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茶食之前,先聽小編說一說喝茶人都應(yīng)該知道的茶道四諦吧。 茶道四諦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在泡茶時,表現(xiàn)為“酸甜苦澀調(diào)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待客過程中表現(xiàn)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麥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的過程中表現(xiàn)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贊嘆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心境方面表現(xiàn)為“普事故雅去虛化,寧靜致遠(yuǎn)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攤破浣溪沙》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靜”是中國茶道修行的必由途徑。中國茶道是修身養(yǎng)性,追尋自我之道。道家的“虛靜觀復(fù)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 《七言詩》鄭板橋 不風(fēng)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怡”是中國茶道修習(xí)實踐中的心靈感受。參與中國茶道,可撫琴歌舞,可吟詩作對,可論經(jīng)對弈。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yǎng)生”,僧人可“怡然自得”。 《即目》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yīng)是真茶、真香、真味,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閑。茶事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rèn)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真。 《與趙莒茶宴》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了解了茶道四諦,現(xiàn)在就來說說那些你不知道的另類“下茶菜”吧! 文 | 張佳瑋 英式茶食 茶文化 1660年9月25日,塞繆爾·佩皮斯先生在日記里寫道:“后來,我確實要了一杯茶,這種飲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喝過的?!边@句話的里程碑意義在于: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到他喝了茶。 過了一百年,英國已經(jīng)變成西方世界最愛喝茶的國家了,這得多虧他們東印度公司。本來東印度公司成立,是打算從東方兜售胡椒和香料,結(jié)果胡椒價格暴跌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茶葉有利可圖。18世紀(jì)初的某段時間,倫敦茶價,每磅茶值到四英鎊。到19世紀(jì)中期,按購買力折算,一英鎊就相當(dāng)于2014年的二百磅以上,折合人民幣兩千元開外。 因為茶珍貴,英國人并不是人人懂得喝,詩人羅伯特·騷塞講過個段子,說英國有個鄉(xiāng)紳夫人,收到城里朋友寄來的一磅茶葉,不知如何處置,于是把茶葉煮開,跟黃油和鹽一起鋪在烤面包片上,請朋友吃。朋友們努力吃完了,贊美說很有趣,只是不太合自己口味,然后逃之夭夭了……1699年到1721年,英國茶葉進口增加了一百倍,但還是富豪拿來喝著消食。到19世紀(jì),英國茶葉價跌到二先令一磅,老百姓普遍也喝得起了。 當(dāng)然啦,貧苦大眾都喝上茶了,貴族們就坐不住了。18世紀(jì),尤納斯·漢威先生認(rèn)定,英國普通大眾,包括侍女和工人,就不該喝茶,不然沒法專心工作服務(wù)國家,可老先生卻對貴族的飲茶風(fēng)閉口不談,說穿了,就是嫌下等人民粗窮,都喝茶了,就影響他老人家的尊貴地位啦??