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wǎng)絡宣傳的緣故,大家似乎都有一個印象-星命是祿命最高技法。為什么?因為其繁雜呀,俗人都以為一門技術越繁雜越厲害。其實占星之法只是五行運用的初級境界,五行推算的最高境界就是河圖洛書。對于河洛的最優(yōu)化運算就是干支而不是其他。可以說對于西洋占星也好,印度占星也好,只有結合五行干支運算才能提高推算水準,而這種占星與五行干支結合的成果就是星命術。其實說白了,術數(shù)運用只要五行干支就行了,這才最是簡潔玄妙,而星命還是失之繁瑣。古老的玄空風水造命訣,在郭璞時沒有明傳技法但應當還是四柱為法,到唐代楊公時采用星命推算,但是到了清代大家戴禮臺之時又回到了四柱法。 宇宙規(guī)律不過一圓一方,它就是河圖與洛書。所謂天圓者-天干為圓也;所謂地方者-地支為方也。天干代表太陽五星系統(tǒng)-變動不拘,地支代表的是北斗28眾星宿-靜而守位。形象比喻的話,天干五行是地方諸侯-古人稱為“緯”,地支五行是一國之君-古人稱為“經(jīng)”,所謂“一經(jīng)一緯義無窮”也。因此論命如果只看明面上的命盤十二宮及五星分布是不夠的,還需看陰面的月身十二地支五行! 道家經(jīng)典《太一生水》已經(jīng)道明:(太一)行于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jīng)”星命以28宿為經(jīng)(28宿即十二地支,玄空中擇日口訣往往用28宿來指代十二地支),五星為緯即從此理也,所謂”五行既列諸辰次,相參推究定枯榮。二十八宿本脈絡,其名雖異實同途”五星即五行,五行即地支之寄(天干五行是從地支中尋得的),地支即二十八宿之閫奧,二十八宿即辰舍之脈絡(28宿與十二辰相對應)。因此古代經(jīng)典未有一字杜撰空談也,后人排斥術數(shù)故不知如何運用其理,因此斥之此種玄論為“樸素哲學觀”。 北斗乃帝車,運四方,統(tǒng)領28宿?!赌隙方?jīng)》云:北斗七星與月曜相應,由此北斗,28宿,月亮就有了聯(lián)系,故而祿命中尤其注重月身的推斷。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要看五行在十二支里的生旺變化,此乃局勢也。星命歌賦《星躔摘金集》中有訣云: 五行要訣有真機,更有幽玄識者稀。 不遇明師親付與,任君模仿盡皆非。 摘金語句臨行訣,漏泄天機奇更奇。 立命星辰分母賊,太陰一訣在詳推。 月行中天多顯晦,圓缺朔望不相同。 如人降生稟所賦,富貴貧賤有窮通。 所以推月不執(zhí)泥,分配五星各相從。 生克制化于身取,若還反背實無功。 這里已經(jīng)很明確的泄密,以“太陰訣”分“母賊”。所謂“母賊”一詞是道家古語。在《黃帝內經(jīng)》中常出現(xiàn)類似概念?!澳浮奔瓷百\”即克?!蛾幏?jīng)》云“天有五賊,見之則蒼”即云天干五運也。五星(五行)立命格看先天稟賦-富貴貧賤,太陰(紫微,斗杓,月身)看窮通變化(圓缺朔望不相同),同樣富貴命格,但是也有變化高下。這個與祿命術中“干祿支命納音身”一個道理。 命在子丑月是土,命居寅亥配成木。 命火還從火星推,命居辰酉從金取。 命在巳申以水論,命居太陽從日程。 惟有未垣并金鬼,宿身順背看陰陽。 土星嫌木最嫌氣,木怕金星與火羅。 火宿從來嫌水孛,金星熒惑莫相過。 巳申之水最怕土,計孛兩曜不諧和。 午日木氣為掩禍,太陰土計福消磨。 這里點出命宮在子丑則為土命,“土星嫌木最嫌氣”即土命怕月身有木星及紫氣木余,此為“賊”。 土垣見火為命母,木垣水宿福無阻。 火垣木曜喜相逢,金垣土宿真貴路。 水逢金德占巍魁,太陽金水分明美。 月見金高見火羅,十二宮中忌奴氣。 土命身見火為相生,為“母”。 五行在天成象緯,分曜于地便成形。 假如水德降于地,子旺辰墓長生申。 萬物成形有生滅,消長陰陽從屈伸。 不須執(zhí)泥五星象,旺生墓即是星辰。 五行在天成像緯即是五星在天為緯。分五星于地成形,即成形則有生長化收藏之變化,此即五行十二長生訣來源也。例如命宮坐戌為火命,故忌水,如果月身在申子辰地,繼以煞在,行限于此必死(命格再好入此限也死,此乃運窮也)。蓋申子辰即水局也,水克火乃命賊也,不必要明見有水星方指為兇,此乃無中有象也,推命莫重于此也。直曜母星鬼奪,殿駕重垣之星,皆以鬼母相參得用失用,玄齋所謂局勢參詳判死生,此乃察五星之地支者至切。 子平命理其地支藏干法即從十二長生推出,并以此作為立命格基礎。子平所謂“成格著貴,成局者富”其實參照星命的歌賦是一個道理。月支所藏之干立子平命格,以地支看局勢就是子平格局之法。所以大家如果能夠明白干支五行的真正含義,那么看星命和子平的歌賦是可以互參技法的。所以不必迷信星辰軌道計算的精度,只要把握干支五行規(guī)律就能推命。 七政四余——星命傳承脈絡:七政四余到斗數(shù)十八飛星的演變 關于星命四余的概念探討已經(jīng)提出了關于星命這種術數(shù)法脈的流傳演變的一些觀點,這里就做一次完整的論述以方便大家了解星命。 一、星命術的創(chuàng)立 星命術起源于外域的星占術的傳入,在經(jīng)過中華術數(shù)高人的改造之后結合中華獨特的干支五行體系柔和而成。那么誰是星命術的祖師爺呢?這個在正史上沒有寫,畢竟天文志盡管重要但是欽天監(jiān)人物志卻不那么重要,故而很多與天文相關的術數(shù)法脈的流傳并不見于史書記載,往往只留存在民間傳說之中。即便是資料不好找,但是我們從術數(shù)傳承的一些門人的只字片語中還是可以理出一個頭緒來的。 在果老之《評人生稟賦分金論》中有如下一段: 前輩天綱,號為善知天文象緯。(果老對李憕講:你的前輩袁天罡號稱善知天文象緯。五星在天為象,為緯。28宿為經(jīng)) 曾會諸星宿于竺羅。(這里是指袁天罡匯集天竺星命及中華祿命術造成星命一術。星命口訣有竺羅三限,乃云傳自袁李二人。三限理論與中華的傳統(tǒng)祿命高度一致。有人研究認為這套里論完全是沿襲自西方的阿拉伯占星,嚴格講應該是西方的希臘占星。阿拉伯學者十分重視初中末三限,也就是三分主星(Tripilicityrulers)用以判斷人生各事項在三階段的吉兇發(fā)展。例如阿不阿里阿卡雅特(Abu'AliAl-KhayyatAD.770-835)之書就很重視三分主星,西方學者起先以為這是阿拉伯學者的創(chuàng)見,後來才知道遠在希臘時期的占星家便已經(jīng)有這個里論了,Dorotheus西元一世紀占星家便已經(jīng)記載這個三分主星??梢娔菚r候天竺傳入的星占內容) 察禍福尤病鳶魚。(這里果老就開始貶低袁天罡星命法了,說它根本不準) 及得予旨,方知用宮主為非,以度主為是。 (這里果老派大吹自己度主之法才是正統(tǒng)。所謂宮主者,子丑土、寅卯木、卯戌火、辰酉金、巳申水、午日、未月是也此袁李之脈所用;度主者。即四日度、四月度、四木度、四火度、四土度、四金度、四水度。) 除了上面一段外還有不少評論袁天罡,李淳風及一行的。從這些果老口訣中我們可以推知:袁天罡和李淳風是七政四余星命術的創(chuàng)造者。觀《袁天罡五星三命論》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技法的確是不講究星度的,因為出生時間精確到分秒是沒有意義的:那是無法精確的“精確”。你如何定義“分秒”?以剪斷系帶的一剎那分秒?以第一次哭泣的一剎那分秒?這是不可能做到的“精確”,所以果老派標榜的星度精確意義不大,論命基于時辰就足夠了,另外再加輔助方法校驗時辰卦氣就行,這自古就是中華術數(shù)的理念。 二、十一曜的原始概念起源 由《袁天罡五星三命論》可知當時李袁一脈的星命體系已經(jīng)使用十一曜-五星和四余。五星沒啥歧義,神秘的是四余的設定。其中羅睺計都原始概念來自于天竺歷法定義。在三國時期譯出的《摩登伽經(jīng)》中便已經(jīng)把羅睺、計都與日月、五星一起并列:“今當為汝復說七曜,日、月,熒惑,歲星,鎮(zhèn)星,太白,辰星,是名為七,羅睺、彗星,通則為九。如是等名,占星等事,汝宜應當深諦觀察?!边@里把Ketu按照其梵文原意譯成了彗星。一行?北斗七星護摩法?云:計都者,翻為旗也。旗者,慧星也。羅睺者,交會蝕神也。一行(673年~727年),作為密宗真言宗的祖師之一(有真言宗是道家佛傳之說),精通梵文自然是深刻理解原始密宗里面“羅睺”“計都”的概念。因此他給的原始定義也是“彗星”和“蝕神”,并非后來的“蝕神頭”和“蝕神尾”,變成了都是”蝕神“。 那么什么時候原本不同的“羅睺”“計都”變成了后世的“蝕神頭”,和“蝕神尾”?要知道“蝕神頭”,和“蝕神尾”是和星命中“南羅北計”的設定是一體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羅計譯名的變化來窺見羅計定義的變化。 西天竺國婆羅門僧金俱咤所撰集的《七曜攘災決》,是在第九世紀初被譯介入中國的,此書中對羅、計兩曜曾提出相當具體的定義,曰: 羅?,遏羅師 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對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逆行于天,行無徐疾,十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一度十分度之六,一年行十九度三分度之一,一年半行一次,十八年一周天退十一度三分度之二,凡九十三年一大終而復始。 由其中「逢日月則蝕」【日月相對亦蝕】的敘述,我們可推斷此書中應是以羅?為黃道與白道相交的兩點。也就是說原始羅睺是包含“南北交點”兩個概念合一的,并非后世認為南羅北計的分別概念。也就說原始羅睺運用時候就將就本宮及對宮,南北交點一起看的。 計都,遏邏師 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陰首。