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仲景首提 “瘀血” 一詞,至今各代醫(yī)家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該病的研究。如清代王清任的益氣活血法; 唐容川血的生化學說; 近代張錫純于補藥中加三棱、莪術,無不是在仲景思想指導下發(fā)展而來。如今對于瘀血證的認識又有了新的發(fā)展,被廣泛應用于冠心病、腦血管等疾病的臨床治療中。 活血化瘀理論成為中醫(y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指導著瘀血證的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現(xiàn)代藥理證明,活血化瘀藥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加強心肌收縮力,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進纖維蛋白 溶解, 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極大豐富了中醫(yī)學的寶庫,實乃后世活血化瘀理論研究之先河。 現(xiàn)代醫(yī)學的冠心病, 心律不齊, 兼有脈沉澀、結代,舌質(zhì)青紫者,為有瘀血?!?血證論》說:氣 自 虛則心神不發(fā)而怔忡, 有瘀血亦怔忡”。 人體氣血貴在流通,一旦受邪,氣血必礙。瘀阻于心,可見胸悶,心悸心痛,口 唇指甲青紫,《 內(nèi)經(jīng)》說: “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久病入絡,瘀血內(nèi)阻,加重病情,治當活血化瘀。 對“血不利則為水”理論的發(fā)揮 張仲景 《 傷寒雜病論》中制定了養(yǎng)血利水、活血利水、逐瘀除濕、下血逐水、逐瘀攻水等 10 多種相關治法,開臨床水血同治之先河。其中,活血利水法的理論根據(jù)出自 《 金匱要略·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19條云: “師曰: 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 遲則為寒, 寒水相搏。 跌陽脈伏, 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鶩搪,胃 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jīng)水不通; 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 在此, 張仲景提出了“血不利則為水” 這一著名論點,現(xiàn)代這一理論被應用到心悸證的理論和臨床實踐上。本文探討如下: 1)“血不利則為水” 的含義 津液與血同源而異類,功能相似。在生理上,津液和血均為液態(tài)的精微物質(zhì),皆由水谷精微所化,其中,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 《 靈樞 · 邪客》云: “營氣者, 泌其 津液, 注之于脈,化以為血。 ” 《 素問· 調(diào)經(jīng)論》中云: “血氣未并,五臟安定, 孫絡水溢,則經(jīng)有留血。 ” 津液在脈絡內(nèi)外相互滲透是維持津血代謝平衡的主要方式。若津液不布,化為水濕痰飲,阻塞脈絡,至使氣機血行不暢,瘀血內(nèi)停,脈絡瘀滯,水積脈中而外滲,水氣停聚或泛濫為患,即所謂 “ 血不利則為水”。具體講 “血不利”,應 是多種瘀血狀態(tài)的統(tǒng)稱; “血不利則為水” 中的 “水”,是指因 “血不利” 而使津液輸布、代謝失常導致的病理狀態(tài),包括: 水液溢于肌膚, 按之沒指, 有形可征的水腫; 血行不暢,水溢脈外而致的臟腑組織粘膜的充血水腫; 由血脈滲入體腔內(nèi)的積液。