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心悸怔仲,心煩失眠,頭暈?zāi)垦?,或頭痛口于,目赤煩躁,脈弦細數(shù),舌紅苔黃,為陰虧肝旺,心神失寧,偏于火旺肝亢者,宜用戴氏降壓合劑以滋陰、平肝、清熱、安神。 戴氏降壓合劑(河北中醫(yī)學院戴桂滿教授獻方):
玄參15克
地龍9克 用法:上藥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一日分3次服。每周服3—5劑,一個月為1療程。 9、偏于陽亢者,則用徐氏陰虛肝旺方以平肝潛陽,鎮(zhèn)心安神,養(yǎng)陰寧心。 徐氏陰虛肝旺方(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徐承秋教授獻方): 生龍骨15克 茯神12克 琥珀粉(沖服)3克 沙參12克. 10、形體較胖,心悸伴有頭暈惡心,胸悶失眠者,乃痰濕水飲凌心所致,用滲濕逐飲湯。以滲濕逐飲。 滲濕逐欽湯(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名老中醫(yī)秦厚生方); 半夏10克 豬苓3l克 11、心悸、胸悶,氣短不足以息,脈弱或結(jié)代,多屬宗氣不足,心陽不振,可用劉氏振心方。以升補宗氣,振奮心陽。 劉氏振心方(河北醫(yī)學院劉亞嫻副教授獻方); 生黃芪30-90克 桔梗6克 生龍骨15克
12、其伴見四末不溫者,可用陳氏通陽益氣湯以溫助心陽,益氣補虛。 陳氏通陽益氣湯(江西中醫(yī)學院陳瑞春副教授獻方):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加減: 胸悶痰阻,加瓜萎殼、法半夏、薤白; 惡寒身倦,氣息不足,加制附片,重用生黃芪30—60克; 心前區(qū)痛,加郁金、丹參、川芎,或以金鈴子散(延胡、川楝子等分,每服5—10克,每日1—3次); 脈息間歇,或參伍不調(diào),加生龍牡、代赭石; 失眠、心悸等,合甘麥大棗湯(多用浮小麥20—50克),再加入酸棗仁,柏子仁; 痰熱阻隔,舌苔黃膩,合黃連溫膽湯。 13、若伴見四肢厥冷,面色無華,頭目昏暈或有暈厥史,口不干,脈沉細緩者,為心腎陽虛,治當溫助心腎之陽氣,可用徐氏心腎陽虛方。 徐氏心腎陽虛方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徐承秋教授獻方); 炙甘草12克 桂枝10克 當歸12克 炒棗仁12克 14、心腎陽虛又兼見舌質(zhì)紫暗者,屬心腎陽虛兼血行瘀阻,當用溫陽益氣復(fù)脈湯以助心腎之陽氣,通心脈之血滯。 溫陽益氣復(fù)脈湯(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李介鳴主任醫(yī)師獻方): 人參15克 炙麻黃6克 桂枝10克 加減: 有房顫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去附子、麻黃,減細辛用量; 心痛者加玄胡、生蒲黃、檀香; 胸憋者加瓜蔞、薤白或菖蒲,郁金; 頭暈者加菖蒲、磁石; 氣虛作喘者加大人參用量。 注:細辛用量較大,最大量可達30克,據(jù)觀察一般服藥1個半小時后,即可見心率增加,4小時后逐漸下降,服用大量細辛只要得當,除少數(shù)人有一過性面紅潮熱外,未見有不良反應(yīng)。 15、心悸浮腫,尿少肢冷,納少便溏者,可用心力衰竭方.以溫陽行水,健脾。 心力衰竭方(上海中醫(yī)學院吳翰香主任醫(yī)師獻方): 淡附片9-18克 生姜9克 右心衰竭,用真武湯加入人參9-15克,萬年青30克 16、肢冷,心悸,水腫較甚而喘者,可用趙氏心力衰竭方以溫補心陽,利水宣肺。 趙氏心力衰竭方(解放軍總醫(yī)院趙冠英教授獻方): 人參 17、若心悸、氣短、咳喘較甚,不能平臥,胸脅腹部脹滿,納谷不香,尿少浮腫者,為心氣虛衰,血脈瘀阻,水飲停聚,肺氣壅塞,可用心衰合劑以瀉肺利水,養(yǎng)心益氣,活血通脈。 心衰合劑(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許心茹主任醫(yī)師等獻方): 葶藶子30克 生黃芪30克 紫丹參30克 用法:每劑濃煎成200毫升。病重時,每日服2劑,分4次服;病情轉(zhuǎn)輕后,改為每日1劑,分2次服;病癥緩解后,仍可繼續(xù)服用,以鞏固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