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有這么多與感恩節(jié)有關的神話,是因為它是一個虛構的傳統(tǒng)。它不是起源于任何一個事件。它是基于新英格蘭清教徒感恩節(jié),這是一個宗教感恩節(jié),以及英格蘭、新英格蘭傳統(tǒng)的豐收慶?;顒?,也許還有其他一些想法,比如紀念朝圣者。所有這些都被聚集在一起,變成了與原始部分不同的東西。——詹姆斯·w·貝克,普利茅斯種植園歷史學家 對很多現代人來說,感恩節(jié)起源于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來到新英格蘭,受到印第安人幫忙的故事。后來林肯在1863年定為美國公共節(jié)日,演變成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吃火雞的節(jié)日。 實際上,感恩節(jié)背后的故事要復雜得多。 五月花號之前的感恩節(jié) 感恩節(jié)并不只是新教才過的節(jié)日。 “感恩”(Thanks giving)一詞源于基督教古老的圣餐傳統(tǒng)。圣餐(Eucharistia)在希臘文本就有感謝上帝賜予圣體寶血的意思。以感恩的形式,將榮耀歸于上帝,在《圣經》詩篇里和中世紀贊美詞“Non nobis Domine”都有類似的體現。 1571年天主教聯軍在勒班陀海戰(zhàn)大勝奧斯曼海軍,虔誠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下令軍民合唱《the Deum》感恩??梢?,經常性在各種場合搞感恩儀式,反而是天主教的傳統(tǒng)。 對于近代的冒險者來說,大航海到達目的地,劫后余生,無疑也有著充足的感恩理由。 西班牙天主教徒與印第安人過的感恩節(jié) 北美大陸可以考究的第一個感恩節(jié),是1565年9月8日(圣母瑪利亞誕辰),那天西班牙船長唐·佩德羅·梅內德斯(Don Pedro Menendez)在今天美國佛羅里達州圣奧古斯丁登陸,船上的弗朗西斯科·格拉賈萊斯神父舉辦了隆重的彌撒,參加儀式的有500名士兵,200名水手,100名工匠,以及一些被稱為提穆昆人的原住民,以示感恩。 在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獨立成為國教之后,16世紀的英國國教仍可以被視為天主教的一個分支,使用天主教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莎霖禮,而國教公禱書,實際上是天主教禱詞進行英語本土化的產物。在生活中,各種公共節(jié)慶里,天主教徒的感恩儀式被大量沿用下來,而且往往是官方的慶典場合。 由此可見,英國的感恩節(jié)傳統(tǒng)也不起源于清教徒。 所謂清教徒(Puritants),指的是宗教改革時期,接受了加爾文理論的英國新教徒。 加爾文主義者從荷蘭、瑞士,流入法國,成為胡格諾黨,流入英倫三島,在蘇格蘭被稱為長老會。在英格蘭,加爾文主義先是深刻影響當地的國教,后來,不服從公禱書和繼承自天主教那套禮儀的英國信徒,就從國教再分離出來,被稱為信義宗。純粹的加爾文主義者要求教會被改革得足夠徹底,清除帶有天主教色彩的各種理論和禮儀,顧名思義,清教徒對教會提出了Pury(純凈)的要求。 這樣一來,英國的天主教和清教徒都是被王室打壓的對象,紛紛遠涉重洋。用后來新大陸馬薩諸塞州的總督溫斯羅普的話來說,必須“逃離英格蘭”。再后來,一部分在英國革命失敗的貴族,也來到了北美。當然,王室扶植的力量在更早的時候就扎根北美東海岸了。 真正的美國長子,就不是跟著五月花號來到馬薩諸塞的那些人,而是得到王室背書的弗吉尼亞公司,他們1607年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英屬永居點詹姆斯敦,然后擴大為弗吉尼亞州。 