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風寒表證
江 ×× ,男, 53 歲?;颊呖人?3 天,伴有惡寒,無汗。 3 天前自覺咽癢,微惡風寒,夜間少許咳嗽,無汗,繼則咳嗽加劇,咽痛,全身酸痛,微有發(fā)熱,經(jīng)人介紹服小青龍湯(生姜、桂枝、麻黃、白芍、炙甘草、細辛、法半夏、五味子) 1 劑,當晚咳嗽更加厲害,徹夜不眠,伴有心煩,胸悶,口干等,而且上述癥狀加重而來求診。癥見舌質(zhì)紅,苔薄白微黃干,脈浮緊而略數(shù)。西醫(yī)診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診為咳嗽,屬風寒束表,入里化熱的表寒里熱證,治宜外解風寒,內(nèi)清里熱,選容麻黃湯加味:麻黃 10 克,桂枝 10 克,甘草 6 克,杏仁 12 克,石膏 30 克(先煎),生姜 3 片,黃芩 19 克,清水 3 碗煎至 8 分,溫服,兩劑而愈。(李俊彪 . 談談中醫(yī)的“特效處方” . 家庭醫(yī)生, 1985 ⑺ : 25 )
病例二:表虛證
朱 ××,女, 25 歲?;颊?3 年前有“風疹塊”發(fā)作史,于 1982 年 4 月 21 日來診。癥見皮膚瘙癢,夜間為甚,每晚均有風疹出現(xiàn),小如黃豆,大似硬幣,癢甚不能入睡,白天消失,但以手抓皮膚即起皮疹,久不消退,已有一個多月,西醫(yī)診斷為慢性尋麻疹。平時體倦,惡風易汗,面色(造字 1 )白,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浮緩。辨證為肺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營衛(wèi)不和,治 宜益氣固表,調(diào)和營衛(wèi),選桂枝 9g 、白芍 20g 、生姜 3 片、大棗 5 枚、炙甘草 6g 、黃芪 24g 、防風 12g 、白術 9g 、山楂 15g 、云苓 20 g ,連服 6 劑。服藥后晚間已無皮疹,瘙癢消失,繼服上方 3 劑,日間抓后均不起皮疹,但覺心慌心跳,舌質(zhì)淡紅,脈細數(shù),改用益氣養(yǎng)陰,調(diào)和營衛(wèi)法。處方:黨參 12 g 、麥冬 12 g 、五味子 6 g 、黃芪 20 g 、當歸 12 g 、白芍 12 g 、云苓 12 g 、大棗 4 枚、生姜 3 片、桂枝 9g 、防風 12 g , 6 劑而愈。(李俊彪 . 調(diào)和營衛(wèi)治療風疹塊的體會 . 中醫(yī)雜志, 1998 ⑶ : 15 )
病例三:風寒阻絡證
胡××,男, 56 歲?;悸燥L濕性關節(jié)炎,四肢關節(jié)疼痛,下肢清冷,不可屈伸,前醫(yī)曾用五積散、桂枝芍藥知母湯、當歸四逆湯等方均不效。舌質(zhì)淡,中有薄黑苔,脈象沉細。證屬寒凝關節(jié),營衛(wèi)不行,宜溫經(jīng)散寒為治。用烏頭桂枝湯:桂枝 10g 、白芍 10g 、甘草 3g 、生姜 5 片、大棗 3 枚,另用炮烏頭 10g 、白蜜 30g 家水久煎取濃汁兌服。 3 劑后,下肢轉溫,關節(jié)痛減,繼用三痹湯善其后。(何五、張志民、連建偉編著 . 金匱方百家醫(yī)案評議 . 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1 , 176 )
病例四:寒邪犯胃證
王××,男, 27 歲。胃脘痛已 4 年有余,反復發(fā)作,苦楚難言。 3 日前受寒,胃痛驟起,痛勢較劇,泛吐酸水,痛甚惡心欲嘔,喜暖喜按。曾作鋇餐造影:無異常改變。舌暗苔薄脈弦。證屬寒邪犯胃,胃陽被遏,胃失和降。擬溫中散寒,宣通陽氣。處方:高良姜 10g 、香附 10g 、蘇梗 10g 、陳皮 5g 、佛手 5g 、香櫞皮 10g 、炒川楝子 10g 、延胡索 5g 、煅瓦楞子 10 g 、烏賊骨 10 g 、馬尾蓮 5 g 。服上方 6 劑,已不泛酸,飲食如常,隨訪 4 個月,胃病未作。(史宇廣、單書健主編 . 當代名醫(yī)臨證精華?胃脘痛專輯 . 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 1988 , 14 )
病例五:寒滯肝脈證
李 ×× ,男, 7 個月, 1988 年 4 月 2 日就診,患者系母親喂養(yǎng),未加輔食,發(fā)育營養(yǎng)一般。因疝氣哭鬧 4 天而診。查:右側腹股溝處有一光滑、整齊、稍帶彈性的可復腫物,同側陰囊偏大而墜。西醫(yī)外科診斷為:腹股溝斜疝。指紋紫滯,舌苔薄白。予天臺烏藥散加減。藥用:烏藥、木香、炒茴香、青皮各 6g ,炒良姜 3g ,川楝子 4g 、黨參、黃芪、茯苓各 10g ,子母同服此藥。 3 劑后好轉, 12 劑而愈。(汪德云 . 天臺烏藥散加減治疝氣 . 四川中醫(yī), 1989 , 4 : 17 )
病例六:肝經(jīng)實寒證
許 ×× ,女, 52 歲。頭痛近 40 年,尤其結婚后,疼痛逐漸加重,曾反復住院,診為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始終無明顯治療效果。 30 歲以后,逐漸發(fā)現(xiàn)每次房事之后即頭痛難忍,惡心嘔吐,頭熱如烤火狀,房事之前性欲特別強烈。 3 個月前,雖然工作很忙,但一直沒有頭痛,當時感到性欲迫切,但性交之后,頭痛立刻劇痛不止,惡心嘔吐,滴水難進,急住某醫(yī)院以西藥治之,不效,請中醫(yī)以川芎茶調(diào)散治之,服藥后頭痛更加難忍。細察其證,除上所述者,并見脈弦緊,舌苔白,足冷。綜合脈證,診為厥陰肝寒厥逆所致,急予吳茱萸湯加味。處方:吳茱萸 10 克,人參 10 克,生姜 4 片,大棗 7 枚,當歸 10 克,白芍 10 克。服藥 4 劑頭痛大減,飲食稍增,繼服 6 劑,頭痛減去六七,食欲正常。出院后不久,又因房事而頭痛發(fā)作,但較前次明顯減輕,乃繼服上方 10 劑,但卻效果全無。因思房事者,腎氣所主也,此非腎氣之虛而上沖乎?暫以溫腎降逆。處方:沉香 10 克,補骨脂 10 克,骨碎補 10 克,硫磺 1 克,肉蓯蓉 15 克,吳茱萸 10 克,當歸 10 克。服藥 10 劑,頭痛消失,乃將上方為丸,每日 2 次,每次 3 克,服藥 3 個月而愈。 (史宇廣、單書健主編 . 當代名醫(yī)臨證精華?頭痛眩暈專輯 . 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 1992 , 34 )
病例六:風熱表證
王某,女, 18 歲,未婚,工人, 1970 年 12 月 16 日初診。發(fā)熱 2 日,體溫 38.8 ℃,頭云,全身酸痛,咳嗽胸悶,咽赤澀痛,苔薄黃,脈弦數(shù)。證屬外感風熱,入侵肺絡。宜辛涼劑解表清肺。處方:青蒿 10 克,桑葉 12 克,薄荷 6 克,牛蒡子 12 克,瓜蔞皮 10 克,大貝 10 克,銀花 15 克,連翹 15 克,板藍根 12 克, 1 劑,水煎服。 12 月 17 日復診,體溫 37.1 ℃,納呆。原方炒谷芽 12 克,水煎服,遂愈。(《醫(yī)林錐指》)
病例七:風熱犯肺證
孫某,男, 69 歲, 1966 年 3 月 31 日初診。素患高血壓癥,昨起形寒身熱,頭昏倦怠,納滯,溲黃。以清解為治。桑葉、桑枝各 9g 、連翹 9 g 、陳皮 4.5 g 、佩蘭 6g 、杭菊 6g ,生甘草 4.5g ,薄荷 1.5g , 1 劑。 4 月 6 日三診,前藥進后,證情均解,惟尚感疲勞,頭昏,腰稍酸,苔尚凈,脈虛細。桑葉 9g 、滁菊 6g 、黨參 6g 、鉤藤 9g 、杜仲 12g ,桑寄生 9g 、天麻 3g 、龜板 12g 、煅石決明 24g 、六味地黃丸 15g (包煎), 3 劑。(《何任醫(yī)案選》)
病例八:氣分證
