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素三彩鴨熏,1988年景德鎮(zhèn)出土 唐綠釉龍柄博山爐,西安市長安區(qū)北塬出土 左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 右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內(nèi)部結(jié)構,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窯藏出土 香,在中國古代有著廣泛的用途,人們用它熏燃、懸佩、涂敷甚至飲用。尤其是歷代王公貴族、文人墨客對熏香更是推崇有加,認為它是頤養(yǎng)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在日常生活中無不以熏香為伴并進而將其作為“禮”的一種表述成為古代宮廷和貴族居室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 在戰(zhàn)國時期, 熏爐制作已相當精湛 古人對香的認識和利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宋代丁謂所著《天香傳》中云“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笨梢?上古時期,人們焚香主要是為供奉神明,其次才是為辟穢清潔的目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已將薰草、古蘭、郁金、茅香等香草用于香身、熏香、辟穢、祛蟲、醫(yī)療養(yǎng)生等許多領域,并有佩帶、熏燒、熏浴、飲服等多種用法,插戴香草、佩帶香囊、沐浴香湯等做法漸次興起。隨著熏香風氣的逐漸流行,專門用以熏香的熏爐也應運而生??脊虐l(fā)現(xiàn)證實,至遲在戰(zhàn)國時期,一些熏爐的制作已達到了相當精湛的程度。 1997年陜西鳳翔雍城遺址出土了一件戰(zhàn)國鳳鳥街環(huán)銅熏爐。這件銅熏爐造型奇特,在當時的同類器物中堪稱杰作。當然,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熏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它是貴族的專利。像這樣精致的銅熏爐也不是一般貴族所能擁有,應屬于當時高等貴族所用之物。其出土地點又在雍城遺址,而雍城為東周時代秦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座都城,這就說明它應是秦國王宮內(nèi)的遺物,可以說代表了當時銅熏爐的最高工藝水平。 漢代墓葬 多隨葬有陶熏爐 到了漢代,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對外交流日漸頻繁,香料的種類亦更為豐富,除前述固有的國產(chǎn)熏香外,還從域外的如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小亞西亞和敘利亞等地輸入龍腦和蘇合香等香料。除了祭祀、典儀等活動中有焚香外,熏香在貴族日常生活中更為普遍,尤其是后宮中的嬪妃們,為保持自身在皇帝面前的吸引力,無不使用香料,彼此攀比,追逐香的馥郁度和持久性。 漢代墓葬多隨葬有陶熏爐,形制似豆,有的還施以彩繪。自西漢中期開始,熏爐出現(xiàn)了代表時代風尚的特殊形制——博山爐。之所以稱之為博山,是因其仿照海上仙山“博山”而制。其基本形制多是在一圓盤中央豎立承接爐身的直柄,爐身呈半圓形,上有蓋,爐蓋作圓錐狀,以鏤空的手法雕刻出山巒、人物、鳥獸、草木、云氣之狀。博山爐的出現(xiàn),是漢代神仙思想崇拜的一種反映。 “紅袖添香夜讀書”成風雅 魏晉南北朝時期,熏香在人們?nèi)粘I钪懈鼮槠毡?因而曹操在取得政權之前曾“禁家內(nèi)不得熏香”,以示簡樸;臨終時遺命:“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這一時期,熏香風氣已從王公貴族擴展到士大夫文人中間,出現(xiàn)了許多描寫熏香的詩文,如曹丕《迷迭香賦》劉繪《博山香爐》等。 隋唐時期,隨著對外貿(mào)易的繁榮和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人對熏香的研究和利用更加精細化、系統(tǒng)化。宮廷中用焚香來顯示莊嚴和禮遇,并寫進制度。喜愛香薰的權貴們將奇香作為炫耀的資本,互相比試,興起了“斗香”活動。唐中宗時就舉辦過一次高雅的斗香大聚會,宗楚客兄弟、武三思以及皇后韋氏等諸皇親權臣在會上各攜名香,比試優(yōu)劣。而文人騷客則將熏香視作優(yōu)雅生活和文化品位的標志,似乎非有熏香則不能賦詩作文。于是,“紅袖添香夜讀書”就成為了文人們?nèi)粘I钪胁豢苫蛉钡娘L雅。造型方面,唐代熏爐的趨向多元化,制作更加考究,外觀更加華美。 如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忍冬紋鏤空五足銀熏爐和西安市臨潼區(qū)慶山寺遺址出土的虎腿面獸銜環(huán)鎏金銀熏爐,爐足前者為蹄足狀,后者為虎腿狀,足間置鏈條或銜環(huán),使熏爐既可平放,也可懸掛。 唐代的熏香,除熏爐以外,還有一種可以置放于被褥之中的熏香器亦大為盛行。此器具被稱為“臥褥香爐”“被中香爐”“香囊”“香球”“金砸”等,用于祛除污穢之氣,芳香被褥。