到了1619年,約翰伍德里夫船長從英國布里斯托爾出發(fā),乘坐瑪格麗特號,經歷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在12月4日到達今天弗吉尼亞州詹姆斯河一帶,在當地開辟了一個種植園,并進行感恩。直到今天,弗州仍自豪地宣稱他們才是北美第一個過感恩節(jié)的地方。然而,只有弗州人才過弗州感恩節(jié),他們的故事能流傳出來,還得多虧肯尼迪1963年的感恩節(jié)宣言提了一嘴弗吉尼亞。 因此,在北美殖民地時期,過感恩節(jié),其實就是各過各的。 什么叫美國長子的驕傲 新英格蘭感恩節(jié)故事中的原住民 不管怎么說,五月花號來到馬薩諸塞,這個感恩節(jié)故事已經成為影響力最大的版本,所以這個版本背后的歷史,最有考究意義。 感恩節(jié)菜譜里常見的蔓延莓,是原住民的老朋友 在殖民者到來之前,萬帕諾阿格人(Wampanoag)已經在今天的馬薩諸塞州一帶居住了一萬多年,萬帕諾阿格的意思就是“第一道光的人”。 當時有這些人大概分為69個部落,人口在4萬人以上,以打獵、捕魚、種植玉米、豆類和南瓜為生。 五月花號肯定不是第一批接觸萬帕諾亞格人的歐洲人,在他們之前,順著大西洋來到北美東海岸的各路歐洲人就有很多。 跟隨這些歐洲探險家而來的傳染病,對原住民來說是十分致命的殺手。就在五月花號來訪的前夕,1619年,萬帕諾阿格人正經歷毀滅性的瘟疫中,居住在馬薩諸塞州南部海岸的原住民,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這場瘟疫。英國人費迪南多·格爾格爵士帶領探險隊來到馬薩諸塞南部海岸時,認為他探險的地區(qū)“深受瘟疫的折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沒有居民”。 對于當地幸存的萬帕諾阿格人來說,除了瘟疫和殖民者,最大的敵人是他們的鄰居,居住在他們附近的另一批原住民納拉甘塞特人。主要原因是,納拉甘塞特人在瘟疫中的損失遠遠小于萬帕諾阿格人。因此,萬帕諾阿格人的酋長馬薩索伊特(Massasoit)本來就有聯合殖民者在夾縫中求生的打算。 五月花號與原住民的接觸 五月花號的乘客也是一群顛沛流離的人,他們大多來自東埃塞克斯和多賽特郡,由清教徒和一些工匠組成,由于躲避國教的迫害,一些人已經在荷蘭居住了很多年,然而,強烈的英格蘭身份意識,又使他們拒絕被荷蘭同化。他們前往新大陸,本質上就是逃難。 當然,這些有一定識字讀書能力的乘客并不這么想,他們認為自己跟那些被弗吉尼亞公司雇傭的社會底層人不是一樣的,他們是準備去新大陸建立他們的烏托邦。某種意義來講,確實如此,因為他們的支持者沃里克爵士,就有改革英格蘭的理想。 五月花號原本是一艘老舊的酒船,往返于大西洋兩岸,從事葡萄酒貿易。1620年左右,從弗吉尼亞公司那里得到8萬英畝土地的轉讓權和附近海域的捕魚權。于是,在威廉布萊福特的帶領下,1620年9月16日出發(fā),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終于來到北美東海岸。 按常見的說法,清教徒之所以來到馬薩諸塞州定居,是因為嚴冬即將來臨,也可能是一場風暴,使他們偏離了原定的弗吉尼亞目的地。顯然,弗吉尼亞的天氣要比馬薩諸塞溫暖得多,所以躲避嚴冬并不是清教徒選擇馬薩諸塞的理由。 而且,對于定居馬薩諸塞,清教徒們明顯是有預案的,他們花了大量時間,在新英格蘭科德角周圍尋找最佳的登陸地點。歷史學家喬治·威爾遜認為,為了盡量遠離英國王室的影響,清教徒們從未計劃在弗吉尼亞定居,他們只考慮在更靠南的南美圭亞那,還是北邊馬薩諸塞州海岸之間進行選擇。 五月花號最初在馬薩諸塞海岸徘徊時,與瑙塞特人(Nauset)發(fā)生了沖突。這場沖突沒有分出勝負,按清教徒的說法,他們擊退瑙塞特人之后選擇了離開,而瑙塞特人則認為被擊退的是清教徒。 總而言之,今天被稱為普利茅斯那個處女地,原本不在五月花號的計劃中。 被后世作品復述過很多次的歷史會面 清教徒登陸后,和萬帕諾阿格原住民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和平而冷淡。 