周某,男, 34 歲。哮喘發(fā)作,呼吸氣促,胸膈煩悶,見胸高氣粗,痰黃稠,不易咳出,目赤唇絳,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此為熱喘,痰火旺盛之象。治宜清熱宣肺,化痰平喘,以白虎湯加減。藥用生石膏 30g 、知母 9g 、黃芩 9g 、厚樸 9g 、枳實 9g 、五味子 6g 、麻黃 9g 、款冬 9g , 5 劑。另炒廣地龍 30g ,研細,每次服 3g , 1 日 2 次。藥后肺火清而喘咳平。(《經(jīng)方應用與研究》)
病例九:營分證
徐某某,男, 62 歲, 1984 年 1 月 28 日就診?;颊咭虺掷m(xù)發(fā)熱 7 日來院急診。證見發(fā)熱鼻塞,體溫 39 ℃以上,全身肢體酸痛。檢查: X 線胸透示右下肺紋理增粗;血檢:白細胞 7600 ,中性 85 ;肝功能: SGPT68 單位,總蛋白 7.3 ,白蛋白 3.3 ,球蛋白 4.0 ;血沉 101mm 。西醫(yī)診斷為發(fā)熱待查、結締組織病。先予抗生素治療 3 日后,壯熱神昧,入暮尤甚,唇干齒燥,口渴不飲,下肢皮膚散在性紅疹,尿黃赤不暢,便秘,舌紅絳無苔,脈弦細數(shù)。證屬熱毒熾盛,熱爍營血,擬清熱透邪,涼血透疹,予以清營湯加減:水牛角、生地、板藍根各 30g ,丹皮、杏仁、連翹各 10g ,金銀花、制大黃各 15g ,甘草 5g 。 2 日后高熱漸除,紅疹已退趨淡,大便亦行,舌紅苔薄,脈弦略數(shù)。原方去制大換,加雞內(nèi)金 10g , 3 劑后熱除,紅疹已退,在予前方 5 劑,癥狀消失,經(jīng)隨訪無殊,已照常工作。(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6 ⑺: 297 )
病例十:血分證
王某,男, 50 歲,干部, 1977 年 11 月 14 日就診。高血壓病史 16 年當晚因情緒激動驟起左半身不遂,左側口角流涎而急診入院,診斷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動脈硬化、腦溢血(右側內(nèi)囊)”,當即予以甘露醇、止血劑、安定等治療。次日訴心窩部燒灼感,大便干結,色黃,服 Benzocain 后癥狀稍緩,至 11 月 31 日上午突然嘔吐咖啡樣潰瘍,用云南白藥、地榆、三七粉及大量止血定及輸血等均無效,患者仍持續(xù)不斷有少量或每隔 4 ~小時有大量(月 400 ~ 600ml )暗紅色血水及血塊排出,并間歇有咖啡樣胃內(nèi)容物嘔出,至 12 月 2 日中午,病人因出血不止已處于輕度休克狀態(tài),外科緊急作胃大部切除術,但術后依然便血不止,胃抽出液全為鮮紅血水,據(jù)記錄七晝夜內(nèi)失血總量約 11000ml ,患者蒼白浮腫,神思恍惚,血壓 50/90mmHg 。經(jīng)中西醫(yī)會診,決定予以犀角地黃湯。處方:犀角 1200mg (沖)、生地 15g 、丹皮 10g 、槐花 18g 、黃連 3g 、生甘草 5g 、生側柏葉 18g 、人中白 6g 、焦山梔 10g 、石斛 15g 、玄參 15g ,急煎服。當晚及次晨各服 1 劑。另用生地 250g 、鮮藕 250g 、鮮茅根 125g ,搗汁頻飲。藥后病人胃部灼熱感大為減輕,便血量漸少,至晚上大便轉黃色,血壓升至 86/140mmHg ,且未再度出血。(南通醫(yī)學院報 .1982 ⑵: 75 )
病例十一:熱盛動風證
梁某某,男, 24 歲。因雙夏期間勞累過度,加上情志不暢,導致舊病復發(fā)。癥見徹夜不眠,驚惕不安,抽搐頻頻,不能自主,口角流涎,沉默不語,偶有大小便失禁,進食被動,病已一周。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滑。西醫(yī)診斷為癔病性精神??;中醫(yī)辨證屬肝陽浮越,內(nèi)風擾動,痰濁上泛。治宜平肝熄風,清熱化痰。方用羚角鉤藤湯加減:羚羊角 2g ,鉤藤、茯苓、僵蠶、天竺黃各 12g 、生地 30g 、石決明 20g 、生白芍 15g 、象貝、竹茹、地龍各 10g ,冬桑葉 6g ,蜈蚣 2 條。同時配合針刺。用藥 20 余劑,痊愈出院。(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2 ⑼: 413 )
病例十二:邪熱壅肺證
葉某,女, 21 歲, 1974 年 4 月 5 日初診?;颊甙l(fā)熱( 38.5 ℃)咳嗽 9 天,服四環(huán)素等未見好轉??滔碌珶岵缓?,咳嗽痰液黃稠,左脅肋刺痛,精神不振。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 13.8 × 10 9 /L ,中性 0.81 ,胸透示左下肺呈不規(guī)則模糊陰影,舌苔薄黃膩,脈滑數(shù)弦。乃風溫外受,由衛(wèi)入氣,邪熱戀肺,失于清肅,灼液為痰,治擬清熱宣肺而化痰濕。處方:凈麻黃 6g 、杏仁 9g 、生石膏 30g (先煎)、甘草 3g 、生熟苡仁各 15g 、白蔻仁 3g (研細后下)、茯苓 12g 、橘紅 4.5g 、魚腥草 30g 、冬瓜子 15g 、全瓜蔞 12g , 2 劑,水煎服。 1974 年 7 月 10 日三診:寒熱未見復燃,干咳少痰,痰稠色偏黃,上半夜咳嗽較甚。復查白細胞總數(shù)基本正常,胸透示左下肺炎已完全吸收,脈細滑,苔薄黃膩。燥痰濕熱內(nèi)戀,治擬麥門冬湯加減,以潤肺止咳。處方:南沙參 15g ,制半夏 9g ,麥門冬 9g ,甘草 3g ,桑葉、陳皮各 9g ,杏仁 9g ,銀花 12g ,冬瓜子 12g ,炒苡仁 30g ,枇杷葉 12g (包煎), 3 劑,水煎服。(《張伯叟醫(yī)案》)
病例十三:心火上炎證
張某某,男, 25 歲。主訴:兩眼發(fā)紅生眵將近一月,用過多種眼藥水無效。檢查:兩眼瞼結膜彌漫性充血,球結膜接近二眥部充血明顯,舌赤,脈數(shù)。證由心火,治當清降。處方:導赤散加黃芩。 5 劑后復診,充血減退,眼眵已無。再予原方 5 劑而愈。(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82 ⑾: 10 )
病例十四:肝火上炎證
喬×,女, 43 歲,農(nóng)民, 1983 年 7 月就診?;颊呱眢w強壯,面色紅潤,但每次經(jīng)行前兩三天,就出現(xiàn)頭暈頭痛,口苦心煩,旋即鼻內(nèi)出血,阻塞鼻孔則血從口出,有時挾有紫塊,已達半年之久。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有力。診見一派肝膽郁熱之象,予龍膽瀉肝湯加懷牛膝 24g 、荊芥炭 10g 。服藥 3 劑即效,連服 3 個月經(jīng)周期痊愈,迄今為見復發(fā)。(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⑷: 157 )
病例十五:胃熱證
馬×,女, 21 歲,學生??诔?,牙齦出血 4 個月。晨起口內(nèi)出血,刷牙出血,平素喜冷飲,大便常干燥,面紅目赤,牙齦紅腫,有少量牙石,舌紅苔薄黃,脈洪大。診為“急性牙周炎”。治則:清熱瀉火消腫。予以清胃散:生地、丹皮各 20g ,黃連 10g ,升麻 15g ,水煎服,每日 1 劑。連服 12 劑后,口臭、牙齦出血均消失,大便正常。(遼寧中醫(yī)雜志 .1993 ⑿: 25 )
病例十六:腸熱腑實證
陳×,男, 35 歲。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切除術后 3 天,出現(xiàn)腸梗阻癥。腹部脹痛,陣發(fā)性疼痛,飲食不下,大便秘結,腸鳴亢進,下腹部疼痛,以左下為甚,脈弦數(shù),苔黃干厚。辨證屬里實,氣血郁滯,宜攻里通下。投大承氣湯合黃芩加黃芩 1 劑,服后半小時嘔吐,乃改用大承氣湯灌湯,注入后不久,排除多量大便,次日再灌湯 1 劑,大便通暢,癥狀消失,恢復飲食。(新醫(yī)學 .1975 ⑷: 212 )