常隱行不見,到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順行于天,行無徐疾,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三度十分度之四,九月行一次,一年行四十度十分度之七,凡九年一周天差六度十分度之三,凡六十二年七周天差三度十分度之四。 這里完全沒有提到日月蝕概念,而由其中「常順行于天」一語可知當時所定義的計都與黃白交點無關。而計都每約九年順行一周天的運動,與月球近地點或遠地點的拱運動(Apsidal Motion)十分相近,經(jīng)比對《七曜攘災決》一書中所記元和元年之后共62年的計都躔度后,發(fā)現(xiàn)計都應指的是遠地點。 但是,關鍵的是從對羅睺計都的譯名變化中我們看到了羅計概念的混亂版。也就是一方面作者把羅睺譯為“首”,"太陽“,計都為"尾",“太陰”,這個與天竺的原意已經(jīng)有差別,出現(xiàn)了羅計對立的設定,有了陰陽的分別,而天竺歷原本沒有羅計“首尾”的定義的。另一方面,羅睺定義還是采用天竺歷將兩交點合并的算法。計都實際運行是采用遠地點算法,但是同時又稱計都為月孛力-這個七政四余中的遠地點。如此混雜的譯稱,前不見往者后不見來者,它顯得十分的奇怪。 根據(jù)學者研究,《七曜攘災決》是一本匯集了當時的不同流派的講法的一本編撰文集,并非純粹翻譯文。《七曜攘災決》本來就是以星占為主的書并非歷書。這種奇怪的混亂概念只能是說明當時密宗中已經(jīng)流傳五星四余的推命法了,其分南羅北計,以月孛代替原本計都行度,這些是星命里的東西混入到了此書之中。 遍查漢譯佛經(jīng),未見有十一曜的說法,所以十一曜概念的形成應有佛經(jīng)以外的緣由。我們可以推測說密宗十一曜的推命傳自于一行?!惰筇旎鹆_九曜》署名一行修述,經(jīng)中系統(tǒng)地描述了有關九曜的祈禳儀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經(jīng)也表現(xiàn)出了一種把中外兩種不同星神崇拜體系融為一體的趨勢,例如經(jīng)中同時也敘述了“葛仙公禮北斗法”,這是明顯的道教祈禳儀式。說明一行的確是佛道雙修的(其實真言宗很多修法源于道家,是中印修煉文化的交流產生,而后又回流中土)。 什么時候歷史記載出現(xiàn)九曜向十一曜說法的轉變?目前看到的是鄭樵(1104-1162)《通志》卷六八則云:《都利聿斯經(jīng)》二卷 本梵書五卷,唐貞元初有都利術士李彌乾將至京師,推十一星行歷,知人命貴賤。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李彌乾的著作到底有沒有十一曜。以下引用研究文章“一個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的部分內容: 《新唐書》卷五九《藝文志》丙部歷算類著錄: 《都利聿斯經(jīng)》二卷 貞元中(785—805),都利術士李彌乾傳自西天竺,有璩公者譯其文。 陳輔《聿斯四門經(jīng)》一卷。 而《通志》卷六八則云[18]:《都利聿斯經(jīng)》二卷 本梵書五卷,唐貞元初有都利術士李彌乾將至京師,推十一星行歷,知人命貴賤。 《新修聿斯四門經(jīng)》,唐待詔陳輔重修。 晚唐到宋代以“都利”、“聿斯”為名的書還有一些,但都是由上述兩種發(fā)展而來的,此不贅述。 關于《都利聿斯經(jīng)》和《聿斯四門經(jīng)》的來源,迄今尚無一致的看法。早年,沙畹和伯希和撰《摩尼教流行中國考》時涉及到這些經(jīng)典,他們認為《都利經(jīng)》和《聿斯經(jīng)》來自中亞,而《四門經(jīng)》來自北印度,因為印度之二十八宿分為四門[20]。石田干之助在《〈都利聿斯經(jīng)〉及其佚文》中,收集了中、日文獻中的大量零散記載,認為是混有伊朗文化因素的佛教天文學著作[21]。藪內清認為《四門經(jīng)》可能與托勒密的Tetrabiblos一書有關,因為兩個書名的意思都是“由四部書組成的著作”[22]。但他的說法沒有引起史學界的注意。饒宗頤《論七曜與十一曜》,由敦煌寫本P.4071宋開寶七年(974)康遵批命課所引《聿斯經(jīng)》佚文展開討論,他檢出明初宋濂所著《祿命辨》的說法,認為“都利”即《漢書 陳湯傳》的都賴水,今塔拉斯河(Talas),其地在康居,而康遵正是出自撒馬爾干的康國粟特人,因此以為《聿斯經(jīng)》出自西域,換言之即粟特。姜伯勤《敦煌與波斯》一文,引述中古波斯巴列維語所寫《班達希申》(Bundahishn)中關于世界星占的說法,對比敦煌寫本《康遵批命課》所引佚文的相近之處,認為《都利聿斯經(jīng)》是波斯占星術,經(jīng)西印度、中亞粟特地區(qū),而傳到敦煌、靈州等地[24]。同時,矢野道雄《關于唐代的托勒密著作》一文,在藪內清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進而認為“都利聿斯”實即“托勒密”(巴列維文PTLMYW?或PTLMYWS,敘利亞文P-?-L-M-W-S,阿拉伯文B-?-L-M-Y-W-S)的音譯,而《四門經(jīng)》可能是托勒密的天文著作Tetrabiblos。 學術上的疑難越辨越明,《都利聿斯經(jīng)》和《四門經(jīng)》的考釋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姜伯勤先生找到的內證和矢野道雄氏絕妙的對音和釋義,使我們可以把他們各自獨立地得出的結論綜合起來?!抖祭菜菇?jīng)》和《四門經(jīng)》源出希臘托勒密的天文學著作,經(jīng)過波斯人的轉譯和改編,向東傳播,其中有傳到西印度的文本,經(jīng)過某些改造,最后在貞元初年由李彌乾帶到中國。 李彌乾其人,宋濂《祿命辨》說他是婆羅門伎士,自不待辯。石田干之助注意到唐朝入華波斯人多姓李氏,他舉出隨日本天平八年(736)遣唐副使中臣名代赴日的波斯人李密翳、唐末入楚的波斯人李珣及弟李玹,因而臆測李彌乾或許也是波斯人。其說至當,對此還可以補充敬宗時獻沉香亭子材的“波斯賈人李蘇沙”。李素墓志的發(fā)現(xiàn),更加強了入唐波斯人多以李為姓的認識,也就更加重了李彌乾為波斯人的可能性。無論如何,李彌乾在李素任職司天臺時,把波斯天文學著作《都利聿斯經(jīng)》帶來,并由璩公譯出,似乎不是偶然的,這很可能象瞿曇悉達任太史監(jiān)時譯出印度《九執(zhí)歷》一樣,李素任職司天臺時,也理所當然地會協(xié)助自己的同行把源出家鄉(xiāng)的天文學著作轉譯出來。另一位重修《聿斯四門經(jīng)》的陳輔,則很可能在同一時間內與李素同任翰林待詔,因此得予其事。 李素事跡的揭示,使我們條理出唐朝與波斯天文歷算之學交往的脈絡,并澄清了一些史實。托勒密天文學著作由希臘經(jīng)波斯、印度而進入中國的事情,是值得我們在中西交通史上大書特書的事情。 在托勒密《四卷書》中有十一星,分別為:日月五星,天狼星,彗星,上升星,下降星。因此所謂的“十一曜”原本是指這些星曜。后來傳入東方時融合了印度占星,在《七曜攘災決》中彗星被稱為“計都”,上升星與下降星合稱為“羅睺”,合稱九曜,未有言及天狼星。進入中國后,很可能道門中的袁李對于西洋占星進行了本土化改造,結合道家本有的術數(shù)體系:五星占,二十八宿,天干地支等,沿用了日月五星,把上升星與下降星分別定義為計都羅睺,彗星定義為月孛,天狼星對應為紫氣(即道家紫微星),由此七政四余之術得以確立,流傳于道門。 南宋目錄學家晁公武(1105-1108AD)記錄“《秤星經(jīng)》三卷。不著撰人.以日、月、五星、羅睺、計部、紫氣、月孛十一曜演十二宮宿度,以推人貴賤、壽夭、休咎.不知其術之所起,或云天竺梵學也?!薄啊冻有墙?jīng)》三卷”可能就是收入在《道藏》洞真部眾術類的《秤星靈臺秘要經(jīng)》。該經(jīng)今本有缺文,只見一卷。在現(xiàn)存版本中還能見到對火曜、木曜、土曜、暗曜的祈禳之法,并載有不完整的“洞微限歌”一首,開頭部分為:“人生貴賤稟星推,限數(shù)交宮各有時。若遇羅睺金木曜,太陽紫炁月同隨。限逢此曜加官祿,火土二星到便危。夜降土星畫火曜,三方不是死無疑。此星若是三方主,雖有災傷命不離。家宅不寧因孛至,更兼鈍悶恰如癡?!痹谶@短短數(shù)句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在九曜之外的“紫氣”和“月孛”。然此書正如晁公武所說的“不著撰人”,無法確定其具體成書年代,初步推斷完成于晚唐五代之際?!兜啦亍分信c《秤星靈臺秘要經(jīng)》二經(jīng)同卷的還有一部《靈臺經(jīng)》,該經(jīng)原本有十二章,《道藏》本只剩下最后四章。其中在第十章《飛配諸宮》的“死囚宮”中提到:“如是日、月、木、水并好死。如是蝕神、火、孛(并)惡死。交中朋友死,天一貴人死,太一兵盜死?!痹谠摻?jīng)中除了傳統(tǒng)的七曜之外,羅睺(蝕神)、計都(交中)、紫氣(天一)和月孛(太一)這四個隱曜的名稱都出現(xiàn)了。但該經(jīng)作者也不詳,鄭樵(1104-1162)在《通志·藝文略》歷數(shù)類中著錄有“《靈臺經(jīng)》一卷”,疑即此書,大致可推斷該經(jīng)成書于五代北宋之間。可見自五代時期,道家早已經(jīng)有了七政四余推命經(jīng)卷記錄。 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一行得傳星命術于道門,乃繼承袁李一脈,一行運用十一曜推命不見于正史記載,但是流傳于民間有琴堂五星歌賦可證之?!短埔恍卸U師五星秘文注解》“人命稟天,八字分辨。窮其本源,胎元尤顯。察乎德籍,究乎四善。知富知貴,知貧知賤?!