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趣談】 梳理頭發(fā)與治理天下 文/張衛(wèi)平 “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唐人羅隱的《白角篦》一詩,為我們描繪了古人使用梳與篦時的情景。 在當代,每一個人都用過“梳子”,但“篦子”呢?現(xiàn)在的年輕人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不過,在文物大市荊州許多考古發(fā)掘的墓葬里,都出土過一些古人梳理頭發(fā)的用具——梳子與篦子。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 “梳”與“篦”,在古代統(tǒng)稱之為“櫛”?!墩f文》里曰:“櫛,梳,枇總名也?!蔽闹械摹拌痢?,就是篦。傳說,梳子作為梳理頭發(fā)的工具,在中國上古文明時代由軒轅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魚骨的啟發(fā)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最初得名是因為梳子用木頭制作的,所以也被稱之為木梳。| 荊州古城東門夜景
從荊楚大地考古發(fā)現(xiàn)的梳與篦,大多是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的,一般為馬蹄形,有木、角、牙、玉和玳瑁等各種材質(zhì)。梳與篦的區(qū)別,在于齒的疏密不同。梳篦大多為素面,有的有圖案或雕刻著紋樣。說到梳與蓖,先說一個小故事。唐玄宗在剛當上皇帝時,決事非常果斷,以致群臣都不怎么敢說話。鄴郡太守吳兢擔心皇帝主觀臆斷導致決策失誤,便上書道,“帝王之德,莫盛于納諫”“朝有納諫,猶發(fā)之有梳”。吳兢建議皇帝多聽聽忠諫,并以只有用梳篦才能梳順頭發(fā)來比喻。而西晉大臣傅咸也在《櫛賦》里說:“大才治世猶櫛之理發(fā)也。理發(fā)不可無櫛,治世不可無才。”在這里,小小的梳篦竟然引申出治國方略。真可謂以小喻大的典范。據(jù)《釋名》所稱,“梳,言其齒疏也;枇,言其(齒)細相比也?!睆耐潦崤c篦的實物來看,梳的齒要稀疏一些,而篦的齒更細、密一點。比如,從荊州市沙市周家臺30號秦墓出土的木梳和木篦,長、寬、厚的差別都不大,但木梳有齒23枚,木篦的齒則有64枚。篦的齒,幾乎是木梳的三倍。考古資料顯示,1959年山東寧陽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是中國最早的“櫛”,距今約6000年。古代制作櫛所用的材料差別很大,既有用玉、象牙和金、銀、銅的,也有用木和動物角的。玉梳 春秋晚期
長7.7厘米,寬5.5厘米,厚0.5厘米 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1號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楚國“制造”的梳與篦,用料有玉、角和木三種。
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1號楚墓出土了一件玉梳,其玉料呈黃色,有少量棕紅色斑紋。體呈長方形,色棕黃,平背,兩側(cè)外突,上部正背兩面都以陰線刻變形蟠虺紋,下部有 18 根齒,梳齒尖銳,其中 7 根殘斷,斷面作長方形,梳背面平整,雕琢精細。 楚墓中出土的玉梳極為少見。這件玉梳的出土,為研究春秋時期楚人的日常生活狀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標本。 “自龍山文化晚期始,歷代均有玉梳出土,但其上多無裝飾紋樣?!比A南師范大學美術(shù)系教授皮道堅先生說,“下寺飾紋玉梳的出現(xiàn),使我們看到楚的玉器工藝的發(fā)達,也看到了楚國上層社會對雕鏤藻飾的器物之“文”所表現(xiàn)出來的廣泛愛好”。無獨有偶。同樣是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從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件戰(zhàn)國早期的玉梳。?玉梳 戰(zhàn)國早期
