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纖維性腫瘤(solitary fibrous tumour,SFT),屬于中間型軟組織腫瘤,起源于纖維母細胞,腫瘤由分布較廣的纖維母細胞樣細胞構成 ??砂l(fā)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原發(fā)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非常少見,占所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不到1%,好發(fā)年齡40-60歲,男性略多見。影像學上幾乎均與腦膜相關,多表現(xiàn)為局限性、孤立性腫塊,界限較清。臨床上常診斷為腦膜瘤,幕上最常見,也可發(fā)生在側腦室和脊髓,該病變臨床進展上常表現(xiàn)為良性,少數表現(xiàn)為侵襲性生物學行為。 近幾年分子遺傳學研究發(fā)現(xiàn),SFT和血管外皮細胞瘤(HPC)都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即12q13的倒置、使NAB2和STAT6基因融合,支持二者為同一腫瘤譜系。因此2016年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WHO分類第4版修訂版將這兩類疾病合并為SFT/HPC,定義為纖維母細胞源性的間葉性腫瘤。2021年WHO中去除了“HPC”這個術語,與軟組織腫瘤病理診斷術語一樣,將二者合并為SFT。 病理大體特點:中樞神經系統(tǒng)SFT常附著于硬膜上,圓形或卵圓形,界限清楚,切面灰白色、灰褐色,質韌或質軟??砂橛叙ひ鹤儯鲅?、壞死和囊性變,這多見于惡性SFT。 病理組織學特征:中樞SFT與軟組織SFT組織學形態(tài)一樣,低倍鏡下,經典SFT疏密交替相間分布、所謂疏即是腫瘤細胞梭形,密度相對較低,有較多的膠原成分,所謂密即是經典血管外皮瘤樣形態(tài),細胞密度較高,致密,細胞大小一致,胞質少,核圓形、卵圓形,少數長梭形,核仁不明顯,染色質細膩,出現(xiàn)特征性的管壁厚薄不一的鹿角狀分支血管。常常兩種結構混合存在,即經典SFT疏密交替形態(tài),呈“無結構”生長模式。除了典型的SFT或HPC組織學表現(xiàn),個別病例可呈現(xiàn)罕見組織學形態(tài),如乳頭樣、伴黑色素細胞分化和脂肪化生等,少見情況間質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黏液變、出血和囊性變。惡性病例常出現(xiàn)不典型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細胞密度增加、異型性明顯、核分裂象增多或壞死等。 圖1:低倍鏡下可見腫瘤細胞疏密交替相間分布,可見密度相對較低且具有較多的膠原成分的區(qū)域,也可見細胞藍染,細胞密度致密的區(qū)域。 圖2:可見特征性的血管壁厚薄不一,呈鹿角狀分支,腫瘤細胞圍繞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樣改變,血管可以是薄壁或厚壁,部分可玻璃樣變性。 圖3:致密區(qū)腫瘤細胞密度較高,大小相對一致,胞質少,核圓形、卵圓形,部分長梭形,染色質細膩。 圖4:疏松區(qū)可見細胞密度相對較低且具有較多的膠原成分,膠原部分呈繩索樣,可粗大,也可纖細。 圖5:腫瘤大部分界限清楚,也可局灶浸潤腦組織。 SFT組織學分級:2021年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WHO分類在SFT組織學分級中簡化為以核分裂象5/10 HPF和壞死這兩個指標來分為3級:1級核分裂象<5/10 HPF;2級核分裂象≥5/10 HPF不伴有壞死;3級核分裂象≥5/10 HPF同時伴有壞死。 圖6:細胞致密,可見核分裂像。 免疫組化:同軟組織SFT,中樞SFT表達CD34、CD99和bcl-2。STAT6具有非常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表達率高達96%以上,有助于SFT診斷。 圖7:CD34 大部分腫瘤細胞陽性。 圖8:BCL-2腫瘤細胞彌漫陽性。 圖9:CD99腫瘤細胞陽性。 圖10:STAT6腫瘤細胞核陽性。 分子遺傳學:NAB2-STAT6基因融合為SFT的驅動突變基因,NAB2基因與STAT6基因均位于12q13,STAT6基因羧基端的反向激活區(qū)取代NAB2基因的阻遏區(qū)從而導致NAB2-STAT6基因的染色體臂內融合。除了NAB2-STAT6基因融合之外,SFT高表達ALDH1和GRIA2基因。此外CDKN2A/p16基因純合子缺失和TERT啟動子熱點突變與SFT預后差密切相關。 鑒別診斷:(1)腦膜瘤:尤其是血管瘤型腦膜瘤,但腦膜瘤常有沙礫體及旋渦狀結構,疏密交替及鹿角狀血管主要見于SFT。罕見情況下出現(xiàn)乳頭狀或假乳頭狀結構時應與乳頭型腦膜瘤鑒別。免疫組織化學腦膜瘤表達EMA、PR、SSTR2,SFT表達CD34、CD99、bcl-2和STAT6,尤其是STAT6具有特異性。 (2)神經鞘瘤:中樞神經系統(tǒng)神經鞘瘤常位于橋小腦角和椎管內,經典神經鞘瘤組織學通??梢夾區(qū)和B區(qū),常伴出血、囊性變和炎細胞浸潤,細胞核呈柵欄狀排列,神經鞘瘤通常彌漫表達S-100和SOX10,不表達STAT6。 (3)滑膜肉瘤:當腫瘤細胞密度大,形態(tài)一致,呈血管外皮瘤樣改變時,要與滑膜肉瘤鑒別,滑膜肉瘤局部表達CK和EMA,CD99、TLE1、bcl-2往往彌漫陽性,但不表達STAT6和CD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