遍_篇是談八字四柱,這其實是袁李一脈的星命:以傳統(tǒng)四柱祿命(年柱論三命)為主,十二宮星盤為輔的體系,這是與后來的果老星宗一脈以星盤為主的立意是不同的,由此形成星命的主要兩派:琴堂和果老。 我們查琴堂五星流派的傳承記載如下: 史彌遠(1164年—1233年)南宋掌權二十六年。 上面提到一行做星歷之語,其“十有三家”星歷就是計算星度的歷表。古人參考天竺的方式制作星歷表方便推算星辰行度稱為”立成表”。注意到一行禪師誓曰:國興則現(xiàn),未興則隱。以此可證一行的確有秘傳十一曜推命法,并預言其術現(xiàn)世在將來而非唐代。而到了唐末宋初天下大定,琴堂推命術復現(xiàn)于世而聲名大噪。 琴堂流傳脈絡如上所述,而對于果老一派如何流傳的資料很少。據(jù)元代學者吳萊(1297-1340AD)在所撰《淵穎集》卷十二《王氏范圍要決》后序中提到:貞元初,李彌干又推《十一星行歷》后傳終南山人鮑該、曹士蒍,世系之星歷。所謂十一星者,日、月、五量、四余是也。-一今其說一本之《都利律斯經(jīng)》。但是成書于718~726年之間的《開元占經(jīng)》就已經(jīng)引用《律斯經(jīng)》言“凡人只知有七曜不知暗虛星號羅睺計都”并且對二者的定義完全同于天竺歷法概念,并且未有提到氣孛,可見吳萊是說法不足以憑。 曹士蒍史料有載其生卒年不詳,曾任大中大夫職位,活動于唐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曹士為創(chuàng)曾造《符天歷》。這個歷法以顯慶五年(公元660年)雨水為歷元,不用上元積年;以萬分為日法。 據(jù)《五代史司天考》記載”五代之初,因唐之故,用《崇玄歷》。至晉高祖時,司天監(jiān)馬重績始更造新歷,不復推古上元甲子冬至七曜之會,而起唐天寶十四載乙未為上元,用正月雨水為氣首。初,唐建中時,術者曹士蔿始變古法,以顯慶五年為上元,雨水為歲首,號《符天歷》。然世謂之小歷,只行于民間。而重績乃用以為法,遂施于朝廷,賜號《調元歷》。然行之五年,輒差不可用,而復用《崇玄歷》。周廣順中,國子博士王處訥私撰《明玄歷》于家。民間又有《萬分歷》,而蜀有《永昌歷》、《正象歷》,南唐有《齊政歷》。五代之際,歷家可考見者止于此。而《調元歷》法既非古,《明玄》又止藏其家,《萬分》止行于民間,其法皆不足紀。而《永昌》《正象》《齊政歷》,皆止用于其國,今亦亡,不復見“。但是《符天歷》由于西域崇佛的關系,流傳很廣,邊遠地區(qū)官方其實也用過,還隨著日本留學僧人傳入日本?!斗鞖v》的繼承者《調元歷》在后晉時代被官方采用盡管只有五年但是其中九曜的注歷方式一直被官方采用,一直到王撲獻《欽天歷》才削之。 調元歷-后晉(939年-943年?)、遼朝(961年?-993年) 大明歷-遼(994年-1125年) 欽天歷-后周(956年-960年)、北宋(960年-963年) 《符天歷》的歷元、積日算法等內容的編制皆借鑒了《九執(zhí)歷》,其中的部分內容很可能首先在西域地區(qū)敦煌、西夏等邊地自制歷書時被采納、行用,成為當?shù)鼐咦v的一部分;中原漢地的官方歷書在唐后也開始逐漸接受《符天歷》中的某些內容。查目前史料曹士蒍著作有《羅睺計都隱曜通規(guī)》未有提到月孛紫氣之說。他的歷法主要是作占星使用的,因此在民間受到歡迎,一直流傳到南宋時代,被貶稱為“小歷”,并且還通過日本的高僧帶到日本作為宿曜師的教科書。 目前保存日本的《符天歷》內容以及宿曜師的批命資料都只有九曜,而且對于羅睺計都出現(xiàn)了“蝕神頭尾”的說法,完全秉承《七曜攮災訣》的定義??梢姟斗鞖v》是結合《都利律斯經(jīng)》和天竺占星的一種歷法。成書于九世紀初的《七曜攮災訣》載有中有五星歷表,其中木星歷表以公元794年為歷元,并云”此推七曜新法“,可以推測此新法當然與中國傳統(tǒng)法不同,很可能與西域推法有淵源。其中有羅睺歷表有這樣一句話“元和元年丙戌入歷(公元806年)。上元庚申后百四十七年”“上元庚申”就是《符天歷》的歷元660年,兩個年份相差正好147年??梢姶肆_睺歷表源自《符天歷》,印證了所謂“推七曜新法”就是《都利律斯經(jīng)》的波斯推星法,也證明了《符天歷》的確只有九曜,氣孛是民間星占家后來加入的,這個改造源頭很可能就是袁李。 《廣信集》記載《李延福為蜀王修羅天醮詞》中曾言,“數(shù)千里之山河,周旋六鎮(zhèn);十七年之臨撫,宰制一方”一句,可知這場羅天大醮作于王建主政蜀地的第17個年頭,即唐哀帝天佑四年(907)。 通過有心人的驗算,月孛在907年的4月1日到12月26日之間運行在井宿的范圍內,與醮詞中“月孛行于井宿”的說法完全吻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演算是基于“月孛”是月亮遠地點這個“修正”的概念而得來的。由此可見,在公元806年后公元907年前這一百年民間運用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十一曜的說法并且被史料記載,但是其中的羅計氣孛概念卻已非原本天竺的原始概念了,而研究歷史的學者和民間術數(shù)家在考證時候都忽略了這個重要區(qū)別,而簡單就認為此“羅計”就是彼“羅計”。至此我們認為,至少唐末宋初官方已經(jīng)認為“南羅北計”了,月孛已經(jīng)正式取代原始“計都”成為遠地點,而紫氣根本就莫知其由來。 另外從敦煌藏書中發(fā)現(xiàn)一份星命批命文件為開寶七年(974)年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術士康尊所做。里面有段話: 其云依據(jù)“符天”很可能就是流傳西域的的符天歷。其中羅睺計都的設定是“南羅北計”,并非北宋沈括提出的“北羅南計 綜合上述資料可見: 第一《律斯經(jīng)》傳入中土是開元年間。 第二李彌干所著《律斯經(jīng)》其源于希臘占星學融匯了印度占星,羅睺計都與天竺原始概念一樣,未有氣孛之說,但有其自身的十一曜說法。其實清代改歷之爭,湯若望曾批判氣孛之說,湯乃西學正宗,此可反證西洋占星沒有“氣孛”概念。 第三從《七曜攘災決》對計都的譯名為“月孛力”可知,一行以后以”月孛“代替“計都”的天文點已經(jīng)在佛門密宗中流傳了。 第四袁天罡為四川人,當時川地乃中印交流之徑,因此十一曜的本土化的改造很可能出自袁天罡。中國西域邊地民間術士依據(jù)符天歷推命,采用源自道家本土化的十一曜說法。因為《符天歷》又深受天竺所傳歷法影響,故而后世民間流傳演變成“源自《律斯經(jīng)》”“李密干推十一星歷傳曹士蒍“的說法。 所以至此我們完全可以合理推測,李彌干所著《律斯經(jīng)》原本與天竺歷概念一致。此派本土化流傳中采用了道家的十一曜設定,而且與天竺星命一樣用星度來推命,此與袁李一脈(宮法)不同。 三、星命的流派演化,十八飛星紫微斗數(shù)的出現(xiàn) 果老的書托名在唐明皇時代,也就是開元時期,正好是《律斯經(jīng)》星度命派傳播時期。這一起于李彌干的星度派才是后世《果老星宗》的源頭法脈!有考證果老的名字就可能源于horo的音譯,而書中杜撰一個道家的神仙與一位李姓后輩的問答則表明: 果老星宗一派的確有道家術數(shù)的淵源; 李姓為波斯人通用的姓表明與波斯占星有關。 果老法脈因其源于希臘波斯,往往以星命正統(tǒng)自居,對袁李本土化改造的宮度一脈很看不起,認為他們是離經(jīng)叛道者,故而你可以從果老歌賦中經(jīng)??吹今g斥袁天罡,罵李淳風”小兒“還有稱一行為“惡僧”。因為一行是袁李一脈的重要傳承者,自一行之后,此宮度法脈因一行之故從道門傳入佛門。從此民間共有兩個星命流派:琴堂五星派與果老星宗派。鄭希誠更是果老一脈的發(fā)揚者,其《鄭氏星案》聲名鵲起就是明證。到了現(xiàn)代,基本學七政四余的只知道果老而不知琴堂,只知星度而不知宮主論。 七政四余術本由道門李袁始傳,興于一行,傳之于佛門而得琴堂之名。此術在道門也一直流傳著,后來發(fā)生了進一步的變化。相傳北宋陳摶創(chuàng)十八飛星道藏斗數(shù),觀其口訣秉承三命為主星宮為輔,其中也用琴堂的通關加盤法,與琴堂一脈相承,只不過變幻五星四余九曜代之以十八飛星。其中紫氣還原為紫微就是明證。由此星命更趨精妙簡化。世人只謂道藏斗數(shù)唯有三卷,只論星情格局缺少很多具體技法,故而認為其簡陋不堪,殊不知十八飛星只是替代五星四余而已,歸根到底是五行的指代,故而其具體論命技法完全相容于琴堂法脈,故而不必累述。所謂“何須琴堂論五星”并非不用琴堂技法而是不用五星,而代之以十八飛星。既然不用五星了,那也就不用推五星行度了,而原本推算星曜行度是需要記錄每個節(jié)氣時的度數(shù)的,例如推算太陽行度口訣“立春虛一起,雨水危九求,驚蟄室六度”,現(xiàn)在用十八飛星就無需再這樣推算五星行度了,所以說“不依五星要過節(jié)”,非如港臺某些大師臆測得認為用陰歷不用節(jié)氣之謂。 七政四余——四余的真正術數(shù)內涵 大家只知道“四余”是“隱曜”“暗星”,似乎只有星命講四余,中華術數(shù)沒有同樣的稱呼,其實不然。在天星叫“四余”,在術數(shù)中他們也是“隱曜”有很多種稱呼: 1、24山中的乾坤艮巽四山 2、后天八卦中的四維卦位 3、北斗九星中的“廉破輔弼”四星 4、六壬里的“四課” 5、祿命術里的“祿神,羊刃” 6、子平里的“冠帶,臨官” 7、奇門里的“紫白九星” 天竺及西方星命只用北斗七星——五星加羅計,唯有中華術數(shù)用北斗九星——五星加四余。 五星即五行,在天為象也。 “天垂象,見吉兇”。 五行即五位,即子午卯酉與中宮五位,分太少成十干。所以十干代表五星,五行。用十干運算五行比計算五星軌道更方便。五星的運行代表太陽系的空間變化,空間的變化引出了時間的幻象。如何通過時間去把握五星的空間位置以此來觀察“天之垂象,以占吉兇”——這就是占星術的起源!也是一切術數(shù)的起源。 怎么用時間把握五星?即用四余!四余即四維。四維即春夏秋冬四立。