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帶孩子在公園的沙池玩沙子,給小家伙帶了三個工具:一個鏟子,一個挖掘機,還有一個自卸車。 在沙池里,有好幾個小朋友覬覦小家伙的挖掘機和自卸車,有一個年齡稍大的小男孩,直接走到我的面前,很有禮貌地問:“阿姨,我可以玩一下挖掘機嗎?” 小家伙警惕地抬起頭,把挖掘機拉到自己的身邊,篤定地說:“不行!” 我笑著對小男孩說:“那是弟弟的東西,你可以和他商量。” 正在這時,一個小孩大哭起來,因為被媽媽打了一巴掌,原因是他不愿意和一同來公園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小桶。 “你現(xiàn)在不玩小桶,為什么不可以給哥哥玩一會,哥哥已經(jīng)拿他的玩具和你的交換了,這么小氣,以后不會有朋友的?!焙⒆拥膵寢尯芗樱f著就要去搶孩子手中的小桶。 最終她贏了,把小桶遞給了別的小朋友,而全然不顧自己的孩子哭得那么傷心。 家長群里,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自私,就欠“收拾”;而另一派家長認為,孩子媽媽不該這么粗暴,東西是孩子的,就應該經(jīng)過他的同意。 哪一派的想法是正確的?當然是認為孩子自己的東西應該由自己來做主的那一派了——這是在維護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 在0~1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體,所以除了身體上的基本動作,比如手和腳的活動是屬于自己的,至于身體之外的東西,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去顧及,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沒有物權(quán)意識。 1~2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已經(jīng)到了“我喜歡的就是我的”時期了,不過,這只是物權(quán)意識在萌芽。 真正的物權(quán)意識敏感期一般會出現(xiàn)在2~3歲這個年齡階段。 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我”的意識逐漸清晰,他們開始把自己和其他人區(qū)分開,包括所屬于自己的所有東西,他們會選擇“保護”自己的所有物。 甚至,在公共場合,這種保護意識會更加強烈,而恰恰就是這個行為,讓家長們誤認為孩子“霸道”和“自私”。 02 一旦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摳門”的標簽。 我們需要做的是,淡然接納孩子的這種行為,這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一個正常的發(fā)展階段,有了正確的物權(quán)意識,才能讓孩子獲得良好的自尊,足夠的安全感。 每一個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的強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會相對弱一點,而有的孩子,就會強烈一些。 小區(qū)里有一個孩子,在很多的家長眼里,他是很“特別”的一個孩子。 特別在哪里呢?就是他的玩具從來不給別別的小朋友玩,而別的小朋友有什么新穎的玩具,他也從來不會感興趣。 這個孩子就是物權(quán)意識比較強烈一些,他認為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別人的就是別人的,在他心里會有一個界限。 有家長夸獎他懂事,因為有很多的孩子,他在外面總是覺得別的小朋友玩具比自己的好,甚至,強迫別的小朋友和自己交換玩具,在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大哭大鬧。而這種情況下,就是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模糊,分不清自己和別人的東西,依舊停留在自己喜歡的就是自己的階段。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呢,這里就需要家長注意一下幾點: ① 尊重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 在每一次孩子購買東西的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說明,這是“送給孩子”的,為孩子每種物品,都提供一個盛放的地方,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來布置自己的物品的“專屬地“,讓孩子有一種“主人”的感覺。 ② 制定規(guī)則并嚴格遵守 家長要給孩子傳遞規(guī)則理念,比如,哪些東西是他的,他是可以去拿來用的;哪些東西是不允許他碰的,尤其是在公眾場所,或者去別人家做客,一旦制定了規(guī)則,就要嚴格監(jiān)督孩子遵守。 我的一個朋友,她把孩子的衣服和鞋子,會單獨放在為孩子準備的衣柜和鞋柜里,而孩子平時用的水杯和毛巾上,都有標記圖案,用來和家里其他成員的物品區(qū)分開,提示孩子哪些是他的,而哪些不是他,他是不能用的。 這個方法很值得借鑒,家長們可以選擇效仿。 ③ 鼓勵分享,拒絕欺騙 對于有些物權(quán)意識比較強烈的孩子,家長可以采取鼓勵分享的方法介入和干擾。 還有一點很重要,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們并不了解分享的意義。對于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家長也采取交換或者借用,時間由短到長,讓孩子明白分享的真正的意識,也享受交換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里,針對剛?cè)雽W的小班小朋友,一周有一次分享課,主要是為了讓小朋友熟識自己的同學,快速地建立友誼。 有一個小朋友就拒絕分享自己書包里的面包,不論家長和老師怎么努力,他都“死守”著自己的書包,一邊哭一邊喊“這是我的”。 課間休息的時候,老師和他溝通這個事,知道這個孩子的想法是,分享就是別人拿走了我的東西,不給我了。老師拿出手中的水果告訴他,我現(xiàn)在愿意把我的蘋果分享給你一半,你可以把你的面包分享給我一塊嗎? 老師這個設計的場景,讓孩子明白,分享是把自己的東西“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家長們也要注意,在別的小朋友對自己孩子手上玩具感興趣的時候,我們也要把這個決定權(quán)交給孩子,尊重他們的想法。我們還告訴他們,在他們想玩別人的玩具的時候,也應該這么做。 家長更不能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選擇哄騙的方式轉(zhuǎn)移孩子對自己玩具的注意。 (作者簡介:多多黛,80后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寫給你們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