病例十七:熱毒蘊結證
張某,男, 32 歲。咽痛,發(fā)燒 5 天,疼痛劇烈 1 天。 5 天前汗出脫衣外感風寒,逐漸感到身體發(fā)熱,咽部疼痛,在廠衛(wèi)生室肌注慶大霉素 3 天,咽痛反而加劇,吞咽有阻擋感,說話含糊不清。查體:體溫 39.2 ℃,舌紅苔薄黃脈數(shù)。右側軟腭及懸雍垂紅腫,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體被遮蓋,并且推向內(nèi)下方。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 16 × 109/L 。處方:仙方活命飲加連翹 10g 、牛蒡子 10g 、山豆根 10g ,水煎 300 毫升,早晚分服。 1 劑后咽部疼痛減輕, 2 劑后體溫降至 37.2 ℃, 5 劑痊愈。(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2 ⑸: 15 )
病例十七:脾氣虛證
戈××,女性, 12 歲。因其母體弱多病,晚生此女,先天不足,累及后天,從襁褓時發(fā)育不夠好,直到現(xiàn)在,身矮肌瘦,稍一動作即感勞累氣短,懶于玩耍,且目力非常衰弱,讀書寫字超過 10 分鐘,即感覺目抽而痛,因之休學。于 1973 年 11 月初來北京就診。脈虛軟,舌淡,面色(造字 1 )白,目白睛過白,大便有時不成條,食極少,每頓不過半兩許。認為是脾胃不足,并無其它疾患。用資生丸以培養(yǎng)后天之本。人參 45g 、茯苓 30g 、白術 45g 、甘草 15g 、山藥 30g 、薏苡 22.5g 、蓮子肉 20g 、芡實 22.5g 、陳皮 30g 、麥芽 30g 、神曲 30g 、白蔻 12g 、桔梗 15g 、藿香 15g 、川黃連 6g 、砂仁 22.5g 、白扁豆、山楂各 22.5g 。上方共為粗末,每次 6g ,煎 2 次合在一處,午、晚飯后 1 小時左右各服 1 次。服 20 天后,即食量大增,一月后,每餐可進 3 兩,面色紅潤,精神煥發(fā),喜玩樂動,目力亦見強,能看書寫字持續(xù)半小時以上。因令她堅持下去,并請眼科為診視目疾,云系遠視眼,因營養(yǎng)不足所致,可配眼鏡以幫助目力,未予開藥方治療。(《岳美中醫(yī)案集》)
病例十八:中氣下陷證
李××,女, 34 歲,已婚,干部。系地質(zhì)測量者,長期在野外工作,身體健康。 1972 年開始體力減弱, 1973 年 7 月流產(chǎn),更覺體力不支,頭眩,低燒,畏冷,自汗,背部汗多,每日更衣數(shù)次,疲勞、癡睡、食欲一般,小腹有下墜感,時欲大便,但量少不暢,夜尿 2 ~ 3 次,清長,脈象浮大而軟,舌質(zhì)淡,苔薄白。證屬脾陽虛衰,中氣下陷,擬溫陽益氣,甘溫除熱,用補中益氣湯加味:西黨參 15g 、炙甘草 6g 、白術 20g 、當歸 6g 、陳皮 6g 、升麻 6g 、紅柴胡 6g 、黃芪 15g 、防風 10g 、附片 3g 。 5 劑后低熱退,汗止,頭暈及小腹墜脹感減輕。守原方加半夏 6g 、天麻 5g , 5 劑。繼用補中益氣丸調(diào)理善后。(《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彭崇讓案)
病例十九:脾不統(tǒng)血證
宋××,女, 39 歲。素感動則氣短,納食無味,四肢乏力。此次行經(jīng)則血崩不止,其勢甚急,伴精神倦怠,氣短懶言,面色萎黃,下血色淡而質(zhì)清。舌 淡苔薄,脈虛大。此乃脾虛氣弱,不能統(tǒng)攝血液所致。法當補脾益氣以攝血。令先以高麗參 10g ,煎服,繼投膠艾四物湯加味:阿膠 10g 、艾葉炭 10g 、當歸 10g 、川芎 10g 、熟地 10g 、白芍 10g 、地榆 10g 、黃芪 15g 、側柏葉 12g 。一晝夜連服 2 劑,下血頓減,但仍淋漓不斷,脈沉細緩。此脾氣素虛,沖任不固所致,取健脾益氣固攝沖任之法,投補中益氣湯加減。 3 劑后,漏血已止,依原方隨證加減,續(xù)服 2 余劑,諸證悉除。(《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楊世清案)
病例二十:肺氣虛證
彭××, 15 歲,女性。出生后七月,因感冒而遺留咳喘,且纏綿難愈,發(fā)育不良。及學齡后,一遇勞累,亦每致發(fā)病。其父知醫(yī),常以小青龍湯、二陳湯等消息治之,屢治屢發(fā)。此乃久病宿疾,耗傷人體正氣,致抗病力量日益減弱,故一遇勞累后寒襲風吹,即舊病復發(fā)。臨時治療,是急則治標之法,雖病暫愈,正氣未復,故終無愈期。故發(fā)作時投以降氣疏肺之劑,愈后即囑其不間斷地服河車大造丸。紫河車 1 具,川牛膝、淡蓯蓉、天門冬、川黃柏(鹽水炒)、五味子、鎖陽、全當歸各 21g ,大熟地 60g ,大生地、枸杞各 45g ,杜仲 30g 。共為細末,蜜丸 9g 重,每服 1 丸, 1 日 2 次,白開水送下。半年后,體格健壯,發(fā)育迅速,隨之宿疾亦蠲除。紫河車本氣血所生,能大補氣血,為本方主藥,故常服能使精血日增,不特勞損之疾得以蠲除,虛弱之體亦日臻強壯。(《岳美中醫(yī)案集》)
病例二十一:心氣虛證
孔某,男,成人,職員。初診, 1975 年 2 月 6 日。 2 年來心悸時作時休,胸悶善太息,氣短,大便干結。舌質(zhì)淡紅,苔薄,脈小弦結代。 1972 年心電圖示頻發(fā)早搏。證屬氣血虧耗,心失所養(yǎng),以致心陽不振,氣血失于調(diào)暢。治當補益心氣,調(diào)養(yǎng)陰血,兼通心陽,佐以理氣活血之法。黨參 12g 、炙甘草 9g 、桂枝 6g 、赤芍 12g 、當歸 12g 、淮小麥 30g 、佛手 4.5g 、郁金 12g 、香櫞皮 9g 、茶樹根 30g 、紅棗 5 枚, 7 劑。藥后心悸略減輕,胸悶已瘥。舌苔薄,脈小結代。再擬前法,去淮小麥,加磁石 30g , 7 劑。心悸續(xù)減,后隨證加減又服 20 余劑,諸證基本消失,納香。診脈未見結代。再守前法,又服 7 劑以鞏固療效。(《黃文東醫(yī)案》)
病例二十二:腎氣虛證
李××, 30 歲有余。患癆多年,肺損津虛,腎虧消耗。近數(shù)月來,不分晝夜,有夢無夢,精自滑遺,漸至舌紅苔少,面白顴紅,喉干口渴,腰酸脛軟,失眠多夢,眩暈無神,陽痿早泄,脈細而數(shù)。初擬知柏地黃丸加味,治療二旬,精滑不止,脈證依然。蓋滑遺既久,陰損及陽,治法既宜壯水滋陰,又須溫陽固攝。乃仿景岳大補元煎、三才封髓丹及金鎖固精丸三方化裁為用:赤參須 6g 、熟地黃 12g 、淮山藥 12g 、山茱萸 10g 、杜仲(鹽水炒) 10g 、枸杞子 10g 、黃柏(鹽水炒) 10g 、天門冬 10g 、蓮蕊須 10g 、湘芡實 12g 、煅龍骨 12g 、煅牡蠣 12g 、潼蒺藜 12g 、北五味 5g ,水煎服。守服三、四十劑,諸證顯著減輕,惟滑遺仍不得止。乃改用威喜丸,先服澀精,以治其標,果然月余獲效。繼用上方改湯為丸,補澀兼顧,守服月余,遂得鞏固。(《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陳松筠案)
病例二十三:心血虧虛證
段××,女, 43 歲。陣發(fā)性怔忡 10 年,曾多次住院治療,診斷為“多發(fā)性室性早搏”。來診前,怔忡較甚,胸悶氣喘,頭暈眼花形寒肢冷,睡時夢多,耳鳴腰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結,小便短少。診視面部浮腫,舌苔白,質(zhì)淡紅,脈結代。為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血不溫養(yǎng)經(jīng)脈所致,治宜益氣復脈。用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 10g 、黨參 15g 、桂枝 6g 、生地 12g 、麥冬 10g 、阿膠 6g 、丹參 6g 、棗仁 10g 、夜交藤 10g 、生姜 6g 、大棗 6g 。服 5 劑后,上述癥狀均有減輕,服完 30 劑后,心悸怔忡消失,眠食均佳,苔薄白,脈沉無力,仍頭暈、眼花、耳鳴,前方加減,以善其后。(《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張海清案)