萬帕諾阿格人的酋長馬薩索伊特警惕地看著這些不速之客,在陌生而寒冷的土地上掙扎求存,把他們從舊大陸帶來的糖料消耗殆盡。五月花號的乘客,有將近一半死于剛到達新大陸的第一個冬天,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到1621年11月,清教徒們開始到野外狩獵,以獲取過冬的食物。 清教徒當時并沒有邀請萬帕諾阿人,而是他們狩獵的槍聲刺激了原住民緊張的神經。 馬薩索伊特酋長率領大約90名全副武裝萬帕諾阿格戰(zhàn)士抵達現場時,對方只有50人,并向原住民表示,他們只是慶祝狩獵成功。 感謝豐收的儀式對于印第安人來說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他們每天都這么做。 所以,當萬帕諾阿格人意識到槍聲并非是針對他們時,就把五頭鹿送給普利茅斯殖民者,并帶來了豐富的食物,包括龍蝦、魚、野禽、蛤蜊、牡蠣、鰻魚、玉米、南瓜和楓糖漿,用萬帕諾阿格人的話來說,“如果你準備吃飯了,我們會給你拿食物的。這就是我們作為人的本質”。 這頓豐收宴十分豐盛,足足持續(xù)了三天。不過之后,萬帕諾阿格人和普利茅斯殖民者就再沒有共享盛宴了。所謂最早的感恩節(jié),其實是酒足飯飽背后的尷尬,尷尬中又不失劍拔弩張。 此外,印第安人幫助清教徒,清教徒與印第安人共渡第一個感恩節(jié)事實上是兩個獨立的故事,盡管兩個故事都有著一樣的主人公。 主要給殖民者提供幫助的印第安人是提斯昆(Tisquantum)。 他是一個出生在帕圖西特的萬帕諾阿格人。提斯昆大約在1605年被一個英國探險者抓獲,然后販賣到歐洲,陰差陽錯之下,又被轉賣至送往西班牙加勒比殖民地的奴隸船。在那里,天主教方濟各會的修士贖回了他,并給他洗禮,成為一名天主教徒。提斯昆在不停輾轉流離中,橫渡了數次大西洋,學會了英語,并對歐洲文化產生了興趣。1619年,他以翻譯的身份,隨著一名英國船長回到故鄉(xiāng)。迎接他的,不是昔日的同鄉(xiāng),而是家人死于瘟疫的消息。 帕圖西特其實就是原住民對普利茅斯的稱呼。因為瘟疫帶走大量萬帕諾阿格人的生命,五月花號的清教徒,才得以在登陸后就接管當地。 提斯昆可以說是原住民里的親英分子,幫助殖民者自然是有原因的。當然,從族人角度出發(fā),也有聯合普利茅斯殖民者的必要。 他指導清教徒們如何用魚作為肥料來種植玉米,又如何在玉米周圍種植葫蘆,這樣藤蔓就能爬上玉米桿,以保護脆弱的農作物度過寒冬。由于他懂英語,清教徒們樂于讓提斯昆成為英國殖民者和萬帕諾阿格聯盟之間的翻譯和使者。 新大陸的南瓜、楓糖漿大大緩解了殖民者食物中缺乏糖料的困境,糖料作為當時舊大陸比較精英化的食材,逐漸變得平民化。 此外,殖民者們還從原住民那里學會了用蔓越莓制作各種食物和治療外傷的藥材,直到今天,蔓越莓仍然是新英格蘭地區(qū)感恩節(jié)大餐重要的組成部分。 幫助殖民者故事的主角應該是這位叫提斯昆的原住民 沖突的發(fā)生 提斯昆死于1622年,當時他正在普利茅斯總督布萊福特手下做事。 他的死因現在難以考證,連葬在哪里都無從得知。印第安人的說法是,他死于瘟疫。有人則認為,他受到了族人猜忌,被暗中下毒致死。 如果后者就是事實,那么其實矛盾的種子,在雙方交往早期就已深深埋下。 1632年,傳教士約翰·艾略特從英國劍橋來到普利茅斯,他學習萬帕諾阿格人的語言,并努力將基督教義翻譯成Wopanaotaok(萬帕諾阿格語),以便讓原住民皈依基督教。然而,戰(zhàn)爭已經在路上了。 更多的原住民選擇的是抵抗。清教徒們將這些抵制圣經的“野蠻人”視為撒旦。 現實的原因是,一些原住民部落選擇與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對手們合作。 對印第安人來說,與其中一個部落成為朋友,意味著這個部落的敵人也會成為結盟者的敵人,而且從印第安人的道德立場來說,這種敵我關系不可妥協。 這條原則對清教徒同樣適用。 比如居住在康涅狄格的佩科特人,不僅壟斷了當地的毛皮貿易,還選擇與荷蘭人成為貿易伙伴,與當地英國殖民者自然摩擦不斷。 