四維就是時間,就是生長化收藏,就是年月日時,就是四柱!五行的變化必須用四柱干支來推算。故而岐伯曰: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署。陰之動,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故而運氣從大寒起算,可知運氣之終始也。學中醫(yī)之人如果不學干支推算則終身不得門而入也,不知氣之所加,舉手即錯。 玄空地理中“先天羅經(jīng)十二支,八干四維輔地支”,干支組和輔以四維卦而成24山羅盤以論地道變化。六壬以干支四柱起四課斷人事。星命以干支四柱加四余觀天星變化,萬變不離其宗也。 從定寅時訣看術數(shù)中用真太陽時嗎? 學習術數(shù)常??吹接小岸ㄒ鷷r訣”: 正九五更二點徹,二八五更四點歇, 三七平光是寅時,四六日出寅無別, 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 仲冬才到四更初,便是寅時君須記。 為什么有這個口訣?做什么用? 古人以日出前2.5刻為平旦時刻,即晝漏上水時刻(秦漢以前用三刻)。日入后2.5刻為昏時,即晝漏盡夜漏初上之時。從昏時至次日旦時,為夜時長度。古人即以五數(shù)分夜時,它把夜間分為五段,每段各設五點,形成五更報夜時的制度。 為什么用五更來定寅時而不是子時?因為術數(shù)中,天開于子,人生于寅。斷人祿命,可不定寅乎? 現(xiàn)在通常我們以夜半子正為日界(一天的開始),但許多研究中國古代時制及天象資料的學者發(fā)現(xiàn),夜半并非唯一確定的日界?!妒酚洝v書》說:“時鳴三號,卒明?!八髯浴ぷ⑨尩溃喝?,三時也。言夜至旦三鳴則天曉乃始,為正月一日,言算歲也?!币舛魇钦f,雄西三唱為天明,以此為一日開始。又《史記-歷書》說:“扶十二〔月〕節(jié),率于丑”,“正義”注釋道:“自平旦寅至雞時丑,凡十二度。辰盡,又至明朝寅,使一日一夜,故日幽明。意思是說:平旦寅時至鳴丑時為一日一夜,共12時辰。丑時盡,進入次日寅時。江濤在研究中國古代月掩星記錄時發(fā)現(xiàn)下半夜天象組日的85%是用的前一日的干支日名。張培俞在討論中國古代(殷商時代)月食記錄的認證時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食甚在下半夜的月食記事都是用的前一日子的日名干支。這表明殷商時代,古人的一日,終于丑時始于寅時,如同一歲以寅月為始,丑月結束,它們是一致的。這個十二時十二月的劃分都是以北斗為準的。 古人的這樣設定背后都有陰陽數(shù)理的支持。漢代文學家、史學家班固創(chuàng)作的《西都賦》亦云:'衛(wèi)以嚴更之署。'所以爾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則指寅,曉則指午矣;自寅至午,凡歷五辰。冬夏之月,雖復長短參差,然辰間遼闊,盈不過六,縮不至四,進退常在五者之間。更,歷也,經(jīng)也,故曰五更爾。其實這個解釋已經(jīng)很接近真理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五行生成數(shù)理決定的:艮山乃立春日月合朔,寅山乃五星匯聚五行生成的起點,歷法中稱為“朔旦”。從午數(shù)至寅正乃五數(shù)也,合五行生之數(shù)。因此五行數(shù)理上決定了古人以寅時作為晝陽,戌時為昏,亥子丑為夜,然后以五更分夜。同樣傳承悠久的《黃帝內經(jīng)》中云“平旦陽受氣矣"“夜半為陰眬,雞鳴而陰衰,平旦陰盡”“岐伯曰:寅為生入之首,卯為天地門戶”,寅為少陽,申為少陰。黃帝內經(jīng)里有關于分晝夜氣血運行的定義:以28宿房宿至畢宿為晝,昴至心為夜。從寅初一刻開始氣血流注十二經(jīng)脈。這個和殷商時代的認識是一致的,所以祿命中凡是寅時3點后生人都做晝生人。星命中以卯至申為陽宮,酉至寅為陰宮。 更點制與夜漏刻是相互聯(lián)系的,它可以被視為細分從昏至旦的一種特別時制。通?;枧c日入、旦與日出相差2.5刻。隨節(jié)氣不同,日出入時刻相異,昏旦時刻自然浮動。因此,夜漏刻的長度天天在変,更點的長度亦不固定,這個變化的五更時就是真太陽時。 太陽連續(xù)兩次經(jīng)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稱為真太陽時。由于真太陽的運行速度和時角變化率不均勻,不適于作為計量均勻時間的基準,在天文學中引入平太陽。它在天赤道上作勻速運動,其速度與真太陽的平均速度相一致。一個地方的平太陽時以平太陽對于該地子午圈的時角來度量。平太陽在該地下中天的瞬間作為平太陽時零時。平太陽十二時辰-即鐘表時間,它其實是恒星時間,這與古人以28宿分屬十二宮推命是一致的。真太陽時與恒星時的差異就是歲差。 古人沒有鐘表,到了日落后就全靠當?shù)毓俑蚋鼒髸r才能知道夜間時間。唐代規(guī)定冬至日夜漏60刻,晝漏40刻(夏至相反)。春秋分各50刻。由于十一月份的夜最長,所以聽到四更初鼓聲就表示寅時開始了。那么到了夏至晝漏60刻,夜漏才40刻時,夜很短,都日出了,早就過了五更夜了,日頭上三丈了才是寅時,可見更時在變但是寅時不變,變的是真太陽時,不變的是平太陽時。有了這個定寅時訣,可以幫助術士能根據(jù)地方報時來推算寅時。 這個口訣到了現(xiàn)代就沒啥用了,因為我們不用官方打更報時了,只要看鐘表3點開始就是寅時了。所以這個口訣是給你把當?shù)卣嫣枙r調整為恒星時,并以此來辨別晝生人和夜生人用的。有人提出考慮地方時區(qū)差(地方時差不是地方真太陽時而是恒星時),這個是正確的,需要在平太陽運用時考慮所處時區(qū)。人之所以要倒時差就是因為身體氣血依照寅時運行,進入不同時區(qū),你身體氣血需要調整時差變成當前時區(qū)的寅時,但是你聽說過同樣時區(qū)的人去不同緯度地方有需要倒時差的嗎? 那么真平時差怎么處理? 現(xiàn)在有人提倡用真太陽時作為立盤式的依據(jù),可是從口訣中可以看出在術數(shù)中,古人不以真太陽時為準,而是以平太陽時為準。其實真太陽含有地理經(jīng)度和緯度的雙重因素。經(jīng)度和緯度對推命有影響嗎?當然有,古人早就講了叫“分野”。出生人看出生地分野不同-這才是考慮經(jīng)緯度影響而不是找什么真太陽時。同樣的時辰在不同分野有真平時差,古人以分野的五行變化來表達。古人論命一切都從陰陽五行來講,你用個變動不拘的“真太陽時”是個什么五行?能進入命盤生克制化論命嗎? 星命古法安命宮,以生時加在太陽所在之宮,順數(shù)至卯即是命宮,這是定則。但是就有不學無術之徒,不懂易理提出“因地而異。凡近赤道者太陽皆出于卯。乃遇卯安命。有生于不同時、季,不同經(jīng)緯度者。因星球位置的移動,得看當?shù)厝粘龊螘r,也有辰時、寅時、安命者,皆要以星歷為準?!边@簡直是就是亂了規(guī)矩!古人告訴你卯時定命,這是規(guī)矩,誰讓你一會兒寅時,一會兒辰時?古人傳太陽十二月出入時刻給你,結合定寅時訣是讓你定出平太陽寅時進而推出十二平太陽時,結果你又把已經(jīng)得到的平太陽時再轉回真太陽時,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還說什么考慮地理緯度貌似更精確,太陽出入與緯度有關,但是時區(qū)和緯度有關嗎?如果你出生在北極極夜季節(jié),當?shù)卣嫣枙r一直是夜時,你難倒就沒卯時,沒有命宮了嗎?所以,學習術數(shù)一定要明其背后的術理,要把握一個原則:以不變的規(guī)矩+差量求變量。千萬不要限于無窮變量計算中,所謂智者求同,愚者存異,此之謂也。 七政四余——28宿如何配七政? 學習七政四余的人都對28星宿如何配出日月五星七政的感到疑惑不解。其實都是源于“五星配出九星圖”。 《國語·周語》記載劉州鳩答周景王問律的一段話闡述了七政配28宿是依據(jù)七律而來。 其謂“自鶉及駟,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神人以數(shù)合之,以聲昭之,數(shù)合聲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數(shù),而以律和其聲,于是乎有七律?!?/span> 結合”五星配九星依據(jù)”太極已判圖“來理解這段話,可以看出五行從月開始,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歸于日,日月乃五星(五行)的最大公約。五星生成從離宮午(鶉火)起到卯(天駟)經(jīng)歷:張宿,翼宿,軫宿,角宿,亢宿,氐宿和房宿共計七宿,由此分別配月,辰,熒惑,歲,太白,鎮(zhèn)星,日——七政也。然后依次逆時針排列28宿而成28宿五行。 為什么五星(五行)配28宿只到卯位,因為“帝出乎震”,“數(shù)起于一,首用在震”,卯位乃五星晨出東方顯明之位也。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內經(jīng)》云“虛張為經(jīng),房昴為緯”,其實從上圖模型來看應該稱為“虛星為經(jīng)”的。這個問題唐代一行已經(jīng)有過論述,他根據(jù)推算堯典四仲星位置提出應該是“虛星為經(jīng)”。那么真的是《內經(jīng)》寫錯了嗎?其實這是因為漢以前曾經(jīng)有另外一套28宿名稱被記錄在《史記·律書》中,其以斗為建,昴為留,畢為濁,觜、參為參、罰井為狼,鬼為弧,柳為注,星與張位置互換等。因為《內經(jīng)》的論述是基于星張互換來講的,所以其“虛張為經(jīng)”就是后世的“虛星為經(jīng)”。 《難經(jīng)第七難》冬至后得甲子的術數(shù)模型解 內經(jīng)有五季說,其理參見博文《內經(jīng)長夏之謎》。