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事萬物皆可分為陰陽,一身亦可分為陰陽。 張仲景認為,人體有三陽病,三陰病。 人體疾病可以概括分為六經(jīng)八綱之病。 陰陽是辯其大綱, 1、太陽病 第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的脈象是浮,發(fā)燒怕冷,頭項僵痛,出汗或者不出汗,怕風(fēng)或者不怕風(fēng),嗓子痛或者不痛,咳嗽或者不咳嗽,流清鼻涕或者不流,吐清痰或者不吐,身上困或者不困,四肢酸痛或者不痛,胸滿或者不滿,鼻子流血或者不流血,大小便正常,飲食正常。 太陽病就是民間俗說的凍著了,典型的外感病。太陽病的共同特征是脈浮,發(fā)燒怕冷。 根據(jù)是否頭脖子肩膀僵痛,可以細分為桂枝湯和葛根湯病,根據(jù)是否出汗,可以分為桂枝湯和麻黃湯病。脖子不痛,就是桂枝湯,出汗,也是桂枝湯,如果頭和脖子肩膀僵痛,就是葛根湯,如果不出汗,就是麻黃湯。其他都是或然癥狀。 太陽病屬于三陽病的表病,對于表病,要采取的施治方法是發(fā)汗。(不能采取其他施治方法?其他方法都屬于誤治?) 自從明清以來,醫(yī)生害怕熱藥,只要一看到發(fā)燒,就認為是熱病,就使用大量寒涼藥物清熱,導(dǎo)致疾病越施治越嚴重,這一陋習(xí)亟待改正。 臨床只要看到病人脈浮,發(fā)燒怕冷,再加上其他一些或然癥狀加以佐證,就可以證明是純粹是太陽病,就要使用溫?zé)崴幦ズ?,代表方子就是桂枝湯、葛根湯和麻黃湯。 2、少陽病 第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陽病的脈象是弦細,身體指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其他或然癥狀有或熱或冷,冷熱往來,或定時寒熱,或定時汗或不汗,舌苔淡黃或不黃,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食欲不振,小便黃或清,小便或利或不利,精神不振。 少陽病屬于半表半里病,從太陽傳入,是為加重,從陽明轉(zhuǎn)歸,是為向愈。 少陽病為半寒半熱,為肝膽正衰邪入而致。 少陽病既不能使用吐、下,也不能使用汗法,只能使用表里和解之法,其最重要的藥物就是柴胡,其代表方劑就是小柴胡湯。 單純的少陽病是有的,長時間甚至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少陽病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少陽病會迅速傳里,和其他諸經(jīng)病合病或者并病。 3、陽明病 第180、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陽明病的脈象是洪大急促,身體指征是發(fā)熱怕熱不怕冷,口干舌燥,口渴喜飲冷,舌苔厚黃,小便色黃不利,大便干結(jié)難下。 其他或然癥狀有全身壯熱,大汗淋漓,口臭,食欲旺盛,腹?jié)M沖心,煩躁不已,循衣摸床,甚則譫語,狂亂,殺人。 太陽病是表病,是外感受寒而引起,脈浮發(fā)熱怕冷。少陽病是病情入于半表半里,半寒半熱,脈弦口苦咽干目眩。陽明病是里病,是熱病。 熱邪中胃。胃大熱,熱邪上蒸下閉,里外徹?zé)?,所以全身的津液都要被蒸涸完,里面卻沒有新的津液來補充,所以口干舌燥,口苦口渴,全身汗出,全身壯熱,大小便癃閉。 甚則因為高熱而導(dǎo)致腦神經(jīng)精神昏迷甚至狂妄錯亂。陽明病不可以使用汗法,可以使用下法或者清法。代表方子是白虎湯、五苓湯、調(diào)胃承氣湯和大小承氣湯。 如果大便不干結(jié)難下,小便正常,就使用白虎湯,如果小便不利,大便正常,就使用五苓湯,如果大便干結(jié)難下,根據(jù)干結(jié)程度,可以從輕到重分別選用調(diào)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和大承氣湯。 自金元河間學(xué)派否認仲景傷寒論治溫病以來,后世多沿襲其說而拋棄仲景之路,實際上,仲景學(xué)說是按照疾病在臨床上的演變規(guī)律講解的,并非說陽明病必須經(jīng)過太陽病、少陽病的傳變,仲景先師的意思是正常的傳變規(guī)律是先表后里的,但是也可以先里后表,也可以只表不里,只里不表,表里跨越,而非一定是循序而來。 