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目前是中國大陸第三大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總?cè)丝诘?.83%,為世界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4位。但根據(jù)中國大陸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NCIIS),張姓是中國大陸第二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于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fā)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于青陽(今河北清河)。 姓氏來源張姓的來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張姓源于濮陽”,根據(jù)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匯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xiāng)》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于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于濮陽。主要根據(jù)有:1.史實。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當代研究成果。1999年中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博園內(nèi)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 源出有六 來源一始祖——張揮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于以職官稱謂為氏。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庇謸?jù)《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jīng)是重要武器弓的發(fā)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為河北張氏。 來源二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后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后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后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后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后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來源三出自賜姓或他姓所改。據(jù)《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后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數(shù)民族分支改姓張姓。據(jù)公安部統(tǒng)計人口“張”這個姓氏排在全國第三位,有7000萬人,占漢族人口總數(shù)的6%。 來源四源于古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屬于帝王賜改漢姓為氏。奚族,是一個活動于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在歷史文獻中,常把奚民族人記作奚人、奚回。在唐朝時期,奚族張氏出自帝王賜姓。 張忠志,本是奚族人,原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后張忠志屢立戰(zhàn)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到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拜張忠志為成德軍節(jié)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在有的史籍中仍記其為張寶臣。 來源五源于其他各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廣西、四川、臺灣等地區(qū),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貴州等藏族聚居區(qū),其姓氏淵源有待予以考證。 來源六日本名將新羅三郎源義光的第七子,源覺義為躲避被源義光謀害的源義忠的遺孤河內(nèi)經(jīng)國的仇殺,于應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西渡朝鮮,在朝鮮高麗王朝的避佑下在沿海莞島繁衍生根,因源義光取新羅明神的典故改名為新羅三郎而新羅明神原型為張保皋,遂以張為苗字,世代以張為姓,后在明朝時為躲避豐臣秀吉對朝鮮的侵略遷至中國內(nèi)陸新喻縣(今新余市)扎根于此,成為此地一大姓。 得姓始祖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fā)現(xiàn),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qū)別。據(jù)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yè)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張氏祖庭華夏張氏祖庭,坐落在張氏發(fā)源地的河北清河縣,此處每年召開世界張氏肯親大會,來自海內(nèi)外的30多個國家的張氏子孫參加了2009年第四屆世界張氏肯親大會。清河縣張氏園區(qū)建設了一殿兩園。 “一殿”,即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大殿(華夏張氏祖庭),總體規(guī)劃構(gòu)思源于原始的“明堂”意象,演繹上古祭祖建筑的“品”字形古風,規(guī)劃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約90畝,加上外圍緊密區(qū)綠化、廣場、甬道等共計300畝?!皟蓤@”,即張氏文化生態(tài)園和世界張氏工業(yè)園。 張氏文化生態(tài)園,環(huán)繞揮公大殿周圍,以現(xiàn)有1000多畝森林公園為基礎,以“弓形”湖水和“生態(tài)”之林為總體框架,輻射周邊近5000畝區(qū)域建設集生態(tài)、旅游、文化、休閑為一體的高品位文化生態(tài)園林。 世界張氏工業(yè)園,包括如今省級開發(fā)區(qū)羊絨園區(qū)西擴部分和張氏生態(tài)園在內(nèi),概念規(guī)劃約30平方公里,計劃整體招商,成片開發(fā),最終打造成以特色產(chǎn)業(yè)為依托,以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為引領(lǐng),張氏志士能人集聚創(chuàng)業(yè)的國際國內(nèi)知名園區(qū)。 遷徙分布張氏是多源流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875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6.53%左右。 春秋時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其后以祖父字為姓,從此晉國世代有張姓。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后,張姓人口也隨之分散于三個諸侯國。 這兩種說法都為張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說明。一是張姓歷史久遠,為中國最早產(chǎn)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當受重視。