1637年,英國人以佩科特人襲擊殖民地村鎮(zhèn)為由,聯合親英的,跟佩科特人也存在貿易沖突的莫西干部落,對佩克特人展開報復。戰(zhàn)爭持續(xù)了一年多,大量佩克特人被殺,剩余的少數幸存者被迫逃離故土。 佩科特大屠殺成為感恩節(jié)背后血腥往事里,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盡管他們跟在普利茅斯慶祝感恩節(jié)的原住民不是一群人。 萬帕諾阿格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起初,新英格蘭殖民地和萬帕諾阿格人還維持著若有若無的聯盟。 感恩節(jié)故事里的另一位主角,萬帕諾阿格酋長馬薩索伊特,就活到了1662年,壽終正寢。 被立為雕像紀念的酋長馬薩索伊特 但是他的兒子瓦姆蘇塔(Wamsutta)繼位不久,便開始反悔父親與殖民者訂立的盟約。 這是因為殖民者和原住民的沖突是深入到生活方式的。 盡管印第安人都很積極參與歐洲人的皮毛貿易,也能接受相關利益的收買或談判。實際上,印第安人的產權意識與舊大陸的居民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很多北美原住民以類似于游牧的方式,隨著一年四季在不同地方生產或定居,避免較低的耕作和采集水平,把一片地方的資源消耗殆盡。因此,他們認定的部落領域,實際上包含了一年四季可能會遷徙到的地點。 在族內,許多北美印第安部落仍停留在原始公有制,以村落為共同體,作為產權的單位,由部落的高層進行分配。這種初級的產權模式,難以處理比較復雜的產權分割或者轉讓,加上印第安部落認定的領域比實際居住空間還大,就算北美地廣人稀,與鄰居發(fā)生沖突也是難以避免的。 所以,印第安道德傳統(tǒng)里,與爭奪空間的敵人成為朋友的人,也會自然而然,被連帶成為一起爭奪空間的敵人。反之,就算已經結為盟友,也會因為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沖突反目成仇。 殖民者莫頓對此就很有意見,他認為,假如英格蘭的乞丐像印第安人一年四季都能獲得食物,那大街上就不會有那么多挨餓的人。 不過,他也許不知道,在食物短缺時,很多原住民能連續(xù)10天忍饑挨餓。 印第安人能在一年四季輕易獲得食物,除了北美物產豐饒,更大的可能在于他們熟悉如何采集和耕作。他們知道如何保護農作物渡過嚴寒,知道在8-10月適合狩獵和捕魚的季節(jié)去哪里采集食物。 那些講究清規(guī)戒律,以牛羊肉為主要肉類來源,平時連海鮮都很少吃的清教徒,在印第安人看來,才是最大的浪費。牛羊牧場對環(huán)境的改變,也使以狩獵為主的印第安人難以接受。 客觀說,就算在歐洲人的風評里,當時的新英格蘭農民也是出了名的粗制濫造,他們是“世界上最粗心、最物質的一群人”,“從沒有任何國家的動物受到這么糟糕的對待,它們一直到死都在拉車馱人。在喂養(yǎng)方面,就是把它們扔到樹林里放任自流”。 事實上,相比起弗吉尼亞的農民,說著諾福克鼻腔音的揚基佬在暴殄天物方面,還是比較收斂的。 萬帕諾阿格人與殖民者關系的惡化,很大程度就在于殖民者不斷向原住民尋求土地交易。 瓦姆蘇塔的部落已經進入了英格蘭人的商業(yè)體系,經常性地靠出賣土地獲得經濟收入。但既然都是做交易,找更遠的康涅狄格、普羅維登斯做交易,所面臨的土地沖突顯然比鄰居普利茅斯更少。 普利茅斯殖民地也認為瓦姆蘇塔的交易存在問題。 雙方矛盾尚未解決,瓦姆蘇塔就病死了。 繼位的是他的兄弟梅塔克姆(Metacom),又被英國人稱為菲利普王。這位菲利普王就不如父兄那么好說話,直接把兄弟的死因歸結到殖民者身上。 傳教士約翰·艾略特的印第安學生,基督徒約翰·薩薩蒙(John Sassamon),向普利茅斯報告了原住民部落準備襲擊殖民地的計劃,結果意外被人殺害。 殖民者認為萬帕諾阿格人毫無誠意,為了重新訂立和平協議,要求對方交出所有槍支,并絞死三名涉嫌刺殺薩薩蒙的部落成員。 原住民與殖民者在交涉未果后,終于爆發(fā)武裝沖突。 