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哲學之十二:正理論哲學1正理梵音" 尼耶也" ,原意是" 引" 或" 導"。導引得出某一理論,意思通常指真理而言,所以中譯為" 正理" ,這種學說也就被稱為" 正理論"。正理宗研究的主要問題是辯論的方法和注釋的邏輯原理。 辯論的風氣在古代印度形成很早。婆羅門教的祭祀活動中經(jīng)常進行辯論,這些辯論客觀上推動人們?nèi)ヅで笠环N固定有效的推論模式及其相應的邏輯規(guī)則。正理論的來源就與這種古代的議論之風有關。正理論的另一個來源是對吠陀經(jīng)典的訓釋與研求,力求正確解釋崇拜儀規(guī)的彌曼差學的發(fā)達,也引起了邏輯學的發(fā)展。 作為一種學說,正理論' 大約產(chǎn)生于公元前2 至3 世紀。到公元3 世紀,阿義波達.喬達摩總結傳統(tǒng)的辯論術與邏輯學,寫成了《正理經(jīng)》,這是正理派最早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 《正理經(jīng)》共分5 卷: 第1 卷 十六句義 第2 卷 疑 四量 第3 卷 自我、身、根、覺、心 第4 卷 勤勇、輪回、業(yè)報、苦及解脫、似、全及分 第5 卷 倒難、墮負 正理論與勝論都研究" 句義" ,都承認自在天的存在,都持" 極微" 構成宇宙的原子論,二者在本體論、認識論方面基本上一致,被認為是同宗,正是因為二者在理論上多相通之處,且在不同的側面上又可以互補,因而不斷合流。到大約9 世紀時,后期勝論與正理論幾乎合為一派,被稱為" 正理——勝論"。但是正理論著重研究的是邏輯辯論之術,而勝論著重研究的是極微之論和宇宙范疇。二者的著重點本來不同。 古印度對于邏輯學的研究不僅有正理派,佛教徒的論議中也采用了這種方法。正理派學說完成不久,佛教徒便深究此學,稱為" 因明"。彌勒、無著相傳的《瑜伽師地論》第15卷中就詳細論述了因明之學。世親大師的法相宗也特別注心研究因明。公元5 世紀,此宗人陳那改造因明,開始了新因明的時代,在他以前的稱為古因明。另外耆那教等教派也都注重因明學的研究。 因明學的發(fā)展與正理論有密切的關系,但兩者也有明顯的不同。佛教看那教因明學著作大都是純粹邏輯學的討論,而正理宗諸師的著作卻常常是雜以宗教及形而上學,在議論邏輯問題中多涉及極微、自我、自在天等問題,純粹研究邏輯的則很少見。 為《正理經(jīng)》作注釋的也有很多,最早的釋論為富差耶那所作。富差耶那生活在因明大師陳那之前。大約在公元4 世紀的后半葉。他的著作曾受到陳那的猛烈攻擊。后來烏地阿塔克拉為富差耶那的釋論作疏,婆恰斯巴提密斯再為此疏作記。除為正理經(jīng)作注疏以外,其他的正理派的論著也非常之多。 我們在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正理經(jīng)》所反映的正理派學說。 《正理經(jīng)》開篇的格言中聲稱,有16種知識可以導致解脫。這就是《正理經(jīng)》中的" 十六句義" : 第一,量:正理經(jīng)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根據(jù)富差耶那的解釋,能知之主觀,由之而知對象為量。可見量講的是認識論的問題。經(jīng)中講到有" 四量" ,即現(xiàn)量、比量、譬喻量和聲量。這里先闡明一下量的概念,下面還沒有專門論題具體闡述四量。 第二,所量、指認識的對象。這一范疇中包括了正理派關于宇宙的學說,與勝論的句義相似,是正理派哲學中的本體論部分。 第三,疑,即懷疑、猶疑、疑惑、當相似性質事物出現(xiàn)混亂或不同意見發(fā)生沖突,而要作出決定的時候便有疑,這是人們認識活動中常有的現(xiàn)象。如看到遠處有一物直立在那里,便會使人產(chǎn)生是人還是物的疑惑。那么解疑就是獲得真知的一種主要方法。 第四,目的,即人們的行為所要達到的目標。 第五,見邊,也譯作喻,就是以圣者或眾人所能共同接受的事例為一定的見解作證,也就是例證。 第六,宗義(悉檀),是指最根本的結論或理論?!墩斫?jīng)》指出有四種悉檀,(1)各宗悉檀,也就是為一切宗派所共同接受的理論;(2)對宗悉檀,即為本宗或相似宗派所贊成,而其他宗派所不贊成的理論:(3)阿地羯拉那悉檀,即確立此一理論,而其他理論也隨之成立的理論:(4)阿毗烏拍迦寫悉檀,用歸謬法對論敵的錯誤理論加以引申。使其謬誤明顯地暴露出來,這項論敵的理論就是阿毗烏拍迦馬悉檀。 