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年,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憤怒地做了一個決定,后來的歷史發(fā)展證明了一個普遍真理:人在生氣的時候智商為零。 普通人做出錯誤決定,至多丟掉身家性命,但君主做出錯誤決定,是會改變國運的。事實證明:康熙的這個決定,維護了大清臉面,卻告別了世界舞臺! 究竟是什么決定具有如此魔力?兩個字:禁教。 康熙原話是這樣的:“覽此告示,只可說是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人等,無一人通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今見來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絕非心胸狹窄之人,其眼界和格局非常人能及。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激怒了他呢? 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中國人從來沒有“世界”概念,只有所謂“天下”觀念,而且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處于中心位置。這里的“中心”,既是地理意義上的,也是文明意義上的。直到戊戌維新時期,時人還用“若把地圖來參詳,中國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來扭轉(zhuǎn)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換句話說,中國是文明的,其他國家都是野蠻的,這就是老祖宗們奉行的“華夷之辨”。事實上,中國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一直是神秘而強大的,尤其是《馬可波羅游記》出版以后,甚至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中國熱”,吸引了無數(shù)外人來華,包括具有特殊使命的傳教士。 起初,雙方交流是十分友好的,中國因此所發(fā)生的變化也有目共睹。不少學者主張將明朝視為近代史開端,原因就在這里。這主要得益于利瑪竇等人采取了“耶穌加孔子”的傳教策略,說白了就四個字:“入鄉(xiāng)隨俗”,專業(yè)點叫“天儒會通”。利瑪竇一到中國就脫下僧袍,換上儒服,學說中國話,學寫中國字,學習社交禮儀等,很快就打入“敵方”內(nèi)部,在士人階層里很吃得開。(近代來華傳教士能夠?qū)χ袊a(chǎn)生全面影響,就是因為繼承了這一策略,像李泰白就被人稱為“李夫子”。) 羅馬教廷的態(tài)度開始時也很低調(diào),給了中國教會極大的自主權(quán),甚至公開指示說: “只要中國人不公開反對宗教和良善道德,不要去嘗試說服中國改變他們的禮儀、習俗方式,有什么事情比把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或者其他任何歐洲國家輸入中國更蠢的呢?不要把國家而是要把信仰輸入中國。信仰不是要反對和摧毀任何民族的禮儀習俗,相反,只要這些禮儀習俗不是邪惡的,信仰要把它們保持下去?!?/p> 這也沒啥稀奇的,因為任何宗教在新地域進行開拓時都得裝孫子,更別說歐洲宗教改革搞得天主教會丟盔卸甲了。如果上述政策能夠得以延續(xù),中西雙方肯定能夠和諧相處??上В?7世紀中期以后,天主教在歐洲逐漸恢復了元氣,于是在海外的宗教政策也日趨強硬,不再放任不管,而是直接介入,試圖控制中國教會。擋在羅馬教廷面前的,正是踐行利瑪竇路線的中國耶穌會。它來華時間最早、人數(shù)最多、地獄最廣,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處于壟斷地位。 怎么才能把它拉下馬呢?羅馬教廷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狠毒招數(shù),那就是:否定中國禮儀,也就是否定耶穌會的傳教策略,進而否定耶穌會的百年成就。 于是乎,1704年和1715年,羅馬教皇兩次發(fā)布通告,宣布中國禮儀為異端,必須嚴厲禁止,并堂而皇之、大張旗鼓地派出多羅和嘉樂兩大使團先后出使中國,宣布教皇禁令。 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康熙。 在對待西方文化上,不客氣地說,康熙甩他的子孫們不止一條街,只有后來的光緒在熱情程度上能夠與之匹敵,但光緒是為亡國形勢所迫??滴跤H政后,大膽拋棄了父親的鴕鳥政策(一味回避),轉(zhuǎn)而與之正面接觸,并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 1675年,康熙先后兩次視察北京天主教教堂,親筆題寫了“敬天”匾額。1692年,他又下令完全解除了對天主教的禁令,允許中國人自由信教。