在原始氏族社會,狩獵為人們謀生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當時,少的東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東半島、蘇北與江淮之間廣大地區(qū);相傳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分布圖二是張姓分布很廣,晉國有此姓,隨著三家分晉又遍及趙、韓、魏三國,即今華北、中原廣大地區(qū)。 還有不少人被賜姓改姓張;如三國時諸葛亮就賜龍佑那為張姓;曹魏大將張遼,原姓聶,后改姓張。非漢族人改姓張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張皇堡,便以張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漢姓者,往往擇漢人大姓改之,也為張姓擴充了人口。 據(jù)記載,晉代有中原張氏遷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后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后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撟等派,此后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漢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數(shù)民族。移居海外的張氏,現(xiàn)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qū)。 郡望堂號郡望魏晉以后區(qū)別居于不同地域之同姓者為“郡望”。 清河郡:漢時置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省清河縣東南)。此支張氏,世居武城,其開基始祖 張氏嘉祖祠 普寧市燎原鎮(zhèn)泥溝鄉(xiāng) 為漢留侯張良裔孫張歆。張氏的宗祠、院落、門頭也常冠以“清河”之名,如“清河高風”等。 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宇。 太原郡:戰(zhàn)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北魏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張偉。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御史大夫張湯。 敦煌郡:漢武帝從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東晉移至安定(今甘肅省涇川北)。這支張氏為西漢趙王張耳之后。 襄陽郡:漢始置襄陽縣,東漢末始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其后襄陽歷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張氏始祖為張安之。 洛陽郡:秦始終置縣,東魏置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里。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 、夏縣一帶。 始興郡:三國吳由桂陽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南)。治轄相當于今廣東省連江、曲江、韶關(guān)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三國魏改為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省大荔)。 吳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治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 平原郡:西漢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縣西南)。治轄相當于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河間郡:原為戰(zhàn)國時趙地。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治轄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間縣一帶。 中山郡:戰(zhàn)國時為中山國,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轄相當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區(qū)。 魏郡:漢高帝初置。相當于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h,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qū)。治所在鄴縣(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宗譜蜀郡:戰(zhàn)國時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治轄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武威郡:西漢置。相當于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qū)。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犍為郡:西漢建元六年置。屬益州,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治所在敝邑縣(今貴州省遵義市西)。 沛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在相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梁郡:漢高帝置梁國,南朝宋改為梁郡。相當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治所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郡:西晉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廢。治所在汲縣(今河南省汲縣西南)。 河內(nèi)郡:楚漢之際置。相當于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高平郡:西晉泰始元年將原山陽郡改為高平郡,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南)。 上谷郡:戰(zhàn)國燕設置,秦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 堂號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為黃帝之子或?qū)O,“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揮居于尹城國之清陽,清陽者,清河之南也,漢屬清河郡、清河國。后世張氏譜書有以尹城為郡望者,然多以清河為郡望,譜書常標以“清河堂”字樣,以示永記先祖之地。清河為極古老之河,戰(zhàn)國時為齊、趙兩國之界?!?/span>水經(jīng)注》載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jīng)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略循今衛(wèi)河、海河入海。隋以后東光以下被導浚為永濟渠(京杭大運河之一部),東北以上則漸廢。今清河縣已無清河。 報本堂:廣東省普寧市泥溝鄉(xiāng),是粵東地區(qū)一古老村落,置寨至今七百余春秋。鄉(xiāng)中有多姓集聚,現(xiàn)以張姓人口最為繁茂。泥溝鄉(xiāng)張氏先祖,張翠峰公,原居于福建道興化府(莆田縣)大菜園村,因避戰(zhàn)亂,于元世祖至元22年(1285年),同攜兄弟七人及妹翠娥來到潮州府,另創(chuàng)基業(yè)。以張翠峰公為第一世,自以第四世為開始,輩序詩為: 繼子乙大衍天清,騰光上國鳴珂聲。 伯仲怡和咸濟美,夔龍勛業(yè)動虞延。