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的源泉——《禹貢》 ? 古史與地,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歷史地理應該從何說起呢?從《尚書·禹貢》說起?!队碡暋肥侵袊钤绲牡乩斫浀渲?,是后世所有地理書的源泉,明人艾南英在《禹貢圖注·序》中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鼻迦死钫裨Uf:“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書無數(shù)百家,莫有越《禹貢》之范圍者?!?/p> 《禹貢》的成文時代,古人認為在夏王朝,是由當時的史官所纂寫,后來又經孔子整理,歸入到《尚書》之中。到了近現(xiàn)代,學者們又提出了《禹貢》成文年代的西周說、春秋說、戰(zhàn)國說乃至秦漢說等各種說法。 ?禹貢?的體國經野思想反映了古人對于天下的理想劃分,這個劃分的做法就是“隨山川形便”,也就是以山脈、江河、湖泊等自然障礙作為行政區(qū)域的基本劃界原則,這個原則奠定了后世行政區(qū)域劃分的基礎?!队碡暋逢U述的九州概念則體現(xiàn)了古人最早的大一統(tǒng)思想?,F(xiàn)在我們就來說說這九個州。 (一)冀州: “兩河惟冀州”。冀州位于黃河自陜西與山西交界開始一直到流入大海的這個凹槽形的河段之間。冀州三面與黃河相臨,其中西界的河段稱為“西河”,東界的河段稱為“東河”,南界的河段稱為“南河”。冀州屬于春秋時期晉國和燕國的故地,包括今山西、河北以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qū)。 冀州 (二)兗州: “濟、河惟兗州”。兗州位于濟水與東河之間,為今天河北和山東兩省的交界地區(qū),屬于春秋時期的衛(wèi)國故地。兗州的范圍在九州中大概是最小的,而且兗州從中部到臨海的很大一部分在戰(zhàn)國以前都是渺無人煙、湖沼河網(wǎng)密布的水澤之地,衛(wèi)國的地盤實際上只有兗州的西南部分。 兗州 (三)青州: “海、岱惟青州”。青州位于渤海與泰山之間,即今天的山東北部從泰山北麓到山東半島一帶,屬于春秋時期的齊國的故地。青州的范圍也很小,與兗州在伯仲之間,不過若是按照清代學者胡渭的說法,《禹貢》的古青州還包括從遼河流域一直到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域,如此說來,青州的范圍就要大得多。 青州 (四)徐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州位于黃海、泰山及淮河之間,包括今天的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安徽的淮北地區(qū),屬于春秋時期的魯國及莒、邾、滕、薛等一些小國和淮夷國家徐國等的故地。 徐州 (五)揚州: “淮、海惟揚州?!睋P州位于淮水和黃海、東海之間,包括淮河以南和長江下游的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部、浙江、福建等地區(qū),屬于春秋時期的吳、越國故地。 揚州 (六)荊州: “荊及衡陽惟荊州?!北逼鸷蹦险奈髅娴那G山,南到湖南衡山以南,包括湖北、湖南兩省的大部和江西西部的區(qū)域稱為荊州。荊州屬于春秋時期楚國的故地。 荊州 (七)豫州: “荊、河惟豫州。”豫州的位置在荊山與黃河之間,大致相當于今天黃河以南的河南省全境和湖北省北部等地區(qū)。豫州位于九州的中心,是西周東都洛邑的所在地,也是西周統(tǒng)治東方和天下的中心。豫州在春秋時期屬于周、鄭、宋、陳、蔡等國的故地。 豫州 (八)梁州: “華陽、黑水惟梁州?!?梁州的位置在西岳華山的南面到黑水之間,其范圍大致包括秦嶺以南的今陜西、甘肅兩省部分地區(qū),再加上四川全境。梁州的主體是巴、蜀兩地。 梁州 (九)雍州: “黑水、西河惟雍州?!庇褐莸奈恢迷诤谒c西河之間的廣大區(qū)域,也就是從秦嶺以北,東到陜西與山西臨界的黃河,西到今甘肅省的西境,包括陜西、甘肅和寧夏大部及青海部分地區(qū)在內的區(qū)域。雍州是春秋時期秦國的故地。 雍州 九州是上古時期的人們對當時華夏大地上的九個區(qū)域建立的地理概念,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大一統(tǒng)思想,這個思想為中國古代封建大帝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尚書·禹貢》這篇文章,從標題來看,是“大禹時期的貢賦”的意思,實際上,該文所涉及到的地理范圍,早就超越了夏商時期的地理認知范圍,而是戰(zhàn)國時期后期的地理。傳說大禹在治水后,把中國化為九州,“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這個九州具體在什么范圍并不為人所知,而后來的九州也是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大而變化?!吨芏Y·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和禹貢里面的大致相同,只是禹貢中沒有“并州”,“幽州”而多了“徐州”,“梁州”?!秴问洗呵铩び惺加[·有始》中把九州和各國位置地理結合一起:“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wèi)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春秋時期的列國地圖 根據(jù)以上內容,得出。 一,冀州:位于黃河以西,以北,相當于今天的山西和京津冀一帶,屬于當時的晉國,燕國。 《禹貢》載: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覃懷厎績,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恒、衛(wèi)既從,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 這里的從壺口(山西和陜西交界) 經過梁(呂梁山)及其支脈,到太原(古代山西一帶),岳陽(岳山之南,指的山西南部),覃懷(今天焦作一帶,是漳河發(fā)源地帶),最后是華北平原,海河流域的衡水河漳水,在碣石(并非今天的碣石)入黃河?!秴问洗呵铩罚骸皟珊又g為冀州,晉也。”,這里的兩河指的就是黃河和濟水,而恒,衛(wèi)是漳水支流。