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 其生五,其氣三,數(shù)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翻譯: 黃帝說:自古以來,能夠達到跟天地自然合二為一才是生命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就是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大如九州之域,人的九竅、五臟、十二經(jīng)絡(luò)等等,都與天地之氣相通。天氣衍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陰陽之氣又根據(jù)盛衰消長而各分為三。如果經(jīng)常違背陰陽五行的變化規(guī)律,那麼邪氣就會傷害人體。因此,適應這個規(guī)律是壽命得以延續(xù)的根本。 蒼天之氣清凈和諧,人的精神就相應地舒暢平和,順應自然天氣的變化而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人的陽氣就會固密,免疫力也會提高。雖有賊風邪氣、病毒垃圾、也不能加害于人,這是順應天地自然規(guī)律的結(jié)果。 所以圣人能夠?qū)P闹轮?,順應天氣而通達陰陽變化之規(guī)律。如果違逆了自然原則,就會身體內(nèi)部九竅不通,外補肌肉莫名腫痛,衛(wèi)氣渙散不固,免疫力降低、這是因為人們不愿適應自然變化還加以破壞環(huán)境所造成的,稱為自傷,陽氣也會逐漸削弱。 名詞解釋: 1、六合之內(nèi),讀音 liù hé zhī nèi,漢語成語,指天下 [1] 。出自《莊子·齊物論》 2、“九州”最早見于《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chuàng)“九州”之說),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漢地的代名詞。 3、九竅”即指人體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前陰尿道和后陰肛門。 4、四肢各三節(jié),是為十二節(jié)。”指人體四肢的肩、肘、腕關(guān)節(jié)和髖、膝、踝關(guān)節(jié)。 原文: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 翻譯: 人身的陽氣,如天空般浩瀚偉岸,猶如太陽般光芒萬丈,如果失去陽氣應有的作用,壽命就會減損或夭折,生命也會活的像娘炮一樣怯懦。所以天體運動大自然的正常運行,是以太陽的光明普照而顯現(xiàn)出來,而人的健康是因為陽氣向上,能夠保護身體抵御外邪的作用。 原文: 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ruǎn]:收縮)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 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翻譯: 因為寒,陽氣應如門軸在門臼中運轉(zhuǎn)一樣活動于體內(nèi)。若起居猝急,感覺像受到驚嚇一樣,則易使神氣外越,浮躁不穩(wěn)。 因為暑,則汗多煩躁,喝喝而喘,安靜時還會多言多語。若身體發(fā)高熱,則象碳火燒灼一樣,一經(jīng)出汗,熱邪就能散去。 因為濕,頭部感覺像布裹一樣悶悶的。若濕熱相兼而不得排除,則傷害大小諸筋,而出現(xiàn)筋短縮或弛縱,短縮則造成肢節(jié)屈伸不利,弛縱的造成肢體萎縮軟弱。 因為風,可致浮腫。以上四種邪氣相互之間勾勾搭搭、纏綿不離,相互換著方的傷人,就會使陽氣傾竭。 原文: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 翻譯: 在人體煩勞過度時,陽氣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使得陰精逐漸耗竭。如此多次重復,陽越盛而陰越虧,到夏季暑熱之時,便易使人發(fā)生煎厥病,發(fā)作的時候眼睛昏蒙看不見東西,耳朵閉塞聽不到聲音,混亂之時就像高樓坍塌、黃河決堤、急流奔瀉一樣不可收拾。 人的陽氣,在大怒時就會上逆,血隨怒氣而淤積于上,身體上下阻隔不通,使人發(fā)生類似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叫薄厥。肝主筋,怒傷肝,若傷及諸筋,使筋收縮不協(xié)調(diào),而不能隨意運動。 