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矑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這一講重點分析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涉及到我們學經(jīng)方的一個核心的問題,我們看這句話也是在序言當中的,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矑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我寫這本書的原因是什么?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傷寒”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張仲景的家族在不到十年時間內(nèi)死亡了2/3,是在這個背景下,進一步的說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寫了《傷寒雜病論》。 進一步的說寫《傷寒雜病論》,重點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傷寒。從今天來說,我們古人都把它統(tǒng)一命名為瘟疫,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情況呢?這是否真實?我們看一下“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建安紀年以來,建安紀年就是從公元196年往后推10年,也就是張仲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他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時代,出現(xiàn)了這么一個問題。 那么今天我們大家仍在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離死亡2/3這樣一個狀況差距還很大,是不是這么一回事,我們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待這樣一個問題。據(jù)有關史料的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咱們中國這片大地上,瘟疫大流行的高峰期有以下幾個時期,其中一個時期就是東西漢之間至東漢時期,公元的第一世紀到第三世紀,也就是我們說張仲景生活的時代。 那么第二個大流行的高峰就是12世紀前后,第三個大流行的高峰期,明末至清初,就是公元16-17世紀,也就是在根據(jù)史料記載,確實在張仲景生活的時代是個瘟疫大流行。 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魏文帝曹丕: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 那么據(jù)同時代的曹操,我們都知道三國的魏國首領曹操說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客觀的記錄了那個時代的一個場景,跟瘟疫就有關。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說,“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一個家族一家人都全部因為疫情死亡了,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 162年,延熹五年,壬寅年,皇甫規(guī)在隴右,軍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規(guī)親入庵廬巡視,摘自《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 169年,漢建寧二年,太歲在酉,疫氣流行,死者極眾,摘自《備急千金要方·傷寒》。 208年,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軍吏士多死,摘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在《后漢書》,那么這是史書了,叫《皇甫規(guī)傳》當中記載:“延熹五年,壬寅年”, 就是公元162年,張仲景是生于公元150年,那么這一年就是張仲景是12歲,“黃埔規(guī)在隴右,軍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規(guī)親入庵廬巡視”,也就是說在張仲景12歲的時候,當時這個部隊十有三四都因為疫情的感染死亡了。我們知道從古到今咱們對軍隊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軍隊感染了瘟疫,那就喪失了戰(zhàn)斗力了。我們看在管理嚴格的軍隊當中,都有三四成由于疫情死亡。 在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備急千金要方·傷寒》當中,唐代的孫思邈撰寫的,在這里面記錄說“漢建寧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他說“太歲在酉,疫氣流行,死者極眾”,那就是在張仲景19歲的時候,瘟疫很厲害,死了很多人。 在《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當中記載, 《三國志》這也是個史書了。“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軍吏士多死”。那么這一年是公元208年,就是張仲景是58歲,那么在這個時候還有大疫,魏軍吏士多死??催@些史書都客觀的記錄了,在張仲景所生活的年代前后,包含這個年代,疫情非常的嚴重,導致了大量的病人死亡。 那么另有史書,另有后人做出了統(tǒng)計,在西漢的時候,鼎盛的漢武帝時期,也是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的87年,西漢有人口是6,000萬,到了公元157年,就是張仲景7歲,東漢人口是5600多萬。 到了三國末年,就是魏蜀吳三國合計加起來竟然只有770多萬,人口竟然減少了87%左右,只剩下13%。 那么導致這樣一個結果,當然了有戰(zhàn)亂,更重要的還是瘟疫。 