其形制通常為金屬制作的鏤空圓球,上半球體為器蓋,下半球體為器身,兩者之間以合頁相連,子母口扣合。下半球體內(nèi)有兩個同心持平環(huán)和一枚焚香盂。兩持平環(huán)之間以及持平環(huán)與香盂之間均以垂直的活軸相連,并將外環(huán)與球壁鉚接在一起,持平環(huán)和香盂都可隨重力作用保持盂面與地面呈平行狀態(tài),因此,無論球體如何轉(zhuǎn)動,盂面始終朝上,香盂盛裝的香料點燃時火星不會外漏,燒盡的香灰也不至于灑落散出而將被褥燙壞,是一種設計極其精巧的微型熏爐。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金銀器中就有一大一小兩個鎏金銀香囊。 宋代文人雅士親手制香 及至宋代,熏香文化已從皇家貴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居室廳堂熏香祛污,宴會慶典上焚香助興,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用以佩掛。一些文人雅士還親手制香,蘇洵即有詩云:“搗麝篩檀入范模,潤分薇露合雞蘇。”黃庭堅也常自制熏香,還曾以他人所贈“江南帳中香”為題作詩贈蘇軾。 宋代的熏香器具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chuàng)新。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瓷熏爐,南北方窯系以及為朝廷燒造貢瓷的汝窯、哥窯、官窯等均大量燒造。在宋代文人崇尚清幽淡雅的品性影響下,宋代熏爐也形成了平淡古樸、雅致細膩的美學風格。 宋代還比較流行鴨、獸造型的熏爐,多以金屬制造,稱為“獸爐”,亦稱“香獸”。宋代《香譜》中記載:“香獸,以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彼卧~中歐陽修《越溪春》“沈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周紫芝《鷓鴣天》“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等狀物詠懷的句子,說的就是這種鴨、獸形的熏爐。 鴨形熏爐實際上出現(xiàn)得很早,據(jù)考古資料,在漢代就已經(jīng)有了。直至明代,依然可見它的身影。1988年景德鎮(zhèn)出土了一件明成化年間的素三彩鴨熏,鴨作昂首張口鳴叫狀,佇立于四面開光鏤空的方形底座上,造型很生動。鴨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從腹部分開。通身施黃、綠、褐三色釉,是一種典型的素三彩瓷器。 明朝“宣德爐”的出現(xiàn),是古代熏爐發(fā)展史上一個新的亮點。明宣宗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臘(今柬埔寨)進貢的幾萬斤黃銅制造了一批銅制香爐,成為后世傳奇的“宣德爐”,被收藏界所看重。 中國古代熏香習俗隨著晚清的戰(zhàn)亂動蕩以及香水的引進而逐漸消歇,但留存下來的歷代各種各樣的熏爐卻彰顯著古人的審美觀念、文化品位、生活情趣,引人萬端遐思。 (本版內(nèi)容來源于《收藏》,有刪節(jié))
1.戰(zhàn)國彩繪陶熏爐整體呈豆形,爐頂是樸素的圓鈕。此件器物的形制是燃燒樹脂類香料的熏爐。
7. 清代紫金釉瓷香爐爐體通施醬紫色釉,釉面上加金箔釉,整爐金光沉凝,寶氣華麗。爐蓋頂塑兩層靈芝,爐腹兩側(cè)塑狻猊。爐底三足,有戳印方書篆款“大清乾隆年制”。清代香爐風格多樣,取材廣泛,制作手法精湛。香爐之靈巧和張揚的小格局,在清代發(fā)展到極致。
9. 漢代青銅行爐上有鏤空蓋可開合,有手柄可執(zhí),做工精巧。此類熏爐是在行進時使用的?;适?、貴族日常參加各種儀式常用此類爐。因其爐盤淺,爐蓋通風性能好,也可以用來熏燒香草。此類熏爐在唐代發(fā)展為長柄鵲尾爐。
10. 明代藍黃釉香爐三層藍色復瓣仰蓮圍塑成黃色爐膛,高浮雕蓮瓣重重疊疊。明代藍釉瓷一般為祭瓷,此件藍釉香爐亦當是祭爐。明代香爐的主流樣式繼承宋代仿古式香爐和獅子、鴨子等動物形狀,這件器物在明代香爐中還是獨樹一幟的。宋代以后,熏香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明清時代,家家熏香,戶戶飄煙。
12. 宋代黑白花釉瓷熏爐此件熏爐造型為五足行爐,大折沿的爐面布滿花卉紋?;ㄈ~間有“供養(yǎng)香花”四字,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yǎng),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宋代扒村窯的釉下黑褐彩器在器表題寫詩句和用花作裝飾,是其主要特征。
