌鳥獸紋壺,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交龍紋盉,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邵王簋,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王后中官湯鼎,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鑄客簠,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鑲嵌幾何紋敦,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一前221年])

  吳越文化青銅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為吳越文化的范圍。在今江、浙、湘、贛和皖南一帶相繼出土了許多吳越青銅器。器類、器形和紋飾多仿自中原,亦有濃厚地方風格的器物。兵器鑄造技術極為高超,大鐃也頗具特色。

(幾何紋盥缶,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伯游父*,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交龍垂鱗紋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獸面紋龍流盉,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一前6世紀上半葉])
(吳王夫差盉,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何鴻章先生捐贈)
(宴樂畫像紋杯,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
(者尚盤,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劍】
  劍是砍殺和刺殺兩用的兵器,中原地區(qū)始見于西周早期,興盛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草原地區(qū)的劍更早出現(xiàn),流行時間較長。

(越王者旨於賜劍/越王州句劍,戰(zhàn)國早期[公元 前475年一前4世紀中葉];吳王光劍,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

  【鑒】
  鑒是大型盛水器,出現(xiàn)于春秋中期,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

(吳王夫差鑒,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一前476年],傳河南輝縣出土)

  巴蜀青銅器。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盆地的區(qū)域文化,巴文化與蜀文化的關系極為密切。巴族生活于今四川盆地東部,西周以后建立巴國。戰(zhàn)國時期的巴族青銅器多有發(fā)現(xiàn)。青銅器以兵器、工具為主。器物上有猛虎、鷙鳥、手心形等紋飾符號,其中虎紋最為常見。

(*竝*戈,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 一前221年])
(虎紋戈,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 一前221年])
(虎紋鐘,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 一前221年])

  草原文化青銅器。北方地區(qū)長城沿線地帶的半農(nóng)半牧或游牧族群,發(fā)展出適應其經(jīng)濟活動和生活習俗的青銅文化,主要是將各種動物形象裝飾于實用的工具、兵器、車馬器具及服飾上,具有鮮明的草原文化特征。

(鳥紋鼓形器,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前6世紀上半葉])
(戰(zhàn)國)
(鹿形飾/駱駝頭車飾,戰(zhàn)國)

  【交融期的青銅器】
      秦至五代的青銅藝術處于衰落與融合階段。隨著大一統(tǒng)秦漢帝國的建立,青銅器的禮制意義已經(jīng)淡化,開始崇尚簡樸的工藝及審美,具有更強的功能性、實用性。西漢時期鐵器的普及使得刻紋裝飾比較流行,錯金銀、鎏金和彩繪等特殊工藝仍然充滿藝術魅力,同時西南地區(qū)滇文化青銅器盛極一時。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融合進程加快,青銅器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發(fā)生更大改變。隋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頻繁,一些生活用器呈現(xiàn)出異域文化特點。

(商鞅方升,戰(zhàn)國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

  大一統(tǒng)王朝的青銅器。秦漢青銅器中生活實用器占據(jù)主導地位,銘文以記錄地名和重量為主。東漢以后,在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背景下,許多日常生活用器被瓷器替代,青銅器實用地位在下降,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唐、五代時期。

(魚形壺,西漢[公元前206年一 公元 8年])
(信成侯鎏金方壺,西漢,朱昌言先生、徐文楚女士捐贈)
(上林鼎,西漢陽朔二年[公元前23年])
(菱紋盒,西漢)
(鎏金鹿形鎮(zhèn),西漢)
(中宮雁足燈,西漢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雁首柄鐎斗,東漢[25- 一220年],倪漢克先生捐贈)
(四靈紋盤,東漢)
(人物山水動物紋博山爐,東漢)
(魚舟紋虎鈕錞于,東漢)
(龍首柄鐎斗,三國[220- 280年])
(熏爐,唐[618 - 907年])

