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哥也要學《論語》3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29 【釋意】孔子說:“聰明的人不會糊涂,仁慈的人不會擔憂,勇敢的人不會害怕?!?/p> 【感悟】在儒家傳統(tǒng)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概念。《禮記·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笨鬃酉M约旱膶W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 一個“智者”或者說“知者”一定是一個清醒的懂得取舍的人。當今社會我們痛苦的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時刻保持內心的清醒,知道什么可以做,知道什么不可以做。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 一個人有了達到了“仁”的境界,他的內心就會無比寬厚、慈愛,許多細節(jié)可以不計較,許多得失可以不計較。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到內心安靜、坦然。就是你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很小了! 真正的勇敢,不是外在的強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你內心平靜,無欲無求的時候,你才能足夠勇敢,才會勇往直前,才會無所畏懼。 勇哥也要學《論語》342——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30【釋意】孔子說:“可以同他一起求學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起修道;可以與他一起修道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起(推行、發(fā)揚)立道;可以和他一起立道的人,未必懂得權變的智慧?!?/p> 【感悟】學、適、立、權,四個境界,層次分明。當今世上,求知識的人多,修心性的人少。人生在世,朋友遍地,知己難求。一個人,如果遇到一個既可以“共學”,又可以可“適道”;既可以“立”,又可以“權”的朋友,實乃人生之大幸?。】墒?,多少同學不同心,多少同學不同“志”,伯牙易學,鐘子期難覓??! 勇哥也要學《論語》343——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pián)言,唯 謹爾。10.1 【釋意】孔子在本鄉(xiāng)的地方上,顯得非常溫和恭順,好像不能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里和朝廷上,很善于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感悟】說話是一門藝術,要因地制宜。本鄉(xiāng)本土,鄰里鄉(xiāng)親,所談無非油鹽醬醋,家長里短。一個志向遠大的君子,是不會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浪費自己的精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少摻合。但到了宗廟朝廷之上,所談論的就是家國大事,說話就要干脆利索,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勇哥也要學《論語》344——朝,與下大夫言,侃(kǎn)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yín)訚如也。君在,踧(cù)踖(jí)如也,與與如也。10.2 【釋意】(孔子)上朝的時候,(君主還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恭敬的樣子。看到君主來了,一副恭敬而緊張的樣子,但很快又平靜下來,顯得儀態(tài)嚴肅從容。 【感悟】說話,要看對象,要分場合,這不是圓滑世故,而一種基本的禮儀要求。和同級交談,親切和藹,不擺架子,不盛氣凌人;和上級交談,認真莊重,又要保持自己的尊嚴,不卑不亢。對領導表示適當?shù)墓Ь矗皇钦~媚,更不是自輕自賤。尊重是一種風度,是一種禮節(jié),可以使我們的人際關系更和諧。 【附注】1、侃侃:說話溫和快樂的樣子。何晏《論語集解》引孔融注:“侃侃,和樂之貌?!?/p> 2、訚訚:說話中正的樣子。何晏《論語集解》引孔融注:“訚訚,中正之貌。” 3、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恭敬而不寧的樣子,儀態(tài)嚴肅從容的樣子。朱子《論語集注》:“踧踖,恭敬不寧之貌;與與,威儀中適之貌?!?/p> 勇哥也要學《論語》345——君召使擯(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10.3 【釋意】國君安排孔子去接待賓客,孔子的臉色立即莊重起來,腳步輕快(不敢怠慢)。他出列,向兩旁的同事作揖,或者向左拱手,或者向右拱手,衣服隨著身體的動作前后擺動,卻整齊不亂。他疾步而去的時候,身體端正卻像鳥兒舒翼一樣。賓客走后,他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走遠,不再回頭看了?!?/p> 【感悟】食君之祿,終君之事,做事情要有始有終??鬃咏拥骄鞯娜蝿盏臅r候,是非常認真的,態(tài)度非常端正,既不失東道主的熱情,又能保持不卑不亢的氣節(jié)。“賓不顧矣”既顯示接待任務圓滿完成任務,又說明賓客非常滿意沒有什么未了的事情。