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這是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里記載宋徽宗為群臣演示點茶道的一幕。點茶之法始于唐,盛于宋,在明后期隨著團茶的消亡,散茶的興盛而沒落消亡,然而宋徽宗所講的 “致清導(dǎo)和” 這一茶的精神仍在。出于對宋時這一飲茶風(fēng)尚的迷戀,今天,我們搜尋到龍團鳳餅,也備妥了兔毫、油滴建盞,研習(xí)一趟點茶之法。 1.備水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沖茶最好的水自然是新鮮的泉水,但是現(xiàn)在要備有泉水都很難。我們推薦使用天然礦泉水,或純凈水,但不推薦使用礦物質(zhì)水,自來水也不堪用。煮水的原則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的二沸水為度。也就是說,當(dāng)看到水面呈現(xiàn)魚眼大小、蟹眼大小的沸泡時,即可停止加熱了。再往后煮就是三沸,然而三沸后,騰波鼓浪,水就偏老了。沖茶時,取二沸的水,置邊上至水沒有沸騰的聲音,即用。 2. 碾茶 先用純棉紙包茶,壓碎茶葉,然后入茶碾,碾茶要迅速,不能長時間碾茶,否則有損茶末的新鮮。如果不是當(dāng)年的新鮮茶餅,則最好將茶烘烤后再碾。 3. 點茶 斗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直到花散水出,稱之為“云腳散”,經(jīng)過幾個回合來決出勝負。在北宋時期,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無不以斗茶為樂,樂此不疲。斗茶用的方法就是點茶。點茶總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與水交融,茶湯表面顯現(xiàn)雪沫乳花,但這整個過程不超過數(shù)分鐘。點茶之前要先暖盞,用開水過一遍茶碗,否則茶不浮。然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盞中調(diào)作膏狀,不時以湯瓶沖點,邊沖點邊以竹制的茶筅或銀制的茶匙在盞中回環(huán)攪動,即所謂“擊拂”。 點茶需要技巧,又以因擊拂之法不同盞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有各種名目,自第一湯至第七湯而各有不同。 4. 分茶 點茶完后,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而且每盞茶湯的沫餑要均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