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俗稱老祠,位于老寨南門側(cè),建于明嘉靖庚辰年(1520年),距年近五百年,坐北朝南,格局嚴緊,材料簡樸,講求堅固。雍正三年(1725年)張祖之玄孫御前特等侍衛(wèi)張燦恭立匾額“報本堂”。 張氏宗祠設置龕幾,奉祀翠峰公祖考妣及二世祖鳳梧、鳳雛、鳳居之公考妣神位。 百忍堂:系唐高宗泰山封禪(665年)經(jīng)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臺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張良26代孫,生于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公藝救至家中療傷,世民未告真情。貞觀九年(635)世民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差人送給公藝。)。據(jù)《資治通鑒》載:“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 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其內(nèi)容為: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上善之,賜以縑帛?!碧聘咦谟H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為醉鄉(xiāng)侯,長子希達為司儀大夫,(壽張縣志載)。故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勛名。天 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爾后族人便以“百忍”為族徽。 字輩排行張氏通派字輩:“立志守先澤逢時耀盛名人文思蔚起華國振家聲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賓務謙厚發(fā)菁華紱冕芬微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云霞”。 張氏孝友堂字輩:“噟正世大光明顯曜承紹人文永昭宗道”,新增派語:“建立功言進修德業(yè)恢振先聲蔚啟英哲”。 寧鄉(xiāng)官山張氏字輩:“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實務謙厚發(fā)菁華紱冕芬徽□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云霞”。 江西贛州張氏字輩:“正元高國福玉定志用金□順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學士攀龍鳳賢才振紀剛?cè)柿x為珍寶詩書作棟粱祖宗恩德積科甲傅名揚”。 江西武寧第41世起的排行統(tǒng)一為: 揮公肇遠緒,友吉炳成周。 善頌欽君子,師臣作漢模。 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監(jiān)圖。 必昌崇有德,億萬世年符。 渝東南連湖張氏字輩:鴻才啟世,智勝紹欣;傳揚天道,信步乾坤。蒼鷹展翅,高遠超群;翱翔霄漢,嘯傲風云。雄獅過崗,迅猛馳奔;橫行原野,威震叢林??颀堄坷耍瑥V闊無垠;蒸騰甘雨,澤惠黎民。 如皋東馬莊張氏祿宜堂字輩:“大宗乃敦篤毓秀必詩書常守同居訓其昌占慶余”。 張氏一支字輩:“福勝良存文繼世一傅令子合家珍克承善德紹先業(yè)大啟光昌噠匭隆”。 張氏一支字輩:“元和承世澤方正兆家與忠厚先人積經(jīng)綸大道存”。 張氏一支字輩:“昌大家先崇德象賢楷模正直品學安全忠禎孝友齊圣廣淵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詩收溫裕富貴聯(lián)延”。 東北張氏一支 始祖原籍山東省萊府掖縣,因遭蝗旱迭災,遂于乾隆十四年,攜家跨海移民關(guān)外。定居奉天府海城縣。 現(xiàn)有二十字輩:大宗伯玉作 維德紹文傳 世貴明居後 家麟啟緒先 閩西張姓新羅區(qū) 張姓人自中原遷居福建始于晉代末年,入閩13姓中,其中就有張姓。唐朝唐高宗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58姓7000多將士入閩,軍校中有分營將張虎、張龍,隊正張來(采)、張本儀等。唐僖宗時期,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27姓5000多將士入閩,其中隨從有固始人張睦,居古田之梅溪。還有固始人張延齊兄弟3人隨從入閩,居泉州的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多。宋、元、明、清代陸續(xù)有張姓入閩。福建張氏以居住地可分為鑒湖、金坡、板溪等支派。宋末,分支廣東的梅州、蕉嶺,福建省內(nèi)的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 元大德元年(1297年),張東源從永定培豐孔夫村遷居白土溪兜村,成為東肖(白土)“三戶祠”開基祖。 明永樂年間,張氏甲二郎從上杭吳地遷居江山前村,成為江山的新田張氏始祖。 長汀縣 張氏南遷分布,據(jù)譜載,漢初,張良封留(今江蘇縣東南),居陳留;其孫典,漢文帝封為清河太守,遂家于清河仁里鄉(xiāng)節(jié)孝坊,族人以“清河”為郡號。典十世孫張孟成,遷范陽,其曾孫張韙,隨晉元帝南遷,寓居江左。又六傳,張隆仕劉宋順帝,復遷河東,后徙洛陽,又四傳君政,為唐韶州別駕,遂居始興。更十二傳端,長子化龍,居石壁,次子化孫,遷上杭,三子化鳳,徙福州。張姓后裔以“清河”為堂號。 上杭縣 自張揮傳玉136世張端字臣楷,136世張端字臣楷,誥授寶雞太守,時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間(1118—1119)由陜西寶雞眉縣遷至汀州寧化石壁都葛藤凹開基,尊為張氏入閩始祖。139世張揚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長化龍宋解元,留居寧化;次化孫宋中憲大夫;三化鳳宋武舉遷福州。 《上杭縣志》(1938):張氏……始祖化孫,宋季由寧化石壁徙杭,裔孫散居全邑。 張化孫系張揮140世孫,諱衍字傳萬,生于南宋淳熙二年乙未歲(1178)二月二十日子時,卒于咸淳三年丁卯歲(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時,享壽93歲。他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考取進士,誥授中憲大夫,后受朝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寧宗嘉泰年間甲子歲(1204),時逢戰(zhàn)亂,他“卜吉移居閩上杭”,由寧化石壁遷至上杭北鄉(xiāng)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開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處汀江中游“黃金水段”,汀江別稱江。張化孫被其千萬裔孫尊稱為“鄞江始祖”。 武平縣 張氏先民最先遷徙福建者始于漢。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一支張氏帶領(lǐng)男婦族人,過揚子江,分往衢縣、撫州(江西屬地)、福州、韶州(廣東韶關(guān))、汀州(福建長汀)、贛州等處;一支遷往建州(福建建甌)。北宋重和年間(1118—1119),張揮傳下一百三十五代裔孫張端,從陜西寶雞遷至福建寧化石壁葛藤村。張端五代裔孫張化孫約于南宋嘉秦年間(1204年)遷至上杭開基。張化孫生18子,傳108孫,分居上杭各處,遷龍巖、永定、武平、清流、福州、漳州、汀州、江西、廣東嘉應州、大埔、梅州、平遠、潮州及臺灣等地,部分后裔遷東南亞等地區(qū)。明永樂二年(1404年)始,上杭鄞江始祖張化孫后裔張祥云、張自云、張卿云、張帝云、張彼云的裔孫先后從上杭遷武平開基,繁衍生息,形成武平張氏五個主要脈系。另有軍籍張氏一個脈系。 河南省鄧州市 張氏家族字輩:明噴文鳯 榮先可紹 一本清傳 福澤永繼 學定萬全。 山東兗州新驛鎮(zhèn)東二村 張氏家族字輩:文士堂西廣,召書慶元祥,承彥明嘉緒,振國守典長。據(jù)村內(nèi)石碑記載,可上溯至康熙五十年。 張氏家訓百忍歌在廣東省中山鎮(zhèn)(今中山市)的百家姓中,家訓很注重人際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這是百家各姓和睦共處的關(guān)鍵。