這里的土壤質量屬于上上,而田這是中中等級。 而其他版本把燕國一帶(京津冀地區(qū))單獨劃出來,作為幽州,因此古代北京又叫做“幽燕”。《呂氏春秋》:“北方為幽州,燕也?!薄!吨芏Y》:“東北曰幽州?!睗h武帝時期,把全國化為十三州,幽州屬于其中之一,管理范圍包含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等郡,就是燕國的范圍和朝鮮半島。唐朝置幽州節(jié)度使防衛(wèi)契丹,唐玄宗時期,安祿山以此為基地反叛。后晉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為南京。宋朝統(tǒng)一后,為了收復幽薊十六州和契丹發(fā)生了幾次重要的戰(zhàn)爭,但是均失敗。金滅滅遼后,以燕作為首都,稱“燕京”。后元明清直到現(xiàn)在,這里都是首都。 在《周禮》 中,有“并州”概念?!罢痹徊⒅荨?。相當于今天的山西省。漢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云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宋朝為“并州路”。 二,兗州。在濟水(今黃河)和古黃河(今運河)的中間地帶。其主要國家是衛(wèi)國。 《呂氏春秋》:河、濟之間為兗州,衛(wèi)也。相當于今天的山東北部和河北東南部。《禹貢》提到這里的支流有灉、沮,湖泊有雷、夏。這里出產桑蠶,漆器。 “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灉、沮會同。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墳,厥草惟繇,厥木惟條。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厥貢漆絲,厥篚織文。浮于濟、漯,達于河。”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qū)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時開始的。治所設在濮陽,轄山陽(轄瑕丘、橐縣等)、東郡、陳留、濟陰、泰山、東平六郡國。東漢建武十一年(35)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昌邑鎮(zhèn)),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治所在菏澤市巨野縣城區(qū))、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范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三國時,兗州區(qū)域屬魏。曹操領冀州牧后,為擴大勢力范圍,縮小其他州并入冀州,但兗州轄區(qū)未動,仍轄八個郡國。僅將漢時陳留改為陳留國,任城國改為任城郡。隋初沿襲前制,隋文帝開皇三年(583),“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隋煬帝大業(yè)二年(606),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唐朝恢復兗州,兗州升為大都督府。元明清后,兗州范圍不斷縮小,已經隸屬于濟寧,新中國后,兗州淪為縣。 三,青州。大致是山東半島,古代屬于齊國。 《呂氏春秋》:“東方為青州,齊也?!边@里的說青州位于“海岱之間”,海是大海,而岱指的泰山。杜甫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碧┥绞枪糯鷸|部祭祀的神山,也是齊國和魯國的界山。古代山東半島上居住的是東夷族,馬曰:嵎,海嵎也;夷,萊夷也?!比R就是山東半島東部,古代有東萊國,被齊國所滅。濰、淄,是兩條河流,是今天“濰坊”,“淄博”的來源。通過汶水,可以到達濟水(古黃河)。這里生產鹽,絲織品,礦產。所以齊國有魚鹽之力,工商業(yè)發(fā)達,是泱泱大國。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絲。浮于汶,達于濟。 青州最開始設置區(qū)劃是西漢,設立青州刺史,為十三州刺史之一。歷代沿襲。唐代設置青州總管府,管理青州,淄州,齊州,密州,萊州,登州。宋朝,青州管轄范圍開始縮小,下轄:益都縣,臨淄縣,壽光縣,千乘縣,臨朐縣,博興縣,隸屬于京東東路。清朝改名為濟南府,而原青州范圍繼續(xù)縮小。新中國設立青州市(縣級) 四,徐州。古代的徐州指的是泗水流域,為泰山以南的魯國地區(qū)。 《呂氏春秋》:“泗上為徐州,魯也。”《禹貢》:“海、岱及 淮惟徐州”,界定了徐州的范圍是從泰山到淮河,就是如今的魯南,蘇北。主要是淮河水系,泗水,沂水是其支流。蒙山和羽山一帶可以播種。生產海產品和紡織品。 海、岱及 淮惟徐州?;础⒁势鋪V,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于淮、泗,達于河。 徐州者?!夺屆吩唬盒?,舒也,土氣舒緩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周朝滅殷商,監(jiān)于二代而損益之,定官分職。徐州被合并入青州內。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后期為節(jié)度使駐地。這里的徐州實際上已經只是一座城市,而并非一個地區(qū)。古代的徐州范圍遠遠大過今天徐州市的范圍。 五,揚州。 《呂氏春秋》:“東南為揚州,越也。”。說明揚州主要是東南地區(qū),當時為越國,就是今天的蘇浙一帶。 《禹貢》:“淮海惟揚州”,只的揚州范圍是淮河到大海。其中提到幾個地名,彭蠡(古代的彭蠡,不是鄱陽湖,而是安慶北部的大湖泊),三江(具體在何處未知,可能指長江、漢江,贛江,均匯入了彭蠡),震澤(太湖)。這里出產動物的齒、革、羽、毛等。這里居住著東夷,以鳥作為圖騰,“鳥夷卉服”,還出產桔柚,有錫礦(無錫實際上是有錫礦的)。 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齒、革、羽、毛惟木。鳥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沿于江、海,達于淮、泗。 揚州正式設置行政區(qū)也是開始于漢武帝設置十三州,揚州管理淮河以南的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六安國。