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詩,顧名思義,是指有十四行詩句的抒情詩歌,大部分遵循五音步抑揚格,采用固定韻式。雖然韻式的變體很多,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英語十四行詩都繼承著意大利詩人彼得拉克或英國文豪莎士比亞的體式。除此之外,還有第一種為塞賓斯體式,雖也為大眾熟悉,但流行程度遠遠不及之前兩種。
意大利體式的十四行詩通常也叫彼得拉克體,彼得拉克創(chuàng)作了由317首十四行詩的組成的詩集--"Canzonieri",這部詩集確立了歐洲十四行詩的主要形式。彼得拉克體十四行詩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八行詩節(jié),韻牌為abbaabba,一個六行詩節(jié),韻牌為cdcdcd或者cdecde,又或采用cd或cde的其他變體,但末尾不存在對句。 八行詩節(jié)中經(jīng)常陳列一種想法,引出一項論題,提出一條建議,或拋出一個問題。在八行詩節(jié)和六行詩節(jié)之間存在承上啟下的轉(zhuǎn)折點,因此六行詩節(jié)承接八行詩節(jié),解釋陳列的想法,發(fā)展引出的論題,應(yīng)對提出的建議或解決拋出的問題。
莎士比亞并不是英國十四行詩的發(fā)明者,但他卻公認(rèn)為十四行詩最偉大的實踐家。因此,英國十四行詩通常也稱莎士比亞體十四行詩。 莎式十四行詩由三組四行詩節(jié)(quatrains)和一個對句(couplet)組成,韻牌分別為 abab cdcd efef 和gg。每個詩節(jié)都轉(zhuǎn)換韻腳,這一改變很好的適應(yīng)了英語的語言特點,因為英語在韻腳方面沒有意大利語豐富。 跟彼得拉克體十四行詩的結(jié)構(gòu)相比,莎士比亞體十四行詩歌結(jié)構(gòu)本身能牽動他所要表達的思想。舉例來說,前面三組詩節(jié)可能陳述三種相互平行的意象,而最后的對句能使之互相聯(lián)系或解釋三組平行意象的重要涵義。又或者三組詩節(jié)分別闡述一個論點的三個不同方面,最后在對句中得出最終的結(jié)論?!?/span> 好,現(xiàn)在我們來觀察一下我們中國讀者所熟知的莎翁十四行詩的格律(詩歌的內(nèi)涵意向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哈)。以第130首《愛人的眼睛》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為例: 前三個詩節(jié)three quatrains(每個詩節(jié)由四句組成),莎翁的十四行詩以五步抑揚格組成格律,既然是抑揚格,那么一個音步由一個非重讀音節(jié)(抑)+一個重讀音節(jié)(揚)組成,因此每一行詩就由2*5=10個音節(jié)組成,我們來看一下全詩的格律:加粗字體為重讀音節(jié),斜杠“/”為音步的劃分,下劃線為押韻的韻尾,同一個尾韻,我用同一種顏色標(biāo)注。 Coral / is far / more red / than her / lips' red; If snow / be white, / why then / her breasts / are dun; If hairs / be wires, / black wires / grow on / her head. I have / seen ro / ses dam / asked, red / and white, But no / such ro / ses see / I in / her cheeks; And in / some per / fumes is / there more / delight Than in / the breath / that from / my mis / tress reeks. I love / to hear / her speak, / yet well / I know That mu / sic hath / a far / more plea / sing sound; I grant / I nev / er saw / a god / dess go; My mis / tress, when / she walks, / treads on / the ground. And yet, / by heaven, / I think / my love / as rare As an / y she / belied / with false / compare. 接下來,我們從單純的音韻美上來欣賞這首十四行詩 好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自我感覺把十四行詩的格律方面的基本常識講清楚了。要是還有疑問,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