世人較多知曉清光緒年間閻敬銘所作的《不氣歌》和清朝石成金的《莫惱歌》,卻很少有人知曉中山鎮(zhèn)流傳的《百忍歌》。如果把這三首歌放在一起,實際上是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的人生三境界。清河張氏,在武所張家,把《張公·百忍歌》當為祖訓,世代相傳,每家廳堂正中懸掛一匾“百忍流芳”,油漆鎏金,十分壯麗。它雖為張氏家訓,而其他各姓實際也在流傳誦讀,在小小的地域環(huán)境中竟成為百家各姓的和睦之道?!栋偃谈琛吠ㄋ滓锥?,談古說今,雖非盡善盡美,但在處理睦鄰、人際關(guān)系、家庭問題上,起著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栋偃谈琛愤€是個人修身的一種準則,反映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激勵家庭成員成為優(yōu)秀成員,由此也可知《百忍歌》是客家人性格養(yǎng)成的一個折射,也體現(xiàn)了家訓文化中重要的一頁?!栋偃谈琛匪f的忍,屬于精神養(yǎng)生中的調(diào)神法,即在遇到情緒不良時,要提倡“理智”,注重“修養(yǎng)”,掌握自己,控制情緒。如果不控制情緒,任其放縱,不但周圍的人受不了,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極為有害,小則身體患病,大則危害生命。因此,暫時,“忍一忍”亦是有積極意義的。 此《張公·百忍歌》分兩部分: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chuàng)業(yè)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準;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jié)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yǎng)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積,忍得荒淫無疾?。?/span>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癡呆,忍過人自知修??;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嘉貞書吾嘗相國矣,未死,豈有饑寒憂?若以譴去,雖富田產(chǎn),猶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務廣田宅,為不肖子酒色費,我無是也。 中國人常有“長宜子孫、庇蔭后世”的思想,而張嘉貞卻認為,子孫有出息,則勿須父母廣置田宅;子孫若不肖,即使廣置田產(chǎn)房屋也只不過是為這些不肖子孫作酒色之費而已。這種見解時至今仍頗具意味。 祠堂對聯(lián)門楣金鑒家風 百忍傳家“金鑒家風”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張九齡的故事。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唐玄宗為求治國安邦這策,長治久安之計,諭張九齡總結(jié)列代治國之經(jīng)驗,張洞察秋毫,明斷事理,以犀利之筆綜述列朝興衰存亡之理,成書五卷,玄宗御覽,甚為賞識,賜為《千秋金鑒》,作為治國銘言珍藏。'金鑒家風'本此。張九齡任宰相時期群賢依賴,天下仰重,文章風度,冠絕一時。今江西大余通往廣東的梅嶺古驛道即為張九齡頒令鑿通,使中原與嶺外一線貫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沒。 “百忍傳家”則是張公藝的事跡。張公藝,字千祿,是張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藝為人急公好義,樂以助人,修身養(yǎng)性,胸襟坦蕩,待人處世,寬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哲理。因而告諭后裔當忍則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妻不忍多爭競,能忍貧亦富,能忍壽亦永,古來創(chuàng)業(yè)人,誰個不知忍,不忍百禍皆云涌,一忍百禍皆灰燼。但公藝提倡之忍,并非不講是非原則,明言不當忍則忍,忍者有害。公藝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為義門。 通用聯(lián)四言 九居世澤; 百忍家聲。 全聯(lián)典指唐·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時封禪泰山,還過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 西都十策; 金鑒千秋。 上聯(lián)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張齊賢,字師亮,少年時孤貧而勤學,有遠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時中進士,歷官大理評事、左拾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下聯(lián)典指唐代大臣、詩人張中九齡。 圖傳百忍; 鑒著千秋。 上聯(lián)典指唐·張公藝事。下聯(lián)典指唐·張九齡著《千秋金鑒錄》。 輪奐善頌; 孝友傳芳。 上聯(lián)典指晉·獻文子成室,張老頌曰:“美哉輪哉!美哉奐焉!”下聯(lián)典指周·張仲,性孝,與尹吉甫為友,流芳百世。 煙波徒釣; 橫渠理學。 此聯(lián)為張氏宗祠太原堂聯(lián)。上聯(lián)典指唐張志和隱于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下聯(lián)典指北宋張載,居郿縣橫渠鎮(zhèn),精研理學,世稱“橫渠先生”。 齊家公藝; 治國子房。 上聯(lián)典指唐代名人張公藝,壽張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還幸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帝善之。下聯(lián)典指漢初大臣張良,字子房,城父人。為復韓國,狙擊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后為劉邦謀士,佐其滅秦楚。漢朝建立,封留侯。 橫渠理學; 煙波釣徒。 上聯(lián)典指北宋·張載事。下聯(lián)典指唐·張志和事。 漁陽惠政; 江左清才。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時被稱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漁陽太守時,功課農(nóng)桑,捕擊奸猾,受百姓愛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聯(lián)典指晉代文學家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寫文章,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齊王司馬囧執(zhí)政時,被任為大司馬東曹掾。因預料齊王將改,又因秋風起而思念故鄉(xiāng)的菰菜、莼羹、鱸魚膾,便辭職離開洛陽返吳。 紫光燭劍; 黃石授書。 上聯(lián)典指西晉大臣、文學家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三國魏時,官佐著作郎、中書郎等,入西晉,官至中書令(宰相),加散騎常侍。排除異議,力勸武帝定滅吳之計?;莸蹠r,歷官侍中、司空,封壯武郡公。詩作委婉艷麗,也有感慨憂時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據(jù)說晉武帝時,斗、牛(星座名)間常有紫氣,張華曾問通緯象的雷煥,雷煥說:“寶劍之氣沖到天上了?!庇终f在豐城縣。后來,果然掘得龍泉、太阿二劍。下聯(lián)典指漢初大臣張良,字子房,祖與父曾在戰(zhàn)國末任韓國五世之相。秦滅韓后,他圖謀恢復,結(jié)交刺客,在博浪沙椎擊秦始皇未中,傳說逃至下邳,遇黃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漢戰(zhàn)爭中歸劉邦,為重要謀士,漢朝建立,封留侯。 簪纓七葉; 邦友千秋。 上聯(lián)典指西漢大臣張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時任右將軍、光祿勛,封富平侯;昭帝死,他與大將軍霍光定策立宣帝,為大司馬。