隋唐時期,揚州的范圍不斷縮小。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qū)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tǒng)一。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揚州為廣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廣陵郡復改揚州。 六,荊州?!秴问洗呵铩罚骸澳戏綖榍G州,楚也?!背诠糯步凶髑G國,荊楚。 《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現(xiàn)名牡荊,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楚國發(fā)源于荊山(可能是盛產牡荊)?!队碡暋罚骸扒G及衡陽惟荊州”,從荊山到衡山以南為荊州。實際上遠古時代的衡山為河南伏牛山,而在戰(zhàn)國時候,衡山已經是今天湖南的衡山了,可能是和苗蠻民族南遷有關。主要的河流有長江,漢江,沱江、潛江。有大湖泊云夢澤,在今天武漢一帶,雖然已經消失,但是還殘留許多,所以武漢是千湖之城。所出產和揚州差不多,但是有個著名的是“包匭菁茅”,是祭祀的一種植被,楚國向紂王進攻。春秋時期,齊國管仲討伐楚國的借口竟然是“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潛既道,云土、夢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礪、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厎貢厥名。包匭菁茅,厥篚玄纁璣組,九江納錫大龜。浮于江、沱、潛、漢,逾于洛,至于南河。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管理南陽郡,長沙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東漢時的荊州,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建安十四年,劉備領荊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敖枨G州”后,移治江陵。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荊州:曹操占據(jù)南陽、南郡二郡,劉備占據(jù)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占據(jù)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奪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jù)部分(僅指南郡)“借”給劉備,于是劉備占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曹聯(lián)合打敗關羽,瓜分荊州。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后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這一時期,荊州面積不斷縮小。到了隋唐時期,荊州范圍局限到了今天湖北西部,被稱為江陵,隸屬于山南道。后來荊州范圍相當于今天的荊州市。 七,豫州。豫州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河南省。 《呂氏春秋》:“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呂氏春秋》中說豫州就是黃河以南,漢江以北,主要國家是周國,實際上還有魏,韓等國。《禹貢》:“荊河惟豫州”,《禹貢》中豫州的范圍更加明確,指荊山以北和黃河以南。大致是今天除了南陽和信陽的河南地區(qū)。主要河流有伊、洛、瀍、澗,均匯入黃河。有湖泊為菏澤(并非今天的菏澤),出產絲織品和漆器。 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于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厥貢漆、枲,絺、紵,厥篚纖、纊,錫貢磬錯。浮于洛,達于河。 西漢時期,設置豫州刺史,為十三州刺史之一,轄潁川郡、汝南郡、沛郡,以及梁國。東漢豫州刺史的治所在譙(亳州)。三國的曹魏時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西晉時期,豫州治所在陳縣(淮陽)。南北朝時期,豫州管轄面積縮小,到隋朝廢除豫州刺史。今天豫成為河南簡稱。 八,梁州(益州) ?!队碡暋罚骸叭A陽、黑水惟梁州”。 梁州位于華山(秦嶺、終南山)之南,黑水(金沙江)之北。相當于今天的四川,重慶,漢中地區(qū)。主要河流發(fā)源于岷山地區(qū)。有岷江、沱江、潛江等河流,可以和江漢通航。礦產豐富,如鐵、銀。動物物產豐富。 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西傾因桓是來,浮于潛,逾于沔,入于渭,亂于河。 在西漢,梁州的范圍即益州的范圍,益州是十三州刺史之一,其范圍是管轄整個西南地區(qū),包含了云貴川渝地區(qū),益州的治所定為雒縣(今四川廣漢)。191年,益州牧劉焉徙治綿竹。194年,又將州治遷往成都,此后益州兼含成都別名之意。這一稱謂幾乎一直沿用至西晉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稱卻從未更改過。三國時期,劉備占據(jù)益州,建立了蜀漢。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這里出現(xiàn)了兩個州。隋開皇三年 (583年)﹐罷天下諸郡﹐以州統(tǒng)縣,此時益州僅為一郡之地,范圍大致和成都市范圍相當。在唐朝,益州成為南方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與揚州并稱“揚一益二”。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益州改為蜀郡,益州遂除。 九,雍州(涼州)?!秴问洗呵铩罚骸拔鞣綖橛褐?,秦也?!?