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對人性做一個定義,人性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人性就是人的本能,而本能是驅動人行為及思想的主要引擎。 從生物學角度而言,人本質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只不過在時間的浸潤下,增長了智慧。但人軀殼之下的那種動物性,卻很難消除殆盡。而動物性,主要包括生存和繁衍,提煉出兩個字,相對應的分別是“吃”和“性”。 在這兩個字上,稍微發(fā)散一下,人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果愿意,幾乎可以吃任何生物,這從另外一個層面解讀,便是物種優(yōu)勢對其他生物的殘忍,當人擁有無限的屠戮權,而又不加以克制時,“吃”則變成了人性中第一大罪。如果把視角下放到微觀層面,“吃”則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利益”,也就是我們常言的“人為錢死,鳥為食亡”,因此人本質上是自私的、利己的。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不自私、也完全不利己的人,這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但人可以通過自省、修行、克制,來降低本身的動物性。 在“性”這個層面上,從生物學角度上,是荷爾蒙、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導致人在性上面的欲望。“性”的目的,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一是性快感,二是繁衍的本能。人不僅要滿足肉欲,還要滿足開枝散葉的心理需求。常言道“色字頭上一把刀”,佛教也把淫欲列為第一大過(佛教的淫還有更高級的境界,那是從佛理上講的,在此不表),道家也把邪淫列為道教五戒,可見“性”在人本能中所占的百分比甚大。 通過對“吃”和“性”兩個字的粗略解析,我們再反過來思考人性到底是什么? 人,出于對美好生活(生存稟賦)的向往與追求,采取一系列利己的行動,為自身謀利益,這是人性中最本質的東西,這本沒有錯,我們姑且把這種本能稱為“正向本能”。而人,出于對肉欲、心欲快感的追求,采取一系列放縱與墮落的行動,沉溺于“動物的本能”中不能自拔時,這便是“負向本能”。無論是正向本能,還是負向本能,都無法被完全磨滅,但有可能會無限放大,過猶不及,因此,人要通過教育、修行、自省等方式,來達到正向本能和負向本能的平衡。 知道了人性的本質之后,就可以明白,大羅世界,人人不同,不同的是表面的形式;人人相同,相同的是本質的人性,這也就是“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的真諦。這便是我對人性的思考與認識。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人的社會性? 首先,我們要認識社會是什么?社會是即是由生物與環(huán)境形成的關系總和,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生物與生物的聯(lián)盟。 當把社會的范疇聚集在人這個群體時,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社會的形態(tài)也會發(fā)生變化,因此馬克思主義衍生出社會形態(tài)理論:把社會分成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 從宏觀層面而言,人是脫離群體而單獨存在的,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個體的一切,都在于這個社會系統(tǒng)里的其他個體,進行著能量的交換,能量的形式可以是物質、信息、精神等等。人如果想要脫離群體而獨立生活,難度很大,因為個體單獨構建一個物質和精神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幾乎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都需要其他個體的參與。 當個體不得不在社會系統(tǒng)中生活,不可避免地與其他個體產生聯(lián)系,人的社會性就會出現(xiàn)。 人在社會中如魚得水,說明這個人的社會性程度高;人在社會中郁郁寡歡,說明這個人的社會性程度低。人的社會性,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人適應社會的程度。 社會的運行,有一套系統(tǒng)的通用規(guī)則,也就是系統(tǒng)中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和世俗觀念,這些東西可以變換成局部的價值觀、禮儀、潛規(guī)則等等。每個時期的社會通用規(guī)則是不同的,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人要與時俱進,就是隨著社會通用規(guī)則的變化而變化。 這就是我對人的社會性的思考與認識。 那么,人性與人的社會性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我們用一個流行詞來切入,“社會人”成為年輕一代自我調侃的常用詞語,寓意社會化的人,當人逐漸被社會化,意味著人逐漸向社會通用規(guī)則妥協(xié)、低頭,在這個過程中,人會不得已放棄自身的一些個性,會產生不適感?!拔覀兘K究變成了,我們最討厭的人?!币彩沁@個原理。一些社會化過程不成功的人,便會產生逃避社會、反社會的心理。 我們上邊談到,人性是利己的,是尋求滿足自我欲望的,當這個社會通用性規(guī)則,使得一些人的利益受到傷害,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時,便會產生人性和人的社會性之間的沖突。而這個沖突也可以分為小部分人的沖突和大部分人的沖突,當只有小部分人產生沖突時,社會通用性規(guī)則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當大部分人產生沖突時,社會通用性規(guī)則便會悄然轉變。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不太理想化的結論:人想在社會中活得更好,就要減少與社會的沖突,去主動適應社會通用規(guī)則,這就免不了妥協(xié)和自洽。 以此為基點,我們可以去思考更多的概念,比如體制形式、經濟形態(tài)、文化氛圍等等,當這些概念被賦予人性的標簽,解讀便會很不一樣。 結語:今日淺談,不再探討人性本善本惡,這種哲學性問題。最后,以一句誡語結束本篇文章:強者有兩種,一是制定規(guī)則的人,二是利用規(guī)則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