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格米倒是蠻好滴。” “準備好了伐,袋袋張好了哦!” 店門口的柜臺上放著兩個小木盒,里面盛放著米的樣品。圍在柜臺旁的眾人或用手拾起一小撮米,或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望向店內以查看米的質量,然后便三兩湊在一起對米發(fā)表一番見解。 店員熱情的招呼門口的顧客,將米稱好后,總是善意的提醒客人把袋子張大一點,以防止米漏出來。 特別是每次有好米到來時,街坊們便奔走相告,店門口的人更是絡繹不絕,排的隊都望不到頭。 以上便是舊上海米店的日常。 建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特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也供需不足。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解決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糧食計劃供應的政策開始實行。 1955年8月,《關于市鎮(zhèn)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發(fā)布,所有人必須憑糧票、購糧證購買糧食,并且不是想買多少就買多少,須得按照年齡、職位、人口數量等標準定量供給(每人每月27-31斤)。 在計劃經濟的背景下,糧食由國家統(tǒng)一經銷,米店開始大規(guī)模出現(xiàn)。那時候,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每個人家門口不遠的地方必有一家熟悉的米店。 現(xiàn)在人們經常會用“比米店還多”來形容某個行業(yè)門店數量之多,比如人們經常會打趣道:“哎呀,現(xiàn)在中介公司真的是比米店還多呀!”,“這銀行開得一爿接牢一爿的,怕是比米店還多喲!”,足以見當時米店的繁盛。 其實確切的說,米店應該叫糧店,里面不僅賣米,還有面粉、食用油、餃子皮等日常食材。 起初,米店的布置比較簡單,門口是敞開的裝滿米的大柜臺,旁邊置一臺磅秤和一個方漏斗,袋裝的米和面粉隨意的躺在店內各個角落里。 后來隨著技術進步,米店開始自動化: 米全部被放在二樓的“小糧庫”里,做成漏斗狀,底部有個手控開關,可通過閥門控制米的量。出米孔下面是磅秤,秤上裝有米斗可快速稱出重米的重量。最后,顧客將米袋套在露在柜臺外側斜著的出米口便可將米裝好,再從旁邊的柱子上拿一段麻繩捆好,然后就可以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李守白-水墨系列《米店》2017 通常按照定量的標準,即使是大戶,米也不一定夠吃,特別是屋里廂有干活的男人和長個的下孩時,更是如此。于是人們就把用自家粳米和別家換糧票,再購買更多的秈米,比如一斤粳米便可調換一斤半秈米。如此,家里的飯便管夠了。 如今,物質匱乏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從超市購買各種優(yōu)質的袋裝米回家。然而,一袋米吃到“連我們自己都忘記了它是什么時候買的”都還沒吃完,這種情況似乎成為一種常態(tài)。 每當此時,你也許會想起曾經在家門口附近的那家熟悉的米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