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人來說,隸書往往是雄渾的、沉靜的,而當代書法展上的那些隸書入展作品,很少有單一的隸書風格,或是雄渾的,或是秀美的,或是飄逸的,但這些只是其中的一種,而最受評委歡迎的和關注的,則是在雄渾之中有飄逸的,或者是飄逸之中有雄渾氣象的,這類作品最受評委喜愛,它們則是入展率最高的。那么,這類作品應當學習哪些字帖?如何去創(chuàng)作這類作品呢? 先說說漢隸書法的幾種風格。東漢隸書各類繁多,它們之中,有的雄渾肅穆,如《張遷碑》、《西狹頌》、《鮮于璜碑》等,有的秀美字形好看,如《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等,也有的飄逸靈動,如《石門頌》、《楊淮表記》等,上述這些碑帖,風格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形態(tài)也就不同的。在學習隸書中,有的人則喜愛雄渾的,有的人則喜愛飄逸一類的,但在書法大賽上,如何才能創(chuàng)作出評委更為喜愛的作品呢? 主要方法是:在雄渾風格中,添加一些飄逸的隸書特征,就讓雄渾與飄逸相互融合,這類作品是最受歡迎的。例如,有的人學習了《張遷碑》,但在創(chuàng)作中,不能完全把作品寫成《張遷碑》風格的,而是要在《張遷碑》風格中,再增添一些《石門頌》的筆意或筆畫,使得雄渾之中有飄逸之氣,因此,用這樣的方法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很有新意,在評委看來,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就是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入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利用這種方法去創(chuàng)作作品?主要有這么幾個方法?一是在字形上相互融合,二是在筆畫上融合書寫,三是用墨色來提振書寫濃度。下面分別對此作一討論。 一、字形上相互融合。我們首先要確定作品將以哪種風格來表現,如果是以雄渾的風格為主,那就要在兩種風格的基礎上,把雄渾風格的成分加大一些,突出雄渾特征,但還要注意,也要有少量的飄逸風格,這樣一來,就會雄渾多,飄逸少,這是字形上的相互融合,反之,飄逸多了,就要以飄逸為主,雄渾為輔,主體風格就是飄逸之風。 二、筆畫上的融合。這種融合書寫要容易一些,但一些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一直都會把風格跑到了一個方向上,這也不要緊,在后面的書寫中,要時刻記住,在某個字的一些筆畫上,再增加一些《石門頌》的筆畫即可,如此 三、為什么要用墨色來提振書法藝術性?在當代,書法是一門藝術,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寫字,所以,你看那些入展的作品當中,哪一個沒有用墨色來表現藝術性?而我們在創(chuàng)作這類作品時,除了上面兩個融合以外,再用墨色來渲染一下作品,提振一下風格,何嘗不可?墨色可用漲墨、枯筆等來實現,這種對比關系還包括字形的大小、筆畫的粗細、章法的疏密等,加上墨色的渲染等,會給作品增彩。 當然,創(chuàng)作一幅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并不容易,它需要我們用大量的實踐經驗,加強對古人作品的臨摹,學習古人字帖的用筆方法,才能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相互融合,自然書寫,加上個人的理解與修養(yǎng),才可能會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書法作品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