子孫七代官侍中。下聯(lián)典指周代賢臣張仲,以孝養(yǎng)父母、友愛兄弟聞名,與尹吉甫為友?!对娊?jīng)·小雅·六月》(尹吉甫北伐獫狁獲勝時的詩)有句:“侯誰在矣?張仲孝友?!?/span> 五言 閥閱傳京兆; 聲名重曲江?!珡埿兆陟敉ㄓ寐?lián) 上聯(lián)典指張姓郡望,“京兆”,指襄陽郡,舊治在今湖北襄陽西。為張姓望族所在地之一。下聯(lián)典指唐代詩人張九齡,曲江縣(今廣東省韶關(guān))人。 梧雨鳳苞潤; 松風鶴韻高。 此聯(lián)采用清代詩人張問陶(1764-1814)自題聯(lián)。 泉源在庭戶; 世界接人天。 此聯(lián)采用陜西省留壩廟紫柏山張良廟聯(lián)。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為先。 六言 落日平原縱馬; 秋風古道題詩。 此聯(lián)采用現(xiàn)代國畫家張大千1981年撰書聯(lián)。 宴列瓊林之首; 臚傳鼎用之中。 上聯(lián)典指明代張信、張異、張怵、張懋修、張以誠五狀元。下聯(lián)典指明代張顯宗、張春、張修嗣三榜眼等。 世守百忍之訓; 家垂兩銘之風。 此聯(lián)為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zhèn)張氏宗祠“百忍堂”聯(lián)。關(guān)于張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據(jù)《南平縣志》里有一個記載,就是張氏張元洛這家人,當時在閩南當官,一天要審案,案子的被告是一個女的,由于這個女的平時潑,結(jié)果升堂的時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張元洛身上,張元洛都忍了,用手把臉上的口水擦了,然后坐下來再慢慢審,最后使她服理。由于張家世守百忍家訓,所以出了很多人才。祠堂門口門樓上的磚雕便是一門三進士,只見三個騎馬的人,前面是鳴鑼開道的,后面則是撐傘的,顯得栩栩如生。大門左右就是這副對聯(lián),堂內(nèi)綠草凄凄,紅柱畫棟。 七言 弓力千鈞東風勁; 長空萬里北斗明。 此聯(lián)為鶴頂格析“張”姓拆字聯(lián),上下聯(lián)句首嵌入“弓”、“長”,合而為張。 一林松月多詩興; 千里云煙入畫圖。 此聯(lián)采用清代詞畫家張子祥撰書聯(lián)。 將軍更解神讖字;此聯(lián)采用清代書法家、詩人張廷濟(1768-1848)自題聯(lián)。張延濟,字叔未,浙江嘉興人。 詩成擲筆仰天笑; 酒酣拔劍斫地歌。 此聯(lián)采用現(xiàn)代國畫家張大千自題聯(lián)。 獨愛詩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與精神。 此聯(lián)采用宋代詩人張耒詩句聯(lián)。張耒熙寧進士,有《張右史文集》。 揀茶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書。 此聯(lián)采用清代書法家、詩人張廷濟自題聯(lián)。 文名舊許高清漢; 仙籍新題近赤松。 此聯(lián)采用舊題張氏切張姓聯(lián)語。 九居世澤傳名遠; 百忍家聲播惠長。 全聯(lián)典指唐代鄆州壽張(今屬山東東平)人張公藝,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過鄆州,至其宅,問其義由。公藝請以紙筆,但書百余“忍”字。(見《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后張姓常以“百忍”為堂名,本此。成語“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貴),亦本此。 二酉發(fā)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濱。 此聯(lián)為安徽省阜陽市張氏宗祠聯(lián)。上聯(lián)典指該族中張鶴鳴、張鶴騰兄弟先后在明代萬歷年間進士及第。下聯(lián)典指張鶴鳴官至兵部尚書,二弟張鶴騰官刑部主事、云貴副使,三弟張鶴齡官至戶部員外郎。 九世居后添吉慶; 百忍堂前古泰和。 此聯(lián)為湖南省臺前縣張氏宗族聯(lián)。聯(lián)說該族唐代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時,路過他家,問他是如何理家的,他書寫一百多個“忍”字進呈高宗,受到高宗肯定和賞賜。 功成百雉留懷遠; 澤溥三農(nóng)樂鳳翔。 ——張溶川撰張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為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zhèn)張氏宗祠聯(lián)。上聯(lián)典出該族中張謹,字慎之,號敬軒,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官工部郎中時,因修筑懷遠縣城有功升科道。下聯(lián)典指該族中張國紀,字崇禮,號立齋,明代正德年間解元,官至鳳翊知府,有善政。 南軒負公輔之望; 西銘為理學之宗。 上聯(lián)典指南宋學者張栻,字敬夫,號南軒,漢州綿竹人,遷居衡陽,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講,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呂祖謙齊名,當時稱“東南三賢”。極力主張抗金,指斥時弊。著作有《論語解》、《孟子說》、《南軒集》。下聯(lián)典指北宋哲學家張載,字子厚,鳳翔郿縣橫渠鎮(zhèn)人,世稱橫渠先生,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職,講學關(guān)中,其學派被稱為“關(guān)學”,其思想對宋明理學影響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銘》、《易說》等。 鯤島累遷昭祀典; 清河長出尚高風。 此聯(lián)為臺灣省義溪口張氏宗祠聯(lián)。上聯(lián)典指本支張氏在臺灣的遷徙?!蚌H島”,指臺灣省,因臺灣有七鯤身??凇O侣?lián)典指張氏郡望為清河郡。 兵書三卷橋邊授; 忍字百篇家內(nèi)藏。 上聯(lián)典指西漢·張良事。下聯(lián)典指唐·張公藝事。 氣味梅花馨此日; 風神楊柳憶當年。 全聯(lián)典指南朝齊·張緒事。 八言及以上 玉燕投懷,姓生燕國; 出塵慧眼,相賞風塵。 上聯(lián)典指唐·張說之母夢玉燕入懷,乃生張說。后張說被封為燕國公。下聯(lián)典指隋·楊素的侍妓張出塵,與李靖、張仲堅結(jié)為兄妹,號“風塵三俠”。 正色立朝,聲重千秋金鑒; 懿文華國,名高萬選青錢。 上聯(lián)典指唐代大臣、詩人張中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長安年間進士,任右拾遺,開元年間議設十道采訪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評論得失,后因李林甫讒言罷相。所作《感遇詩》,抒懷感事,以格調(diào)剛健著稱。著有《千秋金鑒錄》、《曲江集》。下聯(lián)典指唐代名人張旌,著有《萬選青錢》。 出使窮源,槎泛斗牛之畔; 勸農(nóng)致富,民興麥秀之歌。 上聯(lián)典指西漢外交家張騫(?-公元前114年)漢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亞國家。途中兩次被匈奴拘留,積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內(nèi)亂,始脫身歸漢。下聯(lián)典指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漁陽太守時,功課農(nóng)桑,捕擊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鑒、百忍箴,常留古訓; 萬先錢、兩京賦,當讀遺書。 上聯(lián)典指唐代張九齡、張公藝。下聯(lián)典指張鷟、張衡。 報國精忠,赫赫英靈光俎豆; 傳家至孝,綿綿世德衍蒸嘗。 ——佚名撰浙江省天臺縣民主路(中段)張氏宗祠聯(lián) 祠祀民族英雄張世杰,南宋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是與文天祥、陸秀夫齊名的民族英雄。他在宋室危如累卵的情況下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他在廣東雷州灣一個島上與陸秀夫等立趙昺為帝,不久移師崖山,任少傅、樞密副使。