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精食氣,形食味,” “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fā)泄,厚則發(fā)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span> 這一段主要是講陰陽轉化的問題。 “水為陰,火為陽”—— 水火相對而言,就是水為陰,火為陽。 “陽為氣,陰為味”—— 氣相對來說是活躍的,味是有形質(zhì)的,所以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 —— 這個“歸”字又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歸”是充養(yǎng)的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仰賴的意思。充養(yǎng)就是供給,仰賴就是接受。 “味歸形”-——“味”是飲食、藥食的五味。比如說飲食物都叫五味,籠統(tǒng)地說?!皻w形”就是充養(yǎng)著形體,這吃了東西之后使身體強壯。 “形歸氣”-——這個“歸”作仰賴解釋,而形體仰賴著氣對它的支持。 形體仰賴著水谷精微之氣的補充、滋養(yǎng)。 “氣歸精”——這個“歸”字,是充養(yǎng)、供給的意思。 “氣”水谷精微之氣充養(yǎng)著人體的精氣,人身的精需要水谷精微之氣的充養(yǎng),所以叫氣歸精。 “精歸化”-——“化”就是生,就是化生,就是生化、氣化,這樣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熬珰w”這個“歸”又是仰賴,精氣的產(chǎn)生是仰賴著氣化才能產(chǎn)生的精,因為精相對而言屬于陰,陰的產(chǎn)生需要陽氣才能化生為陰精,所以精仰賴著氣化。 “精食[sì]氣,形食[sì]味”—— “精食氣”-——反過來說,精又供給著氣,“食[sì]”就是飼養(yǎng),給別人,給它這屬于叫做食[sì],精是飼養(yǎng)氣,氣需要陰精的化生,陰者藏精而起亟[qì]也,陰精不斷地化生。 化生什么?化生成陽氣,“精食氣”。 “形食味”—— 形體是消耗了五味。 “化生精”—— 就是“精歸化”,精氣需要仰賴氣化,所以氣化就能生成陰精,能夠形成精氣,就是“化生精”。精就是陰精,就是精氣。 “氣生形”——水谷精微之氣,可以充實人的形體,這跟前面“形歸氣”是同義的,等于進一步又說明“形歸氣”?!靶螝w氣”不就是形依賴著氣的充養(yǎng)嗎?“氣生形”,氣生養(yǎng)著形體。 “味傷形” ——“味”就是飲食五味。“傷形”,飲食五味,味本來是可以養(yǎng)形體的,“味歸形”味是充養(yǎng)形體的,但是如果五味不當、失調(diào)、太過,那么它反而傷害形體。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人體的形體五臟,它的產(chǎn)生、生成、生命活動仰賴著五味,飲食五味。 但是 “陰之五官,傷在五味”,五臟之氣又可以受到飲食五味的傷害。 正常的、調(diào)和的,它就養(yǎng)形體;失調(diào)和了,那它就傷害形體。 “氣傷精”——這個“氣”還是說的水谷五味之氣,本來氣是歸精的,是充養(yǎng)精氣的。這里同樣講的是失調(diào)、不當,寒熱溫涼之氣太過了,同樣的傷害人體之精氣。 “精化為氣”——陰精不斷地轉化為陽氣,陽氣是可以散失的,散失了沒有來源不行啊,來源是哪兒?來源是陰精的轉化。 “氣傷于味”——由于五味太過而損傷人體之氣。 “陰味出下竅”——味屬于陰,因為它屬于陰,所以它有向下的作用,有出下竅的作用。所以大苦的,苦寒的大黃,有瀉下作用。 “陽氣出上竅”——溫熱性質(zhì)的藥物,有向上升散的從上竅而出的作用。 “味厚者為陰”——味為陰,也就是味本來就是陰,味厚的呢,實際上就是陰中之陰。 “薄為陰之陽”——味薄的,那是陰中之陽。這是陰陽中又有陰陽了。 “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氣本來就是陽,但如果是氣厚,那就是陽中之陽;氣薄的,就是陽中之陰。 “味厚則泄”——味厚就有瀉的作用。比如說大黃,苦寒的就有下瀉作用。 “薄則通”——味薄的,那就比如說豬苓、茯苓,這些味薄的那就有通,像通便,這樣通的作用,利小便,它跟瀉下的作用不一樣。 “氣薄則發(fā)泄”——寒熱溫涼氣薄,那么就有發(fā)泄的作用,向外發(fā)散的作用,比如說麻黃有發(fā)散的作用。 “厚則發(fā)熱” ——氣厚呢,氣厚就是陽中之陽了,所以可以使人發(fā)熱,比如說,附子、肉桂,這些氣厚大熱之藥,大熱之藥如果用得不當,就可以使人發(fā)熱。 當然,如果這人是虛寒、陰寒,則用些大熱之藥使他發(fā)熱,也就不陰寒了,又起治療作用。 這是氣味陰陽,陰陽中又有陰陽,分出厚薄來。 “壯火之氣衰”——大熱的,氣厚的,那叫壯火,比如說烏頭、附子這些大熱藥,它們用起來可以食人正氣,可以消耗人的正氣。 “少火之氣壯”——少火是指的溫性的藥物,比如說人參、當歸之類是溫性的,跟烏頭、附子不一樣。 “壯火食氣”——這個第一個“食”字,是腐蝕的“蝕”、消蝕的“蝕”。壯火是大熱的東西,跟前面所說的“壯火之氣衰”那是一個意思,銷蝕人體的正氣。 “氣食少火”——注意要讀成飲食的“食”了,就是吃的,那就是人體的正氣需要少火給它的滋養(yǎng)。 “壯火散氣”——“壯火食氣”銷蝕人體正氣。 “少火生氣”—— 少火可以生長人體的正氣,和前面的“氣食少火”或者“少火之氣壯”后面這句話和前面的意思相同的。 * 藥物氣味純陽,那就說明它是壯火。 * 氣味少陽之氣,溫暖的,那就把它叫做少火。 具體舉例來說, * 烏頭、附子,那可以說屬于壯火; * 而當歸、人參呢,它是溫性的,那可以叫做少火。 * 壯火,說的是過亢的火,邪火,病理之火。 * 少火,是說正常的陽氣,少陽生生之氣,或換句話說,少火是說的生理之火。 “氣味辛甘發(fā)散為陽”——辛味和甘味藥具有發(fā)散的作用,所以叫做陽,屬于陽。換句話說五味都屬于陰,但是五味當中還可以分陰陽,五味對于四氣來說都屬于陰,但是陰陽中又有陰陽,所以五味當中辛甘發(fā)散為陽。 * 辛味藥發(fā)散的作用,屬陽。 * 甘味藥怎么也叫發(fā)散作用呢? 其實甘味藥是滋養(yǎng)的作用,甘味藥屬于脾土,脾土呢,脾為中央,灌溉四旁,灌溉四旁,滋養(yǎng)其它的四臟,滋養(yǎng)全身,后天之本。那么從中央布散到四方,也可以說屬于布散。所以叫辛甘發(fā)散,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它都屬于陽。 “酸苦涌泄為陰”——而酸苦味的藥,它就有涌,涌是催吐,瀉是屬于瀉下。酸苦一類的藥是涌吐、瀉下有形之物。 * 涌吐,吐什么?吐的痰涎,吐的宿食。 * 瀉下瀉什么?大便、小便。 |
|
來自: 靈蘭小草 > 《黃帝內(nèi)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