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節(jié)開始,我將分三節(jié)帶領(lǐng)大家真正進入陽明心學(xué)的核心思想。 有人問今天講陽明心學(xu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嗎?其意義就在于從根本上改變?nèi)松鷳B(tài)度,建立精神家園,若不改變?nèi)松鷳B(tài)度,則是在時代對成功標(biāo)準(zhǔn)的定義的脅迫下隨波逐流,人生必將迎來巨大的痛苦。 我們能不能還中國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一個“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的中國人,不論這個世界怎樣的黑暗,我們的心依舊光明。我們中國人要樹立起自己獨立的人格——道德自覺的主體,徹底打破主奴關(guān)系的文化,每個人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我們非常重視我們這個“我”,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去比,若是別人比自己高,心生嫉妒,若是別人比自己低,心生傲慢。這個“我”是本來的“我”嗎?不是,所以禪宗修行第一個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小我”,去掉人我別。 來了!陽明心學(xué)就要開始咯! 陽明心學(xué)的第一命題——心即理。 在此之前,得提一下《大學(xué)》,據(jù)說此書是孔子的學(xué)生曾子所作,曾是《禮記》的一部分后來被劃分了出來。《大學(xué)》顧名思義,“大人之學(xué)”,主要是教大家如何成為一名君子。相信諸位都聽說過《大學(xué)》中的第一句話:“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笔裁唇小懊髅鞯隆??第一字“明”是動詞,“明德”就是“原本光明的德”,“德”就是人心之屬性,合起來就是“讓人心中原本光明的屬性再現(xiàn)光明”。人心的光芒會被私欲所遮蔽,因此第一步“明明德”。什么是“在親民”?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明明德之功夫不能脫離人民生活,要在與人民群眾的交往中體察天道?!爸褂谥辽啤笔亲罡吣繕?biāo),就是讓我們的心與天理相一致。我們在體察人民生活的過程中讓人心之光明彰顯,最后達到與天理一致的境界,其中不參雜一絲“小我”與私欲。 具體的方法論叫做“八綱領(lǐng)”——“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經(jīng)很偶然的一次機會,年輕的王陽明求教于當(dāng)時的理學(xué)大師婁諒,詢問如何成為圣人,婁諒告訴他,“圣人必可學(xué)而至”,朱子的“格物”之學(xué)可通圣人之道,按“八綱領(lǐng)”一步步走通之后自然就是圣人,這大大增強了王陽明的信心,于是陽明先生信心滿滿地開始了自己的修行。什么是“格物”?就是通過分析世間之事物為何為之事物以體悟天理,就比如分析思考一下,一個橘子為什么是橘子,體悟它蘊含的天理是什么,這個過程叫做“格物”。陽明先生曾面對一根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他在《傳習(xí)錄》中寫到:“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圣賢是做不得的……”什么道理都沒體悟出來,反而生病了,然后失去信心“躲”進道家去養(yǎng)病了,之后又接觸了禪宗,給他了極大的啟發(fā)。 后來陽明先生被貶官至貴州龍場,吃足了苦頭,有一天半夜,他頓悟:“其實我們自信具足,心外無物!”他欣喜若狂半夜三更大呼大叫起來,和陸九淵頓悟時的反應(yīng)一樣,之后他就開始講學(xué)了,他走了一條“背叛”朱熹學(xué)問的道路,天理不在外物,而在我們心里。 朱子學(xué)說最大的問題在哪?它要求我們用頭腦理解“天理”并付諸實踐,然,那些“天理”離開人心就是僵死的教條,它沒有力量,對生命實踐毫無影響。那些坑蒙拐騙之徒難道不懂得“做人要誠實守信”之理嗎?作為一個中國人應(yīng)該耳濡目染吧,有用嗎?沒用,這個理在心之外,他們照樣坑蒙拐騙。當(dāng)下那么多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的始作俑者他們不懂那些道理嗎?不是的,而是他們忘記了那顆心。故人生之根本動力來自于心——生命情感。于是,王陽明和陸九淵發(fā)現(xiàn),誒?朱熹的這條路子不對啊,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宇宙內(nèi)事皆己分內(nèi)事,己分內(nèi)事皆宇宙內(nèi)事?!?/strong>曰:“良知乃天理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 有一天王陽明的手下抓到一個無惡不作的匪人張三,張三說:“我久仰你王先生的大名,一天到晚說'良知良知’,你能不能拿良知出來給我看看?”陽明先生說:“好!可以,我現(xiàn)在就拿出來給你看,這樣,我現(xiàn)在決定放了你,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得把身上的所有東西都留下來。”張三一聽很高興,王先生要放了我,于是說:“好啊,沒問題,你想要什么拿走就是了?!睆埲砩舷戮椭皇O乱挛?,于是王陽明就命令他的手下把張三的衣服全都脫掉,直到脫得還剩一條褲衩的時候,張三說到:“王先生,求求你,這褲衩就給我留下吧?!眲傄徽f完,王陽明直呵:“良知當(dāng)下呈現(xiàn)了!”陽明先生什么人???這句話可是蘊含著極高的境界與內(nèi)涵,“良知當(dāng)下呈現(xiàn)了!”,“當(dāng)下”二字說明良知不是邏輯的判斷推理,是剎那間的迸發(fā)呈現(xiàn),情不自禁,它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不是頭腦的事,是心的理。 講點小哲學(xué)。熱的理,熱不熱?不熱。痛的理,痛不痛?不痛啊。只有心在熱這件事上,熱之理才熱,只有心在痛這件事上,痛之理才痛。 因此,心即理。因此陽明先生說:“因為有孝敬之心,才有孝敬之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