病例二十四:心脾兩虛證
王××,女, 33 歲,演員, 1975 年 4 月 10 日初診。失眠 10 余年,今年起尤為嚴重。近 3 月來臨睡服安眠藥,入睡不到 3 小時,甚至僅睡 3 小時。醒后心悸不寧,煩躁,不能再入睡。上午頭昏,下午頭脹痛,晚上頭痛尤甚,頭部筋脈緊張,頸部板緊不舒,噯氣,每餐僅吃一兩,健忘,思維不易集中,情緒抑郁,以往便秘,近一個月來大便日行二、三次,精神疲乏,怕冷,腰酸帶下。脈弦細,舌質(zhì)淡青,苔薄膩。脾胃運化不健,生化之源不旺氣血虧虛,血不養(yǎng)心,以致心神不安,肝陽上擾,由失眠心悸引起頭昏脹痛。治擬補養(yǎng)心脾為主,方用甘麥大棗湯合定志丸。炙甘草 9g 、淮小麥 30g 、大棗 5 枚、郁金 9g 、菖蒲 9g 、炙遠志 4.5g 、黨參 9g 、木香 6g 、珍珠母 30g 。服 6 劑,大便轉稠,每天一次,胃納略振,每餐一兩余。但食后仍有脹氣,睡眠約三、四小時,晚上頭痛亦有減輕。脈弦細,舌淡清,苔薄膩。證屬脾不健運,氣血生化不旺,心失所養(yǎng),而成失眠健忘之證,重點要健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守原意仍用上方加減。續(xù)服 30 余劑,胃納增加,大便正常,營養(yǎng)吸收較好,氣血漸充,心神得以安寧。(《黃文東醫(yī)案》)
病例二十五:肝血虛證
陳××,男性, 41 歲,于 1974 年 3 月 10 日就診。主訴于 1970 年 6 月 14 日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 340 單位,肝大、質(zhì)軟。診斷為:肝炎。連服中西藥兩月余, 8 月復查,谷丙轉氨酶 400 以上。醫(yī)生囑其絕對禁止活動,服中藥多劑無效。診其左寸關沉緊,舌嫩紅縱橫小裂紋,有時滲出稀血水,牙齦亦出少量血,服破血藥時更甚,肝掌。自幼有手抖唇顫宿疾,是久病肝氣郁結兼有虛寒之象。虛寒是與長期服大量清熱化瘀之劑分不開的,舌出稀血水,服破血藥更甚,是氣乏攝持之力,血有脫象,舌嫩紅系陰虛血弱之征。清化之法既不效,且有副作用,主要矛盾已形成血虛欲脫,氣餒無權之候,應以補血益氣之劑治之。投與李東垣的圣愈湯:當歸 15g 、白芍 12g 、川芎 6g 、熟地黃 15g 、黃芪 15g 、黨參 9g 。此六味都是醇厚和平滋潤之品,能疏通氣血,調(diào)和內(nèi)外,較八珍、十全大補等方為優(yōu)。 4 月 25 日二診,脈左關弦細,弦為陰脈,細則血虛。舌嫩紅稍好,仍有裂紋,牙齦尚有血,口干,肝仍大,谷丙轉氨酶 170 單位,首次肝功能好轉。仍于原方加丹參,以助四物活血祛瘀生新。并每日服大黃(造字 2 )丸 1 丸(分兩次服下)。 7 月 10 日,三診,服前方 50 余劑,除手抖、唇顫痼疾外,癥狀均減輕,檢查肝功能已完全正常,精神旺盛。因左關脈仍稍弦,舌裂處有時出血,仍日服大黃(造字 2 )丸 1 丸。(《岳美中醫(yī)案集》)
病例二十六:心陰虛證
劉 ×× ,男, 36 歲。主訴:通宵不能入睡已 3 年,午后僅睡片時,舌干,面目淡白,脈細數(shù)而澀。知因苦思力索,睡少言多,耗血損陰所致。法當滋腎養(yǎng)肝,寧心清熱。擬六味地黃湯合加味酸棗仁湯治療:熟地 30g 、山萸肉 20g 、茯神 20g 、淮山藥 20g 、首烏 20g 、龜板 20g 、夜交藤 20g 、棗仁 20g 、炙甘草 20g 、玄參 20g 、丹皮 10g 、川芎 10g 、知母 10g 、五味子 10g 。連服 20 劑。嚴禁煙、酒、辛辣、濃茶等,一月之后,睡眠恢復正常。(《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顏素琴案)
病例二十七:肺陰虛證
鄢 ×× ,女, 50 歲??妊┭?,經(jīng)檢查無肺結核病。常因感冒誘發(fā),時發(fā)時止,反復 5 年。近因感冒又咳嗽咯血,面部浮腫,午后低熱,頭暈目眩,胸悶短氣,心煩盜汗,咽喉干燥,大便干結,小便黃少。察其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以肺主氣,外合皮毛,肺氣清肅則能宣發(fā)衛(wèi)氣行于體表,以御外邪,若肺氣不足則易受外邪侵襲。本例由于反復發(fā)作,導致氣陰兩虛,虛火內(nèi)熾,灼傷肺絡而咯血,治宜養(yǎng)陰潤肺止血。生地 10g 、百合 15g 、麥冬 10g 、玄參 10g 、貝母 6g 、當歸 10g 、赤芍 10g 、沙參 15g 、白及 6g 、旱蓮草 3g 、黃芩炭 10g 、甘草 6g 。服上方 15 劑,咳嗽咯血均止,二便正常,仍有頭暈目眩、低熱不退、食少神疲、四肢無力、口苦咽干等癥,舌紅苔白,脈沉細弦??芍⑹Ы∵\,氣陰難復,采用健脾益氣以善其后。(《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張海清案)
病例二十八:肝陰虛證
魏 ×× ,男, 12 歲,于 1973 年 11 月 18 日來診。其父代述: 1970 年 9 歲時,曾受一次大的驚恐,并較長時間的憂恐,以致大便日溏瀉 2 ~ 3 次,手顫動不休,平舉更甚,腿痿軟,走路曾跌倒過,目遠視模糊,頭暈,后腦尤嚴重,中醫(yī)按風治,西醫(yī)給鎮(zhèn)靜劑, 3 年來未效。切其脈兩尺虛,左關現(xiàn)弦細,舌紅無苔。綜合脈癥,是屬陰虛?!端貑?? 陰陽應象大論》:“恐傷腎”;《素問 ? 舉痛論》:“恐則精卻”??傆^《內(nèi)經(jīng)》諸說,說明患兒的病原乃腎因恐懼損傷陰精而累及肝,至發(fā)生種種病態(tài),其本在腎,應取六味地黃丸為主以滋養(yǎng)肝腎,從培本入手。熟地 12g 、山茱萸 6g 、淮山藥 6g 、建澤瀉 4.5g 、粉丹皮 4.5g 、云茯苓 4.5g 、枸杞果 6g 、甘菊花 3g 、五味子 4.5g 、麥冬 4.5g 、補骨脂 3g 、胡桃肉 3g 。服藥 30 余劑,左關弦象已無,顫抖見穩(wěn)定,腿不軟,大便日 1 次。惟目不能遠視,多夢。原方加龍骨再服,以斂目神而止多夢。又服數(shù)十劑,顫抖已基本痊愈,余證亦消失。(《岳美中醫(yī)案集》)
病例二十九:腎陰虛證
唐 ×× ,女, 37 歲。頭痛頭暈而重,腰膝酸軟,精神萎靡,睡眠欠佳,眼目昏瞀,閱讀書報久則流淚。病起已數(shù)月,幸食納尚可。脈象沉細弦,舌質(zhì)正常無苔。脈證合參,證屬肝腎陰虛。腎主骨、生髓,《內(nèi)經(jīng)》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弦冒。”腎精不足,腎水無以滋養(yǎng)肝木,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亦導致頭痛眩暈。治宜補肝腎之陰。方用左歸飲化裁:熟地 12g 、淮山藥 12g 、山萸肉 10g 、茯苓 10g 、枸杞子 10g 、菊花 10g 、川芎 4.5g 、細辛 3g 、白芷 6g 、炙甘草 3g ,水煎服。連服 5 劑,頭痛漸止。囑仍服原方 5 劑,以資鞏固。(《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曾紹裘案)
病例三十:胃陰虛證