那么我們回到醫(yī)圣張仲景那個年代,由于瘟疫,部隊的軍士都死了十分三四,所以他說他的家族不到10年去世了2/3是客觀的、真實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有能力、有情懷的、有責任感的醫(yī)學家,那么他寫這本《傷寒雜病論》是來干什么?當然就是為了解決當時非常嚴峻的現(xiàn)實問題。就是瘟疫,就是所說的傷寒,也就是這本書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傷寒的問題。 那么這個傷寒究竟是什么?《史書》記載說東漢時期大量的匈奴人內(nèi)附和內(nèi)遷帶來一種“草原鼠疫病”,就是因為老鼠相關的一種傳染病,那么這種外來疾病給中原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說瘟疫不只在北方,連帝都洛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瘟疫。 那么這種草原鼠疫病是什么呢?我倒非常認可咱們今天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的仝小林院士的一個認識,他可能當年就去看一種傳染病,發(fā)現(xiàn)就跟《傷寒論》里邊長得一樣,所以他的觀點認為就是今天的流行性出血熱,我們看一看《傷寒論》當中,這些疾病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確實跟這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可能就是一種病,無論是不是確認是這種病,但是都屬于是一種傳染性比較強,發(fā)展也很快,疾病變化很快的一種傳染病。 我們實事求是的看,那個年代確實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張仲景也記錄了這樣的事,并且明確的說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疫情太厲害了,所以我要寫一個《傷寒雜病論》,要解決疫情,提供一個解決疫情的方案。當我們反復讀《傷寒論》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傷寒論》幾乎就是一個治傷寒的一個臨床指南,當然應該這是張仲景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個臨床指南的版本。 那么有人會問了,這個是治傷寒的,那么今天沒有傷寒了,《流行病學》書上我們也見不到,那我們這本書是不是就沒有意義和價值了?當然不是這樣。 第一,《傷寒論》當中,包括《金匱要略》當中記錄的方子,可不僅僅是用于治傷寒的,也就是說這些方子是古已有之,張仲景之前就有之。當然了張仲景也改良了,或者說改造了,創(chuàng)了一些新的方子。比如說我們比較熟悉的新加湯,可能應該是張仲景把經(jīng)方加減以后,又形成了一種一個新的經(jīng)方。這些方子,可不是為了傷寒而生的,張仲景用了一些已有的或者是他改良后的方子來治療傷寒。 第二,重要的是在《傷寒雜病論》當中貫穿了一種辨證施治的思維方式,或者是說方法,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第三,它還有一個更好的應用方藥的一些理念、方法和途徑,是值得我們傳承、發(fā)展、發(fā)掘的。 但寫《傷寒論》的原因,我們看一看基本上還是為了解決傷寒的問題,《傷寒論》。我們今天的《傷寒雜病論》被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應該說其中的《傷寒論》重點就是為了解決傷寒的問題,所以有人說叫《傷寒雜病論》,也有人說叫《傷寒卒病論》,但都不離傷寒,也就是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確實是為了解決傷寒這樣一個目的。張仲景明確表達了這個意思。 2022重磅訂閱課 明明依照原文開方,結果療效不盡人意?熟讀傷寒原文,依然無法明晰仲景深意? 每張經(jīng)方治病的原理究竟是什么?究竟怎樣才能實現(xiàn)醫(yī)生張仲景所說的那樣“觀其脈證,隨證治之”呢?…… 如果你想?yún)⑽蛞陨蠁栴},歡迎訂閱古真書院最新課程《仲景陰陽脈法解讀<傷寒雜病論>》。陳建國老師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傷寒雜病論》時代的經(jīng)典思維為本,立足于歷史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直指中醫(yī)最核心的陰陽理論。在仲景陰陽脈法的幫助下,共同領會“病脈證治”、“觀其脈證,隨證治之”的獨特魅力。 仲景陰陽脈法 經(jīng)方脈證圖解 神農(nóng)升降藥法 當當、京東、淘寶等各大電商平臺均可購買! ? 中國中醫(y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yī)藥經(jīng)典臨床分會執(zhí)行會長 ? 北京中醫(y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yī)學院客座教授、師承導師 ? 副主任醫(yī)師 ?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 北京市中醫(yī)管理局評選的仲景國醫(yī)門人、聘請的仲景國醫(yī)導師 倡導中醫(yī)回歸經(jīng)典,用陰陽理論指導中醫(yī)的理法,以升降理論應用中醫(yī)的方藥,對中醫(yī)的陰陽盛衰病機進行了發(fā) 掘和應用,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掘了“仲景陰陽脈法”,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神農(nóng)升降藥法”,總結了脈證經(jīng)方學說,率先正式發(fā)表其繪制的常用經(jīng)方“病機脈證圖”,并在脈管中用“大小不同的圓點”來標示“不同脈力”。臨床注重“觀其脈證,隨證治之”,擅用經(jīng)方,藥簡而效彰。 文章來源:陳建國脈證經(jīng)方公眾號 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者交流參考。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非專業(yè)人士請勿盲目使用。 |
|
來自: 中醫(yī)經(jīng)典分享 > 《學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