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在自然界能被用來熬油的生物比比皆是,比如一種叫作油鴟的小鳥。 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油脂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常見的植物油有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而動物油一般是來自牛、羊、豬等中大型家畜。 而油鴟這種小鳥體型相比普通家畜雖然較小,但是出油率卻極高,所以也經常被人類抓來用作熬油。類似于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北京烤鴨,它們在經過高溫烘烤時表面能夠產生大量油脂。 烤鴨的油脂是因為鴨子在日常進食時將脂肪存儲于表皮下,由于它們日常吃的食物比較雜亂并且它們的食量較大,所以脂肪的存儲量也很充足。 而這種鳥類的主要食物卻是水果,并不會捕捉含有豐富脂肪的昆蟲一類。既然它們日常生活是吃素,那么為什么還會被譽為行走的“油包”? 接下來我們會從四個方面來解答疑惑:第一,為什么油鴟吃素還很胖?第二,為什么油鴟會被抓來煉油?第三,油脂提煉方法。第四,油鴟的現狀。 為什么油鴟吃素還會胖?接下來就開始我們第一個方面的解答。油鴟吃素還會胖其實是與自身的生活習性有關聯(lián)的。 油鴟隸屬于夜鷹目油鴟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附近的熱帶森林中,森林的分布范圍從玻利維亞延伸至委內瑞拉,科學家也曾在巴拿馬附近發(fā)現它們的身影。 油鴟屬于晝伏夜出的中小型鳥類,體長約三十厘米左右。它的尾巴呈現扇形,翅膀長而寬大,大多呈現暗紅色,少部分呈現褐色,上面分布有密密麻麻的褐色或白色斑點。 油鴟的喙較為堅韌,往內彎曲。在嘴的附近分布有較長的胡須,漫布至雙頰處。它的眼睛炯炯有神,和蝙蝠相似,但由于視力低下,所以時常晝伏夜出。 油鴟的中文名和“油脂”二字極其相似,這也側面反映了它的確富含油脂。它們經常以棕櫚果以及牛油果等極度富含油脂的植物果實為食,通過彎曲鋒利的喙將果實的外殼剝開享用。 棕櫚果又被稱之為油棕果。它的外層是呈棕褐色的果肉,內部則是堅硬無比的果核。棕櫚主要產自于非洲等國,但隨著農業(yè)化的擴展,這類果實也逐步開始出現在各大洲內。而棕櫚果的果肉內含有45~50%的油脂,不僅可以作為天然食物還可以提取植物食用油。 而牛油果同樣也含有豐富的植物性油脂。油鴟在攝入這些水果后會將其中一部分轉變?yōu)槟芰坑糜谧陨砩顒樱硪徊糠謩t轉換成脂肪存儲于表皮之下。這就是油鴟為什么吃素還會胖的原因。 由于油鴟晝伏夜出,一般在晚上沒有找到食物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自身的脂肪維持基本的體內活動運轉。這也側面反映這一身脂肪所帶來的好處。但是由于它們過于肥胖,經常被印第安人捕捉用來熬油,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油鴟會被抓來煉油?人類可以從許多動物身上獲取油脂,油鴟由于富含豐富的脂肪自然也逃不過人類的手掌。在繁殖季節(jié),油鴟會在洞穴巖壁凹下去的地方進行筑巢。此時它們會將胃里未消化的食物伴隨著一種粘液悉數吐出作為巢穴的基底,接著再一層一層的打牢。 油鴟將巢穴建在洞穴內,是因為它們在漆黑無光的黑夜里能夠感知周圍散發(fā)的磁場,用回聲探路法進行路況探索,這更是為了方便自身行動。并且它們日常與同類聯(lián)系時會散發(fā)回聲引起同類的注意并傳遞信息。 而油鴟的聲音格外的奇特,在人類聽來就像是尖銳的慘叫,回蕩的聲波一陣一陣接連不斷。根據科學家探測發(fā)現油鴟每秒鐘的叫聲能夠達到250次,讓人不禁心驚膽戰(zhàn)。所以當地的印第安人在油鴟繁殖的季節(jié)會守在洞穴的門口,依靠它們的聲音辨別進行捕捉。 但不久后印第安居民發(fā)現成年的油鴟出油量不及幼年油鴟。這是因為那些幼鳥在出生時就被成年油鴟用富含脂肪的水果喂養(yǎng),并且它們一直待在巢穴之中這也導致不經?;顒?/strong>,這些脂肪就逐漸堆積,最終導致幼年油鴟的體型變成了成年油鴟的1.5倍。 所以印第安人會捕捉幼鳥進行熬油。油鴟雛鳥熬出的油無色無味,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下可以長時間的存儲。這也是印第安人重要的油脂類來源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會用這些油脂炒菜、炸食物,或者直接當做“黃油”涂抹在面包片上,也別有一番風味。不僅如此,油鴟提煉出的油還可以用來點燈。 不同于其他油類,油鴟產出的油燃燒更為長久。當印第安人在洞穴中捕捉到油鴟之后會直接在洞口架起一架鐵鍋當場熬制,再將其涂抹在火把上點燃,穿過漆黑無光的森林回到家中。 這也可以證明人類在熬油方面已經得心應手,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在熬制油類方面人類也想出了很多辦法提高其出油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油脂提煉方面的知識。 油脂提煉方法我國有著豐富的榨油經驗,在榨油有一方面十分講究工藝性,這也來自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油脂提取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對于植物性的油脂提取在傳統(tǒng)的榨油方法中是采用古木進行壓榨的,這也對力量、火候以及時間等因素具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的植物性榨油工藝還有火炒、石碾、火蒸、包餅。 在我國古代,人們會將收獲的芝麻、胡麻籽等富含油脂的油料作用在陽光下烘烤,在油籽體內水分蒸發(fā)殆盡后便放入鍋中翻炒以此達到極度的干燥狀態(tài)。然后將翻炒好的油籽晾涼后進行磨粉再上鍋蒸熟。 隨著油籽粉的熟度增加,人們將其取出包裹好進行打坯分包,將它們裝入鐵環(huán)中做成一個圓形的餅狀。最后將這些油餅放在榨油的機器內,用木楔壓緊,利用撞擊的力度進行榨油。 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需要的時間較長并且出油率也較低,但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淘汰。而是經過漫長時光河流中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最終進行到如今高質量的榨油工藝,以前榨150斤的油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現在只需要兩天就可以完成。 對于動物性油脂提取一般是采取蒸汽熬煉和傳統(tǒng)的高溫熬煉。但蒸汽熬煉沒有辦法保留獨屬于動物油脂本身的香味,所以一般采用高溫熬煉。就像印第安人熬煮油鴟一樣,將富含油脂的肉類放入鍋中,在高溫的催化下油脂從肉中慢慢析出,過濾后形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動物油類。 由此可見動物油類的提取方法千百年來都未曾發(fā)生較大的改變。這時我們不禁好奇,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大規(guī)模地捕捉油鴟進行熬油,那它們的現狀又是如何? 油鴟現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還是植物油類,例如菜籽油、芝麻油、橄欖油等。而我們食用的動物油還可以從牛奶中獲取,例如黃油。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從野生動物身上提取油脂已經成為了非必要的事件。如果依然采用古法捕捉野生動物熬油勢必會導致它們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油鴟被用作熬油的使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目前南美洲等地已經為油鴟設立了專門的棲息地,以此保護它們的后續(xù)發(fā)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