王 ×× ,女, 18 歲,學生, 1974 年 3 月 5 日初診?;紘I吐已一年余,食后胃中不舒,漸漸吐出不消化物,無酸味,吐盡方舒。吐后又覺饑嘈,略進飲食,泛吐如前,形體消瘦,大便艱難( X 線胃腸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口干。舌質(zhì)紅,脈細弱。由于精神刺激,饑飽失調(diào),引起久吐不止,導致氣陰兩傷,上逆之氣,從肝而出,損傷脾胃。先用順氣降逆,泄肝和胃之法。旋覆花 9g 、煅赭石 12g 、北沙參 9g 、麥冬 9g 、金鈴子 9g 、半夏 9g 、陳皮 9g 、姜竹茹 9g 、谷芽 12g 、枳殼 4.5g 。 3 劑后嘔吐略減,胃嘈如前,前方再加黃連 1.5g 。服 14 劑后,嘔吐已止,大便已通,飲食漸進,胃中較舒,但神疲,舌紅無苔,脈細??梢娖⑽敢褌?,氣陰未復,再與益氣生津,健脾和胃之法,方用《金匱要略》麥門冬湯加減。麥冬 9g 、半夏 4.5g 、黨參 9g 、生甘草 3g 、陳皮 4.5g 、香谷芽 12g 。此方囑連服 10 劑,鞏固療效,并注意飲食不宜過量,以防復發(fā)。(《黃文東醫(yī)案》)
病例三十一:亡陰證
葉 ×× ,男, 32 歲,干部, 1996 年 9 月 10 日就診?;颊咂剿伢w健,于 1 小時前行痔瘡手術,手術順利?,F(xiàn)感心悸不寧,觀病人煩躁不安,汗出較多,如珠如油,舌質(zhì)偏紅,脈微細欲絕。查體:心率 120 次 / 分,血壓 60/40mmHg ??紤]為手術麻醉藥普卡因過敏所致的過敏性休克。中醫(yī)辨證為津氣欲脫的亡陰證。當即給予液體輸入,并用生脈飲注射液 10ml ,入小壺,再以生脈飲注射液 20ml ,加入大瓶中靜脈點滴。經(jīng)治療 2 小時后,患者血壓恢復至 110/70mmHg ,諸癥消失。(驗案)
病例三十二:心陽虛證
劉 ×× ,男, 57 歲,工人, 1975 年 2 月 18 日初診。胸悶不舒,偶有胸痛,心悸不寧,睡眠尚好,大便干結。近日感冒,略有怕冷咳嗽,舌苔膩,脈結代?;颊?1972 年因胸悶胸痛作心電圖正常; 1973 年 5 月及 1974 年 4 月作運動實驗均為陰性,室性早搏。證屬胸陽不振,氣滯血瘀。胸痛、胸悶皆由胸陽不振,氣機不暢所致,病延日久則氣血瘀滯。脈結代亦為心陽不足,脈絡阻痹之證。治以通陽理氣,活血化瘀,以炙甘草配桂枝溫通心陽為主。炙甘草 9g 、桂枝 4.5g 、赤芍 15g 、茶樹根 30g 、紅花 6g 、郁金 9g 、瓜蔞皮 12g 、川樸 6g 、陳皮 6g 。上方據(jù)脈證加減續(xù)服 20 余劑,胸痛日見輕減,胸悶、脈結代基本消失。繼給予成藥調(diào)理。(《黃文東醫(yī)案》)
病例三十三:脾陽虛證
白某,男, 39 歲?;悸愿窝?6 年,兩脅間歇性疼痛,大腹脹滿,納食乏味,噯氣頻頻,腸鳴矢氣,大便溏薄,一日而次或隔日一行,曾先后 5 次住院。經(jīng)保肝、丙酸睪丸酮等治療后均可獲暫時效果。診得六脈虛遲無力,舌胖大,苔膩而浮。緣起病于早年饑飽勞役,脾胃升降失職,健運無權,恰與《金匱要略》“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之證本符,則與法半夏 9g 、萸炒連 3g 、枯黃芩 9g 、干姜片 6g 、炙甘草 6g 、潞黨參 9g 、大棗 4 枚。二診,前方日服 1 劑,一月來納差、腸鳴、矢氣等癥狀已大為減輕,但仍有腹脹脅痛,舌脈同前,擬《傷寒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厚樸 9g 、生姜 6g 、半夏 6g 、黨參 9g 、炙甘草 6g 。服藥 20 劑,腹脹大減,基本消失,除脅有隱痛之外余證均除,脈象較前有力,精神充沛,出院返四川工作,囑再服一段時間半夏瀉心湯及補中益氣湯為善后調(diào)理。(《岳美中醫(yī)案集》)
病例三十四:亡陽證
楊 ×× ,男, 31 歲,農(nóng)民。體質(zhì)素虛,忽患足膝脹痛,延醫(yī)服藥旬日以來,殊無療效,檢閱前方,大抵多用風濕疏散之劑,而無維護體元之方,以致大汗淋漓,轉為虛脫之候,病情甚險,應邀會診。其證汗淋如雨,四肢厥冷,脈沉微欲絕,或有議用千金生脈散者。余細思之,病已至此,千鈞一發(fā),殊非一般平淡之劑能濟事,茍非通脈四逆,豈能招回垂絕之陽!此際非大劑參附湯不可,遂當機立斷,為疏方如下:高麗參 15g 、附片 30g 、白術 15g 、五味子 3g 。藥進 1 劑,大汗已收,再進 1 劑,四肢溫暖,脈轉正常,諸癥皆愈。(《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 ? 王孟堅案》)
病例三十五:肝郁證
周某某,男, 38 歲, 1972 年 10 月 30 日診。患病毒性肝炎 6 年余,久治未愈。證見脅痛隱隱,且于惱怒之后脅痛明顯增劇,納減腹脹,時有噯氣,大便欠爽,小便淡黃,脈弦細而澀,舌質(zhì)微紫,苔白膩。體檢:肝上界在第 6 肋間,肋下 4 厘米,質(zhì)軟,叩壓痛( + ),脾未觸及。肝功能:黃疸指數(shù) 6 單位,麝香草酚絮狀( ++ ),硫酸鋅濁度 18 單位,谷丙轉氨酶 288 單位。辨證為肝郁氣滯,血運不暢,瘀阻絡脈使然。主以疏肝理氣,和營宣絡。柴胡 6g 、郁金 9g 、枳殼 6g 、橘絡 6g 、香附 9g 、川芎 6g 、赤芍 9g 、白芍 9g 、建曲 9g 、雞內(nèi)金 9g 、茜草根 9g 、丹參 15g 、川楝子 9g 、綠萼梅 9g ,服 7 劑,脅痛略減。繼宗原方減川芎、郁金,加當歸、紅花、枸杞等,計服 80 余劑,脅痛等恙消失,肝功能復查正常。(《中醫(yī)治法精粹》)
病例三十六:肝郁脾虛證
吳某,女, 38 歲, 1980 年 12 月 3 日初診。因某事糾葛,遂起抑郁不舒。 4 天來四肢陣發(fā)性抽搐,肢體麻木,頭痛頭暈,善悲哭泣,心情煩躁,夜不安寐,食不甘味,胃脘痞悶,精神疲憊,舌淡苔薄黃,脈弦。恙由情志失于暢達,肝氣郁滯,“木郁達之”,擬逍遙散加減。柴胡 6g 、當歸 9g 、白芍 9g 、茯苓 12g 、菖蒲 9g 、夜交藤 20g 、蓮子心 6g 、青陳皮各 6g 、蘇梗 6g 、川楝子 6g 、甘草 6g 、生龍牡各 15g 。 6 劑后諸癥大減,抽搐已止,入晚已能睡 4 ~ 5 小時。囑時時戒怒,心胸開朗,再以上方增損調(diào)治 10 余劑告愈。(趙緊鐸治驗,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82⑺ : 13 )
病例三十七:肝氣犯胃證
張某某,男, 38 歲。胸脘脅肋脹竄痛已 10 余年,甚則掣及后背,食欲不振,噯氣,泛酸,有時欲嘔,大便較干,易發(fā)煩躁,夜寐欠安,周身倦怠乏力。舌苔薄黃,脈沉澀微弦。血虛不能養(yǎng)肝,肝氣橫逆,胃失和降,氣機郁滯所致,擬用疏肝和胃治之。方用柴胡 5g 、薤白 10g 、丹參 25g 、杭白芍 10g 、瓜蔞 20g 、砂仁 5g 、炒枳殼 6g 、酒川芎 5g 、檀香 3g 、醋香附 10g 、廣皮炭 6g 、炙草 3g 、半夏曲 6g 、沉香 6g 、旋覆花(代赭石 12g 同布包) 6g 。半月后患者因感冒來診,謂前治脅痛藥 3 劑,諸癥頓除,至今未再復發(fā)。(《施今墨臨床經(jīng)驗集》)
病例三十八:胃腸氣滯證
王某,男, 42 歲。患“胃痛” 10 余年。近 3 天宿疾發(fā)作,脘腹作痛,大便溏薄,滯而不爽,舌苔白膩質(zhì)淡,脈弦細滑。病屬脾胃陽虛,濕熱蘊積腸道,治宜溫中散寒,清熱燥濕,調(diào)和胃腸,擬方半夏瀉心湯加神曲、木香、雞內(nèi)金、白芍,服 8 劑而愈。(四川中醫(yī) .1984⑹ : 59 )
病例三十九:氣滯血瘀證
