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代約300多首詩歌,所以,又稱為《詩三百》。自《詩經》誕生以來,中國歷代對其都極其推崇,因此,將其列為“四書五經”中“五經”之一。 孔子對于《詩經》,是極為贊賞的,子曰:“《詩》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無邪’。”這可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啊。具體說來,孔子是希望弟子們全都認真學習《詩經》的,為什么呢,因為學習《詩經》,有很多的好處,在《論語》的《陽貨》篇中,他就曾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他不僅提出學習《詩經》可以使人凈化品格,從近處說可以學著服侍父母,從遠處講可以學著服侍君主,而且,他還提出了一個學習《詩經》的最基本的好處,那就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只可惜,古往今來,很多的讀書人,都沒有能夠深刻體會到孔老夫子的苦心,他們往往會鉆牛角尖,死讀書,讀死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直讀得目昏耳聵。他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這如何能懂得《詩經》中的真味呢?因為,《詩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詩歌,都是來自于普通勞動者啊。 倒是我們鄰國日本,有一位叫做岡元鳳的,寫了一本叫做《毛詩品物圖考》的書,這是一本專門解釋在《詩經》中出現(xiàn)過的動物與植物的書籍,分成了草、木、鳥、獸、蟲、魚等六個類別,圖文并茂,廣征博引,論述了在《詩經》中出現(xiàn)過的那些動植物的名稱,分析了它們現(xiàn)在究竟都叫什么名字。 我對于這位來自日本的岡元鳳君,自然是十分佩服的,不過,我對于他的分類卻還是有那么一點小小的想法,就拿植物來說吧,光光分成草本和木本,似乎沒有什么意思,如果是我的話,對于那些在《詩經》中出現(xiàn)的植物,就把它們分成四類,蔬菜、糧食、果物和其他。 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很簡單,民以食為天嘛,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對于吃的東西,那是格外重視的,所以,完全有必要,將那些能夠食用的果蔬單獨拿出來列上一項。時下有一句話很流行,叫做“舌尖上的中國”,好吧,舌尖上的中國,就從舌尖上的《詩經》先開始吧。 《詩經》年代的人們,究竟吃些什么菜呢?這還真不好說,因為,誰也不可能真的穿越到那個時代去看一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那些詩篇中的只言片語,揣測一二的。 那個時代的人,要想吃飯,可遠遠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么容易?,F(xiàn)代人就算足不出戶都能訂飯吃飯,網上訂餐,電話訂餐,沒過多長時間,那香噴噴的飯菜就端到面前了。古時候可不一樣,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農業(yè)種植還不太發(fā)達吧,所以,很多山野之中的野菜,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肴。《詩經》中提到的菜蔬,就有很多都是野菜,我們現(xiàn)在已經很少食用。 《詩經》中不乏美味的野菜佳蔬,比如荇菜就是其中之一。要說起《詩經》中那么多首詩歌,這其中究竟哪首最有名,恐怕很多人都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關雎》吧。那一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還被人們掛在嘴邊上吟誦??墒牵闶欠衲芟氲?,在這一首著名的愛情詩篇中,就描寫了一種長在水里的菜蔬呢,這種植物,叫做“荇菜”。 說起荇菜,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現(xiàn)代人恐怕很少會吃荇菜了,一般都把它當成了一種普通的水草。但是,在《詩經》的時代,這卻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水生菜蔬。它是一種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是黃色的,果實呈橢圓形,它的莖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整株植物都可以入藥。 那位讓君子“寤寐求之”,“求之不得”之后,還會“輾轉反側”的淑女正在做什么呢?她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在池塘里,駕著小舟,采集荇菜的勞動者。由此可見,那位被君子所追求,所向往的女子,她的最美之處,不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的絕美容顏,而是因為,她是一個勤儉持家,勤于勞作的女子,是勞動,讓她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 再來看這首《采薇》,薇菜是一種山野之菜,我們現(xiàn)在稱之為野豌豆。我吃過豌豆,但是卻沒有嘗過野豌豆是什么口味的,不過想來在古代的時候,它還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菜吧。 《采薇》所反映的是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xiāng)途中踽踽獨行的場景。