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病例學知識 案例經過 患者為67歲女性,以“腰痛1年余,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來診。 查體:雙側頸部、鎖骨上等淺表淋巴結不大,肝脾肋下未觸及。 查白蛋白49.5 (35-55 g/L),球蛋白 19.4 g/L,白球比 2.6 ↑ (1.5-2.5),β2微球蛋白1.46 (1.00-3.00 mg/L),免疫球蛋白κ輕鏈1.63 ↓(2-4.4 g/L),免疫球蛋白λ輕鏈0.69 ↓(1.1-2.4 g/L),κ/λ比值2.36 1.35-2.65,IgG 6.05 ↓(7-16 g/L),IgA 0.37 ↓(0.7-4 g/L),IgM 0.11 ↓(0.4-2.3 g/L)。 血清瓊脂糖免疫固定電泳:GAM泳道發(fā)現(xiàn)沉淀條帶,κ泳道發(fā)現(xiàn)兩條沉淀條帶,免疫球蛋白類型為GAM-κ伴κ游離輕鏈型。 圖1:血清免疫固定電泳 血清毛細管免疫分型:IgG-κ陽性。 圖2:免疫分型 因腰痛多次行腰椎MR檢查。
血髓象檢查:骨髓增生活躍,漿細胞比例約占27.0%,傾向于MM,請結合臨床及免疫固定電泳、流式細胞免疫分型等其他檢查。 圖3:血髓象檢查 骨髓免疫分型檢查:骨髓中可見單克隆增生的漿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10.38%,考慮漿細胞骨髓瘤,請結合臨床、形態(tài)學及免疫固定電泳等檢查。 骨髓病理:漿細胞骨髓瘤(腫瘤約占80%)。 圖4:骨髓病理 骨髓染色體G顯帶:45,XX,del(13)(q12q14),-14,add(14)(q32)[2]/46,XX[7]。 經CD138富集后行MM相關FISH檢查:1q21:2%陽性(1%±0.5%),RB1:8.5%陽性(4%±0.5%),D13S319:10.5%陽性(4%±0.5%),P53:10%陽性(8.5%±0.5%)。 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IgG-κ、游離κ雙克隆型,DS Ⅱ期A組,ISS Ⅰ期,2018mSMART高危組,1q21 gain+17p-雙打擊) 案例分析 多發(fā)性骨髓瘤骨病是MM患者的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之一,約90%的患者在疾病的進程中出現(xiàn)MM骨病,包括全身性骨質疏松、溶骨性破壞以及病理性骨折。骨痛是最常見也是患者就醫(yī)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腰骶部位的疼痛最為常見。MRI檢查能發(fā)現(xiàn)MM的骨髓浸潤,尤其是脊椎骨部位。 但MRI主要反映的是骨髓瘤細胞的骨髓浸潤,并不是直接發(fā)現(xiàn)骨質破壞。實驗室檢查可發(fā)現(xiàn)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下降,進一步的血清免疫固定電泳檢查發(fā)現(xiàn)單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最終經骨髓檢查可以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 MM根據血清、尿液等免疫固定電泳檢查,可以分為IgG型,IgA型,IgM型,IgD型,IgE型,輕鏈型,雙克隆型,不分泌型。雙克隆MM定義為同時并存兩種不同的M蛋白組分。這兩種不同的M蛋白組分可以來自同一個漿細胞克隆,也可能是兩個不同的漿細胞克隆。 兩種M蛋白組分以何種形式出現(xiàn)無規(guī)律可言。以下多種組合方式均有病例報道:雙重鏈和雙輕鏈組合,重鏈相同輕鏈不同,重鏈不同輕鏈相同,完整免疫球蛋白+游離輕鏈組合等。預后上,多項研究均認為無論以何種方案治療,雙克隆型MM在治療反應及生存分析方面與單克隆型MM無顯著差異[1]。 但也有個別研究認為雙克隆型MM早期療效不佳,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發(fā)生早期死亡[2]。由于雙克隆型MM發(fā)病率低,大部分報道為有限的病例系列報道,有必要多中心合作進一步研究其預后及影響因素。 多數MM患者初診時已存在骨損害,骨病變好發(fā)于富含紅骨髓的部位,其中最常見累及的部位為脊柱、肋骨及顱骨。根據X線、CT表現(xiàn)常分為溶骨型、骨質疏松型及兼具上述兩種病變特點的混合型。MRI檢查可評估骨髓中骨髓瘤細胞的浸潤程度。 但早期MM患者其骨病變可表現(xiàn)為正常型。因骨髓中骨髓瘤細胞數量少,MRI上各序列其骨髓信號可正常,因無骨質破壞,X線及CT檢查可無異常[3]。 該患者多次因腰痛就診,因治療效果不佳,多次行MR檢查,但均無特征性改變,其退變、骨質疏松等異常也符合其年齡改變,因此未能及時轉到多發(fā)性骨髓的診治軌道上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