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嗜睡感覺迷糊,精神不振腹中脹滿,這有一效方 醫(yī)家臨床分析研究,亦要注意博觀約取、厚積薄發(fā)。以飯后嗜睡為例,并非皆屬脾虛,尚有因消化不良、食停胃內(nèi)所致,感覺迷糊,精神不振,腹中脹滿,倒下便眠,習(xí)稱“飯醉”。 1975年診一干部,食后頭昏如醉,坐著也呼呼進入夢鄉(xiāng),有數(shù)年史。當時即以此藥授之,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連飲二周,病象大減;仍運用未停,基本治愈。 糖尿病一絕的驗方 方藥:僵蠶適量。最好先把僵蠶抖干凈曬干打成細粉,開始用小劑量(0.5至1克)服用,適應(yīng)以后再慢慢的加量,5克為最大量。 方法:口服:每次5克(最高),一日三次,飯前服。兩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半個月,在進行第二個療程。停服其他降糖藥,但宜配合飲食療法。臨床平均45日,尿糖陰轉(zhuǎn)時間為2~4個月,平均為3個月,血糖降至正常時間為3~6個月平均為4個月。 功效主治:熄風(fēng)止痙,祛風(fēng)止痛,解毒散結(jié)。主治糖尿病(重型)。 療效:馬鳳友報告52例。顯效21例,有效2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1%。服藥時間最短者2月,最長者7年,平均為2年;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為20天~3月,平均為45天;尿糖陰轉(zhuǎn)時間為2~4月,平均為3月;血糖降至正常時間為3~6月,平均為4月。(詳見《湖南中醫(yī)雜志》1990年第5期) 僵蠶:性味咸、辛,平。歸經(jīng)歸肝、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定驚,化痰散結(jié)。用于驚風(fēng)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jié)炎,面神經(jīng)麻痹。 陽痿、早泄做個藥帶,綁在腰間時刻生效 中藥止痛散 【藥方】生香附30克,廣郁金、川楝子各9克,元胡、丹參各15克,參三七9克。 【用法】研細末,貯瓶備用。每次5~10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服3次。 【功能主治】疏肝行氣,活血散瘀,治凡因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證,諸如頭痛、腦震蕩后遺癥、胃脘痛、胸痛、胸脅痛、腰痛、跌打損傷疼痛、肌肉痛、痛經(jīng)、疝氣痛等,療效卓著。 【療效】若痛時服之,多有“立刻止痛”之效,一般連用1~3次,最多5次,其痛必止。三十多年來,治驗甚多,無不立驗,止痛有效率達100%。 一個藥浴方:肋痛靈 上藥水煎2次,共取汁2500mL,以毛巾浸濕藥液熱敷于患處,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讓遠在青海的患者折服的驗方今天門診 一人拿出上次方子,說吃藥后效果很好,這個病人是通過其朋友介紹,從青海打飛的而來。 長期的扁桃體肥大,經(jīng)常咽喉痛,胸悶氣短,呼吸不暢,夜間打呼嚕明顯,心煩口干,體胖,容易上火。當?shù)芈?lián)系其手術(shù)治療。其因仍有治療效果不錯希望能先保守治療。脈數(shù),舌紅苔薄黃。 方選 大柴胡湯 二陳湯 葛根芩連湯治療 柴胡8g 黃芩9g 清半夏3g 枳實7g 白芍8g 生姜2g 大棗6g 陳皮6g 茯苓10g 白術(shù)6g 連翹7g 葛根8g 黃連3g 僵蠶3g 威靈仙3g 14付,顆粒劑。 咽喉痛 口干,容易上火,心煩氣躁,體胖,是大柴胡湯體質(zhì)。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大柴胡湯主之。 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大柴胡湯主之 心下痞滿,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 按之心下滿痛者,大柴胡湯主之。 本證多由病邪已入陽明,化熱成實所致,治療以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為主。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表明病變部位仍未離少陽;嘔不止與郁郁微煩,則較小柴胡湯證之心煩喜嘔為重,再與心下痞硬或滿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等合參,說明病邪已進入陽明,有化熱成實的熱結(jié)之象。方中重用柴胡為君藥,配臣藥黃芩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輕用大黃配枳實以內(nèi)瀉陽明熱結(jié),行氣消痞,亦為臣藥。芍藥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以理氣和血,以除心下滿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嘔逆不止,共為佐藥。大棗與生姜相配,能和營衛(wèi)而行津液,并調(diào)和脾胃,功兼佐使。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xué)習(xí),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zé)任! |
|
來自: 紫天辰 > 《高血壓糠尿病及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