/p> 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薄队碡暋罚骸啊『谒?、西河惟雍州?!?。西河就是秦晉之間的黃河地區(qū),說明雍州的范圍是黃河以西,黑水以東。黑水,很難界定,但是總體范圍是陜甘寧地區(qū)。主要河流有涇,渭均流入黃河,而弱水向西流。還提到重要的地理概念是三危山,應該是西北的大山,《尚書·舜典》載:“竄三苗于三?!薄T浟鞣湃绲姆?shù)饺5貐^(qū)。以黃土地為主(黃土高原)。出產玉石,例如青海玉,厥貢惟球、琳、瑯玕。主要的民族有西戎,就是如今的羌族,藏族等。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于鳥鼠。原隰厎績,至于豬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瑯玕。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織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漢武帝設施雍州,為十三州刺史之一,但是改雍州為涼州,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市),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武帝置朔方別令刺史監(jiān)之不在十三州之限。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睗h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東漢改名雍州,魏國又改回涼州。十六國時期,這一帶建立了西涼,南涼,后涼等政權,直到唐朝,唐武德二年(619年)大涼國李軌被李淵所滅。唐朝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姑臧。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涼州屬隴右道,涼州的管轄范圍至此縮小。宋朝,涼州地區(qū)為西夏國版圖。 從以上九州的范圍來看,《禹貢》九州范圍“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被臼乔兀?,齊,燕,晉,越,應該是春秋末年的地理狀況,因為這時期晉國尚未分裂,越國已經滅了吳國。而這些國家之外的珠江流域,人們還沒有多少認識。在秦漢,疆域擴大后,才逐漸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兩廣,東北,西域。 ◆“州”和九州名號的繼承 《說文》訓“州”為“水中可居曰州”,又說“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所以“州”本意就是“水中的陸地”,也是現(xiàn)在常用的“洲”的本字。州后來引申作地理區(qū)域通名,《說文》中給的解釋是因為大洪水,堯時代的人們只能居住在水中的高地上,于是稱呼居住的地域為“九州”。其實就按現(xiàn)代的視角看,考慮到地球表面水多地少的狀態(tài),把陸地直接稱作“州”也完全合理,所謂“大洲”意即如此,上古人民未必意識不到這點。 九州是上古華夏文明對熟知地域劃分的地理大區(qū),素來有多種講說。漢代儒家理論占據(jù)主導之后九州多以《尚書·禹貢》的版本為正統(tǒng),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其大致區(qū)域如下圖。 禹貢九州大致分野圖(圖源: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集) 這一九州劃分系統(tǒng)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亦有論述,雖大致相同,但仍有差別。如《爾雅·釋地》無青州、梁州,有幽州、營州;《周禮·職方》無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呂氏春秋·有始覽》無梁州,有幽州。 上述四個版本總共有十二個不同的州名,而《尚書·舜典》又有“肇十有二州”的記載,于是有“舜分十二州”的說法,多出來的營、幽、并三州也被漢代經學家認為是舜在堯九州基礎上析置而得。 不過直到漢初,“州”始終不是行政區(qū)劃名,僅僅是地理大區(qū)名。說“雍州”一如我們現(xiàn)在說“西北地區(qū)”。西漢元封五年(前106),武帝根據(jù)九州體系在全國除京畿以外地區(qū)設十三刺史部,即冀州、幽州、并州、朔方、涼州、益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交趾、荊州、豫州。此時的刺史部是監(jiān)察區(qū),依然不是地方行政區(qū)。 西漢末年,刺史職權見增。元始五年(5),極端原教旨復古主義分子王莽策改刺史為州牧,改刺史部為州。新朝始建國四年(12),王莽詔令全國按《禹貢》重劃為九州。 東漢建立后,光武初期沿用新莽前的州制,建武十八年(42)改回刺史部。因為實際管理的需要,東漢一代刺史權力越發(fā)增大,不但獲得了人事任免權,有些還擁有兵權,并在地方上建立固定治所,逐漸成為郡守的上級。漢末天下大亂,為鎮(zhèn)壓黃巾軍,朝廷于靈帝中平五年(188)接受了劉焉“廢史立牧”的建議。自此各刺史逐漸改立為州牧,正式被授予民政與軍政權力。州遂從監(jiān)察區(qū)演變?yōu)榧裾④娬?、監(jiān)察于一體的全權一級行政區(qū),地方行政區(qū)劃制度也從原先的郡縣兩級制演變?yōu)橹菘たh三級制。 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政局使得州置不斷增多,地方政區(qū)雜亂不堪。至580年,即楊堅代周前一年,南北兩朝共有275州、674郡、1742縣,平均每州轄2.5郡,每郡轄2.6縣,正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此時州的體量和功能已從漢末時的相當于新中國初期的大區(qū)演變成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地級市,擠占了原先郡的“生態(tài)位”,郡一級幾乎是完全冗余。鑒于此,統(tǒng)一北方的隋文帝遂于開皇三年(584)詔廢轄域內508郡,開皇九年(590)平陳后又廢陳109郡。至煬帝大業(yè)五年(609),全國有184郡(州)和1245縣,平均每郡(州)轄縣6.77個。 