黃帝內經(jīng)是道家的學術傳承,因而五季之說在道家管子也有論述?!豆茏游逍小贰叭罩?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賦不賜賞,而大斬伐傷,君危,不殺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則長子死。七十二日而畢。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苗死,民厲。七十二日而畢。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宮室,筑臺榭,君危;外筑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畢。睹庚子,金行御。天子攻山擊石,有兵作戰(zhàn)而敗,士死,喪執(zhí)政。七十二日而畢。睹壬子,水行御。天子決塞,動大水,王后夫人薨,不然則羽卵者段,毛胎者贖,孕婦銷棄,草木根本不美。七十二日而畢”其五行各旺72數(shù)乃太乙五元之周紀數(shù)。太乙五元:指甲子元、丙子元、戊子元、庚子元、壬子元,每元七十二年,五元共三百六十年,六紀:六十甲子毎六十年一個輪回,為此甲子年至癸亥年六十年稱為“一周紀”。一個甲子元為一紀,每紀六十年,六紀共三百六十年。三百六十年為五元六紀的周期數(shù),七十二年為元之周紀數(shù),六十年為紀之周期數(shù)。太乙的這個五六周期規(guī)律在古代術數(shù)中是一脈相承的。 這個72日的五季學說是以“十干五子圖”來描述的,所謂“(冬)至日睹(得見)甲子”其含義是冬至北方壬癸日,依照“五子建元”訣“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為頭,丙辛便從庚上起,丁壬壬寅順行求,戊癸甲寅定時候”,戊癸起甲寅也,甲木乃河圖東方春,配五臟之肝。 72日以后日干為甲己起丙寅,丙為南方火,夏 72日以后日干為乙庚起戊寅,戊為中央土,長夏 72日以后日干為丙辛起庚寅,庚為西方金,秋 72日以后日干為丁壬起壬寅,壬為北方水,冬 可笑的是當前有學者根本不理解上面的圖,想當然的提出“五季就是十月太陽歷”的謬論,還大肆宣揚彝族歷法就是十月太陽歷,可是早有彝族歷家撰文批駁此種錯誤觀點,大家學習不要受這種偽論的迷惑。 干支歷法的奧秘——歲陰和太歲是什么? 現(xiàn)代學者都認為古代以干支紀年,把十二支叫作“歲陰”。《史記·歷書》“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唐司馬貞索隱引《爾雅·釋天》:“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薄锻ㄖ尽た傂颉罚骸疤饭o年以六甲,后之紀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歲陽、歲陰之名。” 古人認為”陽順陰逆“,所謂”陽從左路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通“,這說的就是中國干支歷法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太陽和斗杓。斗杓為陽順-雄,順時針運行周天建十二宮,太陽為陰逆-雌,逆時針運行周天十二次。這就是陰陽在天為象的反應。至于通常認為的陰陽是指日月,這是因為月亮與北斗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可以指代北斗,所以斗杓也叫”太陰“。 ”歲陰“的陰是針對”歲陽“來講的,歲陰是地支,歲陽是天干。歲陰實指斗杓,它的作用就是建月。歲陰與歲陽相合于正月定義為太歲,這就是五虎遁月來源。 十二月成一歲!這是天地法則,現(xiàn)代有學者提出什么古人有十月太陽歷,這簡直是在胡說八道臆想天開了。干支歷法以每年太陽回歸到遠地點-冬至日是歲之始,而又定義歲始于正月,為什么?因為這里有著太陽和斗杓的配合關系:十一月冬至夜半,斗杓到子山,太陽日纏丑山入析木(寅)之次,而正月立春日纏壬山入玄枵(子)之次,斗杓到艮山建寅為太歲。在艮卦寅丑之位而分斗杓太陽,陰陽順逆互相配合而成干支歷法之歲首。艮卦位乃陰陽生入之首也。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現(xiàn)象:每一回歸年-歲,建于正月,歲陰開始于寅,歲陽開始于甲?;茨献犹煳挠栐唬禾珰q始于甲寅,因為從玄枵之次逆時針挨排十天干到析木(寅宮)正好是甲。初始太歲定出后,干支每年一換,60甲子輪流下去成干支紀年,因此不用歲星紀年的。因為是先有陰陽后有五行,用現(xiàn)代語言講就是:先有漫天星斗和太陽的生成,然后有了五星的生成,所以歲星并非年歲訂立的標準,相反是五行生成時木星正好配寅山——太歲之位,所以稱為”歲星“。歲星有超辰現(xiàn)象所以古人歲星紀年只是一個簡便方法而已。 干支歷法的奧秘——為何律呂是訂立歷法的根本 今人往往難以理解為何古人說律呂是訂立歷法的根本,音樂和歷法不是兩回事嗎?其實這是現(xiàn)代人的簡單思維,認為律呂就是音樂,其實并非如此。律呂不只是音樂,它是古人訂立干支歷法的法則。下面我們來看為什么。 1、以五運六氣定十二地支十二律呂配十二月 古代歷法都是以計算冬至日時刻為基礎的。對于定冬至時刻,古代大都用基于實際觀察日晷影長,但是冬至測量日影由于太陽園面造成的半影會影響測量精度遠遠不及夏至日測量(周代公旦定都是采用夏至測量日影之法),因此后世不得不連續(xù)測量日影然后用幾何算法算出一個均值來定為冬至時刻。其實在上古,歷官們定冬至時刻實際是制定律管根據(jù)遐灰侯氣法來測定冬至時刻的,是真正的實測法。上古歷法規(guī)定以遐灰侯氣法測出黃鐘宮音時刻定為太陽回歸點的冬至時刻,以此定為歲立。當然現(xiàn)在天文學十分發(fā)達,通過計算也能夠達到很精確的冬至時刻。 《內經(jīng)》講五運六氣是萬物生化之本。以五運六氣中的甲己土定為宮音,配六氣少陰在子(子為一數(shù)),以”三分損益“生成十二律,這樣由律呂的生成配十二月與十二地支。 古人為何用“三”?古人講法是“三生萬物“。萬物輪回而生,是故所謂的”三“其實是圓周率的概念。要注意古人用365.25單位為一輪回周期,故而其”圓周之律“算出來是三。西方以360角度為一輪回,其圓周之律是3.1415926,兩者論述的出發(fā)點和計算單位是不同的。一些學者往往不體察古人立法根本就草率認為古人的圓周率認識很”樸素““不精確”的錯誤觀念。古人并非不知道正圓是360度,所謂“60甲子一周,六甲成一歲”就是360度。祖沖之早就計算圓周率很精確了,但是卻不用在歷法計算中就是這個道理,古人的歷法和術數(shù)緊密相聯(lián)系的。 測定冬至時刻后,又以寅月定為歲首。以冬至斗杓指虛張之分平分周天十二地支宮位。 2、以七律定五音配天干 故知五行就是頻率也。古人所謂歷元之氣也。 3、干支聯(lián)系年月日時歷法 根據(jù)黃鐘甲己土寅月得丙寅,建立五虎遁月以明紀歲和紀月間的干支關系。根據(jù)黃鐘甲己土甲子時冬至,建立五鼠遁時以明紀日和紀時的干支關系。這樣年月日時的干支歷法體系建立。 4、以七律配七政28宿 因為五行是通過七律定出來的,所以用五星加日月配七律。 由上所述,我們看到整個干支歷法都是通過音律作為支點而建立起來的,所以古人稱“律歷”也。 干支歷法的奧秘——歷元之謎 歷法推步中一直存在著對上古歷元的頑固崇拜,《授時歷》之前歷法家們都需要從歷元起算歷法諸常數(shù)。對于歷元描述即:十一月冬至夜半甲子朔旦,五星匯聚。這到底是個什么天象呢?其實這個歷元就是“五星配出九星圖”的天文表達方式。 這段話其實含義陰陽兩儀:北斗和太陽。所以你要分開“十一月冬至夜半甲子朔”和“旦五星匯聚”。 十一月冬至日夜半,是以斗杓昏指子乃北斗建子月,至日乃甲己日。夜半子時時刻,黃鐘宮音吹遐灰定律,此刻是甲子時。此乃北斗恒星回歸周期,天開于子也。甲己日冬至日月匯于星紀丑山合朔,此乃地劈于丑之謂也。北斗與太陽一雌一雄,子丑相合。 正月立春北斗指艮山入寅宮建寅,初一那天日月合朔在亥山入亥宮,此寅亥相合,顓頊之建也,并非學者們以為的顓頊把十月當做正月。古人以北斗建月,北斗可不會這樣亂指的。從這里可以理解四柱是依據(jù)北斗而建的-稱“歲”,而農歷是依據(jù)朔望月而立的-稱為“年”,年和歲有相合的關系存在。八字推命必須結合四柱和農歷合推。同樣的四柱可能其農歷是不同的,例如按照四柱立春換歲柱,一入子時換日柱,而按照農歷可能還在上年的臘月,如果0點未過則還是前一日,過0點則是第二日,那么根據(jù)農歷尋得的神煞就是不同的,所以同樣四柱由于其神煞不同而有不同論斷。至于港臺“大師”提出什么“冬至換年柱”“子正換日柱”是搞混了北斗和日月,也就是不明白陰陽之別。 行星與太陽的會合時刻是會合周期的起點。當行星運行在“合”的附近,因與太陽的地心黃經(jīng)差比較小,行星掩蔽在太陽的光輝之下有一段時間我們是看不到的,歷法中稱行星在這段時間的視運動狀態(tài)為“伏”。大火之次寅山為五星匯聚之處,五星與太陽的會合周期處于晨伏狀態(tài)。五行始生,形氣質乃成,寅為人正,此乃人生與寅也。 丑寅之分乃艮山,所謂“大金界”此也。歲星自寅逆行十二次,太歲自寅順行十二次,故而太歲必然起于甲寅元(《淮南子天文訓》)。斗杓自寅順行建十二月節(jié),太陽自丑逆行過十二宮氣。自甲子日冬至45天后己酉日為立春,十二月十六日。十五日后甲子日為正月初一,《淮南子天文訓》云:日月俱入營室5度。是指從古28宿度冬至日在斗末牛初起加45度入營室5度也。 平旦寅時為一日之始,一歲之始。故而以正月初一平旦,甲寅歲丙寅月甲子日丙寅時作為一歲一日之始。自冬至甲己日后要72日后才轉為乙庚日,再72日成丙辛日,再72日變丁壬日,在72日后戊癸日,共計360而成一歲,然后再加5日為歲遷日為戊日,若閏1日則為己日則又從甲己日開始。 