13. 晉代黑釉瓷熏爐 龜負仙山的神話傳說被漢代人設計成熏香器具。而晉代熏爐輕巧的造型和簡潔明快的裝飾,呈現(xiàn)了瓷質(zhì)和釉色之美,更是魏晉崇尚清淡的審美取向使然。 黃海濤 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極其久遠,最早使用香料的時間,可以溯及公元前3000至4000年。 宋代丁謂所著《天香傳》說,香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用來供奉神明,亦可達到除穢清潔的目的。史前紅山文化的之字紋灰陶熏爐、龍山文化的蒙古包形灰陶熏爐、良渚文化的竹節(jié)紋灰陶熏爐,給先人的傳說做了很好的注腳。 熏爐的出現(xiàn),南方要早于北方,使用也更加普遍。長沙西漢張瑞君墓出土的銅器上就明確有“熏爐”二字的銘文。考古資料提供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廣東發(fā)掘的400余座漢墓中,共出土熏爐112件,近半數(shù)的墓葬中有熏爐出土。而在洛陽繞溝發(fā)掘的220余座墓葬中,僅出土熏爐3件。這說明早期的熏爐生存實用的功能,要遠遠大于審美和生活質(zhì)量提高的功能。但是隨著生產(chǎn)力和社會生活的發(fā)展,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質(zhì)量有了更高追求,用香成了人們社會交往禮儀中的重要元素,對熏爐的審美功能也更重視了。 從夏代起,中國進入到事鬼敬神的神秘時代??梢韵胂?,熏香的裊裊飄蕩中,可以寄托古人對天神的遐想和憧憬。 中國對香具的利用在周代就已開始了,香的使用已分出了供香、禮香、藥香系列,而且香文化已融入了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對香的認識進了一步,用香比喻一種高尚、善美的品質(zhì),把香文化作為一種日常的禮儀。當時佩帶香囊、沐浴蘭湯、互贈香品,形成一種風尚。 西漢初期,熏香就已在貴族階層廣泛流行起來,而且有了專門用于熏香的熏爐。熏香在南方兩廣地區(qū)尤為盛行。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fā)現(xiàn)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 兩漢早期的熏爐,大多沿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豆的造型,淺腹,為了方便出香煙,蓋上鏤有較大并規(guī)則排列的幾何形孔隙,蓋頂有圓形或鳥形的凸起。雖然還是陶質(zhì)的,但有的做工已經(jīng)十分考究,具備了審美的功能。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就出土了一個豆形陶熏爐,做工精致,通體涂黃色,再用紅黃兩色彩繪花紋,蓋頂?shù)囊恢圾B還可以轉(zhuǎn)動。鈕周圍飾以雙劃紋折線兩層,內(nèi)層作三角形,外層作八角形,間有三角形鏤孔。有意思的是,熏爐中還裝滿與高良姜、辛夷和芳香混合在一起的茅草。這種香料的出現(xiàn),標志著熏香已經(jīng)從驅(qū)蚊滅蟲的俗事,變成了賞心悅目、有文化內(nèi)涵的雅事,具有了把觀賞、工藝、禮儀甚至文學、藝術交融為一體的特點,使熏香成為了一項審美活動。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另一種細柄高莖方形豆,在西漢初期的南方亦被發(fā)展成熏爐,并逐漸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樣式。 香文化在漢代的快速發(fā)展,漢武帝有很大貢獻。他在位期間大規(guī)模開邊,遣使通西域,使戰(zhàn)國時期初步形成的絲綢之路真正暢通起來,在促進東西方交流的同時也便利了西域香料的傳入。漢武帝本人很喜歡熏香,大大帶動了漢代的用香風氣。博山爐至遲在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迅速在全國范圍內(nèi)流行,并且長盛不衰。出土的博山形熏爐中,以河北滿城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和陜西興平茂陵從葬坑出土的錯金銀竹節(jié)熏爐最具有代表性。 “博山爐”出現(xiàn)之后,香爐的使用與熏香的風習更加普遍。除了香爐,漢代還出現(xiàn)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籠”,以及能蓋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爐”,即“熏球”熏爐。 兩漢時期,隨著香料品種的增多,人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香品,而且已開始研究各種香料的作用和特點,并利用多種香料的配伍調(diào)和制造出特有的香氣,出現(xiàn)了“香方”的概念?!跋恪钡暮x也隨之發(fā)生了衍變,不再像過去僅指“單一香料”,而主要是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diào)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來所稱的“合香”。從單品香料演進到多種香料的復合使用,這也是香品的一個重要發(fā)展。 魏晉南北朝時,熏香在上層社會更為普遍。同時,道教、佛教興盛,都提倡用香。這一時期雖戰(zhàn)亂不斷,但香卻仍然獲得了較大發(fā)展,合香配方的種類大為增長,并且出現(xiàn)了一批專門用于治病的藥香。 用香風氣從王公貴族擴展到士大夫文人中間,并出現(xiàn)了許多寫香的詩文,如曹丕的《迷迭香賦》、劉繪的《博山香爐》,膾炙人口,流芳千載。 在南北朝,西漢中期流行的山巒起伏、叢林蔽障、野獸神人出沒其間的博山形爐蓋、爐盤,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被蓮花、寶珠代替。