河間學(xué)說雖于醫(yī)學(xué)貢獻至偉,但亦流弊無窮,再加上近現(xiàn)代西醫(yī)的推潑助瀾,直至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一見病人發(fā)燒,不問三七二十一,即以各種寒涼藥攻之,臨床上遂造成了各種不良預(yù)后。 陽明病因為邪熱熾盛,發(fā)展傳變迅速,所以常常會造成各經(jīng)的并癥或合癥。 4、少陰病 第28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的脈象是微細,身體指征是只想睡覺。其他或然癥狀有發(fā)熱或不發(fā)熱,怕冷,咽喉后部自感發(fā)熱、發(fā)干、疼痛,但實際上不腫不紅不欲飲水,咳嗽或不咳嗽,口中和,口淡,流清涎,身體困倦,四肢寒冷厥逆,小便清長,大便溏稀不成形,大便次數(shù)頻繁。 少陰病是三陰里癥中的表病,是因為腎陽不足,不能溫煦全身而造成的。 按照人的一生而論,到老年多因腎陽虛弱而患上三陰病。實際上,凡是身體寒性體質(zhì)的人均容易患三陰慢性病。少陰病的施治方法是四逆湯。 如果兼有外感表證,則應(yīng)該采取汗法,適宜微微發(fā)汗,不能使用吐、下、清等方法,代表方子是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溫陽,細辛溫陽去寒利水,麻黃發(fā)汗。 無論在古代還是近代、當(dāng)代,少陰病都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這和人民的生活習(xí)慣有關(guān)。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又不注意顧護腎陽,工作鍛煉常常貪涼,飲食又恣食生冷,于是落下病根,少陰病可以持續(xù)幾十年甚至終生。 5、厥陰病 第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病的脈象是微細,身體指征是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溏泄甚至下利完谷。 下利完谷也就是俗說的吃什么拉什么,身體太虛弱了,太寒了,根本消化不動了。其他或然癥狀有咽干唇燥,腹痛腹?jié)M,頭痛頭重,腰痛腰重,四肢厥逆,四肢腫麻、口舌不干不渴,舌苔青黑,小便白色,大便黑色。 厥陰病是半表半里病,也是寒熱錯雜病,上部是熱,下部是寒。 自胃部以下是寒,寒氣太重,上部的陽氣下不來,下部的寒氣上不去,陰陽不能升降交通,是謂寒格。 寒氣時復(fù)上沖,將陽氣蒸騰,于是自感心中疼熱不止。因為胃中有寒,所以吃不進,因為熱氣彌漫在胃口之上,所以又覺得饑餓不止。 消渴,就是喝多少水也不解渴,因為不是真渴,是下部寒氣太盛,陽虛而津液不布。好不容易吃點飯,吃完即吐,因為寒不受熱食啊。 厥陰病屬于半表半里病,其施治法則是寒熱并治,和法,不能使用汗、吐、下、清之法。代表方子是烏梅丸。從臨床實際來看,可以化用其意為烏梅湯法。 6、太陰病 第273、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 太陰病的脈象是沉微,身體指征是自覺腹?jié)M,常常嘔吐,感覺饑餓卻吃不下,大便餐泄十分嚴重,并且時常感到肚子痛。 其他豁然癥狀有頭痛頭暈、四肢厥逆不溫,四肢腫木,小便清長,口腔潰瘍,舌苔白、黑、膩、有裂紋,舌頭大,有裙邊,口渴不欲飲。 太陰病的腹?jié)M和陽明病的腹?jié)M是不一樣的。太陰病的腹?jié)M是虛滿,因為腎陽虛導(dǎo)致陽不勝水,水寒客居胃部以下十分嚴重,自覺吃點飯喝點水就盛到肚子里了,用手按的話,腹肌很柔軟,病人也喜歡按。 陽明病的腹?jié)M是實滿,里面是大熱,用手按是硬梆梆的,一按就疼,病人不讓按,嚴重的時候,你的手做出一個接近他肚子的動作,他就大叫,做出抵抗你按的動作來。 太陰病是里病里面最嚴重的病,他不僅陽虛,大寒,里面還有停水啊,停水很嚴重,所以他要惡心嘔吐,他要把這個寒水排解出去才舒服一點。 而且,因為寒和水太嚴重了,大便受不到任何約束了,所以就老是有便意,拉一點沒有了,剛提起來褲子,又來了。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排解啊,他想把這個寒,把這個水給排解出去啊,可是因為陽不勝寒,陽不勝水,所以老是排解不完。 純粹的太陰病是里病,其施治法則是溫法,不能使用汗、吐、下、清法,代表方子是真武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