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把堅固的鎖掛在門上,鑰匙來了,其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啪”的一聲鎖開了。鐵棒好奇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你卻輕而易舉地把它弄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題目自擬。 【例文】 蠻干不如巧干 相同的一把鎖,鐵棒費了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鑰匙卻能輕而易舉地打開它。鐵棒只會用大力,只會蠻干,而沒有掌握技巧。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一樣,不能光靠蠻勁,要會開動腦筋找竅門,因為蠻干不如巧干。 冰雪覆蓋,天寒地冷,我們需要熊熊爐火來取暖;黑暗無邊,長夜漫漫,我們需要點點燈光來照明;前途茫茫,不知所措,我們需要一個路標來指引。同樣,面臨困境,不易探索,我們需要一種巧妙的方法來突圍。 南風效應也叫“溫暖法則”,來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故事中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讓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先來個寒風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春意上身,紛紛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于是南風獲得了勝利。殘暴的北風終究不如和煦的南風,畢竟蠻干不如巧干。“劈柴不照紋,累死砍柴人”,這句諺語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蠻干不如巧干,做事要講究方法?!叭羯徉嵰詾闁|道主,行禮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毙钩紶T之武如是說。面對大國君主,燭之武不卑不亢,從容辭令。能智退秦師,是因為燭之武有出色的外交才能,處處為秦著想,充分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這是瓦解敵人最巧妙的方法。倘若與強秦武力抗爭,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荊軻刺秦王以悲劇而告終,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其詩《詠荊軻》里說:“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绷谠獙ηG軻刺秦王的評價是“勇且愚”,應該有其道理。對秦王采取暗殺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說是一種愚蠢而又危險的行為。因為這樣做無論如何不會改變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只能是愚昧盲動之舉。 蠻干不如巧干,做事要善于利用有利條件。荀子在《勸學》中說:“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比松朴诮柚馕?,成就自我。孔明借東風,火燒赤壁;曹沖借浮力,稱出大象的重量。物善于借助外物,發(fā)展自我。葡萄藤借助木條,盤旋而上,沐浴陽光;蒲公英借助輕風,隨遇而安,繁衍生息。鯤鵬借風力以升萬里,飛至南海;候鳥借氣流以結隊飛行,南北遷徙。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物理力學中的杠桿原理告訴我們,一個合適的支點配合一根杠桿,能讓我們“四兩撥千斤”。 巧干是聰明睿智的表現(xiàn),遇到問題只是硬碰硬,只會蠻干而不知想辦法施巧計,最終難達目的。法國科學家貝爾納說:“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fā)揮?!弊屛覀冦懹浗陶d,做事采用巧妙的方法,摒棄蠻干,以提高效率,鑄造輝煌。 【點評】 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對比鮮明,論證有力。恰當引用名言警句,強化論證效果。語句生動流暢,句式整散結合,富有變化。 南風效應——柔弱與溫暖,勝過強勢與冷酷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讓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首先來了個寒風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春意上身,紛紛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于是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被世人稱之為“南風效應”,看似簡略的故事背后卻蘊含了極為豐富的寓意,通過“南風效應”,人們大致證實了一個結論,即:相較于一味地強勢和冷酷,有時柔軟與溫暖反而更勝一籌。 二、“定律、效應”積累 在作文教學中,巧妙地以心理效應來指導中學生寫作,甚至結合更多經(jīng)典的心理定式,使技巧性的激勵化為學生內(nèi)心的寫作熱情,讓寫作教學不僅富含詩意朦朧的體味感悟式交流,也兼具審慎明晰的理性之美,對指導學生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1、雁陣效應——團結協(xié)作 雁群在天空中飛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并定時交換左右位置。這一飛行陣勢是它們飛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它們在飛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夠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產(chǎn)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一段時間后,它們交換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氣動力緩解疲勞。管理學中將這種有趣的雁群飛翔陣勢原理形象地稱之為“雁陣效應”。 靠著這種團結協(xié)作精神,雁群才能凌空翱翔,完成長途遷徙。所以,團隊合作并不是將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對立,而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搭便車效應——【適用話題】合作共贏;懶惰心理。 ①在某個利益群體內(nèi),某成員為了本利益集團的利益所做的努力,集團內(nèi)所有人都可能得益,但成本則由這個人來承擔,這就是“搭便車效應”。 ②搭便車是人類的本性。如果鄰居種下了一種乘涼的大樹,我為什么還要種樹呢?如果大部分人都帶了口罩,我反而不必戴口罩了,這就是選擇了搭便車。 2、甜檸檬心理與酸葡萄心理——接納自己 人們把個體在追求預期目標而失敗時,以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自己所追求目標失敗時的情景,以達內(nèi)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現(xiàn)象,稱為“甜檸檬效應”。 把個體所追求的目標受到阻礙而無法實現(xiàn)時,以貶低原有目標來沖淡內(nèi)心欲望,減輕焦慮情緒的行為稱為“酸葡萄心理”。 其差異在于酸葡萄效應是把所追求的目標價值變低,而甜檸檬效應是把現(xiàn)已實現(xiàn)的目標價值提高??梢?,這兩種效應都起到了寬慰自己、接納自己的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優(yōu)勢,用時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即便是一些看上去是劣勢的東西,人們也要學會接納,并努力找到其中的積極之處,做到揚長避短。 3、種子法則——多次嘗試 每棵蘋果樹上大概有 500 個蘋果,每個蘋果里平均有10顆種子。但蘋果樹的數(shù)量增加不快。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會生根發(fā)芽,它們中的大部分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半路夭折。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實現(xiàn)理想,就必須經(jīng)歷多次的嘗試,這就是“種子法則”。 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播撒種子最多的人。假如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也獲得那樣的機遇,你必須播種,而且最好多播種,因為你不清楚哪一粒種子會發(fā)芽。 |比倫定律:“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于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边@就是“比倫定律”,它由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提出。萬象世界,成敗相依。比倫定律辯證地認知“失敗”,把失敗看做是成功的前奏,失敗也是一種機會。“比倫定律”啟示我們失敗并不可怕,我們要直面失敗、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機會無處不在。