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痰氣郁結(jié)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精神抑郁,胸部悶滿,脅肋脹痛,咽中如有異物梗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數(shù)。 【成因】多是由于患者心情不暢,氣滯痰郁導(dǎo)致,痰氣交阻于咽喉,氣機升降失職,導(dǎo)致胸脅滿悶;咽中不適,如有炙臠,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癥候,但并不妨礙飲食和飲水,痰氣郁結(jié)有痰阻有氣滯,所以本癥型有肝氣郁結(jié)的表現(xiàn),但在氣滯以外還有痰阻的征象,如苔白膩,不思飲食而飲食量少等。以咽中如有異物梗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為與其他癥型的鑒別要點。 【治療方法】理氣解郁,化痰散結(jié)。 【方劑】半夏厚樸湯。常用藥物有半夏、厚樸、茯苓、枳殼、生姜、紫蘇葉、佩蘭、白扁豆、萊菔子、連翹等 二、氣滯血瘀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心中煩悶不舒,有自殺企圖,情緒不寧,胸脅悶痛,痛有定處,人夜尤甚,婦女或有閉經(jīng),思維聯(lián)想緩慢,運動遲緩,舌質(zhì)暗,或有瘀斑,脈沉澀。 【成因】多由于肝氣郁結(jié),氣滯不行,肝主藏血,氣病及血,氣不行血,氣郁血瘀所致。氣機郁滯,升降失職,故心中煩悶,情緒不寧;氣聚胸中,血隨氣瘀胸中,故胸脅悶痛;血為有形之邪,故痛如針刺,痛有定處,人夜則陽人于里,與瘀血相搏結(jié),故身痛人夜尤甚;舌質(zhì)暗,或有瘀斑,脈沉澀均是瘀血內(nèi)阻,氣機不行的征象,以胸脅悶痛,痛有定處,入夜尤甚,舌質(zhì)暗,有瘀斑為與其他證型的鑒別要點。 【治療方法】疏肝理氣,活血逐瘀,使氣血運行有常。 【方劑】柴胡疏肝散和生化湯加減,常用藥物有柴胡、香附、枳殼、陳皮、芍藥、甘草、川芎、炮姜、桃仁、當(dāng)歸等。 三、腎陽虛證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精神萎靡不振,情緒低沉,嗜臥少動,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納呆便溏,婦女帶下清稀,舌質(zhì)淡,舌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 【成因】稟賦素虛,久病失養(yǎng),或勞房傷腎,下元虧損,命門火衰,脾陽得不到溫養(yǎng)所致。陽虛陰盛,故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臥少動;脾腎陽虛,痰飲內(nèi)停。上凌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陽痿遺精,帶下清稀,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治療方法】溫暖下元,健脾升陽的方法治療。 【方劑】右歸丸合補中益氣湯。常用藥物有熟地、山藥、山茱萸、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炒白術(shù)、當(dāng)歸、升麻、柴胡、陳皮、枸杞、鹿角霜、菟絲子、杜仲、當(dāng)歸、肉桂、制附子等 四、肝氣郁結(jié)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精神抑郁、情緒不穩(wěn)定、悲觀厭世、常常唉聲嘆氣,情緒起伏時會有胸悶、脅痛、痛處不固定、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苔薄膩、脈弦細。 【成因】情志不遂,心想事不成,所愿不得實現(xiàn)而導(dǎo)致。中醫(yī)認為情志所傷,肝失條達,情緒不穩(wěn),所以悲觀厭世,唉聲嘆氣;肝氣郁滯,氣機不暢,故兩脅脹痛;五行中,肝屬木,脾屬土,“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肝木乘克脾土,因而出現(xiàn)不思飲食;苔薄膩,脈弦細,均為肝郁之象。 【治療方法】用疏肝解郁的方法,來調(diào)暢情志,使抑郁自除。 【方劑】常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遙散及小柴胡湯等。柴胡疏肝散用于有腹脹噯氣,食欲不佳表現(xiàn)的;四逆散主要用于以脅部有不固定的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逍遙散適用于脾乏虛弱、肝氣郁滯癥,表現(xiàn)為食少、納呆、便溏;小柴胡湯可以用于肝郁伴有外感者。常用藥物有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赤芍藥、炙甘草、白芍藥、合歡花、遠志等。 五、氣郁化火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平時性格急躁易怒、胸部及兩脅脹滿、口千而苦、頭痛目赤、耳鳴、嘈雜吞酸、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成因】中醫(yī)認為氣郁化火型抑郁癥可以由肝氣郁結(jié)證證發(fā)展而來,氣屬陽,氣滯日久,郁而化熱,就形成了氣郁化火證?;鹦匝咨?,五味為苦,表現(xiàn)為心情急躁易怒,口苦;火為陽邪易傷人陰液,故口千便秘;肝開竅于目,肝經(jīng)風(fēng)熱故目赤;頭為諸陽之會,火邪上擾頭目,故表現(xiàn)為頭痛;肝腎同源,腎開竅于耳,故耳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都為肝郁化火之征。以口干,口苦,頭痛目赤,大便秘結(jié)為與其他證型的區(qū)別。 【治則】一般用清瀉肝火的方法,配合疏理肝氣,使肝郁得解,火邪得瀉,志暢情達。 【方劑】常用丹梔逍遙散加減,對于出現(xiàn)不思飲食,食少者尤為適宜。常用藥物有當(dāng)歸、白術(shù)、茯苓、甘草、白芍、柴胡、梔子、牡丹皮、黃芩、香附等。 六、心腎陰虛型抑郁 【具體表現(xiàn)】情緒不寧、心慌、健忘、失眠、多夢、心煩、手足心熱、盜汗、口咽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成因】長期思慮太過或是房勞傷腎,導(dǎo)致陰虛火旺,擾亂心神而致。陰虛火旺,心神被擾,故情緒不寧、煩躁、易惹;陰精虧損,虛熱內(nèi)生,則見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均為陰虛火旺之象。以情緒不寧、煩躁、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與其他證型鑒別的要點。 【治則】一般用滋腎清心、交通心腎的方法,使水火相濟。 【方劑】常用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交泰丸或六味地黃丸。常用藥物有黃連、阿膠、黃芩、雞子黃、白芍藥,生川連、肉桂心、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等。 我是中醫(yī)黎鶴蕾。擅長診治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焦慮癥、精神分裂等各類精神類疾病。 中醫(yī)講究一人一方,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對癥治療,如果你不清楚你是什么類型的抑郁,可以下方留下【6】,我在工作之余幫您看看。#關(guān)注抑郁癥##中醫(yī)治療抑郁##中醫(yī)治療抑郁焦慮失眠##中醫(yī)治療抑郁焦慮失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