墒遣枞~價格還是跌,英國老百姓都能喝,沒法禁絕,上等人只好拔高自己,把喝茶弄得神幻玄妙。比如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的輿論里,英式下午茶會是紳士與貴婦們的風(fēng)雅據(jù)點和無數(shù)秘制點心的發(fā)明源頭,須有好茶室、好器皿、飽學(xué)貴人、莊園主、藝術(shù)家們才有味道。尋常體力勞動者,也就只能飲牛似的喝茶就粗面包牛肉去——這就又有了階級之分。 但也有人看不慣這股勁,比如凱瑟琳·懷特霍恩,看膩了貴婦們“沒有茶,怎么活得下去”的嬌軟呻吟,在《觀察家報》上吼了一嗓子:“叫離了茶就死的人直接去死,他們就活得下去了!茶根本就是英國?。∮藗罕?,都是喝茶這檔子事鬧的!”這話聽來,有點兒金剛怒目和魯智深醉砸大觀園的意思。但是呢,咱們能從另一個角度談。 18世紀(jì),被貴族視為風(fēng)雅的英國茶,絕大多數(shù)是紅茶,且配糖。實際上,英國人沒控制印度前,許多貴族蹲在英倫半島,根本不相信綠茶和紅茶是一種植物,咬死這是兩種樹上長的——因為茶從東方運到英國,必須耐久藏,綠茶、豆腐和酒,又出了名的經(jīng)不起久運,于是那時英國進口的,全是發(fā)酵了耐久藏的紅茶,還都當(dāng)個寶。18世紀(jì),英國人喝紅茶加糖。你還別怨他們不懂茶:當(dāng)時世界上也只有英國富裕到可以喝茶就糖——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沒這么闊綽呢。英國人喝茶加糖,夸張到如此地步:英國商界想統(tǒng)計全國一年喝茶多少,但因為走私逃稅的茶太多,一時摸不透,于是腦子一轉(zhuǎn),計上心來:既然英國人喝茶都加糖,就直接統(tǒng)計全國一年消耗了多少砂糖嘛!1770年,英國人均消費了20磅糖,絕大多數(shù)都是加在茶里頭。 所以,你看英國風(fēng)雅太太們喝的,也就是為遠(yuǎn)航而特制的紅茶,還加糖或其他香料,其實放在中國,也就是王婆請潘金蓮喝的點茶那檔次。早在宋朝,蘇軾都知道“且將新火試新茶”了,英國人卻喝不著新鮮茶——這樣還想擺起喝茶的譜來,著實有些拿雞毛當(dāng)令箭呢。 日式茶食 茶文化
日本人折騰茶道,最初是學(xué)中國的。中國唐宋盛行點茶,明初開始流行泡茶,日本人學(xué)去了,略加修改,也就是后來抹茶和煎茶之分。抹茶是要“點”的,現(xiàn)在日本人點抹茶,慣例是先溫碗,再調(diào)膏——以抹茶加些許水,調(diào)成漿糊狀——然后以茶筅擊拂。這技法,宋朝時蔡襄就總結(jié)了:“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diào)令極勻,又添注入環(huán)回?fù)舴?。”日本正?jīng)茶會,先飲濃茶,儀式感極重,還得大家輪流分一碗茶喝(日本人也不是不知道,這么做挺讓人不舒服的,所以有大谷吉繼不小心在茶里落了膿液,石田三成不以為忤,慨然喝掉,二人遂成生死之交的故事),然后喝薄茶。按蔡襄所謂的一錢七調(diào)茶法,在日本是極濃的茶了。
世界人民喝茶時,都要配吃東西。英式下午茶,糕點堆成金字塔:烤餅、熏三文魚、雞蛋、奶酪、果餡餅、面包、牛油、手指三明治,能組個“英國報菜名”。俄羅斯人甜面包、蛋糕、蜂蜜擺滿桌,經(jīng)常就替一餐了。日本人吃茶,配和果子。周作人先生很喜歡這玩意,認(rèn)為日本和果子,雖是豆米做的,但“優(yōu)雅樸素,合于茶食的資格”。日本茶道里,當(dāng)作配茶點心的和果子位分極重。哪家有善做和果子的秘方,與私藏秘制茶器一樣,都可以當(dāng)家族驕傲的。 和果子這東西,材料不太珍異。日本本土,出產(chǎn)不算豐富,所以和果子的材料,總逃不過豆沙、麻薯、栗子、葛粉和糖。關(guān)西飲食清淡些,果子也做得細(xì)巧;關(guān)東口味厚潤,于是從山梨縣的信玄餅到東京淺草寺的人形燒,都是麻薯為里,外面厚厚一層黃豆粉。京都有名的果子店俵屋吉富,創(chuàng)于18世紀(jì)末了,給京都公家做了兩百多年和果子。 其出品配料上,也無非老老實實的“櫻漬”、“黑糖”、“抹茶”,并無什么奇技淫巧,至今依然,但好在果子手感細(xì)潔,易取易吃;匣子精美,一張浮世繪風(fēng)的京都地圖為包裝,連看帶吃,和風(fēng)儼然,您就坐在京都四條大橋旁,看看鴨川,吃和果子配玄米抹茶,感覺甜味兒從有形到無形消融彌散。吃完起身,也沒有“拂了一身還滿”的撲簌簌麻煩勁兒,非常妥帖。 細(xì)想來,日本不止把茶給“道”化了,順帶把茶食也“道”化了——好吃之外,還考慮色彩、觸覺,一整套的細(xì)致精雅。比如夏天須用葛粉來顯透明清涼,春天就做出綠枝薇菜的模樣,當(dāng)?shù)闷鹬茏魅说馁澰S。壞處是,和中國的月餅一樣,日本和果子的儀式化,已到夸張的地步。比如你看日劇里隨地吃的羊羹、機器貓吃的銅鑼燒,單抽出來,也就是日常墊肚子的零食;可是往茶會上一擺,放進了織部俎盤、吳須手山路瓷盤、桃山風(fēng)漆器碗、伊賀釉鮑形大缽這些來頭甚大的東西里,那就是地道茶食,立刻身價百倍了。
