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五十一:風痰上擾證 陳××,男, 8 歲,患擺頭運動癥已 6 年,于 1976 年 4 月 18 日來初診。其母云:患兒自出生后 4 月開始發(fā)現(xiàn)擺頭,直到現(xiàn)在,日數(shù)次,每次發(fā)作頭部所有擺動約 20 余次,兩拳緊握,兩手微搐,雙目上視,神情呆癡。曾經(jīng)某地區(qū)醫(yī)院檢查擬診為:小兒擺頭運動癥?大腦發(fā)育不全?經(jīng)使用鎮(zhèn)靜劑等西藥治療無效?;純好嫔S,神情癡呆,雙目不靈活,胸脘痞悶,納呆,腹脹便溏,體倦乏力,痰多,舌質(zhì)淡紅,苔厚而滑膩,脈弦細。乃為肝失疏泄,脾虛濕阻,風痰相搏之患。治擬平肝熄風,健脾燥濕化痰。 法半夏 6g 、陳皮 6g 、茯苓 12g 、甘草 3g 、鉤藤 6g 、僵蠶 6g 、天麻 9g 、全蝎 1.5g 、白芍 9g 、龍齒 12g 、白術(shù) 9g 、菊花 9g ,每日 1 劑,水煎服。每日服 6 次。服 4 劑后,擺頭運動發(fā)作次數(shù)顯著減少,納增,夜間能安靜入睡,精神已不恍惚。繼續(xù)服 12 劑后痊愈,至今未曾復發(fā)。 原按:本例擺頭運動癥系 6 年痼疾,經(jīng)多方治療無效。乃系胎驚所致,故用二陳湯加參、術(shù)以健脾燥濕化痰,用鉤藤、僵蠶、全蝎、天麻、白芍、龍齒、菊花以平肝熄風而奏效。(饒宏孝,小兒雜病從痰論治的經(jīng)驗,新中醫(yī), 1982 ⑵:18 ) 病例五十二:風痰阻絡證 廖某,男, 24 歲,教師, 1958 年 2 月 17 日就診。突然口眼喎斜,右眼閉合不攏,口角流涎,咀嚼障礙,舌質(zhì)淡紅,苔白潤,脈細弦緊。風邪中絡,挾痰阻絡,法當搜風滌痰,牽正散加減主之。 僵蠶、制附子、制南星、鉤藤、蟬衣、防風、當歸各 10g 、川芎 5g 。連服 10 劑,口眼恢復正常。(浙江中醫(yī)藥, 1979 ⑶:69 ) 病例五十三:痰火擾心證 曹某,女, 23 歲,初診 1976 年 8 月 12 日。病發(fā)年余,神情呆鈍,耳有幻聽,舌體顫動,語言不清,口角流涎,心悸不寧,夜難入寐,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細數(shù)而滑,證屬憂思損及心脾,脾失運化則生痰釀濕,心虛火旺又受痰濕阻遏,導致心竅被蒙,發(fā)為癲疾,擬寧心清火,宣竅化痰; 生鐵落 60g 、制半夏 9g 、茯苓 12g 、炒白術(shù) 12g 、石菖蒲 9g 、淮小麥 30g 、陳皮 9g 、炙甘草 5g 、枳殼 9g 、黃連 3g 、礞石滾痰丸 12g (包煎), 7 劑后舌苔已退,舌紅仍甚,流涎以少,舌少顫動,神志較清,偶有幻聽。原方去白術(shù)、陳皮,加生地 12g 、百合 12g ,再進 7 劑。以后續(xù)診曾用甘松、玄參、丹參、桃仁、磁石等加減。至 10 月 6 日癥狀完全消失。(《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茹十眉醫(yī)案》) 病例 五十四: 燥痰阻肺證 王某,女, 45 歲, 1976 年 9 月 23 日初診。哮喘從 1958 年開始,反復發(fā)作,年甚 1 年,常服罌粟堿、激素亦不能完全控制。前天又大發(fā)作,注射氨茶堿后覺惡心,無寒熱,咳嗽,痰粘色白,納差,大便偏干,脈數(shù)( 100 次 / 分),舌有裂紋,故予肅肺,潤肺,化痰。杏仁 12g 、生甘草 4.5g 、炒黃芩 9g 、前胡 4.5g 、旋覆花 9g (包)、生地 12g 、全瓜蔞 12g 、炙紫菀 15g 、化橘紅 9g 、海浮石 12g 、全當歸 9g 、葶藶子 9g , 3 劑。 復診:1976 年 10 月 8 日。