菲利普王領導萬帕諾阿格、尼普穆克、波坎塔克和納拉甘西特部落發(fā)動起義。這是新英格蘭殖民地建立以來面對原住民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雖然持續(xù)了不到一年,卻引發(fā)深遠影響。不少殖民地定居點被破壞,疲于奔命的民兵在一些戰(zhàn)斗里損失過半,相應地,殖民者也對原住民的村莊展開報復。 菲利普王戰(zhàn)爭成為殖民地居民長久的心理陰影。一向反對持槍的賓夕法尼亞貴格會教徒開始考慮組建民兵的可行性。直到美國獨立以后,面對又一個了解英美文化,能聯絡南北部原住民的領袖麥吉利夫雷,總統(tǒng)華盛頓和戰(zhàn)爭部長諾克斯仍然決定以綏靖為主,避免爆發(fā)又一次菲利普王戰(zhàn)爭。 最初的清教徒和原住民也不一定想到故事以菲利普王戰(zhàn)爭為結局 萬帕諾阿格人從感恩節(jié)故事的主角,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這只是開始。 殖民者和原住民的關系,在新大陸移民的西進浪潮中,一步步惡化,這種對立幾乎貫穿20世紀以前的美國史,到印第安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南北戰(zhàn)爭已經過去將近30年。 各過各的感恩節(jié) 每年選一天過感恩節(jié)的傳統(tǒng),卻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反而從新英格蘭傳到整個北美殖民地。 殖民地時期的感恩節(jié),不存在規(guī)范一說,很多現在沿襲的傳統(tǒng),是很后來才逐漸形成的。 包括那個最著名的普利茅斯殖民者與印第安人共度感恩節(jié)的故事,在當時的影響力也遠不如今天。 以17世紀30年代的馬薩諸塞州為例,每年感恩節(jié)的時間,分布的跨度從6月到10月。理由也五花八門,有慶祝種植園開辟的,有作為教會節(jié)慶的,也有慶祝豐收的。像1637年,就以8月12日為感恩日,因為那天殖民地軍隊對佩科特人的戰(zhàn)爭取得大勝。 這些感恩的內涵,無一不是承接自天主教會,表達對上帝感謝的儀式。 所以,早期的感恩節(jié),首先是一個宗教性的節(jié)日。 1777年,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有意識制定一個全國性進行感恩的節(jié)日,目的固然是為了紀念獨立,更重要的是嗎,“為了慶祝上帝保佑他們守住不可剝奪的權利和自由”。 1777年,大陸會議認定的感恩節(jié)是12月18日,節(jié)日本身不具備規(guī)范性,僅僅是大陸會議向各州提出的建議。因此到了第二年,感恩節(jié)又改為12月30日(當年最后一個星期三)。 毫無疑問,這種建議是得到了一部分高層的默許。 其實,前兩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和約翰亞當斯都曾公開呼吁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感恩節(jié)的日期,以便統(tǒng)一向上帝表達莊重的敬意。 著名反聯邦黨領袖杰斐遜 不過,到了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的時候,他不僅是個州權主義者,還是支持強政教分離。因此,他認為,雖然美國人早有向上帝感恩的傳統(tǒng),但具體日期一向五花八門,不僅每年不固定,每個州也各過各的,何時過節(jié),應該由每個州自己決定。而且,感恩節(jié)作為一個宗教含義比較濃的節(jié)日,也不適合國家出面制定。就這樣,全國性的感恩節(jié)一事,才在之后的幾十年里,一直沒有定下來。 有一些美國總統(tǒng)還是念叨感恩節(jié)的。比如麥迪遜,1815年第二次英美戰(zhàn)爭結束后,就感激涕零發(fā)表感恩演說,感謝上帝和前線將士又一次把老家伙從大英帝國的懲戒前救下來。 