范某,女, 33 歲,初診 1961 年 8 月 3 日。心區(qū)絞痛,胸悶氣急,面色(造字 1 )白,肢冷麻臂,皮膚瘀斑。苔薄膩,舌尖絳,脈細如絲。此心陽不足,陰寒凝聚,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故病體雖屬不足,但治當溫通心陽,活血行瘀,以攻為補。方用,桂枝 9g 、附子 9g 、柴胡 6g 、桃仁 12g 、紅花 6g 、赤芍 9g 、香附 9g 、枳殼 6g 、姜黃 9g 、白芥子 6g 。二診 9 月 16 日。前晚突然氣急,絞痛 3 次,呼吸困難,急診于某醫(yī)院注射氨茶堿后更覺不舒,頭暈嘔吐,痛時不能言。刻診胸前仍悶痛,氣急,左臂麻木。脈細無力,苔白邊紫。再予通陽活血。方用桂枝、附子、干姜、柴胡、桃仁、紅花、赤芍、丹參、郁金、王不留行子。三診 1962 年 5 月 5 日。絞痛久已不發(fā),僅覺胸悶隱痛,小溲頻數(shù)而已。此乃心腎之陽兼衰之故。方用桂枝、附子、桃仁、紅花、赤芍、丹參、香附、王不留行子、澤蘭、失笑散、益智仁、云南白藥中紅丸。服后病情得以緩解,仍歸功于通心陽,活血祛瘀之法。(《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 朱錫祺醫(yī)案》)
病例四十:氣虛血瘀證
楊某,女,成年。 1974 年 10 月 8 日初診。右半身不遂兩月,患者于勞累后,先感覺右下肢酸而木, 8 月底至 9 月初發(fā)展到整個右半身感覺喪失,運動障礙,神志不清,伴有便結,痰多,納差,苔薄。氣虛血瘀。當擬益氣活血化瘀。黃芪 9g 、炙地龍 9g 、赤芍 12g 、川芎 6g 、桃仁 6g 、紅花 6g 、菖蒲 6g 、炙遠志 4.5g 、制膽星 6g 。服藥 4 劑后于 10 月 12 日復診時,神志不清,頭暈,痰多不易咳出,食欲差,大便不通。華山醫(yī)院診斷“腦血管栓塞”。原方去膽星,加礞石 4.5g 、川貝片 3g (吞),再服 4 付藥以后,以上方為基礎,加黃芪片 9g 、雞血藤 15g ,續(xù)服 2 月余,患側肢體能上舉,手指能伸展及握拳,神清,生活能自理,并能寫 1200 字。(《老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選遍 ? 劉仲琪醫(yī)案》)
病例四十一:寒凝血瘀證
李某, 22 歲。痛經(jīng)多年,起自行經(jīng)時勞累淋雨,下體涉水受寒所致,每于經(jīng)來少腹疼痛甚劇,喜按,得熱稍減,腰腿酸楚,經(jīng)來量少色淡,或有血塊行之不暢,治擬溫經(jīng)散寒,通調(diào)氣血。當歸 9g 、川芎 9g 、肉桂 3g 、炒荊芥 9g 、赤白芍(各) 4.5g 、炮姜 2.4g 、吳萸 4.5g 、光木香 4.5g 、牛膝 9g 、炒延胡 12g 、白術 9g 、艾葉 9g 、益母草 15g 、制乳沒(各) 4.5 。服 5 劑腹痛止,經(jīng)量較多,腰腿酸痛亦減,原方繼服 5 劑。經(jīng)來腹痛已除,尚隱痛喜熱按,經(jīng)色紅而量較多,但質(zhì)仍稀薄,脈沉而濡,苔薄白舌微胖,仍以前法調(diào)經(jīng)活血,溫脾腎祛寒濕。當歸 9g 、川芎 9g 、熟地 9g 、炒荊芥 9g 、赤白芍(各) 6g 、黨參 9g 、白術 9g 、桂枝 9g 、艾葉 9g 、吳萸 4.5g 、益母草 15g 、制香附 9g 。(《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 嚴又陵醫(yī)案》)
病例四十二:熱結血瘀證
胡某,男, 46 歲。患者 1 年來突然全身皮膚發(fā)紅發(fā)熱,活動或看書后即明顯,開始時一月發(fā)作 1 ~ 2 次,數(shù)天后自退,近來發(fā)作頻繁,甚則可持續(xù)數(shù)天不退,以面部、胸部、上肢潮紅較著,伴有發(fā)麻發(fā)燙等感覺,始診為“劃痕癥”、“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腦電圖似為癲癇反應?;颊呙婕t如火,波及胸頸,脈數(shù),舌紫。古人認為:紅紋,血縷,紅點皆屬瘀癥,乃從“瘀熱入營”例立法。丹參 18g 、紅花 9g 、穿山甲 9g 、桃仁 9g 、赤芍 9g 、丹皮 9g 、川芎 9g 、澤蘭 12g 、生地 12g 、牛膝 g 、生首烏 12g 、水牛角粉 3g (吞),每日 1 劑,另用丹參注射劑,每日肌肉注射 2ml ,服 50 劑后,癥狀基本消失,皮膚偶而有潮熱感,已不復潮紅。(《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 顏德馨醫(yī)案》)
病例四十三:外傷血瘀證
宣某,男, 8 歲。在木板邊玩耍,突然掉下一物打在木板的一端,使木板彈起碰擊在右下頜及頸部,當即皮破出血,隨后頸不能轉動,睡眠不好。檢查:頸偏左,右下頜皮膚擦傷,右頸部肌肉緊張腫大,紅熱,摸痛,但下頜骨骨位正常。治療經(jīng)過:擦傷處涂龍膽紫,頸部敷一號新傷藥,服七厘散,日服 3 次,每次 5 分,按摩以提彈手法為主。共四診, 4 天痊愈。(《傷科診療》)
病例四十四:表濕證
李 ×× ,男, 22 歲,惡寒、發(fā)熱 10 余天,體溫在 40℃ 左右,用抗瘧藥無效。在 ×× 醫(yī)院診斷為副傷寒,予抗生素肌注,體溫未退而入院?;颊弋敃r身熱不暢,體溫 38℃ ,汗出不多,周身酸楚,頭昏面黃,胸悶不饑,小便黃,大便干,日行一次,舌苔白而微膩,脈濡。證屬濕郁衛(wèi)氣,阻滯中焦,濕盛于熱。治擬芳化宣中,淡滲利濕法。處方:藿香 9g 、佩蘭 9g 、杏仁 9g 、蔻仁 9g 、川樸 9g 、茯苓 12g 、滑石 12g 、法半夏 6g 、陳皮 9g 、枳殼 6g 。藥后得 3 ,翌晨熱平,午后回升 37.5℃ ,繼進 1 劑,熱降而不再升,惟頭昏身倦,納少,舌苔薄,脈細。原方再投 1 劑,諸證均瘥。轉以芳化和中,運脾醒胃,調(diào)治數(shù)日,痊愈出院。(江蘇新醫(yī)學院中醫(yī)內(nèi)科教研組,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科,中醫(yī)內(nèi)科學,江蘇人民出版社, 1977 年)
病例四十五:風寒濕阻證
戴某,女, 34 歲。雙手足關節(jié)腫大酸痛,癥情逐漸加劇,關節(jié)強直畸形,至全身不能活動,起坐困難,癱瘓在床?,F(xiàn)胃納不振,脈細,苔膩。著痹為患,法當健脾燥濕,佐以祛風散寒。炒白術 10g 、炒蒼術 12g 、蠶沙 30g 、木防己 10g 、生苡仁 30g 、防風 9g 、制川烏 10g 、桂汁枝 5g 、鉆地風 30g 、砂仁 3g (后下)、蜈蚣 1 條。另取制南星 150g 、白花蛇肉 100g 、僵蠶蛹 150g 。共研細粉,每次服 3g ,每日 3 次。兩月后二診,關節(jié)依然畸形,腫大略有減退,酸痛麻木好轉稍能在床上翻身,胃納轉好,形疲神衰,坐立難支,苔薄膩,脈細。濕邪漸化,運化得健,但久病氣血已傷,肝腎受耗,擬祛痹扶正。(《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病例四十六:濕困脾胃證
王××,男 , 干部。惡心嘔吐,噯氣泛酸,頭暈不適兩月余。伴有氣短納呆 , 口淡無味,厭食油膩;睡眠尚可,二便通暢。曾求治××醫(yī)院經(jīng)鋇餐透視腸胃、腦部拍片檢查等,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西醫(yī)診斷:神經(jīng)性嘔吐,經(jīng)予西藥治療而無療效?;颊咝误w尚可,脈象小弦滑,舌苔膩。系濕滯中宮,胃氣上逆而致惡心嘔吐。擬芳香化濁,和肝降逆為法。蒼術 6g 、厚樸 6g 、陳皮 6g 、藿香 9g 、佩蘭 9g 、茯苓 9g 、半夏 9g 、枳殼 3g 、竹茹 9g 、生姜 6g 、甘草 3g 。服上方 2 劑,嘔吐止,口已不苦,惡心亦有好轉,氣短減輕,大便一日一行,但不實,小便黃,舌根苔黃,擬:原方加黃芩 3g 、砂仁 8 分,續(xù)服 3 劑。諸證遂愈。(沈仲圭,醫(yī)案四則,中醫(yī)雜志, 1965 ⑶: 34 )
病例四十七:肝膽濕熱證
