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0年,年已69歲的孫權做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決定。 廢三子孫和太子之位,賜死四子魯王孫霸,改立七子孫亮為太子。 孫權有七個兒子,分別為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 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吳,長子孫登被立為太子,周瑜之女為太子妃。 孫登是個好太子,可惜不長壽。241年五月,孫登去世,年僅33歲。 長子先他而去,孫權悲難自抑,每次談到孫登都不禁傷心流涕。 但太子之位不能空懸,半年后,即242年正月,孫權立三子孫和為新太子。 孫和被立為太子,實無懸念。 其一,按序當立。孫和為孫權三子,而其二哥孫慮早在232年便已去世,年方20歲。 其二,孫和綜合素質高,既愛好文學,又擅長騎射,而且禮賢下士。 其三,前太子孫登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三弟孫和為太子。 同年八月,孫權又封了四子孫霸為魯王,在待遇上與太子沒有差別。 對于這兩個兒子,孫權到底更愛哪一個? 似乎連孫權自己也分不清,因為這哥倆同母,母親是瑯琊王夫人(此說有爭議,另一種說法是孫和為王夫人所生,孫霸為謝夫人所生)。 王氏是通過選秀而入宮的,深得孫權寵幸,愛屋及烏,對她生的兩個兒子自然也分外寵愛,二人雖各為太子和魯王,但起初竟然沒有禮儀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宮室中飲食起居,直至后來群臣議論,認為太子藩王應該上下有別,孫權才為二子各設宮殿和幕僚。 而正是因為這無差別的寵愛,激發(fā)了魯王孫霸的野心,釀出了一場宮廷大禍——二宮之爭。 二子分設宮殿和幕僚后,孫吳大臣隨之分為兩大派。 在《三國志》卷五十九《孫和傳》中,裴松之注引用了殷基的《通語》,而在《通語》中便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孫和與孫霸各自支持者的名單。 孫和的支持者包括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jù)、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人。(《通語》: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jù)、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 孫霸的支持者則包括驃騎將軍步騭、鎮(zhèn)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jù)、中書令孫弘等人。(《通語》:驃騎將軍步騭、鎮(zhèn)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jù)、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 殷基是吳國零陵太守殷禮之子,又在吳國擔任過無難督一職,因此他的記載可信度很高。 二宮爭斗之初,孫權知曉后,便以太子和魯王要集中精力學習為由,禁止賓客來往。而此舉并不奏效,兩派矛盾愈演愈烈。 手心手背都是肉,該怎么處理這件事?孫權猶豫不決。 但之后發(fā)生了一件事,讓孫權下令了決心——雙棄。 這件事來源于孫權大女兒孫魯班的挑撥。 孫魯班的母親是孫權的寵妃步夫人,而自王夫人進宮后,孫權便把寵愛之心分給了她一半,后因為孫和被立為太子之故,王夫人雖未封后,但行掌管六宮之實。 為此,王夫人深為孫魯班所恨,常在孫權面前進讒言。有一次孫權病了,孫魯班對孫權說,王夫人不僅無憂,反而喜形于色。孫權大怒,王氏從此失寵,憂懼而死。 而在此期,年邁的孫權又迷上了年輕貌美的潘夫人。 潘夫人名潘淑,有“神女”、“江東絕色”之稱。 因潘父犯法,她被發(fā)配入織室。孫權得知她的美貌,就派人去畫一張潘氏的畫像,孫權見后便動心了:她愁起來都讓人心動,何況她歡樂的樣子呢?隨即召入宮中,之后,潘夫人便生下了孫權最小的兒子孫亮。 老夫愛少妻,老夫疼少子,孫權最終決定雙棄了。 公元250年秋,孫權幽禁孫和,七月,孫權正式廢太子孫和,并流放故鄣,同時下令賜死魯王孫霸。 同年十一月,正式立八歲的七子孫亮為太子,不久又立孫亮之母潘氏為皇后,這是孫權生前立的唯一皇后。 