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做人之根本 解放以后,特別是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以來,我們把孝親文化視為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不斷加以批判,把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孝子賢孫這個褒義詞硬是批判成封建主義的貶義詞,從而造成今天逆子惡孫泛濫成災。一直到2007年3月11日,《人民日報》出了一個專版,題目是《弘揚孝道,共建和諧》,建國整整58年,黨報才第一次把“孝道”當成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正面提出,隨后,中央和各地電視臺,相繼開辦了“孝行天下”欄目,各地也開始評選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國家也從2010年開始給年滿60歲的老人發(fā)放養(yǎng)老金,給7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高齡補貼。2016年開始在農村興辦幸福院,讓農村空巢老人有地方吃飯、有地方娛樂、有地方鍛煉,從而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小康目標。 一、“仁”是孝親文化的道德內涵、邏輯起點 儒家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為一個“仁”字。 孔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也就是說,仁,就是愛人,孝敬父母是家庭最大的愛、社會主要的愛、人類第一位的愛。故孔子又曰:“孝,德之始也”?!墩f文解字》曰:“仁,親也”,孟子曰:“仁者,愛人”。孔子曰:“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所以,仁,就是人與之人間相互親愛,而不是相互仇恨。 “仁”字的構成寓意兩個人之間相互親愛: 第一、父子兩個人相互親愛——父對子不“慈”,就是不仁;子對父不“孝”,就是不仁; 第二、兄弟兩個人相互親愛——兄對弟不“友”,就是不仁;弟對兄不“恭”,就是不仁; 第三、夫妻兩個人相互親愛——夫對妻不“義”,就是不仁;妻對夫不“順”,就是不仁; 第四、朋友兩個人相互親愛——相互之間“誠信”、“相信”、“信任”,就是相互仁;相互之間“欺騙”、“猜疑”、“防避”,就是相互不仁; 第五、君臣兩個人相互親愛——君對臣不“慈”,就是不仁;臣對君不“忠”,就是不仁。 儒家文化精髓之所以可以概括為一個“仁”字,就是因為這個仁是一顆善良的人性種子—— 第一、種在家里就能結出孝敬父母、恭兄友弟的“孝”與“悌”的家庭倫理道德的成果; 第二、種在學校就能結出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的“敬”與“愛”的師生關系和睦的成果; 第三、種在社會就能結出泛愛他人、誠信朋友的“泛”與“信”的社會公德的成果; 第四、 種在國家就能結出忠于職守、效忠祖國的“廉”與“忠”的政治倫理道德成果。 由此可見,一個“仁”字,在家庭、社會、國家層面的具體表現(xiàn)是不同的: A、仁者愛人——在家里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孝子,這是做人的起點; B、推己及人——在社會上做一個善人、好人、君子、圣人,這是做人的過程; C、推家及國——在國家做一個效忠祖國的忠臣。(在封建社會是效忠皇帝的忠臣,在社會主義社會是效忠祖國的赤子。)這是做人的終點。 這就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做人的方向、做人的標準、做人的追求! 由此可見,做人的根本、做人根基、做人根子就在“孝”,沒有孝,就不是人,而是野獸。忤逆父母、甚至殺害父母的逆子,就是有人形、沒人格,披人皮、沒人性,穿人衣、沒人品的衣冠禽獸。 中華第一孝子是上古時代的舜帝。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二十四孝”是踐行孝親文化的道德楷模。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孝敬父母的內容、方法會與時俱進的不斷大更新的,但孝敬父母的思想、精神是永恒不變的。 漢字是古代圣賢創(chuàng)造的,很多字都儲存著圣賢們的豐富的思想理念、道德觀念,例如在“孝”字的形、音、義中,就寄托著上古圣賢對后人如何行孝的囑托和告誡。 二、“孝”的象形是上“老”下“子”,寓意父子關系既不能平起平坐,更不能上下顛倒。 “孝”字產生于“道(導)之以德,齊(治理)之以禮”的西周時代。 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一個老人,下面是一個兒子,以幼兒攙扶老人之形,以會孝敬父母之意。故圣賢造“孝”字,“老”上而“子”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父母給的。天大地大,父母恩情最大,河深海深,父母恩情最深,終生難報萬一。因此,父母理應成為兒女心中最受崇敬的人。在家庭倫理道德上,父母永遠居于受孝敬的上位,兒女永遠居于盡心孝養(yǎng)的下位。這是孝行天下的永恒法則,不可顛倒。 “孝”字下從“子”,而不從“人”,亦有深意寄焉。心理學家說:對兒女進行孝悌教育,3歲至7歲是最佳時期,再晚就收效甚微了。我們圣賢深諳此理,故造“孝”字時,寧從三畫之“子”,不從二畫之“人”。成人之后再進行孝道教育已經晚了。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孩子5歲以前的經歷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中西方學者都認為;父母才是塑造孩子道德靈魂的首席工程師、全能建筑師、終身監(jiān)理師,學校老師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辛勤園丁、偉大園藝師、臨時監(jiān)理師。 三、“孝”的讀音與“效”同音,寓意“孝”是長輩示范晚輩效仿出來的 《說文解字》講“教”字時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段玉裁說:“下效,故從孝”?!靶А笔欠滦?、效法的意思。這里所說的“上”指父母,“下”指兒女。兒女們的孝行,不是天生的,是從父母和長輩那里效仿、模仿、效法來的。父母孝則兒女孝,父母不孝則兒女多不孝。故“孝”與“效”同音。我國古代有則故事:有個逆子用筐背著把老人遺棄山里,回家時不要筐了,跟著他的小兒子說:“把筐留拿上,等你老了我好背你啊!”孩子的效仿、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孝”與“效”同音,這是圣賢先哲對后人的諄諄告誡。如果你希望兒女將來孝敬你,你就要首先做個孝敬自己父母的好榜樣。央視曾經播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兒媳喜氣洋洋的給婆婆洗腳,讓兒子看到了,第二天她的兒子就效仿、模仿媽媽孝敬奶奶的行為,端水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這個孩子就是效仿媽媽給奶奶洗腳的行為,才實施了孝敬自己媽媽洗腳的行為。這說明,孝,是長輩示范出來的,是晚輩效仿出來的。 四、“孝”的含義善事父母是孝敬父母的最高標準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吧剖赂改浮本褪恰靶ⅰ弊值暮x。許慎的訓釋,取的就是孔子論孝的最高標準。有一次,他的學生子夏“問孝”,孔子反問道:“有事弟子(指兒女)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指父母)饌(zhuan 吃喝),曾(竟)是以為孝乎?”在孔子看來,有事兒女干,有酒食父母吃,這是“事父母”,遠非“善事父母”,因此不能算孝。又一次“子游問孝”,孔子回答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認為,只叫父母穿暖吃飽,如果沒有“敬”心,那就等同養(yǎng)犬馬,不能稱孝子。孝以敬為本,故有“孝敬”之語。做孝子什么最難?孔子的回答是兩個字:“色難。”兒女在父母面前,時時、處處、事事都要表現(xiàn)出愉悅的臉色,讓父母高興喜歡,不能苦臉愁云讓父母憂心。因為只有對父母懷有至敬至愛的兒女才能做到,故稱“難”。至敬至愛事父母方稱“善”。“善事父母者”才是真正的孝子。兒女僅僅做到“常回家看看”距離“善事父母”的最高標準還差十萬八千里。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lián)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