曹××,男, 31 歲?;颊哂?6 天前,突然上腹部脹悶不舒,飲食減少,發(fā)熱 38 ℃以上,曾在本單位醫(yī)務室治療,因服西藥嘔吐,故來院門診。鞏膜及皮膚呈黃色,小便顏色似濃茶,脘悶泛嘔,頭脹,不思飲食,大便 3 日未解,囑住院治療。體檢: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鞏膜黃染,心肺正常,腹部柔軟,肝肋下三橫指。舌苔膩帶黃?;灆z查:黃疸指數(shù) 75 單位;凡登白氏試驗直接陽性;尿膽色素陽性。中醫(yī)診斷:陽黃(熱重于濕型)。西醫(yī)診斷:傳染性肝炎(黃疸型)。采用茵陳蒿湯和梔子柏皮湯加味,服 1 劑后大便得通。如法加減,治療一周后周身黃染大減,胸悶泛惡亦舒,黃疸指數(shù)降至 10 單位。仍照原方去大黃,加重淡滲藥品,繼服藥 10 天,身目黃退凈,肝腫大消退為一橫指。改進黨參、白術、當歸、白芍調(diào)理痊愈。(《黃疸的中醫(yī)治療》,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病例四十八:膀胱濕熱證
?!痢?,男, 34 歲,劇團編導。排尿刺痛,連及兩腰及少腹,已有 3 年余,曾經(jīng)××醫(yī)院確診為“輸尿管結石”,先后進行了 3 次手術摘除結石,但手術后諸癥依舊存在。近幾個月來腰部兩側刺痛陣作,向下放射及于少腹,排尿淋澀作痛,尿液渾赤,加劇時刺痛難忍,須注射鎮(zhèn)痛解痙藥以緩解。神倦納少,面容憔悴,痛甚泛泛欲嘔。舌苔薄白,質(zhì)淡紅,脈弦滑數(shù)。濕熱蘊結下焦,煎熬尿液,積聚成石,阻塞水道,膀胱氣化不行,以八正散加減投之。萹蓄 10g 、瞿麥 10g 、木通 3g 、生草梢 6g 、萆薢 10g 、川斷 12g 、桔梗 3g 、菟絲子 10g 、生小薊 12g 、金錢草 30g 。
病例四十九:大腸濕熱證
李某,女, 3 歲, 1952 年 5 月 7 日初診。肛溫 38.8 ℃,便痢膿血,粘膩不爽,煩躁腹痛,熱壯盛,苔膩,脈數(shù)。葛根 9g 、黃芩 9g 、黃連 3g 、桔梗 9g 、枳實炭、 g 馬齒莧 9g 、白頭翁 9g 、苦參子 4.5g 、炒香豉 9g 、炒白芍 9g 、炙草 3g 、白槿花 9g 、秦皮 9g ,煎一劑服 100mlo ,每小時溫服 10ml 。 5 月 8 日復診:肛溫 36.8 ℃,壯熱退清,便痢漸止,宗原法。(《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病例五十:痰濕中阻證
沈某,男, 13 歲,初診于 1975 年 5 月 28 日。前年 10 月食物過盛,引起哮喘,以后經(jīng)常發(fā)作??淘\哮鳴,咳嗽,吐白沫痰,咳甚則嘔吐,脈滑數(shù),舌苔薄白。病又飲食而起,且咳而嘔,作胃咳治之。茯苓 12g 、姜半夏 9g 、陳皮 9g 、炙干草 3g 、旋覆花 12g (包)、杏仁 9g 、葶藶子 9g 、前胡 6g 、炒白芍 12g 、全當歸 9g 、黨參 9g 、炒白術 9g , 7 劑。 6 月 5 日復診??人砸褱p,胃口較差,脈滑數(shù),苔薄白。前方加谷麥芽各 9g , 7 劑。三診, 6 月 123 日。哮喘有時發(fā)作,但較輕,痰已少,胃口開,口渴。脈滑數(shù)。茯苓 9g 、姜半夏 6g 、陳皮 6g 、炙甘草 3g 、葶藶子 9g 、谷麥芽(各) 9g 、大棗 3 枚, 7 劑。 1978 年 2 月其母來信云:迄今哮喘基本得到控制,偶有小發(fā)作,原方服 3 劑即愈。(《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金壽山醫(yī)案》)
病例五十一:風痰上擾證
陳××,男, 8 歲,患擺頭運動癥已 6 年,于 1976 年 4 月 18 日來初診。其母云:患兒自出生后 4 月開始發(fā)現(xiàn)擺頭,直到現(xiàn)在,日數(shù)次,每次發(fā)作頭部所有擺動約 20 余次,兩拳緊握,兩手微搐,雙目上視,神情呆癡。曾經(jīng)某地區(qū)醫(yī)院檢查擬診為:小兒擺頭運動癥?大腦發(fā)育不全?經(jīng)使用鎮(zhèn)靜劑等西藥治療無效?;純好嫔S,神情癡呆,雙目不靈活,胸脘痞悶,納呆,腹脹便溏,體倦乏力,痰多,舌質(zhì)淡紅,苔厚而滑膩,脈弦細。乃為肝失疏泄,脾虛濕阻,風痰相搏之患。治擬平肝熄風,健脾燥濕化痰。法半夏 6g 、陳皮 6g 、茯苓 12g 、甘草 3g 、鉤藤 6g 、僵蠶 6g 、天麻 9g 、全蝎 1.5g 、白芍 9g 、龍齒 12g 、白術 9g 、菊花 9g ,每日 1 劑,水煎服。每日服 6 次。服 4 劑后,擺頭運動發(fā)作次數(shù)顯著減少,納增,夜間能安靜入睡,精神已不恍惚。繼續(xù)服 12 劑后痊愈,至今未曾復發(fā)。
原按:本例擺頭運動癥系 6 年痼疾,經(jīng)多方治療無效。乃系胎驚所致,故用二陳湯加參、術以健脾燥濕化痰,用鉤藤、僵蠶、全蝎、天麻、白芍、龍齒、菊花以平肝熄風而奏效。(饒宏孝,小兒雜病從痰論治的經(jīng)驗,新中醫(yī), 1982 ⑵: 18 )
病例五十二:風痰阻絡證
廖某,男, 24 歲,教師, 1958 年 2 月 17 日就診。突然口眼喎斜,右眼閉合不攏,口角流涎,咀嚼障礙,舌質(zhì)淡紅,苔白潤,脈細弦緊。風邪中絡,挾痰阻絡,法當搜風滌痰,牽正散加減主之。僵蠶、制附子、制南星、鉤藤、蟬衣、防風、當歸各 10g 、川芎 5g 。連服 10 劑,口眼恢復正常。(浙江中醫(yī)藥, 1979 ⑶: 69 )
病例五十三:痰火擾心證
曹某,女, 23 歲,初診 1976 年 8 月 12 日。病發(fā)年余,神情呆鈍,耳有幻聽,舌體顫動,語言不清,口角流涎,心悸不寧,夜難入寐,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細數(shù)而滑,證屬憂思損及心脾,脾失運化則生痰釀濕,心虛火旺又受痰濕阻遏,導致心竅被蒙,發(fā)為癲疾,擬寧心清火,宣竅化痰:生鐵落 60g 、制半夏 9g 、茯苓 12g 、炒白術 12g 、石菖蒲 9g 、淮小麥 30g 、陳皮 9g 、炙甘草 5g 、枳殼 9g 、黃連 3g 、礞石滾痰丸 12g (包煎), 7 劑后舌苔已退,舌紅仍甚,流涎以少,舌少顫動,神志較清,偶有幻聽。原方去白術、陳皮,加生地 12g 、百合 12g ,再進 7 劑。以后續(xù)診曾用甘松、玄參、丹參、桃仁、磁石等加減。至 10 月 6 日癥狀完全消失。(《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茹十眉醫(yī)案》)
病例 五十四: 燥痰阻肺證
王某,女, 45 歲, 1976 年 9 月 23 日初診。哮喘從 1958 年開始,反復發(fā)作,年甚 1 年,常服罌粟堿、激素亦不能完全控制。前天又大發(fā)作,注射氨茶堿后覺惡心,無寒熱,咳嗽,痰粘色白,納差,大便偏干,脈數(shù)( 100 次 / 分),舌有裂紋,故予肅肺,潤肺,化痰。杏仁 12g 、生甘草 4.5g 、炒黃芩 9g 、前胡 4.5g 、旋覆花 9g (包)、生地 12g 、全瓜蔞 12g 、炙紫菀 15g 、化橘紅 9g 、海浮石 12g 、全當歸 9g 、葶藶子 9g , 3 劑。
復診: 1976 年 10 月 8 日。服藥后哮喘即緩解,停藥又發(fā),痰多如白沫,納差渴不飲,大便已暢,脈弦細,舌偏紅,苔少;前方尚合,加重化痰之藥可耳。杏仁 9g 、生甘草 4.5g 、炒黃芩 9g 、前胡 4.5g 、大生地 12g 、化橘紅 9g 、海浮石 12g 、全當歸 9g 、葶藶子 9g 、炙蘇子 9g 、姜半夏 9g 、白芥子 3g , 7 劑量。