天地人,日月五星,28宿以抽象的干支五行來表示就成了“五星配出九星圖”,這是一種極其智慧的“實星化虛星”之法。自此以后,干支就代表北斗28宿日月五星,就代表五運六氣和五行,天地都在一掌中!《黃帝內經(jīng)》云“侯日月五星”就是推算干支運氣,并非真的推算日月五星的星盤,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占星術。中國傳統(tǒng)就是四柱干支推命,后來的星命其實是一種對四柱的補充罷了。 因此,寅申乃陰陽五行之樞紐,玄空風水以坤艮中五為南北卦為中樞,黃帝內經(jīng)以寅申為少陽少陰為經(jīng)脈之樞紐,奇門以坤艮為生死之門,其理一也。 七政四余——星盤推步用制術理推太陽行度 在使用Moira排星命盤時會遇到星盤選擇問題。其星盤主要分兩大類:鄭式星案制也叫赤道制恒星制。即采用天赤道來觀測星體,其28宿恒固定不移,位于天赤坐標上。中華赤道制恒星制采用周天365.25度(時間長度)并非360度(幾何角度)。另一個是黃道制,即采用黃道面來觀測星體。中國自古就是以赤道坐標為基礎的,而西洋采用黃道制。 我們不能簡單的就說用哪個制,因為兩個制的使用牽涉到兩種星命論命體系的根本術理。我們古人認為陰陽五行生萬物,天地間的陰陽和五行是有實象的。陰陽就是太陰和太陽。此處太陰不僅僅指月亮而是主要指北極帝星(以北斗為標記)。五行即五星。滿天星斗以28宿為代表圍繞北極星旋轉,形成天球赤道坐標,古人以此為“天經(jīng)”這表明古人早就認識到宇宙中的星星是圍繞北極為中心旋轉的。赤道以28宿為一周天,記做365.25度。這個數(shù)值實際上是太陽恒星回歸周期,古人稱“天周”或“周天”現(xiàn)代天文稱為“太陽恒星年”。恒星年是以遙遠的恒星(如天球上固定的點比如28宿)為參照物的地球運動周期。從地球上觀測,以太陽和某一個恒星在同一位置上為起點,當觀測到太陽再回到這個位置時所需的時間。恒星年長度是365日6小時9分10秒,或365.25636日。赤道周天配以十二辰次(星紀,玄枵等)分割赤道為十二宮,以此對應地球的經(jīng)緯度形成建立起固定的地理分野聯(lián)系(完整的分野是李淳風在前人基礎上歸納建立的)。我們的“鐘表時間”其實就是恒星時間,全世界的時區(qū)分割就是十二辰次的全球分野。 五星圍繞太陽運轉,古人描述為“太陽乃五星之精”,形成黃道,古人也明了太陽系也是圍繞北極旋轉的。古人以黃道為“地緯”。太陽從上一次的冬至到這一年的冬至回歸周期古人稱為“歲周”,現(xiàn)代天文稱為“回歸年”,目前這個周期是這個時間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或365.242199174日。太陽回歸周期與恒星周期之間的差異就是“歲差”,恒星年比太陽年要長20分24秒。 西方以黃道為主去推命,它就把黃道分割十二宮(寶瓶,雙魚之類),中國從赤道出發(fā)。所以赤道坐標的十二辰次(星紀,玄枵等)不是黃道坐標的十二宮(摩羯,寶瓶),它們是兩個宮位制兩個圈。其實西洋黃道回歸制就是我們傳統(tǒng)的24山概念。如果你用中國星命七政四余,必須用赤道恒星制,28宿十二次恒定不動,動的是太陽系黃道十二宮。如果你用西洋占星黃道回歸制,那么太陽系黃道十二宮恒定不動,移動的是28宿十二次。還有一種黃道恒星制類似赤道恒星制區(qū)別只是28宿是直接從黃道測量的。有些人用七政四余但是采用黃道制就是用了不同的尺度,張冠李戴,就是亂了綱紀。 一經(jīng)一緯,天經(jīng)地緯組成矩陣,萬物都在這個矩陣中運行。太陽和北極星就是天象中的一陰一陽,一雌一雄,一經(jīng)一緯,一個地方諸侯,一個一國之君,他們共同影響著小小地球的萬物生長,但是帝為至尊,因此古人以赤道為主黃道為輔,兩者合論。 如何結合經(jīng)緯?古人采用了把赤道28宿十二次投影到黃道上,其實它就相當于是現(xiàn)在的地球經(jīng)緯度定位。這個坐標體系建立后就是恒定的尺子,一個矩陣。每個坐標點上萬物輪回變化起起落落但是坐標位置不變,這就是星命中的赤道恒星制。這種根據(jù)28宿赤道宿度轉換成黃經(jīng)度數(shù)的方法古人稱為“變黃道術”,它不是真正現(xiàn)代意義上的黃經(jīng),而是一種“擬黃經(jīng)”。所以再次強調中國十二辰次(星紀,玄枵等)不等于西洋黃道十二宮(摩羯,寶瓶)。 為什么要變赤道為黃道而不是直接從黃道測量去28宿? 從上述幾何模型不難理解,其實“擬黃經(jīng)”是一種黃赤結合坐標。古人所謂“五星為緯,28為經(jīng)”“一經(jīng)一緯義不窮”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一種及其巧妙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設置就把“陰陽”相應在術數(shù)上具體化了,如果你從黃道測量28宿那么只有陽而無陰,西方占星就是沒有陰陽概念的。這種赤黃的度數(shù)轉換計算是受到歲差影響的,表現(xiàn)在黃道宿度寬窄會有盈縮變化,但是其與十二宮的對應關系是設定為恒定不變,即東方永遠是青龍,西方永遠是白虎,具體怎么計算大家自己去看資料。所以說七政四余是以恒定的天赤道為背景去觀察太陽系的變動。自李淳風歷法中首次給出28宿黃道值后,其后歷法都提供更新的28宿“擬黃道”宿度。有了這個坐標,那么就可以來推算十一曜黃道行度了。 我們先來探討星命中的推太陽行度。太陽行黃道,所以太陽行度推步其實就是歷法中“黃道日度算法”有兩種方法,一是歷法采用的精確計算一種是民間采用的約法。 1、歷法算法 歷法上用太陽24節(jié)氣位于28宿的宿度來推算太陽行度。一般步驟是: 1)計算出太陽在冬至時刻的赤道宿度 2)再利用黃赤道差算法,計算出太陽在冬至時刻相應的黃道宿度 3)然后計算太陽在24定氣時刻的黃道宿度 4)根據(jù)太陽每日的定行速(實際行速)即日纏表,即可得到任意給定時刻太陽的黃道宿度(擬黃經(jīng)度數(shù),以下不再復述)。 唐以前古人歷法中會給出太陽在24節(jié)氣中的赤道宿度,此做法首見于三統(tǒng)歷。此法先算出冬至時太陽的赤道宿度(歷法中稱為冬至加時赤道日躔宿度)然后加上太陽24節(jié)氣行度常數(shù):365.25÷24=15.21875,就可以計算出冬至后每節(jié)氣的太陽赤道宿度。由于歲差原因,不同歷法給出的24節(jié)氣宿度不同。 計算24節(jié)氣赤道宿度做法一直持續(xù)到李淳風的《麟德歷》,此后各家歷法基本沒有再給出這樣的表格,因為李淳風推出了28宿擬黃道度數(shù),所以求得冬至日赤道宿度后就可以直接求算冬至點的黃道宿度。 在采用歲差的歷法中,通常有兩種方式來計算冬至點的赤道日度。一種令上元時刻太陽位于冬至點,并且已知其所在之赤道宿度,此數(shù)作為常數(shù)在歷法中給出,通常為赤道虛宿中的某個度數(shù)。例如《大衍歷》上元冬至點在赤道虛宿1度,從此起算。另一種是《崇天歷》算法以歲差乘距所求年。到了《授時歷》由于取消了上元積年,它的歷元(1280年)冬至點距離赤道虛宿6度,于是在《大衍歷》算法上增加一個常數(shù)“周應”來計算。 根據(jù)上面“擬黃經(jīng)”模型,太陽居于黃道上,此時擬黃經(jīng)=真黃經(jīng),所以用28宿擬黃道度數(shù)可以推算任意日太陽黃道行度。歷法中又稱為“冬至加時黃道日躔宿度”。 “黃道宿”表示冬至點所在黃道之宿的起點。x表示所求年“冬至加時赤道日躔宿度”。只要給出了黃赤道差h(x)。于是x-h(x)度即為所求年冬至時刻太陽的黃道宿度。這個黃赤道差在《授時歷》前都是線性函數(shù)到了《授時歷》是利用“弧矢割圓術”算出“黃赤道率”表來計算的。其赤道積度、黃道積度、黃道率、赤道率,都可以根據(jù)所求年“冬至加時赤道日度”的數(shù)值,在“黃赤道率”表中查到。以后基本中國歷法都遵從《授時歷》算法直到清朝改西洋歷法。星命在中國清朝以前一直是采用這種28星宿擬黃道宿度,而西方是一直采用28宿黃道宿度直接來標記的(不分陰陽),清朝采用西法,兩者坐標體系有根本不同,因此星命自清朝開始產生了分裂,古訣很多無法應用了,學習星命需要注意。 2、使用太陽行度約法 對于民間星命家來講是通過如下步驟: 1)把歷法中的太陽黃道日躔宿度編撰成“太陽行度歌訣”來運用的 2)然后根據(jù)太陽在24定氣時刻的行度盈縮改正(三辰通載中提供了太陽盈縮值) 3)根據(jù)太陽每日的平行速(不是實際行速)一日一度,即可得到任意給定時刻太陽的近似黃道宿度。 在明代刊布的《張果星宗》中提供了太陽行度歌訣如下: 立春虛一起,雨水危九求,驚蟄室六度,春分壁三遊,清明奎九下,穀雨婁六留,立夏胃八邊,小滿昴八收,芒種畢十一,至參九頭,小暑井十三,大暑井念九,立秋柳十度,處暑張五有,白露翼二立,秋分翼十七,寒露軫十三,霜降角十及,立冬氐二行,小雪房二至,大雪尾六臨,冬至箕四逼,小寒斗十連,大寒牛二直。 我們知道明朝使用《大統(tǒng)歷》,其歷元為洪武17年,即公元1384年,查得其年立春1384-1-2708::22分,Moria采用恒星制,太陽入虛0度56’,入玄枵(子)宮寶瓶座9度50’。 這里看出來Moria使用度數(shù)方面的問題了。Moria使用360角度制,是屬于60進制,所以排出來的角度數(shù)必須要轉換成365.25古度值(10進制)!轉換過程分為兩步: a)大家可以用excel制作兩者的轉換,算法就是取整求余數(shù),再乘以權重即可。例如Moria經(jīng)度表為118°30′17″:假設源數(shù)據(jù)在A1,我們在B1輸入=INT(A1)+INT(MOD(A1,1)*100)/60+MOD(MOD(A1,1)*100,1)*100/3600結果就轉換成10進制下的118.50度。 