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邊自話 山水畫那點事 今天與大家分享松樹的畫法。 松,郁郁蒼蒼,生氣勃勃,常年青綠,高大挺拔,傲然屹立,嚴寒不凋,樹枝矯健舒展,盤曲有力。它的多姿多彩,頗為迷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享受。松樹是山水畫里特征樹最重要的樹種,地域不同,松的種類繁多,為我們山水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從松的形態(tài)看,自然多變,婆娑狂逸,其體無定。幼樹、壯樹、老樹的形態(tài)都不同。一二十年的小松樹,枝向上;五六十年后開始變化,略下垂平伸;老年期,枝下垂,干更呈彎曲狀,現(xiàn)龍鐘之態(tài)。畫松樹要多看古松樹和古今經(jīng)典作品中的松樹。 元代 王蒙 從松的品格看,其枝干挺立凌霄直上,瘦葉如針,梳風掩翠,柯條百尺,森林參天,經(jīng)霜耐寒,迎風斗雪,御雨披露,清蔭蔽日。松的氣派與造型之美,與晚霞、與大海、與碧空交相輝映,引來古今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揮毫書畫,象征一種美好的精神追求。 正因為松具備了高尚美德和很強的畫面感,成為人們矚目、贊譽、效仿的高大形象。 畫松者須了解松,研究它的種類,生長環(huán)境、生長結(jié)構、及自然狀態(tài),多作采風觀察寫生,收集松的形象,方能悟出畫松的真諦。 如何立意畫松:基于對松的認識,進一步理解松干取勢要與松枝、松針乃至松果相配合,成為一個整體性。一幅松圖,如果枝、針、果至點苔等畫得都很完美,而主干沒有立穩(wěn),失去平衡,無法補救。其中松干的生姿有力與否起了決定作用。松樹骨干的高聳、曲折、俯仰、正斜、橫豎,均須貫穿著一種氣勢,,這種氣勢來自于我們生活觀察和素材積累上的典型化。主干取勢宛若游龍,或直或曲,直中有曲,曲中有直,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枝繁干簡,枝動干靜,枝干求圓,圓中帶轉(zhuǎn),松干欲有力,有圓必求轉(zhuǎn),無疑強調(diào)松干在畫松樹過程中的重要性。 如何落筆畫松,一般是這么過程,可先確立松干在畫面的位置,然后適當跳空生發(fā)下一步干枝,實踐中亦有先畫上部分的干枝,其實毋須受教條束縛。樹身的皮紋似圓圈,或者短線皴,宜畫得粗糙,并略帶干渴虛白以示老辣蒼勁,細枝可稍潤,安排疏密左右出枝。下面我們作進一步的解析。 樹身的鱗紋:松干主體輪廓既定,皴松干皮,方能成圓。松樹的皮,幼時灰色,粗糙,老時鱗甲狀裂開,呈灰褐色或帶紅褐色,至少裂縫處為紅褐色。皴時,根據(jù)樹皮特征,畫出似鱗甲狀,以增強其蒼厚感。皴的畫法,筆鋒稍側(cè),先用淡墨,在干的兩側(cè)背光處畫似圓非圓的小圈,鱗紋有虛實,也可以不規(guī)則的小方形來畫,或者兼而有之,兩側(cè)略顯扁長,向外變狹,靈活運用,特別注意扭彎轉(zhuǎn)折位置的刻畫。皴出來的鱗狀紋理,宜似圓非圓,似方非方。用筆有斷有連,待半干時,再來第二遍。第二次皴筆,與第一次的不完全重合。然后待墨八九分干,施以淡濕墨,染樹干兩側(cè)或枝叉暗部,最后用濃墨或焦墨在松干兩側(cè)點苔,以加強其蒼勁之感。如果熟練的話,掌握好筆墨,一氣呵成。 松干 松干完成后畫枝。松枝特點多直少曲,要傾斜向下、轉(zhuǎn)折屈伸等變化,要分前后左右和之間的穿插關系,用筆運墨以中鋒為主,側(cè)逆并用,遇老松枝多干拙。通常有干有濕,有濃有淡,枝有疏密,各作姿態(tài)。枝之變化,皆從主干動勢而出,干枝相合,氣勢盡顯。大枝勾好輪廓,可略施皴擦,小枝直接沒骨法勾之。大枝小枝筆筆有宗,切莫亂勾涂抹。雖然說法上有點程式套路,但是必須有的韻味。 松枝 畫好松的干枝畫松針。松樹之葉,爽健如針,生于枝上,松針的單元基本相同。松針的畫法,常以扇形或圓形來表現(xiàn)。勾松針,宜用中鋒,墨宜隨濃隨淡,初學可選用扇形或品字形參差變化。松針先從中間畫起,向左右展開。七至九筆為一個單元,似扇形,直線條或者略有點弓線條組成,三至五個為一組,其中一個單元交叉疊壓增其密強其厚,每組中心仍安排成不規(guī)則三角形,不可上下左右并列。每一筆自上而下,起筆,收筆與直劃相同,筆需要適當含水,筆尖蘸濃墨,由近及遠,有濃轉(zhuǎn)淡,畫至筆干,這樣墨色變化自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虛中有實,實中見虛,層次分明。每棵松樹的松針大小差不多。 松針 如果兩棵以上松樹,需要注意近深遠淡關系,處理好墨色,整體而言,有大的疏密,一枝和小枝又有小的疏密。 幾棵松樹課稿 |
|
來自: 與春天同行 > 《虞山墨一硯邊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