三診: 1976 年 10 月 29 日。上藥加減共服 14 劑,現(xiàn)在罌粟堿、激素已撤掉,哮喘大減,偶有小發(fā)作,時間也很短,胃納增加,脈弦細數(shù)而不揚,舌色尚正,苔薄白,中心剝。續(xù)予清化痰熱。半貝丸 9g (分吞)、炙蘇子 9g 、葶藶子 9g 、白芥子 3g 、旋覆花 9g (包)、杏仁 9g 、前胡 6g 、化橘紅 9g 、炒黃芩 9g 、炒枳殼、全瓜蔞 12g 、當歸 9g 、北沙參 9g 、炙甘草 4.5g , 7 劑。用此方加減續(xù) 14 劑,哮喘完全控制,惟覺氣短,囑其常服冬蟲夏草補養(yǎng)肺氣、肺陰。至 1978 年 5 月隨訪,哮喘未再復發(fā)。 (《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金壽山醫(yī)案》)
病例五十五:痰濕流注證
邢某,男, 57 歲。本年 5 月左小腿患急性丹毒,經(jīng)治 1 周而愈,其后約半月復發(fā) 1 次,先后共反復發(fā)作 7 次,局部腫脹不消,收住治療。檢查:左小腿內(nèi)踝以上慢腫,界線不清楚,皮色暗紫,皮溫稍低。雙下肢血流圖提示:波形基本對稱,血圖正常。脈象沉澀,舌質(zhì)暗紅,苔薄白膩。證屬寒凝痰阻,脈絡不通。處方:鹿角霜 20g 、肉桂 6g 、熟地 15g 、炮姜 6g 、白芥子 5g 、麻黃 3g 、川椒 3g 、雞血藤 30g 、川牛膝 30g 、炙甘草 10g 。頭二煎溫服,第三煎局部熏洗。服藥 8 劑后,皮由暗紫轉淡,腫脹明顯消散,踝內(nèi)皮膚已見皺褶,惟踝關節(jié)活動時稍有疼感。按原方加減又服 10 劑,皮溫恢復正常,腫消痛除,停藥觀察。至今未見復發(fā)。(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1 ⑸ :封三)
病例五十六:寒飲停肺證
哮喘發(fā)作 3 周,咳喘氣急喉間痰鳴,不能平臥,甚則汗出淋漓,服氨茶堿、麻黃素等,效果不顯。既往有哮喘史。初診:咳喘氣急。痰鳴,夜間甚,不得平臥,痰粘色白,面(造字 1 )白,形體瘦,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濡。檢查:咽部充血,兩側扁桃體腫大( + ),兩肺可聞及哮鳴音,并有少許濕羅音。 X 線胸透:肺門陰影擴大模糊,心膈無異常,西醫(y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證屬痰飲戀肺,腎不納氣。治以溫肺化痰,攝納腎氣。藥用炙麻黃 4.5g 、杏仁 9g 、細辛 3g 、五味子 3g 、干姜 3g 、款冬花 9g 、制半夏 9g 、炙甘草 3g 。再診:服上方 1 劑,癥狀漸減,納食與二便正常,予原方去五味子,加葶藶子 9g ,第 3 天哮喘得緩解。再服原方 3 劑,諸癥霍然。
病例五十七:寒飲停胃證
王 ×× ,秋深天氣收肅,背寒咳喘,飲濁上泛。緣體中陽少振,不耐風露所致。最宜暖、護背部。進通陽以治飲。茯苓、桂枝、半夏、白術、苡仁、姜汁炙甘草。(《臨證指南醫(yī)案 · 痰飲》)
病例五十八:飲停胸脅證
張某,女, 21 歲。咳喘胸痛已 10 余日,午后發(fā)熱,咯痰粘稠,入院后體溫 38 ~ 39 ℃ 之間,胸部透視后診為“滲出性胸膜炎”,經(jīng)行胸穿二次,胸水未見減輕,轉中醫(yī)治療。病者咳嗽,氣喘胸中引痛,脈滑實,此水積胸脅之間,病名懸飲,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棗湯。服 1 劑,瀉水約 2 痰盂,咳喘遂減,體溫亦下降,飲食增加。隔 3 日再投 1 劑,復下水甚多,癥狀消失,痊愈出院。(《福建中醫(yī)醫(yī)案醫(yī)話選編》第二輯)
病例五十九:水濕內(nèi)停證
魯 ××,男, 11 歲。 1975 年 4 月,患者乏力尿少,脘腹脹滿,胸悶惡心,時或嘔吐,便干或溏而不爽,鼻衄發(fā)熱,患者已兩日不進飲食,動則喘憋,于 5 月 17 日轉我院門診治療。
主訴:精神萎靡,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鞏膜不黃,左眼瞼下有蜘蛛痣。四肢不腫,腹部膨隆,腹壁靜脈曲張,胸右三肋下叩診濁音,腹圍 90cm ,肝肋下 4cm ,質(zhì)中硬,脾捫及 3cm ,腹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 X 線透視:“右三肋以下見均勻密度增高的陰影,心臟左移,符合胸腔積液。”肝功能檢驗:轉氨酶 7400 單位,麝濁 4 單位,鋅濁 18 單位。苔白,脈沉細滑。臨床診斷:慢性肝炎,肝硬化,并發(fā)胸腔積液,辨證為濕熱蓄郁,氣滯血瘀,脾運無權,水濕停聚,上行犯肺。治法:先宣降肺氣,健脾利水。藥用麻黃 3 g 、葶藶子 10g 、茯苓 25g 、澤瀉 15g 、車前子 15g 、豬苓 12g 、通草 3g 、生石膏 12 (先煎)、生大黃 15g 、黨參 10g 、陳皮 10g 、青皮 10g ,共服 7 劑。二診為 5 月 24 日,藥進 7 劑,腹脹胸滿減輕,食納漸增,腹圍漸小。前方去生石膏加生芪 18g 、防己 10g 、椒目 3g 、赤小豆 30g 、茯苓 30g 。三診為 6 月 24 日,服藥 1 月,二便通利,腹圍續(xù)減至 73cm ,胸腔積液已不明顯,患者精神改善,胸悶好轉,脹滿已除,能隨意自行活動,尚感乏力,舌脈同前,脾肋下一指許,肝肋下二指,肝功能恢復正常,前方收效,遂減麻黃、防己、椒目,加阿膠以養(yǎng)血調(diào)護陰液。(《北京市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病例六十:食滯胃腸證
曹 ××,男, 1 歲。 3 個月來納差,腹瀉日一、二次,伴有不消化食物。近來顏面萎黃,身體消瘦,頭發(fā)枯燥,飲食不佳,便次增多日達五、六次,色黃,水樣便。指紋隱伏,舌無苔,證屬乳食傷脾,脾失健運。治法:逐濕和脾,佐以調(diào)胃。黨參 6g 、茯苓 6g 、白術 10g 、淮山藥 10g 、炒雞內(nèi)金 10g 、神曲 10g 、使君子 10g 、雷丸 6g 、甘草 3g 。
服藥 2 劑,腹瀉止,大便成形,但尚有不消化樣物,飲食仍差,汗多,舌凈,指紋淡,再擬前法加減。使君子 10g 、炒白術 6g 、云茯苓 10g 、黨參 6g 、炒雞內(nèi)金 10g 、炒谷麥芽各 6g 、豬茯苓各 6g 、雷丸 6g 、神曲 10g 、大棗 4 枚。共服藥 7 劑,病痊愈。
按:本例由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所致,故以健脾為主,佐以滲濕消導,收到滿意的效果。(《趙心波兒科臨床經(jīng)驗選編》)
病例六十一:蟲積腸道證
患兒孔某,男, 8 歲。體制素健,發(fā)育正常。于 1973 年 7 月 12 日始精神萎靡,智力遲鈍,時而兩目凝視,寡言沉默,一日 3 ~ 4 次,每次約 2 分鐘左右。曾以多種物理檢查,未發(fā)現(xiàn)陽性體征,診斷不明。西醫(yī)用安定冬眠:中醫(yī)予以止痙諸法,住院 14 天,不但無效,且逐漸加重,抽搐頻繁,腹脹大。經(jīng)查:患兒面容消瘦,蟲斑顯然,精神萎靡,腹脹如鼓,捫按有積塊;抽搐頻繁,每隔半小時至 1 小時抽搐 1 次,是約 5 ~ 10 分鐘,發(fā)作時,兩眼上視,四肢拘急,項背強直,大便兩日未解,苔薄膩,脈虛無力。擬用殺蟲攻積。檳榔 20g 、苦楝根皮 15g 、鶴虱、雷丸各 10 g (研末沖服)、芒硝 9g (沖服)、生大黃 9g (后下)。服藥 1 劑,大便即通,瀉下蛔蟲 114 條,抽搐不再發(fā)作,病消大半。第 2 天,再服 1 劑,又瀉蛔蟲 106 條,腹大盡消,精神不佳。后飲食調(diào)補康健。隨訪 9 年未復發(fā),智力正常,身體健康。(薛中理,蟲痙治驗,傷害中醫(yī)藥雜志, 1983 ⑻: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