1703年,法國耶穌會士居住的北堂竣工,康熙親題“萬有真原”匾額和對聯(lián)一付:“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quán)衡”,并賦律詩一首: “森森萬象眼輪中,須識由來是化工,體一何終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地堂久為初人閉,天路新憑圣子通,除卻異端無忌憚,真儒若個不欽崇。” 應該說,康熙對天主教的理解遠遠超出同時代的一般人,以致傳教士們期望他能夠成為“中國的君士坦丁”。在他的有意扶植下,天主教獲得迅猛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到1700年,全國信徒已達30萬人。 但是,這一切有一個重要前提:天主教必須聽話! 中國沒有政教分離的傳統(tǒng),在康熙的意識里,根本就不存在與皇權(quán)相抗衡的教權(quán)。正因如此,他才把教皇稱為“教化王”。換句話說:宗教必須服從政治。與佛教、道教等一樣,在華天主教也必須被納入到清朝政治體制來。這,關系到君主的權(quán)威,是康熙的底線。 康熙之所以支持天主教在中國發(fā)展,正是因為他們的順從態(tài)度。他曾說:“自利瑪竇到中國二百余年,并無貪淫邪說,無非修道,平安無事,未犯中國法度?!弊詈罅鶄€字,可謂霸氣側(cè)漏! 于是,康熙把多羅使團逐出中國后,開始給中國教會“立規(guī)矩”,下令凡是愿意繼續(xù)在華傳教的必須遵守中國禮儀,領取朝廷頒布的傳教印票,并宣誓“永不回復西洋”。這就好比發(fā)綠卡,要把傳教士變成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命令一出,傳教士立即分成兩派,一派不愿放棄傳教使命,接受康熙條件,一派堅決反對,結(jié)果被趕出中國。 期間,康熙曾主動派人到歐洲,請羅馬教皇收回禁令,但遭到拒絕。1715年,教皇再次發(fā)布禁令,并增添了一項宣誓內(nèi)容,要求在華傳教士必須完全遵守教皇禁令,否則不能在華布道。這是用行動告訴康熙:我是教皇,我不鳥你! 1720年,嘉樂使團抵達北京,第二次遞交教皇禁令。康熙看完后,當場發(fā)飆,就在禁令上批示了文章開頭那段話! 盡管康熙本人對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但作為掌管天下的君主,又絕不容許任何人挑戰(zhàn)自己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尤其是,教皇所禁止的,是深入中國人骨髓的孝道禮儀:敬天、祭祖、祀孔!“以孝治天下”,那可是漢代以來的國策,在統(tǒng)治者看來,否定了這些,就動搖了權(quán)力的根基。 所以,康熙的堅決回擊,是必然的!換做任何一個皇帝,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類似決定! 中國的全面禁教,也意味著緩緩地關上了大門,從此與世隔絕,錯過了與西方共同進步的最佳機會。不過,歷史還留給中國幾次機會,可惜因為我們的自大,這些機會在不經(jīng)意間就從指縫間溜走了。 1792年,英國派馬嘎爾尼率領一個600多人的使團訪問中國,名義是給乾隆皇帝祝壽,當時乾隆馬上要過83歲大壽。這是中英之間政府與政府之間第一次正式接觸。乾隆很高興,覺得我天朝就是厲害,相隔萬里的國家,都派人在海上航行幾個月來給我祝壽。清朝官員也都認為,英國人來祝壽,其實就是來進貢,所以在使團的車上都插了“英吉利貢使”的旗子。馬嘎爾尼是個外交老司機了,裝作沒看見,因為他知道一旦說明情況,估計不用說擴大通商,恐怕連乾隆的面都見不到。 后來,乾隆要接見使團的時候,雙方又在覲見禮儀上發(fā)生沖突。按照大清禮儀,馬嘎爾尼要行三跪九叩大禮,但馬嘎爾尼代表的是當時世界NO1,并不是清朝的宗屬國,所以堅決不同意,要求遵照覲見英王的禮數(shù)。為了這個問題,雙方愣是僵持了一個多月。最后,和珅提出一個建議,即:在萬樹園歡迎宴會上,馬嘎爾尼以見英王之禮覲見中國皇帝,單膝下跪,但免去吻皇帝手的禮節(jié)(估計乾隆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大男人親吻自己的手背);在澹泊敬誠殿乾隆帝的萬壽盛典上,馬嘎爾尼則行三跪九叩禮。 毫無意外,當馬嘎爾尼遞交國書,提出擴大通商等一系列條件時,乾隆全部拒絕。不過,使團利用在中國的幾個月,打探到清朝已經(jīng)是外強中干,英國完全有能力戰(zhàn)勝中國。于是,中國在西方的神話在這次出使以后,被擊得粉碎。換句話說,因為馬嘎爾尼的訪華,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最少提前了幾十年! 1815年,英國又派阿美士德出使中國,但雙方又因為覲見禮儀問題爭執(zhí)不下,最后英國大使被嘉慶皇帝逐出北京城。 1834年,發(fā)生了“律勞卑來華事件”,中英雙方因為遵循完全不同的外交規(guī)則,結(jié)果又是不歡而散,甚至爆發(fā)了小規(guī)模軍事沖突。 最終,英國撕掉了和平外衣,悍然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中國,開始了長達100年的屈辱與復興之路! |
|
來自: 百科知識博覽 > 《史?;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