同時,政府不管事,絲毫不影響感恩節(jié)在民間傳播的熱度。尤其是重視過感恩節(jié)的新英格蘭人,把這個傳統(tǒng)從北方帶到南方,又從東海岸帶到西部。 比如密歇根地區(qū),1837年才正式設州,但出生于新罕布什爾州的當地領導人劉易斯·卡斯在1824年11月就宣布過感恩節(jié)的決定。 五大湖的俄亥俄、伊利諾、愛荷華州緊隨其后。 1845年,路易斯安那成為第一個過感恩節(jié)的西南州。 到19世紀40年代,將感恩節(jié)制定為公共假日的州里面,既包括新英格蘭各州,也包括深南各州,新加入不久的得克薩斯州也位列這長長的名單里。 新英格蘭人常見的感恩節(jié)食物 接下來的故事就耳熟能詳了。 奴隸制與廢奴的沖突愈發(fā)不可調和。經過反復的扯皮,堪薩斯-內布拉斯加和威爾莫特妥協案依然不能阻止內戰(zhàn)的爆發(fā),曾經一起過感恩節(jié),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墨西哥打得割地求和的迪克西和揚基佬們,兵刃相見了。 戰(zhàn)爭經過就不細說了。 值得細說的是,戰(zhàn)爭也沒有打斷感恩節(jié)傳統(tǒng)的進一步強化。 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第二年,1862年,南方聯盟總統(tǒng)戴維斯選擇了9月的一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的日子,感謝上帝保佑他們在馬納薩斯取得勝利。 無獨有偶,聯邦總統(tǒng)林肯也在同年4月13日發(fā)表感恩演說,號召合眾國人民維護國家統(tǒng)一,盡快恢復和平。 州長們也沒有閑著,他們在自己州的感恩節(jié)發(fā)表各自的演說,當作向不同陣營站隊的公告。 現代感恩節(jié)的形成 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總統(tǒng)將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定為全國性的感恩節(jié)。 林肯在感恩節(jié)演說里再次傳達了感謝上帝,恢復和平的希望,也構成感恩節(jié)傳統(tǒng)里的兩大內核,宗教性和美國國家統(tǒng)一的體現。 到1864年,內戰(zhàn)還沒結束,但紐約人給剛取得葛底斯堡勝利的聯邦士兵送去了成噸的火雞、餡餅和自制食物,作為感恩節(jié)的禮物。當時最好的餐廳Delmonico 's甚至直接派遣他們的廚師到前線服務,犒勞疲憊的士兵。以家鄉(xiāng)的味道鼓舞聯邦士兵繼續(xù)戰(zhàn)斗。 吃完了好干活 至于為什么杰斐遜總統(tǒng)時期,政府放棄制定全國性感恩節(jié),而此事最終被林肯定下來。 因為內戰(zhàn)以后,聯邦權力空前凌駕于州權之上,導致處于地位的新英格蘭文化,有把自己傳統(tǒng)推廣至全國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在于19世紀中期,美國出現第二次宗教覺醒運動,宗教對世俗社會的影響較建國之初更為強大,作為宗教“不可知論”派直接繼承者的共和黨,也有將宗教文化渲染于世俗的想法。因而感恩節(jié)從原來一個宗教性的節(jié)日,就這樣被制定為國家公共的節(jié)日。 不過,感恩節(jié)的推廣,有政策原因,也有民間傳播的原因。 雖說是林肯把日期定了下來,但具體上說,還要歸功于薩拉·約瑟夫·黑爾。 這位出生于新罕布什爾州,主張廢奴、解放女性的女作家,從1846年開始,就為制定全國性的感恩節(jié)而奔走。當時南北矛盾正在醞釀,薩拉認為,如果有一個指定的節(jié)日,讓所有的美國人都能慶祝國家的祝福,內戰(zhàn)就可以避免。 作為Godey 's的編輯,是薩拉首先決定以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節(jié),推廣開來。