作為參考,我國目前每個地級行政區(qū)平均轄縣級行政區(qū)約8.5個,不過這受到數(shù)量偏多的地級市轄區(qū)的影響。若假定平均每個地級行政區(qū)有三個源自母縣的縣級行政區(qū)(實際上可能沒這么多),比如兩個市轄區(qū)和一個殘存母縣,非母縣設區(qū)則一如其他縣市對待,那么平均每地即轄6.5個縣。 州自此成為統(tǒng)縣行政區(qū),此后雖有楊廣和李隆基兩位復古主義狂熱者復州為郡的嘗試,但終究是沒給救回來,如今東亞還有“郡”這一行政區(qū)劃的只剩下南北朝鮮。 州的地位盡管在明清時代逐漸被府所替代,但其作為正式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層級一直延續(xù)至清末,于民國二年(1913)1月北洋政府實施“廢府存縣”后才全面廢除。這時全國縣級及以上地名中帶有“州”字者近乎絕跡,名字里帶“州”的縣只剩下四個:湖北歸州縣、黑龍江肇州縣、廣西龍州縣、云南富州縣,全是降州而得,畢竟“某州縣”這種雙重通名且廣域者在前的模式實在不大規(guī)范,大部分單字名州都是降為單字名縣。而“貴州省”也只有一個。 帶“州”的地名在現(xiàn)代的恢復得益于市制的興起。一來一些城市往往是原“某州府”的城治,于是設市時便采用原府名叫做“某州市”,如廣州市(清末廣州府城,原番禺縣和南??h)、雷州市(清末雷州府城,原海康縣)。二來,多數(shù)州都是單字名,廢置時常常是就地降為單字名縣,然而單字市名卻不符合當代的語言習慣,故而單字名縣在設市時需要找一個雙字名,這其中不少就采用了原州名,如濱州市(清末濱州,原濱縣)、灤州市(清末灤州,原灤縣)。 接下來本文就要簡要探索一下?lián)碛猩瞎攀菝柕男姓^(qū)自古至今的發(fā)展和繼承狀況,按當前的存在狀態(tài)分三類:已經不存在的,目前是縣級行政區(qū)名的和目前是地級行政區(qū)名的。另外,最早的稱“州”行政區(qū)以漢末十二州為準,即冀州、幽州、并州、涼州、益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豫州。 東漢中期州縣區(qū)劃圖(圖源: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集) 已不存 1. 豫州—河南駐馬店市 《禹貢》言“荊河惟豫州”,豫州大略是黃河以南至漢水上游(荊地)的地域,也就是傳統(tǒng)的“中原”,今天的河南省亦以“豫”為簡稱。 豫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境大約相當于今天的豫東和皖北,治沛郡譙縣,即今安徽亳州市。 曹魏時治汝南郡安城縣,在今河南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西晉時治在梁國陳縣,即今河南淮陽縣。 十六國前趙時治潁川郡許昌縣,在今河南許昌市東;前秦改豫州為東豫州,另設豫州于河南郡洛陽縣,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北魏先改豫州為洛州,又改原劉宋僑置的司州為豫州,治河南郡上蔡縣,即今河南汝南縣;北周改豫州為舒州,治所不變。 此外,東晉與南朝有南遷僑置的豫州,但遠離傳統(tǒng)豫州地域,不作描述。 隋初先復舒州為豫州,又改名溱州;煬帝初再改名為蔡州,同時再另置豫州于洛陽縣,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大業(yè)三年(607),煬帝改天下諸州為郡,豫州改置河南郡。 唐初恢復州制,復置豫州于隋末汝南郡(即隋初的豫州-溱州-蔡州),仍治汝陽縣,即今河南汝南縣。天寶元年(742)玄宗再改天下諸州為郡,豫州改置汝南郡。 乾元元年(758),肅宗恢復州制,汝南郡復名豫州;寶應元年(763),避代宗李豫諱改名蔡州。此后“豫州”不存。 可以看出,豫州的中心區(qū)域絕大多數(shù)時期在今豫西南到皖西北一帶,僅有前秦和隋兩代短暫別置在洛陽。考察唐蔡州之后的發(fā)展,其后繼行政區(qū)傳至清末汝寧府,在今天的繼承者可以是河南駐馬店市。 2. 幽州—北京市 《爾雅·釋地》說“燕曰幽州”,《周禮·職方》說“東北曰幽州”,即指先秦燕國一帶屬幽州,按禹貢九州體系則是冀州北部。 幽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境約相當于今天的冀北(大致以保定一線為界)、京津、晉東北、遼寧和朝鮮西北,治燕國薊縣,在今北京市西南。 西晉移治范陽國涿縣,即今河北涿州市。 十六國時期,漢趙曾先后在西河郡離石縣(今山西呂梁市)和北地郡泥陽縣(在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南)別置幽州。此二州后來皆被后趙廢除,幽州亦回治燕郡薊縣,仍今北京市西南。 后燕失中原后在遼西郡令支縣(在今河北遷安市西)別置幽州,北燕移治肥如縣(在今河北盧龍縣西北),后為北魏所廢;南燕亦在瑯琊郡即丘縣(在今山東臨沂市西)別置幽州,后在劉裕北伐中被廢。胡夏也曾別置幽州,治大城,在今內蒙古杭錦旗東南。 此外,東晉與南朝有南遷僑置的幽州,但遠離傳統(tǒng)幽州地域,不作描述。 隋唐承北朝幽州,大業(yè)和天寶兩次改郡時期幽州分別改置涿郡、范陽郡(府),仍治薊縣,在今北京市西南。 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升幽州為幽都府,稱“南京”或“燕京”,此后“幽州”不存。 幽州的中心與范圍一直比較穩(wěn)固,簡單來說就是由燕國故地逐漸縮小至今北京及周邊地域。遼幽都府的后繼行政區(qū)傳至清末順天府,在今天的正統(tǒng)繼承者毫無疑問是北京市。另外,河北懷來縣有一個“幽州村”,然而與歷史上存在過的諸“幽州”行政區(qū)沒有邏輯關聯(lián)。 3. 并州—山西太原市 《周禮·職方》說“正北曰并州”,以周朝的視角看,正北方無疑就是今山西省地域。 并州不見于其他九州體系,但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境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山西省大部、陜北和內蒙古河套平原,治太原郡晉陽縣,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十六國時期,漢趙、前秦皆曾在河東郡蒲阪縣(在今山西永濟市西南)別置并州。南燕亦曾在東??り幤娇h(在今棗莊市西南)別置并州。 南北朝僑置的并州皆在南方,不作描述。 