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米,在平頭百姓眼中再普通不過了,什么射陽大米,崇明北湖,五常稻花香,甚于泰國香米,隨手可得。但半世紀(jì)前,那米是人的命根子。那時的人在哪里,先問一下:你的糧食關(guān)系在哪里,戶口所在地反倒不提??梢娂Z食在生命中之重。早前米店有一大斗,開口在外,斗型開口便于購米人套上米袋,只聽營業(yè)員一聲“好了”。嘩啦啦米從斗里倒入口袋。偶有一二次年邁者一個沒抓緊,米撒滿地,這時老人常會呼天喊地。我也有過幾次米袋漏了,一路走一路撒,回家一頓臭罵。 其時購糧除了糧票還需購糧證,好像當(dāng)時有大米與秈米按比例供應(yīng)。所謂大米,其實就是單季稻,口感綿軟,但漲性不好出飯少,秈米都為雙季稻像珍珠矮一類,漲性好,吃口差,但出飯量多,為多男兒家所歡迎。有時各有所需,鄰居家會相互調(diào)劑一下。這時真有那遠親不如近鄰之感。另外有一點當(dāng)時的價格16.4元百斤大米,14.3元百斤秈米。性價比一目了然。偶有一次17.1的大米,米店就開始排隊,因為米的質(zhì)量不錯,性價比比較高。 不過米店的員工不知怎樣都有點奇葩。那稱米師傅白白胖胖,整日眼睛都睜不開,圓圓滾滾,像煞了米堆里的米蟲。那記賬的出納,更要命,外面排隊的人越多她越慢,那近視眼近的實在可以,遇天色稍差,那眼睛是要貼在購糧證上,你會懷疑她是不是想把那證吞下去。那胖師傅早先須搬米稱米,倒是辛苦。后來那稱米的設(shè)備變成半自動后。胖師傅越發(fā)長肉了,那迷糊的小眼睛更睜不開了??梢姽I(yè)自動化并不都是好事。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上海知青開始想方設(shè)法通過病退回上海,但上海一時不可能接受那么多病退青年,可政府也無更好方法處理。上海地方政府開恩,每月為這些人補助25斤糧票。我也在受益人之中。原因無法病退已是心灰意冷,自補助糧到手后又有了信心。終于堅持到了病退回了上海。鋤禾詩家喻戶曉??衫罴澋牧硪皇自?,當(dāng)年我們下鄉(xiāng)時的處境,應(yīng)該更有感受。 憫農(nóng)二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nóng)夫猶餓死。 那時插隊累的半死,依然食不果腹,只差沒餓死了。要不彼時不會有那么多人裝聾作啞想要病退回上海。 社會終于迎來了衣食無憂的時代,糧店也成了良友超市。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