翌年,聯(lián)結(jié)千余艘大船與元軍殊死決戰(zhàn)。兵敗,帶著十余艘戰(zhàn)船突圍而出,遇到颶風舟覆,與長子舜德一起壯烈殉國。張世杰妻子葉氏是主戰(zhàn)派丞相葉夢鼎之女,老家在臺州寧??h。剛成年的次子舜功(1260-1347)按著“兄死則宋有臣,吾生則母有子”的忠孝兩全的思想,奉母北上。他們避開元兵的搜查,居無定所,最長的一次是在青田住了兩年。接著來到天臺東鄉(xiāng),受到王蒼溪老人的熱情款待。老人欽佩世杰的為人,請舜功作他的子侄的老師,然后把侄女許配給他,還在城里烏石溪畔買了賈府一幢公館相贈,后來舜功償還這筆房錢,將父親殉國的經(jīng)過寫成《訓子遺書》,告誡后代世世勿作異族的官宦。明正統(tǒng)九年(1444),舜功后裔創(chuàng)修家廟。崇禎元年(1628),思宗下旨為張世杰立祠懸像崇祀,并賜“大忠世祀”匾額,大門外掛有這副楹聯(lián)。這就是現(xiàn)在民主路中段的古老宗祠“脫落張”。天臺縣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成為對青少年和廣大干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這就是天臺公館張氏的來歷。 忠厚近魯愚,畢竟傳家在是; 勤儉似艱苦,須知奮進由斯。 此聯(lián)為江西省萬載縣張氏六支宗祠聯(lián)。 雄猛讓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英傳萬世,唐曾顯姓宋留名。 此聯(lián)采用張飛廟聯(lián)。上聯(lián)“文握管”指張飛善書法。下聯(lián)“唐曾顯姓”,謂唐張巡與張飛同姓?!八瘟裘?,指岳飛與張飛同名。 溯宋代家聲,雙璧德言、兩銘理學; 薦江陵時食,瓜羹嫩煮、粟米新坎。 采用張氏祠堂聯(lián)。 鼻祖肇青陽,公侯將相神仙,代光國史; 大宗開白馬,孝女忠良道學,世篤家風。 采用張氏祠堂聯(lián)。 為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都須處處關(guān)心吾輩,可稟斯言,方可期榮宗耀祖; 理讀書、耕稼事,總要時時立志爾曹,能遵此意,便堪稱肖子賢孫。 ——佚名撰廣東省豐順縣建橋圍張氏宗祠“榮封第”堂聯(lián) 豐順張氏客家人南遷的過程,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炭嗲趦€,是客家人最為優(yōu)秀的品質(zhì)之一。在這方面,廣大山區(qū)的客家婦女表現(xiàn)特別突出。她們艱苦卓絕、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精神,歷來為中外人士所贊揚。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需付出數(shù)倍于魚米之鄉(xiāng)人民的努力方能裹腹。張氏訓勉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儉持家的堂聯(lián)隨處可見。 得姓由軒轅,大而一人,銘垂二篇,扶漢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志,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族派; 宗功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書字百忍,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陵億尊,依然文獻宗支。 此聯(lián)為江西省上猶縣張氏宗祠聯(lián)。聯(lián)語將數(shù)字依次嵌入聯(lián)內(nèi),一氣呵成,自然貼切,概括了張姓自揮公始,包含張良、張飛、張九齡、張道陵(張?zhí)鞄?/span>)、張公藝等十位顯祖列祖的豐功偉業(yè),碩德懿行,堪稱妙聯(lián)佳對。 祭先祖歌巍巍中華,山高水長,浩浩張姓,族史輝煌。始祖揮公,英武非常,軒轅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囂,封邑青陽,清河之濱,滋潤成長。手足情深,顓頊臂膀,生而穎悟,巧技尤強。 體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觀天象。頓生靈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書記詳。 用于狩獵,獵物盈倉,衣食無憂,黎庶贊揚。用于御敵,威力無雙,大勝凱旋,拓土開疆。 諸侯咸服,顓頊帝王,華夏共主,萬民敬仰。揮公功德,萬古流芳,顓頊嘉之,封為弓長。 以職為姓,乃賜姓張,張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綿延,繁榮盛昌,遍及全球,遠播五洋。 英賢輩出,崢嶸自強,為將為帥,入閣拜相??萍妓囄?,工農(nóng)學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飛臨濮陽,不遠萬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銘記心上,不忘故土,為國增光。 歷代名人張儀(前?~309年),戰(zhàn)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謀略家。鬼谷子門生,相秦惠王,以連橫之策游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萃踝洌鶉鴱秃峡v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為魏相。 張良(前 - 前 186年),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杰之一。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被譽為“第一謀士”。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谷之術(shù)。卒謚文成。 張辟彊(前202年——?)漢初人。留侯張良之子。 為漢惠帝侍中(約相當于皇帝身邊的秘書),年少聰慧有遠見,曾為丞相陳平解呂后之疑,保全了一班老臣。 張蒼(前256年—前152年),西漢丞相,封北平侯,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福寧集鄉(xiāng)張大夫寨村人 張騫(?~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jié)h朝能與中亞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yōu)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張耳(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楚漢戰(zhàn)爭時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后歸漢,封為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謚曰景王。習稱趙景王。 張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創(chuàng)教人,第一天師。本名陵,東漢沛國(今安徽省宿縣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從學者須出五斗米,故世稱五斗米道。亦稱張?zhí)鞄?/span>。著《老子想爾注》等。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漢族。他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shù)、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發(fā)明人。著述極豐,科研成果極多,有“科圣”之稱,有“張衡環(huán)形山、張衡小行星”命名。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被稱為醫(yī)圣。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y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y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chuàng)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jīng)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yī)學家的推崇。 