那道路崎嶇而又艱難,他又饑又渴,于是在路邊采薇而食。遙望家鄉(xiāng),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他不禁百感交集。于是,他通過“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這樣循序漸進的描述,描寫了那薇菜從破土發(fā)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預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恫赊薄愤@首詩中,最讓人感傷的兩句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彼从沉藭r光的匆匆流逝,征夫在漫長的戍邊生涯中,那“靡室靡家”的痛苦心情?;蛟S,在征夫那楊柳依依的家鄉(xiāng),正有一位女子在哀傷地等著他吧。她會在家里,用采下的薇菜,做成佳肴,然后就是一日日地等待,等待心上人的歸來。所以,當征夫在路邊采集薇菜食用的時候,才會有如此刻苦銘心的傷痛吧。 現(xiàn)代人對于薇菜有些陌生了,但是,對于古時候的人來說,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啊。想當年,伯夷叔齊就曾經為了不食周粟,隱居在首陽山,他們也曾經靠著采薇而食,來勉強度日,臨死前,還曾經做了一首歌,其中有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庇纱丝梢姡@薇菜對于古人來說,的確是舌尖上的一味不可或缺的佳肴啊。 其實,除了這些以外,《詩經》中還有不少其他的菜蔬,比如《谷風》中的“采葑采菲”。這“葑”就是一種名叫蕪菁的菜,長得有點像蘿卜,四時皆可食,根據《花鏡》記載,諸葛亮在行軍途中,讓士兵隨地栽種,人、馬皆可食用,所以,這種菜又叫做“諸葛菜”。而這“菲”呢,又叫萊菔,也是一種美味的菜蔬。《谷風》中還有一句“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這“荼”就是苦菜,而這“薺”,當然就是薺菜了。《伯兮》中的“焉得諼草”,那“諼草”又叫萱草,據說是一種能夠讓人忘憂的草,根據陳俊英的《詩經注析》解釋說,它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黃花菜。 看著《詩經》中這些種類繁多的菜蔬,我不禁想到,當日孔子說學習《詩經》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還真是有道理啊,至少,能夠讓人認識這么多不同的菜蔬。這《詩經》中介紹了很多種野菜,倒還真像是一本野外生存守則呢,不知道孔夫子當年絕糧于陳蔡之時,是否會根據《詩經》的指點,按圖索驥,挖些野菜來充饑呢? 光吃野菜,顯然是吃不飽的,所以,自然還需要有一些糧食作物。我們聰慧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播種各種谷物了。《詩經》中既然有大量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勞作的詩歌,那么很顯然,這其中也會提到很多糧食作物的名字。 在《桑中》里,有這么一句“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毫無疑問,這“麥”就是一種古人常吃的糧食作物。麥子,分成大麥和小麥,那么古代的麥,又是其中的哪一種呢?《集傳》中說,這里的“麥”是一種在秋天播種,經過一年冬天,到了第二年夏天成熟的谷物,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小麥。 除了麥子以外,古人還開始種植高粱等其他農作物。 在《黍離》中,就通過反復描寫“黍”和“稷”,來抒發(fā)吟詩之人心中的傷悲。 “黍”是一種像小米一樣的作物,比小米大一些,我們一般稱其為“黃米”。煮熟了之后,非常有黏性,可以用來釀酒、烹制糕點。《說文解字》中稱其為一種禾屬而帶有黏性的植物。 而“稷”,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高粱。在《說文解字》中稱其為“五谷之長”。由于古代以“稷”為百谷之長,因此帝王奉祀其為谷神,于是,就有了“社稷”這樣一個詞語。不過到了宋朝以后,稻米異軍突起,取代了“稷”的地位。 不過,在《詩經》的年代,這“黍”和“稷”,還是十分重要的農作物。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看到那些長得茂盛而整齊的莊稼,吟詩之人內心十分傷痛,別的他還都能夠忍受,他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沒有人理解他,沒有人關心他究竟因為什么而生出了這樣的感慨,以為他是“有所求”,而事實上,他別無所求,只是因為憂國憂民,傷時憫亂,所以向天發(fā)出疑問,問蒼天,這種歷史悲劇是誰造成的,究竟該由誰來承擔西周滅亡的歷史責任。 據說,這首詩歌作于西周滅亡以后,有一位周朝的士大夫在路過舊都的時候,看見昔日那巍峨的宮殿,如今已經被夷為平地,種上了莊稼,所以感慨萬千,因此而寫下了這首哀婉悲傷的詩。后世曾有詩人曰:“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說的大致也是相同的意思,昔日的奢華不見蹤影,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就像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的那樣,“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那禾苗本來是無情物,可是,在詩人的眼中,卻勾起了無限的愁思?!胞溞阒校仟氁笮?;黍離之悲,信哉周室”,每朝每代,都有這樣的哀思,所以,后世,將這種描寫國破家亡的情緒,稱之為“黍離之悲”。 