第七,論式,也就是推理過程,包括宗、因、喻、合、結五支,也就是推理中的命題、理由、例證、應用和結論。 第八,思擇,或譯為計度,似于現(xiàn)在所說的求證。即對一未知的事物或一種假設或一疑惑未決的事物,通過思考、選擇、以求得確解。求證的方法有多種,反證就是其中的一種。 第九,決斷,一般是思擇的結果,是通過思擇而排除謬誤,從而得出最后決定的斷言,也就是結論。 第十,論議,即" 辯" 的意思,指持不同意見的兩派,根據(jù)邏輯規(guī)則反復推論,以辨明是非真?zhèn)巍?/span> 第十一,詭論議,也就是詭辯,是一種故意混淆是非,以求在辯論中取勝的策略。 第十二,壞義,即在辯證中不求自己立論,只求破壞論敵的言論,叫做壞義,似于我們所說的論詰。 第十三,似因,似為真似之似,通假,似因即謬誤?!墩斫?jīng)》中例舉了5種這類現(xiàn)象:不定、相違、所立相同、理論相似、過時。均為邏輯推理中的錯誤,使推理不能成立。 第十四,曲解;即為了擊敗論敵而故意曲解論敵言詞的意思。曲解的類型很多,主要是利用一字多義,故意避開論敵的真正用義,而以另外的意思解之,使論敵的論點成為謬誤。 第十五,倒難,即為擊敗論敵而故意立相反的戲論?!墩斫?jīng)》列舉了24種倒難論題,如有人立聲無常的命題,因為它是被產(chǎn)生的。倒難者則反立聲常命題,因為它聽得見,它不是象瓶那樣被制作出來的。 第十六,墮負,即辯論時失敗的跡象。《正理經(jīng)》中列出22種情況,凡在辯論中出現(xiàn)其中情況的便被認為是失敗。這些現(xiàn)象除了理論上的錯誤或辯論程序、邏輯上過失之外,還有無言對答,語無倫次,或經(jīng)3 次詢問不能回答等等,只要在辯論中出現(xiàn)其中一種情況的就是失敗了。論辯者要設法使對方墮入這些敗績之中。 總的來看,《正理經(jīng)》的16句義全與知識論、邏輯學或辯論術有關。其中如量、疑、見邊、論式、結論、謬誤等項屬于認識論或邏輯學范疇;而關于論議、詭辨、論詰(壞義),曲解、倒難、墮負等項則完全是辯論術的論題。由此看來,《正理經(jīng)》所聲言的了解這16種知識就可以導致解脫的觀念是人為地附加上的,其目的是要與傳統(tǒng)的信仰相協(xié)調(diào),以便利用大眾的心理,傳播自己的學說。這16個論題似乎與信仰與解脫毫無聯(lián)系。但是,后來的一些正理派經(jīng)典中將" 所量"這一范疇加以發(fā)揮,使其成為一種本體論概念與包括解脫在內(nèi)的倫理概念的混合體。這一點與勝論哲學很有些相似之處。 正理派最突出的哲學貢獻在于,它以實證主義的態(tài)度,嚴肅認真地研究了我們?nèi)粘I钪械闹R問題,在認識論和邏輯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印度哲學中所有研究這些問題的人,無不受了正理派精神的啟發(fā)和影響。 與勝論派一樣,正理派強調(diào)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真實的,知識是對象的顯現(xiàn)。但是,這種顯現(xiàn)有可靠與不可靠之分,知識也就有確鑿與不確鑿之別。 確鑿知識是關于對象的、確定的、如實的呈現(xiàn),也就是真知。離開了這三條標志的知識便被認識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虛假的知識。在這3 個標志中,正理派特別強調(diào)第3 個,即如實性。一種知識如果如實地反映了它的對象的本質,與它的對象的本質一致,它就是真實的,否則便是虛假的。那么,如何判定一種知識是否如實反映了對象的本質呢?正理論提出了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命題,那就是實踐。他們認為,確定一種知識的真?zhèn)?,只能是在它?jīng)過實際生活的檢驗之后。如果在實踐中達到成功的結果,那便是真實的,反之,那便是虛假的。例如,海市蜃樓中的水的知識不能讓人解渴,因為它是虛假的;而池塘中的水的知識真能讓人解渴,因為它是真實的。正理論的這一哲學命題近似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的現(xiàn)代科學觀念,是古代印度哲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最有意義的命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