她以新罕布什爾州家庭聚會的故事、社論和食譜為題材,向全國推廣新英格蘭慶祝感恩節(jié)的方式。為此,她給美國總統(tǒng)和各州州長寫了很多信,影響了很多州選擇11月的星期四作為感恩節(jié),間接推動著感恩節(jié)日期的統(tǒng)一。 感恩節(jié)之母薩拉 南北戰(zhàn)爭畢竟是一件影響非常重大的事情。美國建國以來,從來沒有一場戰(zhàn)爭奪去這么多人的生命。在戰(zhàn)爭前,南方人和北方人各有各的崇高理想,或是為家園作戰(zhàn),或是為國家戰(zhàn)斗,然而戰(zhàn)爭的結果讓很多人一無所有,老兵們開始懷疑他們?yōu)橹疇奚睦硐?,?zhàn)爭摧垮了一代人的信條。尤其對于驕傲的南方人,失敗不僅是理想層面的,還導致很多人現實層面的流離失所,而重建時期的暴力事件,進一步激化南北矛盾。 南方人從心理上拒絕林肯定的感恩節(jié),認為這就是揚基佬的文化入侵,屬于將廢奴思想強加于南方。 里士滿人對哥倫比亞特區(qū)“令人反感”的感恩節(jié)宣言發(fā)表了一篇嚴厲的社論,認為這個節(jié)日除了剝奪人們一天的工資和鼓勵酗酒之外,什么也沒有做。至于北方人的社會,更是被抨擊到骨子里,“在新英格蘭的范圍內,他們有一個瘋狂的社會,在那里,他們除了惡作劇之外幾乎沒有什么成果——對健全的宗教、道德和愛國主義造成了不折不扣的傷害。” 直到1884年,老南部州阿拉巴馬,才開始引進北方的感恩節(jié)。 之所以如此,無非在于聯邦政府在激進廢奴者認為的“重建失敗”之后,下放南部各州更多的自治權,與此同時,鍍金時代的資本狂潮和關稅逐漸下調,為戰(zhàn)后和解提供了物質基礎。大量北方勞動力和投資者,跟隨鐵路一起南下。連一些參加過內戰(zhàn)的南方老兵,都公開歡迎北方老兵再一次“沿著海岸進軍”,來建設新南部。 到美西戰(zhàn)爭時,共和黨的麥金萊總統(tǒng)再次發(fā)表感恩節(jié)演說,不少南方人開始接受了這個節(jié)日,這也為20世紀感恩節(jié)消費文化在全美國的流行奠定了基礎。 南方人在接受11月最后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jié)同時,還保留最后的倔強。 當地的廚師會根據傳統(tǒng),把揚基人的南瓜經常被改成南方人喜愛的甘薯。 迪克西的改造基本上是進一步增加熱量 2023年的感恩節(jié)不是11月最后一個星期四。原因與1939年羅斯福制定的法令有關。 1939年的11月也有5個星期四,這樣一來,“最后一個”星期四就與“第4個”星期四的概念發(fā)生了分離,全美零售干貨協會要求把感恩節(jié)進一步固定在“第4個星期四”,以便延長假日銷售活動的時間。此事引起不小爭議,經過參議院和眾議院兩年多的扯皮,才終于決定下來。 被火雞征服的美國人 剛來到新大陸那批五月花號的乘客并沒吃到多少火雞。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傳統(tǒng)是慢慢形成的。 為了解決冬天的饑饉,肉質厚實、營養(yǎng)豐富的火雞,就逐漸成為講究營養(yǎng)、不那么講究口味的清教徒的盤中餐。 有些人更是把火雞推到了崇高的地位。 本杰明·富蘭克林在1784年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中就建議,野生火雞比大陸會議選中的禿鷹更適合作為美國的象征。他認為,火雞是“一種更受人尊敬的鳥”,是“真正的美洲原住民”,“雖然有點虛榮和愚蠢,卻是一種勇敢的鳥”。 前面提到的感恩節(jié)之母薩拉也為火雞文化的推廣做出一定貢獻。 在她早年的作品《南北生活》(Life North and South)里,生動描寫了火雞是怎么被尊崇地放在由牛肉、豬腿、羊腿和蔬菜壘起來的金字塔頂多,又怎樣四處散發(fā)著香氣。 傳播媒體的發(fā)展也推動火雞文化的發(fā)展。 1890年的報紙刊登了一份標準的烤火雞流程,告訴人們如何清洗火雞,如何用面包、肉類填充火雞,要烤多長時間,如何在烤的時候不斷涂上黃油。 