到唐代,博山爐的山勢基本被蓮花所取代了。 漢唐時期還流行帶柄熏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兩漢魏晉時期比較流行的,由三矮足、淺盤腹、半球形或博山形鏤空蓋組成,蓋上或有圓環(huán)形鈕,淺盤腹內(nèi)有一小錐,用于插香料,盤外側(cè)有一長把手,便于手持,有的還另配有足下承盤。從魏晉時期開始,又流行一種環(huán)形底座柄熏爐,底座與爐身間有細柄,爐身似杯,口沿外有一扁長柄,連接處有如意紋片狀裝飾。柄末端下垂,或為鵲尾,或為云形,或鑄一獅鎮(zhèn)、瓶形鎮(zhèn)等。鵲尾柄熏爐不僅在考古發(fā)掘中出土,而且在石窟寺的壁畫及石造像中屢見不鮮。 兩漢時期,鳳形和鴨形為代表的動物形銅香熏流行。唐代起獅形熏爐大行其道,以至于后來狻猊成為熏爐的代名詞。 兩漢時期的鼎形熏爐較少見,進入唐代,鼎形熏爐出土較多,尤其是在唐朝后期。一般形體較高大,有三足、五足或六足,且多為獸面爪形足,爐腹兩足之間常有獸首銜環(huán)裝飾。多有蓋,蓋頂有寶珠形鈕。亦有圈足內(nèi)鏤爐門者,造型頗似佛教中的舍利塔,爐座較高,故又稱塔形爐。其中以五足鼎形爐較常見。 除銅制外,兩晉時期發(fā)展起來的制瓷業(yè)中也有熏爐燒造。它們多為一體,不分爐體、爐蓋,呈圓形,爐身上半部鏤有三角形、花葉形孔,下半部無孔,或留有添香料的爐門,爐下多附有承盤。南北朝時期的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及安徽一帶還流行提籃形熏爐。另一種熏爐,在熏爐底部加喇叭形高足,高足下有承盤,爐門沿部無提梁或耳,爐身亦鏤有圓形或三角形孔,多陶或瓷制。 熏香在隋唐時期雖然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民間,但這一時期卻是熏香文化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香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從而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備的香文化體系。 隋唐之前,雖然中國的上層社會對香已推崇備至,但由于大多數(shù)香料、特別是高級香料并不產(chǎn)于內(nèi)陸,且多為邊疆、鄰國的供品,所以可用的香料總量很少,即使對上層社會來說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級別稍低的官吏也難以享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香文化的發(fā)展。 而唐代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隨著唐王朝成為一個富強的大帝國,其對外貿(mào)易及國內(nèi)貿(mào)易都空前繁榮起來,西域的大批香料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運抵中國。唐中期以后,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起來,從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經(jīng)兩廣、福建進入北方。香料貿(mào)易的繁榮,使唐朝還出現(xiàn)了許多專門經(jīng)營香材香料的商家。社會的富庶和香料總量的增長,為香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唐代,人們對香的研究和利用進入了一個精細化、系統(tǒng)化的階段。對各種香料的產(chǎn)地、性能、作用、配制等都有了專門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層出不窮。 在這個時期,對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備細致的分類:會客用的香,臥室用的香,辦公用的香,修煉用的香,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煉法門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說在唐代已經(jīng)是專香專用了。 唐代的許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對香料十分鐘愛,而且依仗國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級和數(shù)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代的帝王。香檀木雖貴以斤兩相論,唐皇宮內(nèi)仍取之制作香床、香幾等大件物品;皇帝經(jīng)行之處,甚至“以龍腦、郁金鋪地”,還常用沉香、檀香、龍腦、麝香等配入涂料涂刷皇宮內(nèi)的樓閣殿柱。 佛教在唐代的興盛對香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佛家的教理經(jīng)書對香大加推崇,幾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動中都要用香。