隋承并州,大業(yè)改郡時期并州改置太原郡,仍治晉陽縣,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開元十一年(723),升為太原府,治所不變。 太平興國五年(979),宋平北漢,趙光義引水灌毀太原城,降太原府為并州,移治陽曲縣,即今山西太原市。 神宗熙寧三年(1070),復并州為太原府,此后“并州”不存。 并州的中心始終在太原,中間只有趙二無能狂怒毀晉陽城這一個(地理層面的)小插曲。宋太原府的后繼行政區(qū)傳至清末太原府,在今天的繼承者無疑是山西太原市。 4. 雍州——陜西西安市 《禹貢》言“黑水、西河惟雍州”,“西河”就是黃河以西,“黑水”有多種說法,但雍州一般指的就是包括關中平原在內的廣義西北地區(qū)。 雍州不在西漢刺史部中,因關中平原是京畿地域,故屬于司隸校尉,剩下的今甘肅、寧夏地域則由“涼州”一名概括。光武帝定都洛陽后短暫設置雍州,旋廢。 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分涼州河西四郡首置雍州。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刺史與司隸校尉,涼州與司隸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并入雍州。 曹魏黃初元年(220),析雍州隴右、河西地置涼、秦二州。秦州兩次廢置,不甚穩(wěn)定。則曹魏時雍州轄地大約等同于今關中平原與甘肅、寧夏南部,初暫置漢陽郡隴縣,在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后治京兆郡長安縣,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北。 十六國時期,漢趙在河瑞元年(309)遷都平陽郡平陽縣(在今山西臨汾市西南),置雍州于此,翌年改為司隸校尉,遷都長安后廢除。 后燕滅西燕后在上黨郡長子縣(在今山西長子縣西南)別置雍州。 前秦承后趙雍州,后改為司隸校尉。甘露元年(359)析司隸校尉復設雍州,治在安定郡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或臨涇縣(在今甘肅省鎮(zhèn)原縣東南)。后并入司隸校尉,另在原僑置并州的河東郡蒲阪縣(在今山西永濟市西南),為北燕攻占廢除。 后秦再析司隸校尉設雍州,仍治安定郡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或臨涇縣(在今甘肅省鎮(zhèn)原縣東南),永和二年(417)劉裕滅后秦后廢除。 胡夏別置雍州在安定郡陰密縣(在今甘肅靈臺縣西南),后移治安定郡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縣北),鳳翔六年(418)攻陷長安后移治長安,仍今陜西西安市西北。 東晉與南朝僑置的并州皆在南方,不作描述。 北朝和隋皆承胡夏雍州,大業(yè)改郡時改置京兆郡,治所不變。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升雍州為京兆府,此后“雍州”不存。 雍州自設立始基本是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地域,唐京兆府的后繼行政區(qū)傳至清末西安府,在今天的繼承者無疑是陜西西安市。此外,遼曾在東京道黃龍府下設雍州,在今吉林省農安縣境內,不轄縣,遼末已廢。 5. 梁州—陜西漢中市 《禹貢》言“華陽、黑水惟梁州”。“華陽”就是華山以南,后來往往指秦嶺以南的巴蜀地域,“黑水”有岷江、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多種說法。綜合來看梁州指的就是西南地域。 然而“梁州”一名不見于其他先秦九州體系,西漢刺史部中亦無梁州,西南地區(qū)由“益州”一名概括。 曹魏景元四年(263),蜀漢降,始分益州置梁州。當時轄境約相當于今漢中、川東北和重慶,治漢中郡南鄭縣,在今陜西漢中市東。 西晉時梁州先后遷治西城縣(今陜西安康市西北)、苞中縣(今陜西漢中市西北)、城固縣(今陜西城固縣東),至劉宋元嘉十一年(434)還治南鄭縣,仍今陜西漢中市東。 梁州地處關中與西南的交通要沖,南北兩朝在此屢有爭端,互有得失。西魏廢帝三年(554),南鄭縣改稱光義縣。十六國與北朝別置的梁州存續(xù)時間極短,不再詳述。 隋承梁州,大業(yè)改郡時期梁州改置漢川郡,仍治光義縣南鄭縣,在今陜西漢中市東。 唐開元十三年(725),因與涼州音似而改名后褒州,二十年(732)復名。天寶改郡時改置漢中郡,治所不變。 興元元年(784),因德宗遷幸于此,升梁州為興元府,以新年號命名,此后“梁州”不存。 梁州的中心始終是漢中,唐興元府的后繼行政區(qū)傳至清末漢中府,在今天的繼承者無疑是陜西漢中市。另外,東魏曾在陳留郡浚儀縣(今河南開封市)置梁州,此梁州之名來源自先秦魏國都城大梁,與西南梁州無關,北周改名為汴州。唐武德三年 (620) 王世充又在在睢陽縣 (今河南商丘市南),翌年改為宋州。 6. 營州—遼寧朝陽市、河北秦皇島市 《爾雅·釋地》的九州無青州,卻說“齊曰營州”,則此營州實際上代替了禹貢九州中青州的地位。十二州體系中,鄭玄認為營州是析青州地所置,馬融則認為是出自冀州。 營州只見于爾雅九州體系,亦非漢末十二州之一。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遼東太守公孫度渡海攻占東萊各縣,首設營州刺史,后為張遼所逐。這是“營州”首次作為準行政區(qū)出現(xiàn),也是唯一出自青州的營州。 十六國后趙建武五年(338),置營州于遼西郡令支縣,在今河北遷安縣西。下轄北平、遼西兩郡,大致相當于今河北唐山市和秦皇島市。 前燕廢營州。后燕光始六年(406),改平州為營州,治宿軍城,即今遼寧北鎮(zhèn)市。 北魏滅北燕后重整遼西政區(qū),于太平真君五年(444)新置營州于昌黎郡和龍城(后設為龍城縣),即今遼寧朝陽市,轄境約相當于今遼西地區(qū)。 隋唐承北朝營州,治所龍城縣于開皇年間先改名龍山縣,又復漢舊名柳城縣,仍今遼寧朝陽市。大業(yè)與天寶兩次改郡時期皆改置柳城郡,治所不變。 另外,唐武德四年(621)平蕭銑后在零陵郡營道縣(今湖南道縣西)別置營州,翌年改稱南營州。 后唐同光元年(923),營州陷于契丹,改為霸州,又升為興中府。同年升原劉氏燕國短暫僑置營州的廣寧縣為營州,即今河北昌黎縣,此時營州僅轄廣寧一縣。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宋金聯(lián)合滅遼,宋朝曾短暫獲得營州,后被金奪回。