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經(jīng)籍志》所記的《華佗枕中灸刺經(jīng)》一卷雖然已失傳,但在《肘后備急方)和《醫(yī)心方》中還能見到有華佗灸刺法的零星記載,華佗夾脊穴的流傳就是由此而來。 華佗夾脊穴實即華佗定背俞法。首先,要分析的是其橫向的距離,是距離正中5分還是1寸?《肘后方》卷二引華佗治霍亂法,灸“夾背脊大骨肉中,去脊各一寸”;在此前一條文也說“夾脊左右寸”(未指明引華佗)。可知這是從正中向兩旁各開1寸?!夺t(yī)心方)卷二引《華佗針灸經(jīng)》,說是“凡諸槌(椎)俠脊相去一寸也”。相去1寸,被解釋為左右相距1寸,單側(cè)就成為5分。后人所傳的夾脊5分定位是由此而來,從臨床應用來看并不切合實際。脊椎,外部能摸到的是其向后突起的棘突,夾脊之“脊”即指此而言。如果夾脊5分,所刺到的只能在棘突之間的“骨中”而不是“肉中”;只有從正中旁開1寸的距離直刺,才能刺到大骨間的肉中。只要不碰上橫突,可以適當深刺而能取得較強的針感,并且不致刺傷內(nèi)臟。華佗的學生樊阿“針背入一二寸”(見《三國志·魏志·華佗》),看來就是用這種夾脊刺法,別的部位就不可以刺到這個深度?!?strong>華佗別傳》所說的“夾脊一寸”,也應理解為距離正中1寸,而不是5分。 1寸的“寸”還有個參考標準,那就是上髎穴(第一骶后孔)與脊正中線的距離。八髎穴以四對骶后孔為骨性標志,上髎距離較開,算作正中旁1寸,依次為次髎、中髎、下髎,大約可按9分、8分、7分的比例縮短摸取其骨陷。其下會陽穴,夾尾骨底兩旁。 華佗夾脊穴有多少對?《華佗針灸經(jīng)》從第一椎一直排到二十三椎,那就是從第一胸椎(也有可能從第七頸椎棘突起數(shù)),至第十七椎為第五腰椎,其下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椎合為低骨,分骶1、2、3、4椎,并合后所留的骶后孔即為八髎穴所在。華佗將第十八及二十二椎都總稱“八髎俞”,可見八髎穴的定位與上部各夾脊穴成一直線。故上部各夾脊穴的橫向距離可與上髎相同。 關(guān)于夾脊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靈樞·經(jīng)脈》所說的“從腰中,下挾脊,貫臀……”這里說的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從腎俞以下分出,緊靠脊旁,通過骶部的八髎穴;還有督脈別絡,由長強“夾膂上項”,說的也是挾脊柱兩旁。“夾脊”,原寫作“挾脊”或“俠脊”,意思是一樣的。 其次,要講華佗背俞上下位的差異,第一椎華佗名“大椎”,按理,“大椎骨”指的是第七頸椎棘突,大椎穴應在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辣突之間,此“大椎”實際是指大杼,第三椎旁不稱肺俞而稱“云門俞”,是以肺經(jīng)穴名為名,意義也通。第四椎旁名“神俞”,五椎旁名“脈俞”,六椎旁則名“心俞”,當是據(jù)“心舍脈,脈舍神”的理論,說明四、五、六椎均與心臟有關(guān)。 肝、膽、脾、胃俞,都較《明堂》提高一椎,應當說是差異不大:其下第十二椎旁名“腸俞”,十三椎旁卻名“大倉俞”,“太倉”原是胃的別稱,此稱“大倉”是否另有所指,都屬于消化系統(tǒng)則是一致的。第十五椎旁名“陽結(jié)俞”,陽,疑是“腸”字之誤;又云“氣海俞”,氣海俞之名始見于此。第十六椎旁名“裂結(jié)俞”,意義不明?!敖Y(jié)”應是指結(jié)腸(僧匡于十五椎旁名“結(jié)腸俞”)。第十七椎旁又名“大小腸俞”,似指十二椎以下都與腸道有關(guān)。 第十八椎名“三焦俞”,又云“八髎俞”;第二十椎名“手少陰俞”,又云“重下俞”;第二十一椎名“胃俞”,又云“解脊俞”,似均當以“又云”為是。因十八椎以下已屬骶骨,為八髎穴所在,故可總稱“八髎俞”。第二十椎,當骶4,可治下痢,故名“重下俞”;二十一椎正當骶管裂孔,故稱“解脊俞”(意指脊骨分解);第二十二椎已屬骶5,接近肛門,故名“盡腸俞”。第二十三椎已屬尾骨,最為低下,故稱“下極俞”;其位置可能即其旁的會陽穴,或其下端的長強穴。督脈起于“下極之俞”即指長強。 以上說明,華佗夾脊是華佗關(guān)于背俞的特殊定位。臟腑背俞上起胸椎,下至骶椎,而華佗夾脊則是從胸椎至腰椎都按骶部八髎穴的距離定穴,所以八髎穴可說是標準的夾脊,不能在八髎穴內(nèi)側(cè)再定出所謂“骶夾脊”。頸椎旁原不屬臟腑背俞的范圍,所以華佗也沒有定出頸部的夾脊穴,“頸夾脊”的應用是近人的新發(fā)展。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yī)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