東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張,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官至太中大夫,后人輯有《東方太中集》。 張角(?—184),號天公將軍,鉅鹿(今河北平鄉(xiāng)縣)人,黃巾起義軍首領(lǐng),太平道創(chuàng)始人。 張魯(?-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張道陵孫,第三代天師(稱為系師)。道教奠基人,集大成者。東漢末年道教領(lǐng)導人,割據(jù)勢力。改革道教,教化百姓,興建義所,診治病患。漢末有“天下人望盡在張魯”之說。后漢中降于曹操,張魯有十子。時人語曰:“張氏十龍,儒雅溫恭?!?/span>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三國魏國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莊)人,曹魏著名將領(lǐng),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東將軍。 張郃(?-231),字雋義,三國魏國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西將軍。 張飛(?~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guān)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xiāng)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謚桓,五虎將之一。 張任(?~214年),三國蜀郡人(今四川成都)人。劉璋的部下,多次與劉備作戰(zhàn),宴席上舞劍救了劉璋,在落鳳坡殺了龐統(tǒng),最后被諸葛亮的計謀所擒,不降被殺。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論語注》,謚吳文侯。 張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謀士、官至別駕,助劉備取西川。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河北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書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汜賦》等。與其弟張協(xié)、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 張協(xié)(?——?),字景陽,河北安平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擅長五言詩,與其兄張載齊名,官至中書侍郎,河間內(nèi)史等。 張亢(?——?),字季陽,河北安平人,西晉文學家,辭賦家,詩人,著述頗豐。 張華(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張華集》書。 張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稱“布袋和尚”,傳為彌勒佛化身。 張麗華,南朝陳后主妃,神采艷麗,聰慧強記,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軍國大事。國亡,與后主俱入井,隋軍擒而斬之。后祀奉為十月芙蓉花神。 張元素,字潔古,醫(yī)學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中醫(yī)易水派創(chuàng)始人。著《醫(yī)學起源》、《醫(yī)方》、《潔古本草》等書。 僧一行,本名張遂,(683——727),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中國唐代杰出天文學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歷法。謚一行、大慧禪師。著述頗豐,科研成果極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線的人。 張柬之(625——706),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恢復李唐社稷而聞名。 張亮(?-646),鄭州滎陽人,唐朝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六名。出身寒賤,務農(nóng)為業(yè),“倜儻有大節(jié),外敦厚而內(nèi)懷詭詐”。太宗即位后,封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 張公瑾(594年—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名。貞觀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突厥,擒頡利,屢有戰(zhàn)功,封鄒國公。貞觀六年四月辛卯(初八)日,在襄州都督任上,張公瑾病死,時年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禮及當時風俗,辰日不能哭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改封郯國公。 張巡(708年--757年),唐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朝名將,安史之亂時,他和許遠等數(shù)千人,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殺傷敵軍十二萬,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但終究寡不敵眾,最后英勇就義。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又名博物,韶州始興(今廣東韶關(guān)始興縣)人。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張燕公集》傳世,詩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絕唱。 張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廣宗(今邢臺廣宗縣)人。 張籍,唐代詩人,江蘇吳江人,著《張司業(yè)集》。 張說(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東(山東永濟),官至宰相,謚文貞。有《張燕公集》、《張說之集》傳世。 張繼(715——779),唐代詩人,字懿孫,官至檢校郎中,湖北襄陽人,著《張祠部詩集》,代表作《楓橋夜泊》。 張載,字子厚(生于天禧四年,卒于元豐元年即西元1020-1078年)北宋著名的哲學家,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支脈“關(guān)學”創(chuàng)始人,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原籍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后徙家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zhèn),人稱橫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授祁州司法參軍,調(diào)丹州云巖令。遷著作佐郎,簽書渭州軍事判官。熙寧二年(1069),除崇文院校書。次年移疾。十年春,復召還館,同知太常禮院。同年冬告歸,十二月乙亥卒於道,年五十八。嘉定十三年(1220),賜謚明公。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 張煌言(生于泰昌元年,卒于永歷十九年即西元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民族英雄。 張名振(?