b)通過比例系數(shù)365.25/360=1.0145轉換成古度 上述角度轉換成古度如下 計算結果表明的確是立春時候入虛一度。而在同樣明代萬民英編撰的《星學大成》里也有“太陽行度法歌”: 立春虛四度 雨水危十 求驚蟄室九度 春分壁六遊 清明奎十一 榖雨婁九留 立夏胃十一 小滿昴十 收芒種畢十四 夏至井一頭 小暑井十八 大暑井初秋 立秋柳十二 處暑張十 週白露翼五度 秋分排軫遊 寒露軫十八 霜降角十二 立冬氐五度 小雪房五 時大雪尾火九 冬至箕六依 小寒斗十三 大寒牛五遲 萬氏注了一句“我朝立法多在虛一度”。表明萬是知道這首歌訣采用的是明朝以前的太陽黃道宿度位置,如果你要使用是要根據(jù)歲差調整的。按照72年退1度來計算的話,得出3*72=216年前,那個時候是公元1384-216=1168年,也就是南宋隆慶年間。就是說這段太陽行度口訣是依照那時候的天象情況編撰的。 我們來看那時候的立春星盤,Moria太陽在虛3度60分,玄枵(子)14度60分。轉成古度日下 轉換后證明太陽的確入虛四度,入子宮摩羯玄枵中度多,符合歌訣所述。通過上述計算驗證了《星學大成》書中太陽行度歌訣是基于南宋時期歷法來編制的?!缎菍W大成》前面是集成琴堂流派的歌訣,而根據(jù)琴堂派的傳承記載,上述傳承歷史中可知枯木禪師得一行之星命書于史彌遠(1164年—1233年)手中,正好符合此段歌訣的適應時代,因此可以佐證琴堂流派的確從唐一行以后秘傳在密宗之中直到南宋由枯木再次發(fā)揚。 民間還有簡法計算太陽行度訣云:正月太陽在子,二月在亥,一月一移,依次數(shù)之。此訣記載于南宋年間的《五行精紀》中。 明白了太陽24節(jié)氣行度的原理,你應該知道口訣所謂“正月太陽在子”是指立春建寅月,日躔在玄枵(子)宮。不要認為凡是正月都在子宮。例如后唐明宗四年930年正月十四日雨水。你在計算太陽行度的時候可不能認為正月太陽到玄枵,而實際上太陽進入了諏訾初度。 這個口訣也被《道藏十八飛星斗數(shù)》記載??梢妭髡f十八飛星是五代時期陳摶所創(chuàng)的確很可能。此約法現(xiàn)在還能使用。我們來看2016年2月4日立春,太陽在女宿,玄枵1度。 《星平會?!芬灿蓄愃铺栃卸仍?/span> 太陽行度不虛行,大寒五日子相迎。(以大寒為初一,初五到達子宮) 雨水五日居亥上,春分初七戌分明。 谷雨九晨臨酉位,小滿十日便過申。 夏至九晨歸未上,大暑八日午運行。 處暑當加九日巳,秋分十一始來辰。 霜降十三烏出卯,小雪十二始居寅。 冬至八日來丑位,十二宮中不暫停。 附帶探討個問題,采用此約法碰到閏月怎么行宮?歷來學星命特別是紫微斗數(shù)的人對此有不少爭議。如果只是從文字上來解是無效的,我們得明白星命必須符合天象??词纠?014年有農歷閏九月,我們分別看九月與閏九月的太陽行度。此時霜降,太陽沒有過宮只入辰宮16古度,要行十五日后才入卯宮??梢钥闯鲆恢币介c九月十五日才入卯宮。所以斗數(shù)中關于閏月怎么行宮的問題曾有古書云“閏月十五日前在上月,十五日后在下月”就是此意也。星命的問題必須用行度來檢驗。 這個約法口訣對于琴堂派來講夠用了,但是果老派則不行。這就是果老命度派與琴堂宮主派的最大不同,果老受到當時歷法精度制約遠比琴堂派要大,如果沒有24節(jié)氣太陽行度表,太陽盈縮度表就根本無法立命度,而且所得到所謂“精確”太陽行度還是與實際行度有差。所以論命無需一味追求“精度”,那些迷信果老派“行星精度”能夠提高“論命準度”的都是不動腦子的人。 堯典四仲星蘊含的術數(shù)奧秘 根據(jù)學者們研究《堯典》的最早寫本可能在商代已完成?!渡袝ざ嗍摹贩Q,“惟殷先人,有典有冊?!薄暗洹笔枪诺?,“冊”是商代的時文,前者當指《左傳·昭十二年》所說的“《三墳》、《五典》”之類,《尚書序》稱,“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堯典》(含《舜典》)應是五典中的“唐虞之書”。堯帝曾任命羲和氏四臣在二分二至那天觀測星象,以敬授民時?!秷虻洹酚嘘P此事有具體記載。 《堯典》的鳥、火、虛、昴四星,一般解釋為“昏中星”?!按蠡稹焙汀傍B”其實是十二次,“虛昴”是28宿?!断男≌方?jīng)文“五月初昏大火中”,《傳》曰“:大火者,心也。心中,種黍菽糜時也?!贝伺c《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相符合,證明“星火”是夏歷五月(仲夏)的昏中星。戴震推斷《夏小正》所記五月星象與《堯典》所記“時之相去未遠也”,并進一步推證《夏小正》的時代與《堯典》的時代相距不遠。所謂“昏中”即“昏而正中”,指昏時恒星位于天空的正南方,此時恒星到達所能升起的最高位置,俗稱“當頭星”。 四仲星是用來觀象授時的。古人通過地平圭表測影長來確定至日,但是如果要確定至日日在宿度,還必須采用其他方法,堯典時代采用昏旦中星法。所謂昏旦中星法是在昏、旦時刻測出當時上中天的恒星赤經(jīng),由此接比例推算出夜半時刻上中天的經(jīng)線,則與之差半周天(接中國古度,即差182度)的方向即太陽赤經(jīng)。太陽所在宿度推算公式描述如下: 日在宿度=昏中星度-昏中距;或者 日在宿度=旦中星度+明中距 這種方法的運用需要兩個條件:一要有配合“蓋天說”的周天28宿距度-石氏星經(jīng);二要知道昏明時刻,這牽涉到一日百刻的刻漏計時制度,以及對“昏”“旦”的定義。圭影和刻漏的算法都牽涉到一個共同根數(shù)-太陽視赤緯(太陽時角),它牽涉到地平坐標和赤道坐標。 圓NESW表地平面上的四方點,ZPNS為子午圈。Z為天頂,P為北赤極,圓GWF表示赤道,A表示處于地平線上的太陽,h表示此時的太陽時角,圓HAD表示太A的周日平行圈,δ=AB表示太陽A的赤緯。C點為平旦時刻或者昏時,弧CD表示昏明距中度,H表示夜半。晷影與太陽的赤緯有關,刻漏與日出時刻太陽時角h有關。 圭影和刻漏既然牽涉到地平坐標和赤道坐標,那么我們就應該知道《堯典》四仲星是基于“蓋天說”體系的28宿來描述的。我們往往認為“渾天說”優(yōu)于“蓋天說”,其實是我們的誤解。古人其實從兩個不同角度來描述的,“蓋天說”是從地平角度來講的,就是地理地方的概念,而“渾天說”是從星天角度來講的,兩者是天星和地理,互相結合,互相配合,并非非此即彼的關系?!秷虻洹贰吧w天說”體系的28宿采用的是漢代以前的“古度”,其源于“石氏星經(jīng)”,而“渾天說”的28宿體系源于“甘氏星經(jīng)”,如果大家能夠明白天星和地理的區(qū)別那么就能理解為何有兩種星經(jīng)的存在。 既然圭表測影長同地平體系的“蓋天說”是緊密結合的,因此采用“蓋天說”的28宿度是很正常的。如蓋天說的《周髀算經(jīng)》記載二十八宿距度測量方法,所舉例“牽牛八度”就是地平經(jīng)差,所以二十八宿古度屬于蓋天說地平系統(tǒng)坐標。 注意,在《黃帝內經(jīng)》里云“虛張為經(jīng),房昴為緯”可見采用的是石氏星系,而在甘氏體系中星張二宿位置是互換的。后人往往只知道甘氏星系,而認為內經(jīng)記載錯誤,例如唐初的楊上善在《黃帝內經(jīng)太素》對此段話的評論是:“經(jīng)云'虛張為經(jīng)’者錯矣,南方七宿星為中也?!彼J為夏至點是在星宿而不是張宿。 根據(jù)學者研究,漢代以前的昏旦定義類似于現(xiàn)代的天文昏蒙影的定義,是一種蓋天說的地平體系。漢代以前以“日出前三刻為明,日落后三刻為昏”,(這里又看到了古人對“三”的運用,另一個運用是“三分損益”定律呂)。漢代后一直采用“日出前二刻半為明,日落后二刻半為昏”。 根據(jù)堯所在時代是公元前2300左右,邵雍云:甲辰元年,唐虞繼位。甲辰元年即公元前2375年。用Moira星歷推算那時候冬至日太陽在虛8度左右(此擬黃道宿度非赤道宿度),基本在虛危之間。玄空風水歷代相傳“唐虞天正,夜半子正,日躔虛九,此虛危之間”因此這個時段可以確認。 在緯書《尚書·考靈耀》中記載了古六歷中《殷歷》關于求“昏明中距”的地平方法,略述如下:取“晝夜三十六頃”,夏至“求昏中者,取十二頃,加三旁”;冬至“求昏中者,取六頃,加三旁”;并可推知春秋分“求昏中者”必定為“取九頃,加三旁”。由此可知“晝夜三十六頃”相當于現(xiàn)代天球生標系中的時角日周天360°,每一頃合今10°,化為365又1/4度制則每一頃合10又14/96度。36頃制可以看做是具有中國特色的360°制。冬至“取六頃”指冬至半晝孤為60°,夏至“取十二頻”指夏至孤半晝孤為120°,春秋分半晝孤90°。 根據(jù)《考靈曜》記載“冬至日出(地平圭表)辰位,日入(地平圭表)申位?!?/span> 如果比照《考靈曜》中規(guī)定冬至取六頃的話,冬至昏中距為(6/36+3/100)x365.25度=71度。根據(jù)其昏明中距驗算值與現(xiàn)代天文學方法計算得出的半晝弧理論値相比較,其冬至昏明中距小于半晝弧理論値3度,則此刻太陽還未落下無法觀察的,因此古藉考靈耀記載有誤,無法自洽。 那么冬至日昏刻取為申后三刻的話,即取七頃加三旁(午正到申共計75度)。那么有(7/36+3/100)x365.25度=81.97度。根據(jù)堯代日在虛危之間,那么以地平28宿度來講冬至日在虛14度,那么昏中星度=33(虛14的積度)+81.97=115積度,剛好落入胃昴之間,與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正好吻合。根據(jù)冬至日在虛14度,那么根據(jù)太陽行度夏至日在張3度(石氏古宿度,甘氏為星宿)。 夏至則“日出于寅,入于戌”。 夏至求昏中者,取十二頃,加三旁,為午正到戌共計120度,為12頃,則有(12/36十3/100)x365.25度=132度。張3度的積度為215,加132.71得348,夏至昏中星入斗,不合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大火之次包含氐房心三宿,因此要符合“日永星火”的話必然還是取七頃加三旁,即張3度的積度215+81.97=297,入氐宿9度,屬于大火之次,合堯典“日永星火”之說。