名詞解釋: “煎厥”,在春季陽氣開始生發(fā)的時候,由于持久過度的煩勞,而使人體陽氣失千固密,亢盛外越,陰精被消耗,如果持續(xù)發(fā)展到夏天,再加上暑熱的薰灼煎熬,甚至會造成精氣兩脫。癥見兩眼模糊視物不清,兩耳聽不清聲音,叫做“煎厥”。 “薄厥”,因大怒傷肝則使肝氣上沖,血隨肝氣而上逆,氣血郁結(jié)在頭部。癥見頭痛、眩暈、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稱為“薄厥”。 原文: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讀音:zhā,酒渣鼻的渣),郁乃痤。 翻譯: 陽氣虛弱, 如果經(jīng)常半身出汗,可以演變?yōu)榘肷聿凰欤?/span> 如果出汗的時候,遇到濕邪阻遏就容易發(fā)生汗疹和痱子; 如果經(jīng)常吃肥肉、太甜的、精細糧、味道重,足以導致發(fā)生疔瘡一類頑固性皮膚病、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人一般腳都有潰爛之類的頑固皮膚病?;疾〉母怕示拖窨胀胧堃粯尤菀?; 在勞動出汗時遇到風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青春痘,郁積化熱而成瘡癤。 名詞解釋: 疔者,本病初起狀如粟粒,色或黃或紫,或起膿水皰、膿皰,根結(jié)堅硬如釘,自覺麻癢而疼痛輕微,繼則紅腫灼熱,疼痛增劇,多有寒熱。如見壯熱煩躁,眩暈嘔吐,神識昏憒者,為疔瘡內(nèi)攻之象,稱為“疔瘡走黃”;如發(fā)生于四肢,患處有紅絲上竄的,名為“紅絲疔”。 如丁釘之狀,其形小,其根深,隨處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蠱之毒,或中疫死牛、馬、豬、羊之毒,或受四時不正疫氣,致生是證。清·吳謙《醫(yī)宗金鑒》丁瘡者,風邪毒氣于肌肉所生也。凡有十種。一者瘡頭烏而強凹,二者瘡頭白而腫實,三者瘡頭如豆垽色,四者瘡似花紅色,五者瘡頭內(nèi)有黑脈,六者瘡頭赤紅而浮虛,七者瘡頭葩而黃。八者瘡頭如金薄。九者瘡頭如茱萸。十者瘡頭如石榴子。亦有初如風軫氣,搔破青黃汁出,里有赤黑脈而小腫。 出處: 1、《中國歷代文獻精粹大典》 2、對《內(nèi)經(jīng)》中“足生大丁”的注釋及研究概況,作者:鮑健欣 原文: 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fā)為風瘧。 翻譯: 人的陽氣,既能養(yǎng)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養(yǎng)筋而使諸筋柔韌。 汗孔的開閉調(diào)節(jié)失常,寒氣就會隨之侵入,損傷陽氣,以致筋失所養(yǎng),造成身體腰部彎曲難受直不起來,就是所謂的拘僂。 寒氣深陷脈中,留連肉腠之間,氣血不通而郁積,久而成為瘡瘺。從腧穴侵入的寒氣內(nèi)傳而迫及五臟,損傷神志,就會出現(xiàn)恐懼和驚駭?shù)陌Y象。 由于寒氣的稽留,營氣不能順利地運行,阻逆于肌肉之間,就會發(fā)生化膿性感染之類的疾病。 汗出未止的時候,肌肉免疫力與陽氣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風寒內(nèi)侵,俞穴閉阻,就會發(fā)生風瘧。 名詞解釋: 1、輸(腧)穴一詞包含了三種含義:一為穴位的統(tǒng)稱 ;二為五輸穴之一 ;三是特指在背部的俞穴。---腧 、輸 、俞應區(qū)別使用。作者:黃濤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 2、癰腫:類似化膿性感染的疾病。 3、風瘧:即瘧疾,因夏季陰暑內(nèi)伏,復感風邪而發(fā)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xiàn)有寒熱交替、先寒后熱,寒少熱多、頭疼、發(fā)熱時自汗出、脈弦數(shù)等癥。 原文: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yī)弗為。 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jí) 正治,粗乃敗之。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翻譯: 風是引起各種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體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勞逸適度等養(yǎng)生的原則,那麼體質(zhì)也會均衡勻稱,身體免疫力提高,雖有大風病毒的侵染,也不能傷害身體,這正是遵循四季變化和自然規(guī)律、善于經(jīng)營陽氣的結(jié)果。