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是孔子創(chuàng)立的以修己治人為宗旨的學說。 在春秋禮壞樂崩的情況下,孔子以繼承和發(fā)揚禮樂文化傳統(tǒng)自任??鬃佑幸环N使命感,他一方面廣收弟子,“以詩書禮樂教”,一方面對三代文化,特別是對禮樂文化加以反思和總結,將其根本精神抽象出來,建構起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即“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愛,不同于墨家的兼而無別的“兼愛”。仁是等差之愛,是“樂者為同,禮者為異”,“樂合同禮別異”的抽象和概括。 以仁為核心,孔子提出“修己”和“安人”之道??鬃拥男藜褐缹嵸|就是使自身由一個只有生理本能的人變成一個“成人”,并進而成為君子,行圣人之道。修己之道的關鍵是“求仁而得仁”。要想獲仁,修己者應主動為仁,“為仁由己”,同時還要接受禮的約束,按禮行事。經過長期的實踐,作為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禮的根本精神就會內化為仁。這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為仁”??鬃拥陌踩酥缹嵸|就是求仁而得仁之人行仁于他人,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就是對民實行德政。 孔子以仁為核心,以修己和安人之道為基本內容的學說的提出,標志著儒學的誕生。 戰(zhàn)國時期,百家蜂起。儒學要想和其他學說抗衡,必須為修己、安人之道奠定堅實的理論根據,將其建立在關于性和天道的理論之上,因此戰(zhàn)國時期儒學的發(fā)展,主要是提出了人性論和天道觀。 孟子提出性善說。他認為,人天生具備向善的要求和為善的能力。這種向善的要求和為善的能力,使人能產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由此進一步可以做出道德行為的選擇。人之所以能主動修己求仁,在道德上達到自我完善,就是因為人性善。他認為修己主要途徑是將自己固有的善性良心加以存養(yǎng)擴充,由此他提出存心養(yǎng)性、寡欲、養(yǎng)氣等一系列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在安人為政之道方面,孟子從人人具有善性出發(fā),主張統(tǒng)治者要尊重民眾,對民眾實行仁政,認為統(tǒng)治者的主要責任是啟發(fā)民眾的道德自覺,保護民眾和滿足他們的要求。 荀子主張性惡。認為人生而“好利”、“好聲色”,“從其性,順其情”,必然會發(fā)生“貪利爭奪”。修己時所以要約之以禮,就是因為人性惡。從性惡論出發(fā),荀子強調修身是一個由君、師以禮、法自外對人加以塑造的過程。從民眾能推翻君主統(tǒng)治的角度加以重視,其為政治民之道帶有濃厚的法治色彩。 荀子對儒學發(fā)展的另外貢獻是提出了自然主義的天道觀和具有經驗論性質的“薄物征知”說。 戰(zhàn)國后期的儒學著作《易傳》,提出了一種泛道德主義天道觀?!兑讉鳌氛J為,天道是一個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過程。而生即是德,即是仁,所以天道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德,生物之仁。在這種天道觀基礎上,《易傳》回答了人性之所以善的問題:人是天地所生。人生時,天道亦降而在人,是為人性。由于天道即是天德,故人性善。 經過孟子、荀子和《易傳》的發(fā)展,孔子提出的修己安人之道,被置于性與天道理論基礎之上。儒學成為由天道、人性、人道(包括修己之道和安人之道)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的體系較為完備的學說。 漢-唐期間,一部分儒家學者繼承先秦儒學傳統(tǒng),著書立說,闡發(fā)孔、孟、荀的思想。但大部分學者以讀經、說經、注經、爭論經書中的問題為務。世傳的《十三經注疏》皆成于這一時期。經學是漢-唐儒學的主要形式。 就內容而言,漢-唐是儒學廣泛融匯吸收墨、法、道、陰陽等其他學派思想和佛教思想的時期。 儒學復興運動。為了維護儒學的根本精神,唐中葉以韓愈為首的一批儒家學者發(fā)起旨在“興復”儒家“古道”的儒學復興運動。儒學復興運動著重劃清儒家道、德與佛、老所謂道、德的界限:儒家的道、德不是佛、老所謂的虛無空寂,儒家道、德的內涵是仁、義。 宋元明儒學是儒學發(fā)展的新階段,是儒學的完成形態(tài)。以對理氣、心性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 氣學:代表人物是張載,他主張“太虛即氣”,認為萬物的生滅變化是氣的聚散,而理則是氣聚散的條理性。在理氣關系上,氣學派堅持理只能是氣之理。 理學:代表人物是程頤和朱熹。朱熹認為,人物之生有理有氣,理雖不離氣,但理、氣絕是二物。理學堅持理在氣先,理為氣本,理主宰、駕馭氣。 在心性問題上,理學主張性即是理,心具理而不是理,因此心也不即是性,心中所具之理才是性。只有通過格物窮理,才能達到心理為一。 程朱理學在南宋后逐步取得學術主導地位,元、明、清三代更被確定為官方思想。 心學:代表人物是陸九淵和王守仁。他們認為心即理,而不是心具理,因此心即是性。由于心理本一,因此也無須格物窮理功夫。 心學強調主體意識,具有一定思想解放作用。明中葉以后,王學一度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 清代儒學包括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強調實用(提倡實學,主張儒學是經世致用之學),乾嘉考據之學強調實證,清后期的今文經學強調社會改革。 現代儒學經歷了批判的階段、整理闡述的階段,以及力求對儒學中具有永恒、普遍適用性的思想進行現代化轉換的階段(進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