-1654)字候服,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令江蘇省南京市)。少時剛直豪爽,頗有謀略,心懷壯志。曾和張煌言等領(lǐng)兵三入長江,希圖收復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永歷八年終因國恨家仇,郁積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軍中。遺言以所屬部卒歸張煌言統(tǒng)率,繼續(xù)抗清。 張旭,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圣之稱。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并稱三絕。相傳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以發(fā)濡墨而書,故世稱為張顛、書顛。 張士誠(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蘇省泰縣)人。元末群雄之一。本從事運鹽業(yè),后據(jù)吳中,自稱吳王,后為明將徐達、常遇春所擒,自殺身亡。 張居正(1525年-1582年),漢族人,祖籍湖廣江陵(今屬湖北)。字叔大,少名張白圭,又稱張江陵,號太岳,謚號“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優(yōu)秀的內(nèi)閣首輔之一,明代最偉大的政治家。 張景岳(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杰出醫(yī)學家。有《景岳全書》巨著傳世。 張三豐,生卒年不詳。宋武當?shù)朗?,所?chuàng)太極拳術(shù),聞名當時,其法傳于后世,稱內(nèi)家拳,又稱武當派?;蜃鲝埲?。名全,一名君寶,號三豐,明朝遼東懿州(今黑山縣境)人,生卒年不詳。因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史稱其辟谷數(shù)月不饑,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時贈為通微顯化真人。 張廷玉(1672——1755),滿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學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輔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書。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實錄》、《明史》、《清會典》。配享太廟,其母吳氏封一品夫人。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清四川遂寧人,清代名臣、治河專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及第,累官吏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等職。史稱“清官”、“賢相”。是清代268年間四川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的人物。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清代名相張鵬翮玄孫。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官山東萊州知府,著有《船山詩草》。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不單是清代蜀中詩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詩人和著名詩學理論家,為性靈派后期的主將和代表人物。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臺公、無競居士,晚年字號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稱張香帥,謚號文襄。大學士、軍機大臣、封建大吏。中國民族工業(yè)、重工業(yè)主要奠基人,為中國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薔庵。江蘇海門人,祖籍江蘇常熟,大清狀元,中國近代杰出實業(yè)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歷任中央教育總長、實業(yè)總長、總商會總長、水里總長等職務。先后創(chuàng)辦上海海洋大學等,與馬相伯和創(chuàng)復旦公學,創(chuàng)佳南通博物館,軍山氣象臺等。創(chuàng)辦實業(yè)數(shù)家。 張三祿,河北(今北京)人,中國相聲創(chuàng)始人。 近代張作霖(1875~1928年),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握三省軍政大權(quán),為奉系領(lǐng)袖。兩次直奉戰(zhàn)爭,先敗后勝。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在北京組政府。 張大千(1899~1983年),四川內(nèi)江人,原名張正權(quán),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jié)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chuàng)了新的藝術(shù)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現(xiàn)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學良(1901~2001),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西安事變發(fā)動者。 張自忠,山東臨清縣人,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 張治中(1890~1969),著名愛國將領(lǐng),字文白。安徽合肥市人。黃埔系骨干將領(lǐng),原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領(lǐng)導人之一。 張云逸,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經(jīng)北伐戰(zhàn)爭、南昌起義、百色起義、反圍剿、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歷任紅7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軍區(qū)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張瀾(1872~1955),字表方,漢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1941年參加發(fā)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改為中國民主同盟),1941年10月繼黃炎培之后擔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任民盟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 胡風,原名張光人,湖北省蘄春縣人。1929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參加日本共產(chǎn)黨。曾任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宣傳部長、書記,中華全國文藝抗敵協(xié)會常委,中國文聯(lián)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 張召忠,1952年生于河北鹽山,著名軍事理論家和軍事評論家,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軍事戰(zhàn)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海軍少將軍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