20世紀初老進步人的創(chuàng)造力比現在只會破壞和解構的小激進分子強多了 1920年,費城金貝爾百貨公司(Gimbel’s)贊助了一場游行,4年后,梅西百貨公司(Macy’s)發(fā)行規(guī)模更大的感恩節(jié)游行。很快,感恩節(jié)游行成為假日購物的開幕式。 美國總統(tǒng)也深受火雞文化的潛移默化。 據說從林肯赦免了兒子泰德(Tad)的寵物火雞開始,越來越多美國總統(tǒng)會在感恩節(jié)從千萬只準備葬身美國人腹中的火雞中,專門挑選出一只來赦免。 2007年11月20日,小布什總統(tǒng)更是同時“赦免”了兩只火雞。這倆還被空運到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在那里擔任迪士尼世界感恩節(jié)游行的榮譽司儀??梢哉f把“赦免火雞”這種政治作秀和消費文化的結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美國人征服北美,火雞征服美國人 今天的原住民 至于發(fā)生在普利茅斯那個感恩節(jié)故事的主角,萬帕諾阿格人,雖然他們的歷史角色已經從前臺退出,但至今仍頑強地生活在新英格蘭地區(qū)。就如他們自己的口號,“We are still here”。 清教徒們登陸前,超過 5萬人的萬帕諾阿格部落,現在還有4000 - 5000人,原來的萬帕諾阿格人有69個部落,現在只剩下6個部落社區(qū)。 盡管如此,We are still here。 一方面,萬帕諾亞格人仍然通過口頭傳統(tǒng)、儀式、萬帕諾阿格語、歌曲和舞蹈、社交聚會、狩獵和捕魚來延續(xù)他們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萬帕諾阿格部落接受了現代文明。他們的部落由部落委員會管理,其成員由主席、副主席、秘書、財務主管和七名理事會成員組成,全部由部落的登記成員民選產生。酋長和巫醫(yī)是作為部落傳統(tǒng),保留終身的議會身份。 他們現在正為經濟自立努力著,每年還會舉行蔓越莓日和Moshup傳奇選美等慶?;顒印?/span> 1970年,萬帕諾阿格領袖弗蘭克·詹姆斯受邀在“五月花”號航行350周年的感恩節(jié)紀念日上發(fā)表演講。 他的演講呼吁人們重新關注原住民苦難的歷史。 有人告知他這樣的內容是具有煽動性的,并給了他一份修改過的講稿,但他拒絕宣讀。 從這以后,感恩節(jié)也是全美國印第安人的哀悼日。 美國人制作了一款Wampum腰帶(象征菲利普王)作為紀念品。這條極具象征意義的腰帶會在紀念期間巡游英美的土地,以英國人、美國人和萬帕諾亞格部落成員為主角表演戲劇,講述萬帕諾阿格人的故事。 與感恩節(jié)互為一體的哀悼日 原住民也許后悔過當初幫助殖民者,但幫助他人作為一種道德,是不會過時的。 'To be Wampanoag is inside you. It's really something that you can be proud of.' 感恩節(jié)與哀悼日就這樣成為一個共同的文化象征,紀念殖民者和原住民共同的歷史。 就如同天主教徒也會過感恩節(jié)一樣。 雖然感恩節(jié)的故事主要由逃離英格蘭的清教徒講述,但天主教徒也同樣通過這個節(jié)日,紀念英國的天主教徒,紀念托馬斯·莫爾、約翰·費舍爾、埃德蒙·坎皮恩等人因為王室不公正的法律而殉道,那是同樣使清教徒來到普利茅斯的不公正的法律。 消費文化還可以將宗教理念進行世俗化道德的改造。 早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報紙,已經反復在感恩節(jié)強調人人平等,不要忘記救助不幸的主題。 很多文化就這樣通過消費方式擴展,而文化內在的含義,紀念或是感謝,最終又回到人類共同的道德認同上。 天主教徒慶祝感恩節(jié)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