以廢嫡殺子為結局,長達八年的二宮之爭終于落下了帷幕,兩年后,即公元252年孫權駕崩,享年71歲。 這八年的爭斗,讓吳國的朝堂混亂不堪。 后世多將此亂歸結于孫權晚年昏庸,性格變得多疑甚至殘忍嗜殺。 如《三國志》作者陳壽所言:“然性多嫌忌,果于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p> 人隨年紀衰老,判斷力難免出現(xiàn)誤差,這樣的說法也合乎常理。 但孫權晚年廢嫡殺子,似乎更有其深層的考慮。 試想一下,孫和、孫霸兩黨內斗的結果已經讓朝廷產生了裂痕,如果再讓二人之中一人即位,勢必會造成朝廷造成更大的不安,引發(fā)進一步內斗,甚至互相殺戮。 這并非妄測,如袁紹死后,兒子袁尚和袁譚便完全分裂成了兩派,從而導致了袁氏勢力的滅亡。 因此,另選和這兩派勢力都無利害關系的接班人,也許正是孫權最明智的選擇。 此外,孫權在廢嫡殺子的同時,對朝中重臣也進行了清洗,這和之后的朱元璋做法很相似,都在為他自己身后的接班人清理危害皇權的隱患。 而在此次事變中,孫權表面不偏不倚,對孫和一黨和孫霸一黨各有處罰,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被孫權或誅殺或嚴厲打擊的基本都是江東名門。 為什么孫權要打壓江東名門?這要從孫吳政權的三大政治勢力說起。 第一股政治勢力為代表皇權的孫氏宗族勢力。 孫氏雖然出身寒族,但為吳郡富春縣大姓,宗族力量比較強大。如在孫堅起兵對抗董卓時,孫堅的弟弟孫靜就可以糾合鄉(xiāng)曲及宗族五六百人,以為保障。其后,孫策從淮南渡江攻取江東,便以宗族成員孫靜、孫賁、孫輔、孫河等人擔任重要將領。 第二股政治勢力為流寓江東的江北人士。 江北人士多為孫堅和孫策的原部屬,也有其后南下避亂投奔孫權者,如程普、韓當、周瑜、魯肅、蔣欽、周泰、張昭、諸葛瑾等人。 第三股勢力則是江東本土的名門大族。 這股勢力是最后加入孫氏政權的。為此,孫氏采取了征伐和懷柔兩種手段。 孫氏雖是江東人士,但卻出身寒族。所以當孫策率部到江東時,便遭到了江東名門大族的激烈反對。為了征服江東,孫策只有大開殺戒。故此,郭嘉曾言:孫策“所誅皆英豪雄杰”。 而孫權接手江東后,局勢嚴峻,內憂外患。在內,“江北人士”在猶豫,如張昭。“江東名門”幾乎一片敵意;在外,曹操和袁紹爭奪北方的統(tǒng)治權,無論誰贏,下一步進兵的目標都是江東。 因此,孫權要想在江東立足,就必須要得到“江東名門”的支持。 最終,在孫權的努力下,通過聯(lián)姻、分享政治權利等多種籠絡手段,成功地把大批江東名門人士拉進了孫吳政權之中,著名者如虞翻、顧雍、陸遜、朱桓、張溫等。 在孫權統(tǒng)治前期,這三股政治勢力大體平衡,而江東名門一派稍弱,如周瑜魯肅呂蒙都為江北人士。 而到孫權統(tǒng)治晚期,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孫氏宗族和江北人士骨干先輩謝世,后嗣多無成就或才能,力量不斷削弱。 而江東名門勢力則隨之急劇膨脹。如顧雍、陸遜、朱據(jù)為相共25年,而在猇亭之戰(zhàn)中,陸遜大敗劉備,此后陸遜執(zhí)掌兵權達23年之久。 軍政大權完全落入江東名門世族之手,這讓老年的孫權深感不安。 而“二宮之爭”便逐漸演變成為孫權打擊江東名門世族從而加強君權的手段。 被“兩宮之爭”牽連而被嚴厲處置的重臣主要有: 陸遜,被逼致死;顧譚、顧承,被撤職流放交州;朱據(jù),孫權次女孫魯育的丈夫,被貶,后被賜死;張純,鬧市斬殺;陸胤,投入監(jiān)獄嚴刑拷問;吾粲,被下獄誅殺。此七人都是江東名門世族的重要人物。 陸遜是擁護太子孫和的,受到了孫權多次嚴加責備而致死。而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也是擁護太子孫和的,卻被孫權加官進爵,晉升為大將軍。偏袒之心,不言自明。 公元252年,孫權病危,他所選擇的托孤大臣為五人,即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jù)、孫峻。 在這五人中,孫峻為宗室,孫弘為江東寒族,諸葛恪、滕胤、呂據(jù)則都是江北人士。 二宮之爭,孫權以廢嫡殺子為代價,重創(chuàng)江東名門士族,鞏固了皇權,機關算盡太聰明,但其后因為孫亮年幼,吳國先后出現(xiàn)了諸葛恪、孫峻、孫綝先后專權的局面,把吳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
|
來自: 昵稱rOGCjoK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