因此可以確定,夏至昏中星是計算得到的,因為這個昏中距太陽還未落山無法觀察。 根據(jù)冬至日在虛14度,根據(jù)太陽行度91.31度,春分日在昴宿9度。 如果根據(jù)春秋分,取九頃加三旁,則昏明中距為(9/36+3/100)x365.25度=102度來計算的話,春分昏中星=昴宿積度124+102=226積度,可以說剛入星宿(225積度),如果允許計算誤差的話,可以認為合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星鳥即張宿,“主春者,張昏中,可以種稷”)。因此春分的昏中星可以認為是測量出來的。 堯典秋分昏中也是計算得到的,以秋分日躔房1度推得秋分昏中為306積度+82=388積度,入虛4度,符合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綜合所述堯典四仲星除了冬至日,春分的日躔和昏中是實測的,其他都是推算得出的,所以歷來學者希望以實際星象復驗四仲星發(fā)現(xiàn)都是不能自洽的。 堯典的論述之所以稱為“典”,它傳承的是一種天地的術數(shù)規(guī)則。它表明有一種規(guī)律是以天星28宿所定(即天之五運六氣),它不隨真太陽時變動(真太陽時就是圭表所測的太陽出入時刻。兩者只有在冬至時刻會合)。所以你會看到同樣古老的《黃帝內經(jīng)》中以房至畢為晝50刻,昴至心為夜50刻,人體氣血每日固定從平旦寅時開始行周身50周,晝夜各25周50刻,這就是人體生物節(jié)律,它上映天時,是萬古不易的。人之所以到不同的時區(qū)去需要倒時差,是因為氣血要適應轉換后的時區(qū)(時區(qū)是根據(jù)子午線定義,平均劃分的恒星時區(qū),不是真太陽時)。 學術數(shù)一定要有陰陽概念,北極是天一生水,為陰卻行陽道(順行且五運相克),太陽是地二生火,為陽卻行陰道(逆行且五運相生)。玄空之所以稱為雌雄就是因為它們不能只以陰陽來描述,而是必須用陰陽相應來描述。以北極劃分的天赤道是五運六氣的運行范圍,靜而守位,萬古不易。以太陽劃分的黃道是五星(五行)運行的范圍,隨時而遷,變動不拘。以不變應萬變,守常而知變,是處理宇宙萬象的正確方法,知道這個道理,那些提出算命要用變動不拘的真太陽時的“大師”們豈不謬之甚也。 七政四余——為何只能是卯時立命 現(xiàn)代很多港臺“大師”其實對于術數(shù)原理都是“七竅通了六竅,還有一竅不通”,他們不明白陰陽五行的原理,所以才會提出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而后學往往迷惑于他們的“名聲”誤入歧途而不能自拔。就以卯時立命來講,因為不明白其中的數(shù)理,有“大師”提出根據(jù)“真太陽時”變化來立,一會兒“寅”一會兒“辰”,貌似“精確”其實大違陰陽五行之理。 為什么立卯為命? 因為岐伯曰:寅為生入之首,卯為天地門戶。天地陰陽的門戶就是五星(五行)所顯現(xiàn)之地,是一切變化的開始,以此立命符合天地之道化,舍此之外都是不合道。寅或辰都不是“陰陽門戶”,你觀察一個命不從門戶進去看怎么行? 為什么“寅為生入之首,卯為天地門戶”? 這句話其實就是我們學術數(shù)常聽到的“數(shù)起于一,首用在震”的另一種具體講法。陰陽之數(shù)起于一。宇宙的運行之道生了這個“一”-太乙,。從在天成像的角度講,這個“一”的實像就是宇宙的北極,全宇宙的星辰都是圍繞北極旋轉的,這個旋轉現(xiàn)象可以用北斗來標記?!耙弧碑a生了陰陽的“二”,這個“二”從實像來講就是北斗和太陽。我們的老祖宗建立干支系統(tǒng)來表達這個“二”。岐伯曰∶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因此干與支的“二”相合而成“一”,用干支來表達陰陽五行的這個“一”就是“甲子”,由此從理論上的“陰陽之數(shù)起于一”就變成實實在在的起于“陰陽之數(shù)甲子”,從此我們可以用甲子來推算陰陽五行的變化。 明白了“數(shù)起于一”的含義,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理解“首用在震”的含義。震即卯宮,陰陽之用在卯宮即后天八卦的“帝出乎震”。怎么把這句話在術數(shù)上具體化? 河圖中子午卯酉四正之位乃五行木火金水之位,加中央土位即是五行,在天為五星。五行分陰陽即成十天干(不是西洋占星認為的要尋找天上十個行星來對應,所以任何加入“三王星”的占星術都是在扯蛋)。東方震,甲己起甲子(日上起時五鼠遁)就是“陰陽之數(shù)起于一,首用在震”的術數(shù)表達。 基于上圖你就能理解《管子五行》中的一段話“日(冬)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賦不賜賞而大斬伐傷,君危,不殺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則長子死。七十二日而畢(春乃萬物當生之時,順應天時進行賜賞而不行殺戮才能國泰民安)。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苗死,民厲。七十二日而畢。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宮室,筑臺榭,君危;外筑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畢。睹庚子,金行御。天子攻山擊石,有兵作戰(zhàn)而敗,士死,喪執(zhí)政。七十二日而畢。睹壬子,水行御。天子決塞,動大水,王后夫人薨,不然則羽卵者段,毛胎者贖,孕婦銷棄,草木根本不美。七十二日而畢”。對于管子的這段論述,沒有河洛數(shù)理概念的專家學者們認為是古人對于五行認識的不完善而形成的早期粗淺看法,甚至歪解為十月太陽歷,這是以其昏昏示之昭昭,殊為可笑也。 陰陽出入之首在寅,因為這是陰陽五行的零點,五星匯聚而晨伏不可見.行星與太陽的會合時刻是會合周期的起點。當行星運行在“合”的附近,因與太陽的地心黃經(jīng)差比較小,行星掩蔽在太陽的光輝之下有一段時間我們是看不到的,歷法中稱行星在這段時間的視運動狀態(tài)為“伏”。坐標原點是無法用來演算的,因此陰陽五行之用在震(五星晨出東方),就是說從此東方出現(xiàn)五星開始,我們可以推演陰陽五行的變化了。神秘的子午流注開穴法就是從這張圖演化出來的《難經(jīng)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蚏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shù)始于春,日數(shù)始于甲,故以井為始也”。 它表示圍繞太陽旋轉的五星(天干五行以甲-歲星為始代表)從地支卯東方位上(春)開始演化(歲星晨出東方),所以星命從生日太陽所在起生時推至卯時立為命宮就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門戶所在,由此立足就能觀察推算你的一切命運變化直至歸墟。由春夏秋冬對應甲丙戊庚壬就是你的命盤四正:命宮,夫妻宮,官祿宮和田宅宮,就是星命中定義的高強之宮。古人的數(shù)理從來都是一致的,所以當你真正掌握了術數(shù)正確的模型,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術數(shù)它都是相通的,一貫的,沒有矛盾的,也是很容易理解掌握的。 中華術數(shù)最優(yōu)秀的地方就是建立了“陰陽”和“五行”概念,西洋術數(shù)從來沒有清晰的“陰陽”概念,只知道“太陽”不知“北斗”,只知道“五星”不知道“五行”,只知道“陽”的一面而沒有“陰”的一面,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占星流派,如此繁雜的立命方法。愚者眩目于其繁雜以為高深,但是如果你真的明了陰陽五行的術數(shù)模型,你還會相信“大師”們的“真太陽立命”之謬論嗎?西洋占星只看到“太陽”東升,而沒明白“甲子”所起,因此成了一個“追逐真太陽”的夸父,一會兒寅一會兒辰,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只能死在求道途中而無法得道了,大家在學術數(shù)的路上是要學夸父逐日還是黃帝飛升呢? 紫微破解——為何是子時立命 對于七政四余來講以太陽為主,太陽逆行十二宮順推生時至卯定為命宮(參見博文《七政四余-為何只能是卯時立命》),而對于南派紫微斗數(shù)來講是以北斗為主。北斗以寅月初一平旦寅時為歲始,周天一日一度順行十二宮,共計365.25為一周天。北斗的周天行度即民間所傳“太陰到山訣”,此“太陰”乃指北斗第九星-招搖,也就是神秘的紫微星,非指月亮。 其陰陽之數(shù)起于坎一,甲己日起甲子在北方坎位,為天心,所以古人有兩種起甲子之法:太陽之五星以卯上震起甲子,甲乙東方木,甲己起甲子。北斗十八星以子上坎起甲子,壬癸北方水,戊癸起甲寅。此所謂“先天甲起坎,后天甲起震”之謂也。其實從河洛數(shù)理上講,一個是以天干五行(五星,五音)論命,一個是地支六律論命。兩種角度和方式。五行即五音,五音乃六律而定。以六子卦納六十律歸納五音即納音之學,故而紫微斗數(shù)以納音論命。 與星命根據(jù)太陽行度推命類似,斗數(shù)根據(jù)紫微日行度所在宮位,日上起時子時逆推至生時為命宮。民間以紫微一月行一宮的口訣是一種約法,明了紫微的日行度“太陰到到山”訣,如何精確定紫微宮位大家應該明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