但機會又是稍縱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準備后再去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有一種試錯精神。即使最后證明自己錯了,也不會后悔。因為你把握了機會,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機會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一筆財富,含義大致在此。 【示例】:“比倫定律”啟示我們“失敗是機遇,是成功不可不經(jīng)歷的磨難”。然而,并非所有知曉該定律的人同時也能真正懂得其背后的真正含義。當前社會,競爭劇烈,生活壓力大,有很多失意人在遭受挫折后不能正確對待失敗的現(xiàn)實,反而只會一味地抱怨和郁悶。但是再多的抱怨和傷心難過也無法彌補已經(jīng)造成的事實,所以,我們只有真正了解失敗的意義,敢于直面失敗,才能從中不斷學習經(jīng)驗獲得成長,如此一來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4、手表定律——選擇困境 一個人只有一塊手表時,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但當他同時擁有兩塊手表時,則很難說出準確的時間。兩塊手表不僅會讓人們不知道準確的時間,而且還會擾亂看表人對所持時間準確性的信心。 手表定律是指人在面臨多種選擇時的一種困境。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行為和價值觀念,也不能選擇完全不同的準則和目標,否則他將在生活中無所適從,陷入混亂狀態(tài)。 手表定律在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啟發(fā)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以上的不同政策或方法,也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以上不同的目標,尤其是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上司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員工或部屬無所適從。 5、過程控制效應(90%的玄機)——執(zhí)行過程不能打折 有這樣一道數(shù)學題:90%×90%×90%×90%×90%=? 結果是 59%。 這道數(shù)學題告訴我們:學習、工作的過程是由一個一個細微的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而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以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為基礎,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以乘法為基準最終產(chǎn)生結果,而不是百分比的簡單疊加。 6、蝴蝶效應——防患于未然 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其發(fā)展軌跡有規(guī)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shù)”,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fā)展。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tǒng)理論時說: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并產(chǎn)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chǎn)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tǒng)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tǒng)的極大變化。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十分微小的一個變化,可能對未來狀態(tài)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有些事情,看似平常,卻可能是一種征兆或預示,把握得好可以占盡先機或防患于未然。 7、留白效應(空白定律):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中的一種技法,即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和余地?!扒∈俏丛帲瑹煵ê泼鞚M目前。”如果一幅畫中適當?shù)亓粝虏恢实目瞻?,會收到特別的藝術效果。 心理實驗表明,人們在溝通或者人際互動中,如果能夠適當?shù)亟o對方留下一些空間,保持適當?shù)木嚯x,也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目的顫抖(穿針心理)——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心理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學界,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目的顫抖”,也叫“穿針心理”。 人都有這么一個弱點:當對某一件事過于重視時,心里就會緊張;一緊張,就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焦慮、精力分散等不良反應。這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會使我們的才能無法正常發(fā)揮,最終導致我們的失敗。 科學實驗表明,一組兒童在情緒良好情況下平均智商為105,但在緊張狀態(tài)下卻降至91,兩者相差十分顯著。另據(jù)心理學家測試,75%的學生臨考前都有緊張、焦慮乃至恐慌的情緒。面對一些重大考試,特別是面對決定人生前途的中考和高考,學生的精神壓力、心理負擔會大大加重,一進考場便會心跳加快,頭暈耳鳴,兩眼盯著試卷思維會突然短路,腦中一片空白。而一走出考場,又頓時會感到題題能解,并無什么難度??荚嚱Y果也表明,許多同學考試失利、高考落榜,并不完全是因為考題太難,而是因為思想過于緊張,以致記憶混亂,思維阻滯,一時茫然不知所措造成的。所以,考試其實不僅是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驗,更是對學生有無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考驗。心理學指出:“在壓力下,人們的表現(xiàn)只會更差?!?/p> 9、期望定律(期待效應)——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①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1966年設計了一些實驗,羅森塔爾及其同事在一所學校里,要求老師們對他們所教的小學生進行智力測驗。 他們告訴老師們說,班上有些學生屬于大器晚成者,并把這些學生的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單,是從一個班級的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與班上其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 可是當學期之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時,他們的成績顯著優(yōu)于第一次測得的結果。這種結局是怎樣造成的呢?羅森塔爾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大器晚成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這就是“期望定律”。 ②期望定律又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他不喜歡塞浦路斯的凡間女子,決定永不結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愛她,裝扮她,為她起名加拉泰亞,并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并讓他們結為夫妻。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xiàn)。如果一個人有自信心,對自己懷著期望,他就會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霍桑效應——自我定位;肯定他人;輿論效力 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由于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贊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贊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墨菲定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這也是為什么一定要躲在家里,盡量避免去任何公共場,盡量做好科學防護。傳染病之所以叫傳染病,就是因為它會擴散。凡是與病毒親密接觸過的,十之八九都要中招。病毒擴散遵循一定的概率分布,躲過病毒,就是要鉆進概率分布的尾部,使染上病毒成為小概率事件。別以為你不會碰上,僥幸心理正是病毒擴散的催化劑。僥幸心理是最可怕的病毒。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