長9.6厘米,上寬6厘米,下寬6.5厘米,中厚0.4厘米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件楚系墓葬出土的玉梳,玉料呈灰白色。器邊緣有醬黃色的雜質(zhì),齒口略大于梳背,厚度自梳背至齒尖漸減,梳齒較密,共有23枚。齒尖相當銳利,梳背的長度約占梳長的二分之一強,兩面均雕刻勾云紋,其周邊還雕刻著密聚的斜線。梳背上端的中央,鉆有一孔,以供穿綬隨身攜帶。據(jù)《禮記·玉藻》記載:“櫛用禪櫛,發(fā)晞用象櫛?!倍U是一種質(zhì)地堅硬的白理木。禪櫛是用白理木做成的梳、篦。古人梳頭發(fā)時,經(jīng)常用木櫛去除發(fā)間垢膩。象櫛是用象牙做成的梳,晞是干燥的意思。發(fā)晞,即使頭發(fā)干燥,需要用象櫛邊梳邊干。楚墓中出土的梳與篦,其材質(zhì)除了玉器外還有牛角的,比如荊州天星觀2號楚墓出土的22齒角梳,黑色角質(zhì),滿髹黑漆,素面無紋。器形呈馬蹄狀,背比較薄,柄的上端鉆有一圓形小孔,頂部及側(cè)部有兩道隆脊,邊齒下端內(nèi)收。而同時出土的角篦,有46齒。除了與角梳一樣滿髹黑漆,器形呈蹄狀,背較薄外,篦在柄的上端呈圓弧形,柄頂部及側(cè)面中間內(nèi)凹,兩邊弧形隆起,柄外框呈竹節(jié)狀,框內(nèi)透雕二鹿,刻畫得栩栩如生,極為傳神,是不可多見的微雕藝術(shù)品。篦邊齒下部,略內(nèi)收,齒部略殘。當然,從梳篦的材質(zhì)來看,荊州墓葬中出土的大部分還是木梳木篦,且在木制的梳與篦上大多繪有各種裝飾性的圖案。只是,由于受空間狹窄所限,這些圖案通常畫得比較簡單,以裝飾性的動物圖案為主。 比如,從荊州鳳凰山70號秦墓出土的彩繪人物木梳與木篦,秦代工匠用極其簡練的筆法,通過歌、舞、樂三人不同的形象,生動地將歌舞的場景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在方寸之上。繪制在木梳上的兩幅漆畫,生活氣息濃厚、人物形象生動,是秦代漆器之珍品,也是秦代漆器裝飾紋樣的代表作。 可見,秦滅楚以后,在楚地仍然保留了在梳篦上繪畫的傳統(tǒng)。歷史的細節(jié),就這樣濃縮在這一件件文物的細微之處,它們像一個個濃縮的密碼,隱藏著前人所思所想和所為。從文獻記載來看,楚人十分重視儀容裝飾,梳理和裝飾頭發(fā)更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而從楚墓中出土的漆畫和各式各樣的木俑身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楚人不僅將頭發(fā)梳理得潔凈無塵、絲絲相現(xiàn),而且還編結(jié)各種發(fā)髻以美化自己。楚人要梳理好頭發(fā),當然離不開梳與篦了。楚人用梳子梳理頭發(fā),用篦子篦去頭發(fā)上的污垢。在古代,還有專門從事篦發(fā)、梳髻及開臉的美容匠人,叫做“櫛工”。而“櫛”一般與其他梳妝用具一起放在梳妝盒內(nèi)。這種梳妝盒叫著“漆奩”,在荊州的楚漢墓葬中多有出土。漆圓奩 西漢 高11.5厘米,蓋口徑25.1厘米,中層奩高13.8厘米,口徑24.2厘米,底層奩高8.7厘米,口徑24厘米,底徑24厘米 荊州高臺出土 荊州博物館藏 木胎,卷制,由蓋、身套合而成。奩身分兩層,蓋內(nèi)頂部和中層中央用朱紅和深藍二色各繪鳳鳥。底層共分五格,每格內(nèi)底各繪一只風鳥。 從荊州高臺出土的這種便于攜帶的“漆圓奩”和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戰(zhàn)國玉梳在梳背上端鉆孔穿綬隨身攜帶的情況來看,楚人還是非常重視頭發(fā)梳理的!就連“上路”時,也要帶著自己用過的梳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