如果病久不愈,病毒留在體內(nèi)進一步演變,到了上下不通、陰陽阻隔的時候,雖有醫(yī)保,也無能為力了。 所以陽氣蓄積,郁阻不通時,也會致死。對于這種陽氣蓄積,阻隔不通者,應采用通瀉的方法治療,如不迅速正確施治,而被粗疏的醫(yī)生所誤,就會導致死亡。 人身的陽氣,白天主司體表:清晨的時候,陽氣開始活躍,并趨向于向外,中午時,陽氣達到最旺盛的階段,太陽偏西時,體表的陽氣逐漸虛少,汗孔也開始閉合。到了晚上,陽氣收斂拒守于內(nèi),這時不要得瑟筋骨,也不要接近霧露。如果違反了一天之內(nèi)這三個時間的陽氣活動規(guī)律,身體被邪氣侵擾則困乏而衰薄。 原文: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nèi)外調(diào)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翻譯: 歧伯說:陰是儲存藏精氣、扶持陽氣的;陽是衛(wèi)護體表、固攝精氣的。如果陰不勝陽,陽氣亢盛,就使血脈流動急促短缺形成為陰虛火旺一樣的狂癥。如果陽不勝陰,陰氣亢盛,就會使五臟之氣不調(diào),以致九竅不通(比如鼻炎)。 所以圣人使陰陽平衡,無所偏勝,從而達到筋脈調(diào)和,骨髓堅固,血氣暢順。這樣則會內(nèi)外調(diào)和,邪氣不能侵害,耳目聰明,氣機正常運行。 原文: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因而大飲,則氣逆。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翻譯: 風邪侵犯人體,傷及陽氣,并逐步侵入內(nèi)臟,陰精也就日漸消亡,這是由于邪氣傷肝所致。此時如果飲食過飽,阻礙升降之機,腸胃筋脈弛緩就會有可能發(fā)生慢性痢疾(西稱慢性腸炎),日久則容易引發(fā)痔瘡。如果飲酒過量,會造成氣機上逆。如果強行用蠻力或行房,會損傷腎氣,腰部脊骨也會受到損傷。 大凡陰陽的關(guān)鍵,以陽氣的致密最為重要。陽氣致密,陰氣就能固守于內(nèi)。陰陽二者不協(xié)調(diào),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沒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沒有夏天一樣。因此,陰陽的協(xié)調(diào)配合,相互為用,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最高標準。所以陽氣亢盛,百密必有一疏,陰氣也會逐漸竭絕。如果陰氣和平,陽氣固密,人的精神才會正常。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就會隨之而竭絕。 原文: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 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夏傷于暑,秋為痎瘧。 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翻譯: 由于霧露風寒之邪的侵犯,就會發(fā)生寒熱。春天傷于風邪,留而不去,夏天就容易拉肚子,大便糖稀。夏天傷于暑邪,到秋天會發(fā)生瘧疾病。 秋天傷于濕邪,邪氣上逆,會發(fā)生咳嗽,并且可能發(fā)展為痿厥病。冬天傷于寒氣,到來年的春天,就可能發(fā)生感冒之類的病。四時的邪氣隨著季節(jié)交替輪番傷害人的五臟。 名詞解釋: 痿厥:肢體痿弱而氣逆,類似與中風、腿腳萎縮疼痛之類的病。 原文: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 翻譯: 陰精的產(chǎn)生,來源于飲食五味。儲藏陰精的五臟,也會因為貪食五味而受傷。 過食酸味,會使肝氣淫溢而亢盛,從而導致脾氣的衰竭; 過食咸味,會使骨骼損傷,肌肉短縮,心氣瘀滯; 過食甜味,會使心氣滿悶,氣逆作喘,顏面發(fā)黑,腎氣失于平衡; 過食苦味,會使脾氣過燥而不濡潤,從而使胃氣滯; 過食辛味,會使筋脈敗壞松散,精神受損。 因此謹慎地調(diào)和五味,會使骨骼強健,筋脈柔和,氣血通暢,腠理致密, 這樣,肌肉骨氣就精強有力。重視養(yǎng)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確的方法加以實行,就會長期保有天賦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