服藥后哮喘即緩解,停藥又發(fā),痰多如白沫,納差渴不飲,大便已暢,脈弦細,舌偏紅,苔少;前方尚合,加重化痰之藥可耳。杏仁 9g 、生甘草 4.5g 、炒黃芩 9g 、前胡 4.5g 、大生地 12g 、化橘紅 9g 、海浮石 12g 、全當歸 9g 、葶藶子 9g 、炙蘇子 9g 、姜半夏 9g 、白芥子 3g , 7 劑量。 三診:1976 年 10 月 29 日。上藥加減共服 14 劑,現(xiàn)在罌粟堿、激素已撤掉,哮喘大減,偶有小發(fā)作,時間也很短,胃納增加,脈弦細數(shù)而不揚,舌色尚正,苔薄白,中心剝。續(xù)予清化痰熱。半貝丸 9g (分吞)、炙蘇子 9g 、葶藶子 9g 、白芥子 3g 、旋覆花 9g (包)、杏仁 9g 、前胡 6g 、化橘紅 9g 、炒黃芩 9g 、炒枳殼、全瓜蔞 12g 、當歸 9g 、北沙參 9g 、炙甘草 4.5g , 7 劑。用此方加減續(xù) 14 劑,哮喘完全控制,惟覺氣短,囑其常服冬蟲夏草補養(yǎng)肺氣、肺陰。至 1978 年 5 月隨訪,哮喘未再復發(fā)。(《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金壽山醫(yī)案》) 病例五十五:痰濕流注證 邢某,男, 57 歲。本年 5 月左小腿患急性丹毒,經(jīng)治 1 周而愈,其后約半月復發(fā) 1 次,先后共反復發(fā)作 7 次,局部腫脹不消,收住治療。檢查:左小腿內(nèi)踝以上慢腫,界線不清楚,皮色暗紫,皮溫稍低。雙下肢血流圖提示:波形基本對稱,血圖正常。脈象沉澀,舌質(zhì)暗紅,苔薄白膩。證屬寒凝痰阻,脈絡不通。 處方:鹿角霜 20g 、肉桂 6g 、熟地 15g 、炮姜 6g 、白芥子 5g 、麻黃 3g 、川椒 3g 、雞血藤 30g 、川牛膝 30g 、炙甘草 10g 。頭二煎溫服,第三煎局部熏洗。服藥 8 劑后,皮由暗紫轉(zhuǎn)淡,腫脹明顯消散,踝內(nèi)皮膚已見皺褶,惟踝關節(jié)活動時稍有疼感。按原方加減又服 10 劑,皮溫恢復正常,腫消痛除,停藥觀察。至今未見復發(fā)。(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1 ⑸ :封三) 病例五十六:寒飲停肺證 哮喘發(fā)作 3 周,咳喘氣急喉間痰鳴,不能平臥,甚則汗出淋漓,服氨茶堿、麻黃素等,效果不顯。既往有哮喘史。初診:咳喘氣急。痰鳴,夜間甚,不得平臥,痰粘色白,面(造字 1 )白,形體瘦,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濡。檢查:咽部充血,兩側(cè)扁桃體腫大( + ),兩肺可聞及哮鳴音,并有少許濕羅音。X 線胸透:肺門陰影擴大模糊,心膈無異常,西醫(y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證屬痰飲戀肺,腎不納氣。治以溫肺化痰,攝納腎氣。 藥用炙麻黃 4.5g 、杏仁 9g 、細辛 3g 、五味子 3g 、干姜 3g 、款冬花 9g 、制半夏 9g 、炙甘草 3g 。再診:服上方 1 劑,癥狀漸減,納食與二便正常,予原方去五味子,加葶藶子 9g ,第 3 天哮喘得緩解。再服原方 3 劑,諸癥霍然。 病例五十七:寒飲停胃證 王 ×× ,秋深天氣收肅,背寒咳喘,飲濁上泛。緣體中陽少振,不耐風露所致。最宜暖、護背部。進通陽以治飲。茯苓、桂枝、半夏、白術(shù)、苡仁、姜汁炙甘草。(《臨證指南醫(yī)案 · 痰飲》) 病例五十八:飲停胸脅證 張某,女, 21 歲??却赝匆?10 余日,午后發(fā)熱,咯痰粘稠,入院后體溫 38 ~ 39 ℃ 之間,胸部透視后診為“滲出性胸膜炎”,經(jīng)行胸穿二次,胸水未見減輕,轉(zhuǎn)中醫(yī)治療。 