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為黃守恭獻地所建,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該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開元寺。該寺名僧輩出,寺內有名聞中的東西二塔等景觀。
泉州開元寺的檀樾主黃守恭,為軒轅黃帝子有熊氏之后。據《江夏紫云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為黃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孫,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yǎng)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yè)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莊。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镒o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若欲吾地,待吾后園桑樹開蓮花。吾將舍地給你?!笨镒o禪師歡喜而去。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對黃守恭說,你后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黃見花,頗不安,欲拂前言。僧飄然而去,并無蹤跡。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
公(按:黃守恭)嘆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貼各街尋之。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發(fā),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幾許?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許之。僧以袈裟拋至半天,三百六十莊地盡行遮蔭,黃守恭獻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開始,先后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開元寺)。因其處常有紫云蓋地(另說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蓋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眾草不能繁殖。這一歷史懸案,成為1992年《飛碟探索》雜志的UFO遺址探討對象),大書“紫云”二字揭于山門。開元寺的土地是黃守恭獻的,寺內建檀樾祠,專奉黃守恭的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
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偉、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鏤的精美而揚譽海宇,吸引著自宋至今的無數中外學者和游人前來游覽、觀瞻、揣摩和研究。
東塔名“鎮(zhèn)國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后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后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后經十年才完工。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內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于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梁,搭連于 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斗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梁跨度。石梁與梁托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筑工縝密。穩(wěn)固的基礎,配置著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筑物雖經歷 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公元 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彎弧狀向外伸展,檐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tài)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檐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1聲叮咚,悅耳怡人。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剎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別刻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共計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細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東塔已于 1997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后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于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東塔,其規(guī)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
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筑瑰寶。從石塔的建筑規(guī)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充分體現(xiàn)了宋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它不但在中國石塔中堪稱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征,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志?,F(xiàn)在,東西塔影雕作品已成為該市最高層領導人饋贈佳賓的珍貴禮品。因此可以說,東西塔已成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驕傲,也是海外僑胞和臺灣同胞所憧憬的鄉(xiāng)影。即使是沒有到過泉州的人也常在說:做人要“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可見東西塔在他們心目中的份量。
邁入泉州大開元寺的山門,最先引人注目的是寶殿上的巨匾大字“桑蓮灋界”。該匾所題作為開元寺的雅稱,來源于唐朝垂拱年間桑樹開白蓮花的典故。就書法而論,最令人刮目以視的是第三個字“灋”?,F(xiàn)代漢語詞典里難以找到詳細的注解,難怪許多人不知它的廬山真面目是“法”字。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靠水生存的哺乳動物名“獬豸”,四肢細長,尾巴短小,聽覺和嗅覺都異常靈敏。雄“獬豸”頭長獨角,生性勇猛。喜歡用頭上的“犄角”扶危助弱,“打抱不平”。后來,這種獨角獸的象形字“廌”被世人演變成明辨是非之意,“廌”讀音“zhai”四聲。去掉上邊的“廌”字和下邊的“去”字,“灋”字就只剩下了三點水,意即“水明如鏡,法如清水”。這就是古“灋”和今“法”的演變過程。 “桑蓮法界”顧名思義為“桑開白蓮的佛法圣境”。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匾上除去這四字外別無它跡,無落款也無時間。筆者是誰呢?曾有人認為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寫,但經泉州有關文史專家考證,“桑蓮法界”四字系出于明朝開元寺僧人之手。一個出家人書法造詣如此之深為何卻留字不留名?這是因為大雄寶殿是寺院中最神圣的殿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讓世人頂禮膜拜,即是對三寶的不敬,也是自己修行的障礙。這正體現(xiàn)了他恭敬虔誠的信仰思想和謙虛無求的德行修養(yǎng)。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立柱子一百根,后來因為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梁,減少了立柱,成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云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時期的海棠花式柱、圓柱、方柱。楞梭柱、蟠龍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間那對16角形輝綠巖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引起中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它與殿前月臺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巖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為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主印教寺移來的。它們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發(fā)達,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兩排相向的 24尊體態(tài)豐腴、紋飾華麗、色彩斑斕,雙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頻伽”(即妙音鳥)。據佛經說:此鳥發(fā)聲微妙,仙音優(yōu)雅,連歌神緊那羅都不及她。他們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們把她們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脅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櫻洛圈脛胚,雙臂伸展,腕著馴鐲,手棒文房四寶,瓜果點心,絲竹管弦,翩翩若仙。他們不但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減少其過大的跨度,極為巧妙地將宗教、藝術與建筑融合起來,令人稱絕。
開元寺千年古桑樹干龍蟠,流傳著一個美麗傳說。相傳寺址原為唐代大財主黃守恭的大桑園,唐垂拱二年 (公元689年)某日,他夢見一和尚乞地建寺,心中不舍,便有意作難說須三日內見桑樹開出白蓮花方可。誰知三天后滿園蒼綠桑樹竟然盛開如雪白蓮,遂被感化,毅然獻地結緣。開元寺開山祖師匡護禪師主持建寺,取名“蓮花道場”,后改名“蓮花寺”,唐朝開元年間始改現(xiàn)名。
千年斗轉星移,古剎滄桑幾度。佛日高懸的泉州大開元寺如今道風日隆,香火鼎盛,丕顯泉南佛國一派大叢林風范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這是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對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評價。
素有“泉南佛國”之稱的泉州蘊藏著燦爛的佛教文化和文物珍品,其代理就是位于泉州市鯉城區(qū)西街的泉州大開元寺(泉州開元寺)。 泉州大開元寺(泉州開元寺)是福建省內最大的佛教寺院,規(guī)模宏大,構筑壯觀,藝術精美,景色秀麗,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和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之一。在八閩大地上,兼為全國漢族地區(qū)佛教重點寺院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者。唯此一寺。 |
|
來自: 鳥語花香香 > 《寺廟古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