  滇文化青銅器。滇是戰(zhàn)國秦漢時西南夷的主要部族之一,有著發(fā)達的青銅文化,青銅器類型繁多。專門用來放貝幣的貯貝器,動物搏斗紋飾件和各式工具、農(nóng)具最具特色。鎏金、鑲嵌和線刻工藝達到很高水平。

(八牛貯貝器,西漢,1956年云南開寧石寨山出土)
(五牛枕,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虎背??埏?,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鎏金斗獸飾件,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女跽坐俑,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透雕猴邊鑲嵌腰帶飾,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豹鈕矛,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雙獺捕魚戈,西漢[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牛首紋劍鞘,西漢)
(蛙飾鼓,南北朝[420- 589年])

  【復古期的青銅器】
      北宋—清中期,公元960—1840年。北宋時期,統(tǒng)治階層面臨政治革新,致力于重塑禮制,建立禮法秩序,隨著地下不斷出土的夏商周三代青銅器,在皇室與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里彌漫著一種向往“三代”的復古情緒。從宋徽宗制禮作樂開始,賦予了青銅藝術新的禮制內(nèi)涵。元明清時期,由于統(tǒng)治者對朱熹理學的推崇,各級儒學和宗祠禮器秉承了北宋以來的禮器樣式,并影響到整個東亞文化圈。

(海水紋盨,元[1271 一1368年])
(昆山縣廟學盨,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
(澄江府盨,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

  《三禮圖》系統(tǒng)的禮器。北宋初年,經(jīng)學家聶崇義據(jù)漢代至五代的六家《三禮圖》編著《三禮圖集注》,作為按照禮書文獻制作禮器的范本。這種“以經(jīng)繹器”的方式深刻地影響了民間祭祀用器,但據(jù)此制作的器物與夏商周青銅器相去甚遠。

(簠,元[1271一1368年])
(千戶铏鼎,明正德[1506- 1521年])
(太尊,明萬歷五年[1577年])
(克淳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山尊,清乾隆三年[1738年])
(象尊,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
(常熟縣儒學鼎,明正德三年[1508年])
(城貢巡司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博古圖系統(tǒng)的禮器。宋徽宗敕命編撰的《宣和博古圖》,是依照出土實物制作禮器的范本,并據(jù)此鑄造有大晟禮樂器。南宋朱熹的《紹熙州縣釋奠儀圖》,秉承了“考古作器”的精神,對官方祭祀用器影響深遠。

(少宰邦彥豆,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
(上??h儒學爵,明正德六年[1511年]/淮安路儒學爵,元至正十年[1350年]/太平州學爵,南宋[1127- 1279年])
(弘治元年鐘,明弘治元年[1488年])
(杭州路儒學中呂鐘,元大德九年[1305年]/南雄府鐘,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大晟南呂鐘/大晟太簇清鐘/大晟蕤賓中聲鐘/大晟夾鐘鐘,北宋政和[1111-1117年])

  從夏商周走來,在展覽最后看到清代康熙年間的鎏金龍紋夷則鐘,金燦燦的。雖然知道青銅器在全新的時候都是金燦燦的,但這一路展覽被青綠色所熏陶,看見這黃金色頗有點俗不可耐的感覺呢。哈哈哈,還是喜歡被歷史時光沉埋與洗滌后的青銅色啊。





(鎏金龍紋夷則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更新于 11-12
來自作品集博物記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蜜臀| 国产午夜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亲近伦片|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亚洲a级一区二区不卡|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自拍偷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日韩中国性生活视频| 中国日韩一级黄色大片| 人妻内射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性猛交内射老熟妇| 五月激情五月天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国产精品av在线观看| 大香蕉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在线| 国产原创中文av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 | 免费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 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日本熟妇熟女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国产熟妇露脸在线观看|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久久|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六七十路熟女|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黄色| 激情亚洲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三区| 好吊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午夜亚洲少妇福利诱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青青操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色小姐干香蕉在线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