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肝臟主疏泄,與脾胃相通,調和氣血,生理機能關聯(lián)緊密。 肝氣郁結,則情緒煩躁,故曰:“肝臟不佳,脾氣難安。” 中醫(yī)以臟腑辨證,認為肝臟與脾氣大有關聯(lián)。 肝之為臟,藏血主疏泄,調暢情志,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化生氣血。 肝氣不舒,則情緒不遂,易怒傷脾,古語有云:“肝木克脾土”,肝不疏泄則木之氣盛,木旺則土弱,土弱則脾運化無力,故脾虛則人易怒。 脾氣亦即人之情志,心情不佳,脾氣自然難以平和。 “肝為將軍,喜條達而惡抑郁”,肝喜疏泄,肝氣若郁,情緒隨之波動,此天人相應之理也。 是以,治此癥狀須辨證施治。 肝脾二臟,互為影響,治之宜柔肝和脾,舒肝理氣,益脾健脾。 方藥用草為主,如柴胡、陳皮、川芎等,既疏肝氣又益脾氣,藥食同源,亦宜慎食辛辣之物,多食健脾益氣如山藥、黃芪、當歸等。 然辨證之法,非一概而論。 肝為風木,其性上升,易于泄發(fā);脾為濕土,其性內斂,重于化生。 一逆一順,一升一降,氣機之行,方得相宜。 如肝氣郁結過甚,恐傷心脾,須調和肝脾,取平肝潛陽湯輔之,方不致情志過激。 若觀古人之論,有云:“脾為血之母,肝為血府”,脾氣健,則運化順,血生足,肝藏血得以安穩(wěn),其人氣血和,脾氣自然柔和。 反之,肝血不足,則情緒無所寄托,怒火中燒,脾氣大也。 古方治肝,善用柔肝藥,如當歸、白芍藥,疏肝解郁,調和血氣; 而脾虛者,宜補脾之品,諸如人參、茯苓、甘草,培土補中,健脾養(yǎng)心。 脾氣與肝火,交錯其用,方能調和脾肝之間不和之氣。 《內經(jīng)》有云:“肝喜調達而惡抑郁,肝主疏泄”,肝氣若不疏泄,則為情志所困,煩躁易怒。 中醫(yī)治療,注重疏肝解郁,擇藥宜精宜準,如逍遙散是調理肝脾郁結的佳方。 綜上所述,肝臟不佳的確容易導致脾氣不和。 中醫(yī)治療,須依人體差異,因時制宜,辨證施治,調和肝脾,保持情志開朗,氣血和順,方能使得脾氣平和,體態(tài)康寧。 然診治之時,且不可忽略患者之整體情況及心理因素,乃至日常飲食起居之調整。 如此,方可上達天人合一之境界,化解疾病之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