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參加佛事活動甚為頻繁,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金器、銀器、玉器、石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爐的制式,外觀也更加華美。熏球、香斗等香具開始廣泛使用。在敦煌壁畫里就常能見到香斗、博山爐等豐富多彩的唐代香具。同時,熏爐的制式也隨之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即由淺膛直接點燃草木香料的熏爐,向“隔火熏香”的深膛香爐演變。正是由于唐代的發(fā)展,后來香文化的普及成為一件自然的,也是十分必然的事。 及至宋代,香文化也從皇宮內(nèi)院、文人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現(xiàn)了《洪氏香譜》等一批關于香的專著。宋代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chǎn)物。宋代一些官宦士大夫家比較流行的是鴨形和獅形的銅熏爐,稱為“香鴨”和“金猊”。宋代獨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爐成為當時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宋代之后,不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香具的發(fā)展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chuàng)新。其形制多樣、材質(zhì)豐富,理論深廣,把中國香文化發(fā)展到了極致。 在居室廳堂里有熏香,在宴會慶典上,也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燃香的事務;不僅有熏燒的香,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佩掛,在制作點心、茶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diào)入香料;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時,常有丫鬟持香熏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則多設香齋,不僅用香品香,還親手制香,并呼朋喚友,一同鑒賞品評,如此等等,香已無處不在。 在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關注和引以為豪的自然是瓷香具。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銅器,或是另有創(chuàng)新。由于瓷爐比銅爐價格低,所以很適宜民間使用。宋代最著名五大官窯都制作過大量的香爐。瓷爐雖然不能像銅爐那樣精雕細琢,但宋代瓷爐卻自成樸實簡潔的風格,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明代的繪畫中出現(xiàn)“爐、瓶、盒組合的爐瓶三事”。明朝嘉靖官窯還有所謂的“五供”,即是一爐、兩燭臺、兩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于祭祀及太廟、寺觀等正式場合。 到明朝時,線香開始廣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術?!侗静菥V目》不僅論述了香的使用,而且記載了許多制香方法,如書中所記:使用白芷、甘松、獨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黃、黃芩、柏木等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粘和劑,可以做香“成條如線”。這一制香方法的記載是現(xiàn)存最早的關于線香的文字記錄。 到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制造了一批蓋世絕倫的銅制香爐,這就是成為后世傳奇的“宣德爐”。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發(fā)展特別需要一個安定繁榮的“盛世”環(huán)境。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品香、用香,并對香的品質(zhì)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有更多愛香、懂香的人開始致力于對傳統(tǒng)香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伴隨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昌盛,中國香文化也必將煥發(fā)蓬勃的生機。 |
|
來自: 月是故鄉(xiāng)明548 > 《文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