由此可見,在《詩經》中,這些谷物已經不再僅僅是讓人果腹的食物而已了,它已經從人們的舌尖上,一躍而起,跳入人們的心窩里,成為感懷之人心中那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 可能是由于糧食作物是極其重要的吧,所以,在《詩經》中,它們每每被賦予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比如在《生民》中,就有這樣一句,“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這里頭的“秬”,是一種黑黍;“秠”是一種在一個殼里頭含有兩粒米的黍;“穈”是一種谷子;而“芑”是一種高粱。在這短短的十二個字中間,居然涉及了四種谷物,這些都是被古人譽為“嘉種”的糧食作物,想來,其口味一定是不會差的。 《生民》是一首像史詩一般的詩篇,從老祖先“姜嫄”開始說起,講述了遠古人民的繁衍和生活。這其中,除了描寫谷子、高粱等作物以外,還涉及了一些豆類植物,如“蓺之荏菽”中的“荏菽”,就是現(xiàn)在的大豆。 在這樣一首鴻篇巨著中,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當時人所種植的蔬菜糧食,這恐怕正好說明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吧。古人謀生不易,所以,當然要花寫文字來贊美那些“嘉種”,因為,說一千、道一萬,“以就口食”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千年前的中國人已然明了,所以說,把中國稱為是“舌尖上的中國”,這話看來還真的是一點都沒有錯呢。 有了果腹之物,自然還應當有一些能夠解饞的食物吧。不用著急,這些《詩經》里頭都有,那里頭還有不少美味的果子,足以讓你舌頭上的味蕾,好好享受一番。 在《七月》中有一句,叫做“八月剝棗”,《埤雅》曰:“大者棗,小者棘。”棗,是一種大家都很熟悉的果物,那“棘”又是什么呢?可千萬別以為那是“荊棘”的意思,“棘”也是一種棗,只是,比棗果實小一些,我們現(xiàn)在一般稱其為酸棗樹。 如果你嫌棗子水分不夠,不好吃的話,那么梨子你可喜歡呢?只不過,在《詩經》的時代,可能還沒有我們現(xiàn)在那又大又甜的大鴨梨,準確地說,那種梨子,應該叫山梨,比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梨子,要小一些,口味要酸一些。你若問它來自何方,姓甚名誰,它來自《晨風》,名字叫“檖”,“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蹦刹灰】戳怂?,這首詩的作者,可是用“檖”來起興,看見了“檖”,就想起了久未謀面的君子啊。 如果您對水果吃膩了,想再來些干果解解悶,行,《詩經》也可以滿足你。在《定之方中》中有這么一句,“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這榛和栗,那可都是讓人味到香味就會流口水的美味啊。而且,它們直到現(xiàn)在,還被我們叫做榛子和栗子呢,時隔千年,名字居然幾乎沒變,還真是了不起啊。 栗子俗稱為板栗,在上海的街頭,每到栗子成熟的季節(jié),都能看見有賣糖炒栗子的小販,那香氣,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而榛子呢,它的果實比栗子稍微小一點,但是口味一點也不差啊,放在嘴里一嚼,就會口齒留香。 看到這里,是否有人會像我一樣感嘆啊,《詩經》中竟然描寫了如此多的蔬果食物。不過,也許有人會發(fā)問,這么多形形色色的詩歌,都是怎么收集起來的?。?br> 的確,《詩經》中的詩歌,內容題材相當廣泛,描寫蔬果,這其實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小小部分。《詩經》的主要內容,有歌唱勞動,抒發(fā)勞動中的歡快的詩歌,如《芣苢》;也有痛訴強迫勞動的痛苦,訴說自己不幸遭遇的《七月》;有歌唱幸福美好的愛情生活的《碩人》;也有訴說不幸婚姻的棄婦詩,如《氓》;還有很多痛訴荒淫無道、貪婪殘暴的統(tǒng)治者的詩歌,如《碩鼠》;當然,也有描寫朝廷政治的詩歌,如《鹿鳴》…… 對于這些詩歌都是怎么搜集、整理、編纂起來的,歷來眾說紛紜,總結起來,大致有這樣兩種說法。 首先是王官采詩說,據《孔叢子》說:“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這種說法最早見于《左傳》,在《左傳》中,將這些前往各地采集民歌的使者,稱為“行人”,他們每到達一處,便振動木鐸,在路邊采集老百姓口耳相傳的詩歌,回到王宮之后,獻給太師,然后校準音律,演唱給天子聽,使得“王者不出牖戶而知天下”。 此外還有一種是公卿獻詩說,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于是便下令讓各諸侯獻詩,之后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 以上兩種說法,究竟誰對誰錯,現(xiàn)在恐怕是無法考證了吧,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詩經》中的詩篇內容廣泛,它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形形色色,并不局限于某一個階層,或者可以這么說,絕大多數(shù)的優(yōu)秀詩歌,都來自于普通的老百姓。 沒錯,都說是“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是舌尖上的滋味,肚腹中的感受,這就難怪了,所以《詩經》才會常常拿那些蔬果來起興、作比啊。讓我們都來欣賞《詩經》吧,感悟這千年之前先人的智慧,對于《詩經》的賞析,不如,就從舌尖上開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