孔子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負責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附注】擯:同儐,接待外賓的儐相。 勇哥也要學《論語》346——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zī)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mò)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cù)踖(jí)如也。10.4 【釋意】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害怕而謹慎的樣子,好象沒有容身之地。站,不敢站在門的中間;走,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面色便莊重,腳步也快,言語好象中氣不足。提起下擺向上走,恭敬謹慎的樣子,屏住呼吸好像不敢呼吸似的。走出來,降下臺階一級,面色便放松上點,怡然自得。走完了臺階,快步地向前走,好象鳥兒展開了翅膀?;氐阶约旱奈恢茫Ь炊鴥刃牟话驳臉幼?。 【感悟】入朝議事,應該有個議事的樣子??鬃釉谶@方面把握得很到位,神態(tài)、語氣、動作、心理活動都拿捏得很到位。有人認為孔子這是在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其實,孔子所做的這些難道不是一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的細節(jié)嗎?有的人只知道批評形式主義,但他自己連形式都不要,何來的實質?外在的形式,是內在的素質的體現(xiàn),一個注意細節(jié)、關注形式的人,才更容易有所成就。 【附注】公門:朝廷大門。 鞠躬:害怕而謹慎的樣子。 容:容納、容身。閾(yù):門檻。 位:君主的座位。 攝齊(zī):提起衣服下擺。齊(zī):衣裳縫了邊的下擺。 降一等:下一個臺階。 逞:放松。 沒階:走完臺階。 勇哥也要學《論語》347——執(zhí)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zhàn)色,足蹜蹜(sù),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dí),愉愉如也。10.5 【釋意】(孔子出使外國,)手里拿著圭,恭敬謹慎的樣子,如同不勝其任。向上舉時宛如作揖一樣恭敬,向下拿時宛如授人東西一樣謹慎。面容莊重,如臨戰(zhàn)場。小步快走,好像沿著規(guī)定的路線似的。獻禮物的時候,和顏悅色。私下會見(外國君臣)時,顯得輕松愉快。 【感悟】出使他國,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一言一行,都代表著自己背后的國家。你是什么樣,你的國家就是什么樣。 【附注】 圭:玉器,上圓下方,舉行典禮時君臣手里都會拿著不同等級的圭。這里指出使外國,使臣手里拿著代表君王的圭。鞠躬如也:恭敬謹慎的樣子。如,用在形容詞后,表示事物或者事情的狀態(tài)。勃如戰(zhàn)色:勃,變容,變色。戰(zhàn)色,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樣子。蹜(sù)蹜:小步快走。享:獻。覿(dí):會見。 勇哥也要學《論語》348——齊(zhāi),必有明衣,布。齊(zhāi)必變食,居必遷坐。10.7 【釋意】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的地方也一定要搬遷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感悟】雖然我不信這些,但我很敬佩孔子。他所做的,從表面來看是一種形式,可有可無,但如果是從內心里存有虔誠敬畏之心,這就不再是形式,而是儀式。 勇哥也要學《論語》349——鄉(xiāng)人儺(nuó),朝服而立于阼(zuò)階。10.14 【釋意】本地方主迎神驅鬼,(孔子會)穿著朝服站 在東邊的臺階上。 【感悟】《論語》中曾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論述,子路問鬼神之事,孔子也生氣地批評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孔子應該是一個“無神論者”??墒?,當鄉(xiāng)人舉行“儺”禮的時候,孔子還是穿著朝服立于“祚階”,以示重視和參與。禮有許多種,鄉(xiāng)人之禮可能入不得流,但也寄托了人們良好的愿望——我想,這也是孔子這樣做的原因吧! 【附注】儺(nuó):古代在三月、八月、臘月里舉行的迎神以驅逐疫鬼的風俗活動。八月、臘月的“儺”是天子主持,老百姓不能參加。此處所指應為三月的“儺”。 阼(zuò)階:大堂前面靠東面的臺階,主人之位。孔子立于此,表示對鄉(xiāng)人“儺”禮的支持。 勇哥也要學《論語》350——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10.9 【釋意】參與國家祭祀典禮,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別的祭肉留存也不超過三天。若是存放超過了三天,便不吃了。 【感悟】有人說孔子太講究,生活太腐敗,好好的祭肉都浪費了。其實,我覺得并非如此。祭肉放過三天不吃,是因為在古代貯藏條件有限,可能會變質。與其吃了可能變質的肉造成身體的不適,還不如直接把它給扔了,免受病痛的折磨。孔子這樣做雖算不上明智之舉,卻也在情理之中。 【附注】不宿肉:天子諸侯的祭禮,當天清早宰殺牲畜,然后祭典,第二天再祭,稱為“繹祭”。繹祭之后各位助祭的大夫、士才把自家的肉帶回去。這樣,肉至少放了兩個晚上了,不能再存放一夜了,會變質的。
轉變源于自我 成長不可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