前述的茶圣千利休先生,最有名的創(chuàng)舉之一,就是懷石料理。如今你去日本點菜,懷石料理是正經(jīng)十四道程序的流水大菜。諸如京都的辻留、大阪的吉兆這種“不管實際上是否好吃而且價碼牌看得嚇?biāo)滥悖コ跃蛯α恕钡牡?,去吃時不免戰(zhàn)戰(zhàn)兢兢,端個盤子上來,可能都是北大路魯山人這樣的大宗匠手制的文物級寶貝。但在千利休所處的16世紀(jì),懷石料理就是茶會上果腹之用。懷石者,僧侶餓了,抱著石頭暖腹的意思,清凈簡素,本不華麗。千宗易時代的懷石料理,是所謂一汁三菜。汁是大醬湯,三菜是涼拌野菜、燉菜和烤魚,一小點兒米飯。 傳統(tǒng)懷石料理,是在茶會中間吃的,吃完之后,客人去休息一下——所謂“中立”——之后,就是“后座”,得喝濃茶和薄茶,可能還就和果子。所以懷石料理說白了,就是讓你喝茶之前,胃里墊個底,怕濃茶傷胃。到后來,江戶開府,懷石料理的格式也確定成了刺身、燴煮和烤菜,講究得多了,但也不奢靡,還是三菜一湯。其實說來傳統(tǒng)日本料理,精華也就在此:刺身考驗刀工和魚的新鮮度;燴煮(煮物)除了時令蔬菜的選擇,就得看鰹節(jié)、醬油、酒這些調(diào)味品的質(zhì)地;這些東西一綜合,就是考驗?zāi)恪叭绾我詷O簡單的,以魚及蔬菜為主的食材及鰹節(jié)、醬油為主的調(diào)味料里,做出好東西來”的本事,所謂極簡的純粹就是了。 可是時日遷延,儀式化日益嚴(yán)重,懷石料理也就越發(fā)龐雜,甚至單純?yōu)椴枋扯ǖ摹安钁咽保紡摹耙恢恕弊兂闪似鸫a六至八道菜,什么菜名貴擺什么菜。于是懷石料理本來是配茶的,如今卻成了貴族沙龍、宰客專用。千利休如果復(fù)生,一定皺眉頭:老夫好歹是一代茶圣,當(dāng)年又不是沒錢,吃不起料理;好容易把茶室精簡到四張半榻榻米,把個奢華的茶會搞成了清凈素雅的套路,好容易琢磨出一汁三菜這個豐簡得宜,既餓不死你們又不讓你們吃膩了的菜譜,你們倒好,又全部返回去啦! 中式茶食 茶文化 中國人的茶食,就沒那么多瑣碎規(guī)矩。一來古代小說里,常把喝茶寫作“吃茶”,真是吃的?!督鹌棵贰防?,王婆和西門慶制造中國史上最著名奸情案,為了哄住潘金蓮,就先“濃濃地點道茶,撒上些出白松子、胡桃肉”,是路邊茶鋪的喝法。孟玉樓要跟西門慶談親事,請喝的就是橘子泡茶,清雅得多。《西游記》里蜘蛛精的師兄多目怪,為了給唐僧師徒下毒,就在茶里下了幾顆棗子?!秹袅讳洝防?,宋朝人四時賣“奇茶異湯”,花生、杏仁、芝麻、核桃都敢往茶里放,看著方子都很香。 至今吳地方言里,“喝水”二字還被讀為“吃茶”。揚州人認(rèn)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上午茶館下午澡堂,是人生至樂。實際上一上午若真是光喝茶,人都喝成仙了,一下池子都化沒了,所以在茶館里主要還是吃。干絲、五香牛肉、燒麥,皆可佐茶。舊時候揚州、南京人有“吃講茶”之俗,比如要談事,就不吃飯而吃茶,來籠點心,兩碗茶,事情就能談下來。 淮揚點心名動天下,一大半倒是吃茶吃下去的,比如揚州有名的干絲。老年代揚州,徒弟學(xué)手藝,先學(xué)切干絲。練習(xí)步驟開始是切姜絲,切得熟極而用刀如神了,再切干絲。按揚州老例,干絲切得了,分大煮或拌。拌也就是燙,干絲用水略一燙,加三合油,宜茶宜粥。大煮干絲算一道菜,須下火腿、干貝、皮蛋等熬湯,眾家親貴王公,捧出一道小家碧玉的干絲來。揚州人以前上茶館,彼此客氣?!罢埬阒髠€干絲吧?”“拌就好,拌就好?!倍腋山z非只刀工利落,豆腐干本身亦不尋常。
——文章摘自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書摘圖書
世間有趣典故信手拈來,有吃茶喝水的悠然過往,也有大航海時代的漫漫征途,有背帶褲和家具貼面的別致往事,還有春藥男風(fēng)的野史傳說。替我們身邊的器物講一講它們的故事,以及寄托其上的愉悅與哀傷。 ◆ 作者簡介 張佳瑋,生于無錫,后居上海,現(xiàn)住巴黎。自由撰稿人。主要作品有《無非求碗熱湯喝》《倫勃朗1642》及《莫奈和他的眼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