在心悸證臨床上,很多心源性水腫、肺心病、心包積液等病人出現(xiàn)以心悸、水腫為主癥,皆與 “血不利” 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2)“血不利則為水” 的意義: 仲景的 “ 血不利則為水” 理論,為活血利水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化瘀不忘治水,受其影響 《 血證論》有 “血結亦病水,水結亦病血”, “凡調(diào)血,先須調(diào)水” 之說?!?金匱要略》中言“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乃仲景藉婦人月經(jīng)應時而下這一最能反映血脈和暢的生理現(xiàn)象,闡明水與血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活血利水法的實施提供理論依據(jù)。 臨床上,瘀血與水液代謝障礙常同時存在于心悸證中,根據(jù)中醫(yī) “血不利則為水” 的理論,在臨證中運用活血利水法治療此類疾病,常可收到較好療效。 3)活血利水法在心悸證治中的具體發(fā)揮 根據(jù)仲景“血不利則為水” 的理論, 后世醫(yī)家不斷學習、探討和研究, 并將活血利水法運用于心悸證治療, 但引起“血不利” 的原因很多,如氣虛、陽虛、陰虛、血少等。故應針對 “血不利” 的 病因區(qū)別治療。 現(xiàn)將其治 法歸納如下: ①補 (行) 氣活血利水法: 《 素問· 調(diào)經(jīng)論》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 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說明氣血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關系。本法用于氣虛陽衰,血瘀水停導致 的心悸不安, 凡見短氣乏力, 面浮臉腫,肢倦怠, 頭暈目 眩,舌淡苔白,脈細而澀等證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活血行水之品化裁。《 素問· 至真要大論》云 “疏其氣血令其調(diào)達,而致和平”, 提出了 氣滯血瘀的原則。中醫(yī)學說還指出“氣行則血行”、 “氣滯則血瘀 ". “活血宜治氣’, 根據(jù)這個理淪,臨床上用活血化瘀藥時,適當加入補氣藥效果更佳。 例: 邵某,男, 46歲,1989年7 月20 日診。原有肝炎病史,近月來自覺肢體倦怠,腹?jié)M納差。在某醫(yī)院診為 “慢性肝病,肝硬化”,經(jīng)治療2月余無顯效,證見心悸怔忡,短氣乏力,兩脅隱痛,腰膝酸軟,下肢及眼瞼輕浮,舌質(zhì)淡,邊有瘀點,鞏膜黯黃,脈沉細而弦。檢查:肝脅下3厘米, 質(zhì)偏硬, 壓痛 〔 + ), 脾脅下2.5厘米, 腹部移濁 ( + ),下肢呈凹陷性水腫, 證屬氣虛為本, 血水互患為標。 擬標本同治。 藥用:黨參、 黃芪 各20g, 柴胡、 升麻、 陳皮各6g,白 術、 茯苓、 當 歸、 大腹皮 各10g, 澤 瀉、 郁 金 各1 5g, 赤 芍30g,日1劑, 臨 床 癥 狀 消失, 肝功能穩(wěn)定,一年后能參加一般體力勞動。 按: 氣可化水, 氣不化則影響津液輸布, 從一派氣虛征象可知, 對氣虛水停,《 金匾要略》防己黃芪湯主之,補中益氣湯亦本補氣行水立法,方亦平淡,故不求速效,而施緩圖,待機體功能漸復而愈。 ②養(yǎng)血活血利水法: 本法適用于血氣虧虛,氣滯血瘀,水化不利、血水互結所致的心悸氣短,面色無華,頭暈眼花,肢體疲倦,唇甲不紅,肌膚輕浮,便頻沒少,舌淡暗紅,脈虛細而遲,可用當歸芍藥散,或四物湯加利水藥治療。 例: 陳某,男, 50歲, 1988年12月10 日 初診。 患慢性腎炎六年,近十余天來,出現(xiàn)心悸不安, 頭暈納嘔, 視物不明, 全身疲倦, 腰背痛楚, 行走困難, 足膚浮腫, 波及臍腹,口唇暗紅, 大便不實, 小便量少,舌質(zhì)黯,苔薄, 脈虛而細,證屬血虛瘀滯,水液不化。處方: 當歸、白 芍、 熟 地 各12g, 澤瀉、 茯苓、 女 貞、 黃芪各10 g, 丹參、 雞 血 藤、 棗仁各1 5g, 川芍、炙甘草 各5g, 大 腹皮18g。 