病者咳嗽,氣喘胸中引痛,脈滑實,此水積胸脅之間,病名懸飲,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棗湯。服 1 劑,瀉水約 2 痰盂,咳喘遂減,體溫亦下降,飲食增加。隔 3 日再投 1 劑,復下水甚多,癥狀消失,痊愈出院。(《福建中醫(yī)醫(yī)案醫(yī)話選編》第二輯) 病例五十九:水濕內(nèi)停證 魯 ××,男, 11 歲。1975 年 4 月,患者乏力尿少,脘腹脹滿,胸悶惡心,時或嘔吐,便干或溏而不爽,鼻衄發(fā)熱,患者已兩日不進飲食,動則喘憋,于 5 月 17 日轉(zhuǎn)我院門診治療。 主訴:精神萎靡,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鞏膜不黃,左眼瞼下有蜘蛛痣。四肢不腫,腹部膨隆,腹壁靜脈曲張,胸右三肋下叩診濁音,腹圍 90cm ,肝肋下 4cm ,質(zhì)中硬,脾捫及 3cm ,腹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X 線透視:“右三肋以下見均勻密度增高的陰影,心臟左移,符合胸腔積液?!备喂δ軝z驗:轉(zhuǎn)氨酶 7400 單位,麝濁 4 單位,鋅濁 18 單位。苔白,脈沉細滑。臨床診斷:慢性肝炎,肝硬化,并發(fā)胸腔積液,辨證為濕熱蓄郁,氣滯血瘀,脾運無權(quán),水濕停聚,上行犯肺。治法:先宣降肺氣,健脾利水。
病例六十:食滯胃腸證 曹 ××,男, 1 歲。3 個月來納差,腹瀉日一、二次,伴有不消化食物。近來顏面萎黃,身體消瘦,頭發(fā)枯燥,飲食不佳,便次增多日達五、六次,色黃,水樣便。指紋隱伏,舌無苔,證屬乳食傷脾,脾失健運。 治法:逐濕和脾,佐以調(diào)胃。黨參 6g 、茯苓 6g 、白術(shù) 10g 、淮山藥 10g 、炒雞內(nèi)金 10g 、神曲 10g 、使君子 10g 、雷丸 6g 、甘草 3g 。 服藥 2 劑,腹瀉止,大便成形,但尚有不消化樣物,飲食仍差,汗多,舌凈,指紋淡,再擬前法加減。使君子 10g 、炒白術(shù) 6g 、云茯苓 10g 、黨參 6g 、炒雞內(nèi)金 10g 、炒谷麥芽各 6g 、豬茯苓各 6g 、雷丸 6g 、神曲 10g 、大棗 4 枚。共服藥 7 劑,病痊愈。 按:本例由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所致,故以健脾為主,佐以滲濕消導,收到滿意的效果。(《趙心波兒科臨床經(jīng)驗選編》) 病例六十一:蟲積腸道證 患兒孔某,男, 8 歲。體制素健,發(fā)育正常。于 1973 年 7 月 12 日始精神萎靡,智力遲鈍,時而兩目凝視,寡言沉默,一日 3 ~ 4 次,每次約 2 分鐘左右。曾以多種物理檢查,未發(fā)現(xiàn)陽性體征,診斷不明。西醫(yī)用安定冬眠:中醫(yī)予以止痙諸法,住院 14 天,不但無效,且逐漸加重,抽搐頻繁,腹脹大。經(jīng)查:患兒面容消瘦,蟲斑顯然,精神萎靡,腹脹如鼓,捫按有積塊;抽搐頻繁,每隔半小時至 1 小時抽搐 1 次,是約 5 ~ 10 分鐘,發(fā)作時,兩眼上視,四肢拘急,項背強直,大便兩日未解,苔薄膩,脈虛無力。 擬用殺蟲攻積。檳榔 20g 、苦楝根皮 15g 、鶴虱、雷丸各 10 g (研末沖服)、芒硝 9g (沖服)、生大黃 9g (后下)。服藥 1 劑,大便即通,瀉下蛔蟲 114 條,抽搐不再發(fā)作,病消大半。 第2 天,再服 1 劑,又瀉蛔蟲 106 條,腹大盡消,精神不佳。后飲食調(diào)補康健。隨訪 9 年未復發(fā),智力正常,身體健康。(薛中理,蟲痙治驗,傷害中醫(yī)藥雜志, 1983 ⑻: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