金熙宗皇統(tǒng)二年(1142),營州廢入平州,此后不存。 歷史上的營州多位于今冀東北至遼西一代,若以隋唐營州為正統(tǒng),則其在今日的繼承者可以是遼寧朝陽市,如以遼營州為正統(tǒng),則其在今日的繼承者是河北秦皇島市。另外,明在今北京一帶設有營州衛(wèi),屬軍事建置,非行政區(qū),清廢。今遼寧有營口市,然其名中的“營”指的是清代置蓋平縣后廢棄的明遼東海州衛(wèi),與歷史上諸“營州”行政區(qū)無關。 縣級行政區(qū)名 這一部分開始不再包括歷代別置僑置的情況,只談繼承至今的一條線路,十六國時代的混亂設置也不再詳述。 1. 冀州—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qū) 《爾雅·釋地》說“兩河間曰冀州”,“兩河間”即夾在黃河下游入海段(當時黃河約在今天津一帶入海)和中游由北至南段之間的地域,大致就是今天的山西和河北西部。 冀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域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河北中南部,治常山郡高邑縣,在今河北柏鄉(xiāng)縣北。 漢末曹操控制時移治魏郡鄴縣,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魏黃初元年(220)移治安平國信都縣,即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西晉太康五年(284)安平國信都縣改名長樂國長樂縣。至北魏皇始二年(397)治長樂郡信都縣,仍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隋承北朝冀州,大業(yè)改郡時改置信都郡,仍治信都縣,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唐武德元年(618)改為前冀州,武德六年(623)移治下博縣,在今河北深州市東南;貞觀元年(627)還治信都縣,仍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龍朔二年(662)改名后魏州,咸亨三年(672)復名冀州,天寶元年改郡時再改置信都郡,仍治信都縣,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天祐二年(905),避朱全忠祖諱改信都縣為堯都縣;后唐同光元年(923),復名信都縣。 明洪武二年(1369)省附郭信都縣為州直轄地,此時冀州屬真定府,仍治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區(qū)。 清雍州二年(1724)升為直隸州,至清末除直轄地外另轄衡水、武邑、棗強、南宮、新河五縣,治所不變。 民國初廢府留縣,冀州廢,以原州直轄地置冀縣。 1993年9月22日,撤冀縣設縣級冀州市;2016年6月,改設為衡水市冀州區(qū)。 地級衡水市基本繼承了清末冀州的主體,可看作是冀州在今天的繼承者。 2. 青州—山東?。H坊市代管)青州市 《禹貢》言“海岱惟梁州”,即指自泰山起至大海的地域,大約即現(xiàn)在的魯北、魯中和山東半島,也是先秦齊國故地。 青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境約等同于現(xiàn)在魯北和魯中的萊州灣沿岸地域及膠東半島,治齊國臨菑縣,在今山東淄博臨淄區(qū)北。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青州刺史曹嶷筑廣固城,在今山東青州市西北,移青州治此。建平元年(400),南燕遷都廣固城,青州遷治東萊郡掖縣,即今山東萊州市。 東晉義熙六年(410),劉裕攻陷廣固,毀城,另建東陽城于今山東青州市南陽河北岸,為青州及齊郡治。孝建三年(456)移治濟南郡歷城縣,即今山東濟南市,大明八年(464)回治東陽,泰始六年(468)青州全沒于北魏。 北齊天保七年(556),益都縣自今山東壽光市南移治東陽城,成為青州及齊郡治所。 隋唐承北朝青州,大業(yè)與天寶兩次改郡時皆改置北??ぃ灾我娑伎h,即今山東青州市。 金天會十五年(1137)升青州為益都府,統(tǒng)山東東路;元初(約1271)改置益都路。治所皆不變。 明太祖吳元年(1367),改益都路為青州府,仍治益都縣,即今山東青州市。 至清末青州府轄高苑、博興、樂安、臨淄、壽光、益都、昌樂、博山、臨朐、安丘、諸城十一縣,治所不變。 民國初廢府留縣,青州府廢,保留原附郭益都縣。 1986年3月,撤益都縣設縣級青州市。 地級濰坊市基本繼承了清末青州府的核心地區(qū),可看作是青州在今天的繼承者。 3.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 《禹貢》言“濟河惟兗州”,則兗州應是夾在當時黃河下游與濟水下游之間的地域,大約是現(xiàn)在的冀東南、魯西北和豫北。 兗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域約等同于現(xiàn)在的魯西南和豫東北,治山陽郡昌邑縣,在今山東巨野縣東南。 曹魏初(約220)移治東郡廩丘縣 ,在今山東鄆城縣西北。 至東晉義熙六年(410),劉裕滅南燕后治東燕郡白馬縣(滑臺城),在今河南滑縣東南。劉宋元嘉十六年(439)移治瑕丘城,即今山東濟寧市兗州區(qū)。 隋承北朝兗州,開皇十三年(593)在瑕丘城復置瑕丘縣;隋大業(yè)二年 (606)短暫改名魯州,大業(yè)與天寶兩次改郡時期皆改置魯郡,仍治瑕丘縣,即今山東濟寧市兗州區(qū)。 北宋大觀四年(1110),瑕丘縣避孔丘諱改名瑕縣;政和八年(1118)兗州升置襲慶府,治瑕縣,仍今山東濟寧市兗州區(qū)。 金天會十五年(1137),降襲慶府復兗州,瑕縣已改名嵫陽縣,仍為州治。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濟寧府移治兗州,改名兗州府;成化七年(1471)嵫陽縣改名滋陽縣,仍為府治,即今山東濟寧市兗州區(qū)。 至清末兗州府轄陽谷、壽張、汶上、寧陽、滋陽、曲阜、泗水、鄒、滕、嶧十縣,治所不變。 民國初廢府留縣,兗州府廢,保留原附郭滋陽縣。 1958年滋陽縣與曲阜縣合并,1962年1月分治,改名兗州縣。1992年8月,撤兗州縣設兗州市;2013年10月,改設為濟寧市兗州區(qū)。 地級濟寧市基本繼承了清末兗州府的核心地區(qū),可看作是兗州在今天的繼承者。 地級行政區(qū)名 1. 