服5劑 后, 臍浮腫略 退,小便增多,再予原方 10 劑,諸癥好轉(zhuǎn),續(xù)以上方出入,連用一月余,諸恙悉平。 按: 本方即當歸芍藥散加減而成, 方以四物補血, 黃芪合茯苓、 澤瀉、大腹皮益氣而行水, 蓋以棗仁、 丹參、 雞血藤活血安神, 合奏標本同治之功。 ③滋陰活血行水法: 本法適用于臟腑功能失常, 陰液虧損,氣弱血滯,以致瘀阻水停。癥見心悸失眠,頭暈目 眩,脘腹痞悶,手足心熱,口干不欲飲,下肢浮腫,舌質(zhì)紫紅,脈虛數(shù)者,方選一貫煎合牡蠣澤瀉散加減。 例: 胡某,男,46歲,1987年2月19 日 診。因患急性肝炎失治,一直神疲乏力, 納呆便秘。 近月心悸失眠,兩脅隱痛, 腰酸腿軟,午后煩熱, 全身浮腫, 小便短少, 大便干結, 舌質(zhì)暗紅, 脈弦而數(shù)。 此屬肝陰虧虛,陰血凝滯,水液不化。處方: 孩兒參、 益母草、 丹參、熟地各18g, 茯苓、 山 藥、 澤 瀉、 枸杞各12g, 牡蠣30g, 鱉甲 、 薏苡仁各1 5g, 女 貞、 郁金、 瓜蔞 仁各10g, 服10劑 后, 浮 腫 稍退, 食 欲改善,大便正常。嗣后均以原方出入,共服100 余劑,臨床癥狀均消失。 按: 柳氏一貫煎原為肝腎陰虛, 津液枯涸, 血燥氣滯, 變生諸證者而設。胡性患者之兩脅隱痛, 腰酸, 午后發(fā)熱, 舌質(zhì)暗紅等, 亦一派肝陰虧虛見癥,故亦選該方,因兼瘀阻水停之病機,故伍鱉甲、 丹參、益母草以活血, 配茯苓、澤瀉、薏苡仁以行水, 加瓜蔞仁以潤腸通便,但肝體得養(yǎng),肝用得舒,瘀血得暢,水腫自退。 ④滌痰活血利水法: 本法適用于痰濁滯經(jīng),血瘀水結之心悸氣促,胸腹不適,頭重身倦,咳嗽痰鳴,肢體麻木,舌強語欠清,舌苔白 膩,邊有瘀點, 脈弦滑數(shù)等癥。 藥選膽南星、 天竺黃、石菖蒲、遠志、半夏、茯苓、海藻、丹參、川芍、元胡、葶藶子等藥。 例: 鄭某,男,57 歲,1988 年 2 月 18 日初診?;悸?20 余年,近月來自 覺心悸氣促,神疲乏力,3天前己出現(xiàn)全身浮腫,入院檢查:頸靜脈怒張,心率 120 次/分,律欠齊,兩肺底可聞到干、濕性啰音,腹水征 ( + ),肝脾腫大,經(jīng)抗炎、強心、利尿等治療未見好轉(zhuǎn),診見心悸氣急, 胸悶不適,喘促不得寧,痰聲漉漉,周身浮腫,口唇發(fā)紺,舌質(zhì)暗紅,脈虛數(shù)而滑。證屬臟腑俱虛,痰瘀水互患。藥用:法夏、 茯苓、 炒蘇 子、 葶藶子各10g, 丹參、 桑白 皮各1 5g,遠志、 川 芍、 膽星各6g, 黨參、山藥、 薏苡仁各20g, 上方加減, 先后服30余劑,諸癥消失。 按: 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 痰與瘀又每狼狽為奸。 本證即由痰致瘀,由 瘀致水停, 痰為病之本, 故用二陳, 膽星合三子湯豁痰行水治標為主, 黨參、山藥、 薏苡仁等調(diào)和脾胃以固本為輔, 使化痰利水而不傷正,理脾和胃 而不礙痰, 亦兩全之計也。 再如肺源性心臟病心衰的患者, 病理形態(tài)學上除了有明顯的肺氣腫和肺纖維化之外,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環(huán)障礙、周圍肺組織瘀血、肝脾瘀血等。 臨床表現(xiàn)除心悸怔忡、胸悶氣喘、不能平臥、 咳嗽痰多等痰濁壅肺的癥狀外, 每兼見浮腫、 腹水、小便不利等水病之征,以及日唇紫紺、 舌淡紫或有瘀斑等瘀血內(nèi)停之象。 《 血證論 ·卷五·瘀血》 : “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 ” 而痰水同源,皆為水液氣化或輸布異常所致的病理產(chǎn)物,系有形之邪, 其一旦形成, 不僅影響氣機的升降出入,亦可反過來痹阻經(jīng)脈, 加重瘀血, 使病膠結難解。 而選用活血化痰利水法治之,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縮短病程。使血行痰開結散,上焦得清,水津四 布, 則心悸咳喘滿腫諸證自 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