徐州—江蘇省徐州市 《禹貢》言“海、岱及淮惟徐州”,則徐州應是南北由淮河至泰山,再向東至海的地域,大約是現(xiàn)在魯南和皖、蘇兩省的淮北部分。 徐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域約等同于現(xiàn)在的魯東南和江蘇的江北部分,治東??ほ翱h,在今山東郯城縣北。 曹魏初(約220)移治彭城郡彭城縣 ,即今江蘇徐州市。東晉初南遷僑治毗陵郡丹徒縣京口 ,即今江蘇鎮(zhèn)江市。 義熙六年(410),劉裕北伐收復彭城郡全境,翌年置北徐州,治彭城縣,仍今江蘇徐州市。 劉宋永初二年 (421) 改先晉僑置廣陵郡的徐州為南徐州,復北徐州為徐州,仍治彭城郡彭城縣 ,即今江蘇徐州市。泰始四年(468)全境淪于北魏。 隋唐承北朝徐州,大業(yè)與天寶兩次改郡時皆改置彭城郡,皆仍治彭城縣,即今江蘇徐州市。 元至元二年 (1265) 省附郭彭城縣為州直轄地,此時徐州屬歸德府,除直轄地外僅另轄蕭縣一縣。至正八年 (1348)為平紅巾軍擢為徐州路,此一帶叛亂初定后于十三年 (1353) 降為“武安州”,仍屬歸德府,治所不變,仍今江蘇徐州市。 元末徐州復原名,明洪武十四年 (1381)升為直隸州,治所不變,仍今江蘇徐州市。 雍正十一年(1733),升徐州直隸州為徐州府,以原州直轄地置附郭銅山縣。至清末徐州府轄豐、沛、碭山、蕭、銅山、睢寧、宿遷七縣和邳州,治所不變。 民國初廢府留縣,徐州府廢,保留原附郭銅山縣。1939年2月汪偽政府析銅山縣第一區(qū)置徐州市,為偽“淮海省”省會。 1983年1月地級徐州市與徐州地區(qū)地市合并。 地級徐州市基本繼承了清末徐州府的主體,可看作是徐州在今天的繼承者。 2. 揚州—江蘇省揚州市 《禹貢》言“淮海惟揚州”,則揚州應是淮河以南向東至海的廣大東南地域。 揚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域約等同于現(xiàn)在的皖南、蘇南以及浙、贛、閩三省全境,治九江郡歷陽縣,即今安徽和縣,今揚州(廣陵)當時屬徐州。 漢末揚州先后移治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北),曹魏初(約220)治淮南郡壽縣,仍今安徽壽縣。孫吳占據(jù)江南揚州主體,治丹楊郡建業(yè)縣,即今江蘇南京市。 西晉承曹魏揚州,太康元年(280)平吳后一度移治丹楊郡秣陵縣(今江蘇南京市),旋還治淮南郡壽春縣,仍今安徽壽縣。 東晉初(約317)揚州南遷丹楊郡建康縣,仍今江蘇南京市。 隋初承北朝揚州,治壽春縣,仍今安徽壽縣。開皇九年(589)平南陳,改陳揚州為蔣州,改原揚州為壽州,又改原吳州為揚州,治江都縣、邗江縣(雙縣附郭),即今江蘇揚州市,自此廣陵正式上位。大業(yè)改郡時期揚州改置江都郡,邗江縣改名江陽縣。 唐初江都郡先后改名前揚州、兗州、邗州,至武德九年(626)復稱揚州,治江都縣、江陽縣,仍今江蘇揚州市。天寶改郡時期改置廣陵郡,治所不變。 公元919年,楊隆演稱吳國王,建元武義,升都城揚州為江都府,治所不變。南唐昇元元年(937),江陽縣復舊名廣陵縣。后周顯德三年(956)攻獲南唐東都江都府,復為揚州,仍治江都縣、廣陵縣,即今江蘇揚州市。 北宋熙寧五年(1072),廣陵縣廢入江都縣,揚州統(tǒng)淮南東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置揚州路,治江都縣,仍今江蘇揚州市。 元末朱元璋先改揚州路為淮海府,又改為維揚府,丙午年(1366)改名揚州府,治江都縣,仍今江蘇揚州市。 至清末揚州府轄寶應、興化、東臺、揚子、江都-甘泉六縣與高郵、泰兩州,治所不變,甘泉縣為雍正九年(1731)增置的附郭縣。 民國初廢府留縣,揚州府廢,保留原附郭江都縣,甘泉縣廢入江都縣。 1949年1月,江都縣城解放,析城區(qū)與近郊設縣級揚州市。1983年3月,與揚州地區(qū)地市合并。 地級揚州市基本繼承了清末揚州府的核心地區(qū),可看作是揚州在今天的繼承者。以及,可以看出來南京揚州本質是六朝揚州,純圖一樂,論正統(tǒng)揚州還得看江北(手動狗頭)。 3. 荊州—湖北省荊州市 《禹貢》言“荊及衡陽惟荊州”,“荊”即今湖北荊山、“衡”即今湖南衡山,則荊州顯然是包括今鄂、湘兩省的中南地區(qū)。 荊州是漢末十二州之一,當時轄域約等同于現(xiàn)在的豫西南、湖北大部、湖南全境、貴州東部與兩廣北部,治武陵郡漢壽縣,在今湖南常德市東北。 東漢初平元年 (190) 荊州刺史劉表遷州治于南郡襄陽縣,即今湖北襄陽市。建安二十四年(219),樊城之戰(zhàn)后孫吳占據(jù)原荊州大部,治南郡江陵國(縣),即今湖北荊州市。 西晉初沿曹魏荊州,治南陽郡宛縣,即今河南南陽市;太康元年(280)平吳后移治南郡江陵縣,仍今湖北荊州市。 南梁太清三年(549),雍州刺史蕭詧附魏。紹泰元年(555)于江陵稱帝,史稱“后梁”或“西梁”,先后為西魏、北周、隋之附庸。后梁廣運二年(587),隋文帝廢梁國。 隋唐承荊州,大業(yè)和天寶兩次改郡時期分別改置南郡、江陵郡,仍治江陵縣,在今湖北荊州市。上元元年 (760)升為江陵府,治所不變。 南宋淳熙元年(1174)短暫改名荊南府,治所不變。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設江陵路總管府,天歷二年(1329)改為中興路,仍治江陵縣,即今湖北荊州市。 元末甲辰年(1364),朱元璋改中興路為荊州府,仍治江陵縣,即今湖北荊州市。 至清末荊州府轄宜都、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監(jiān)利七縣,治所不變。 民國初廢府留縣,荊州府廢,保留原附郭江陵縣。 1949年7月,沙市解放,析江陵縣沙市鎮(zhèn)設沙市市,由省直轄。1994年9月,與荊州地區(qū)合并為荊沙市;1996年11月,改名荊州市。 地級荊州市基本繼承了清末荊州府的主體,可看作是荊州在今天的繼承者。 再多說兩句 實際上,州名能不能挺下來基本是看中唐到元這一段時間,這期間府制興起,不少地位較高的州都會置府。尤其唐宋時“州”還沒有廣泛固化為專名的一部分,府往往不會用“某州”這種名字,都是另尋兩字名,或是舊郡縣名,或是新取。 上述十二州當中只有三個(營、冀、徐)未遭受升府之劫。這之后就是看能不能再降回州(兗、揚),或者靠朱重八重整元末政區(qū)時把州名拽回來(青、荊)。明清兩代內陸政區(qū)一脈相承,挺過明初基本就可以延續(xù)至清末,近現(xiàn)代可能會沒落,但只要設市就有高幾率回歸。 最后做了一個十二州繼承者(地級市)的簡圖,供大家娛樂。 十二州地級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