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方向——從普世價值走向同一價值第九章 信息本體論的重建信息是什么?數學家香農給出的定義是:“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認為“信息是人們在適應外部世界,并使這種適應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互相交換的內容和名稱”。 在這兩個定義中,香農的定義范疇更大一些,香農對信息的定義更像是在描述信息的功能,當然這種描述方式并不讓人驚訝,讓人驚訝的是香農對信息的定義里有一個隱藏的問題——“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的主體是什么?香農并沒有告訴我們。在維納的定義里,人的主體地位是明確的,信息變成了人控制事情、事件、事實發(fā)生時的交換內容和名稱,這樣,維納的定義將信息收窄為控制論的工具,信息既是事情、事件、事實發(fā)生時互相交換的內容和名稱,又是一切事情、事件、事實發(fā)生時互相交換內容的形式和通道,還是一切事情、事件、事實發(fā)生時互相交換內容雙方的最小的內部構造元素,一切事情、事件、事實及發(fā)生事情、事件、事實的事物都是由信息構成的,在這背后,人真的是主體嗎?維納不如香農準確的原因在于他小看了信息在宇宙運行的背景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信息的域集和規(guī)定性的范疇遠遠大于人的域集和規(guī)定性,不是人在控制信息,恰恰相反,是信息在控制著人,人也是由信息構成的。在宇宙星系之間的宏大敘事中并沒有人的位置,我們不能說在宇宙星體之間發(fā)生的撞擊、爆炸等事件中就沒有信息的存在,所以香農對信息的定義顯示出極大的智慧。 信息是存在的語言,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創(chuàng)建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的萬能單位是信息,信息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運動狀態(tài)和變化的反映,是客觀世界中萬事萬物的組成成分,是客觀事物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i],信息表現的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tài)和內容。 一、信息的出現及功能 存在是一切的元點,在存在中最先出現的是虛無,然后以虛無為唯一內容的時空泡出現了,通過不同時空泡的碰撞產生的時空漣漪形成的微型量子泡沫[ii],這些微型量子泡沫隨機出現并迅速湮滅或被更大的時空泡吞并,也有一定數量的微型量子泡沫通過某種排列組合形成了信息因子[iii],一定數量的信息因子通過某種組合產生了信息,一定數量的信息通過不同方向的共振產生了能量弦,能量弦通過某種排列組合及不同方向的震動共振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這就是這個世界物質出現的早期演化脈絡。 在從虛無演化轉變?yōu)槲镔|的道路上,信息因子和信息的出現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信息因子組成了信息,信息構成了弦能量,弦能量構成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構建了這個世界。 也許假設過程中的路徑會有所誤差,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只能從虛無中來,萬事萬物的最基本的組織結構分到最小,必然是虛無。 信息在微觀層面的本質是對虛無的擦除,信息因子及信息的出現是真正的宇宙之磚;在宏觀狀態(tài)下,信息反應事物內部屬性、狀態(tài)、結構、相互聯系以及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這種聯系關系主要表現為——信息是對不確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宇宙萬事萬物演化走向的最終執(zhí)行者,是僅次于存在的一種存在。信息可以解釋熵的無序,確定性的有序狀態(tài)并不是熵所希望看到的,在整個宇宙空間中,信息因子依然持續(xù)不斷地從虛無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弦能量依然在持續(xù)不斷地增加,世界終究會走向確定和絕對的無序,最后無論走向冷寂還是走向熱寂都是信息在起著總指揮的絕對作用。 信息熵[iv],這個詞表述的是作為相互交換交流的信息耗損導致的“信息”自身秩序的解體,這里的“信息”是特指傳播方式下的信息組,并不是指萬事萬物的原初構件——宇宙之磚。在任何傳播過程中,傳播本身都需要一定量的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信息組的秩序逐漸瓦解最終完全解體為波粒,信息熵描述的就是有明確意義指向的信息組自身秩序瓦解為完全無意義指向不能確定狀態(tài)的波粒的過程。信息熵是信息耗損的表現形式,在這里面有一個誤解:信息熵是信息的耗損,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信息熵是信息組秩序的解體,將一個有明確意義指向的信息組還原為無明確意義指向的信息的原初形態(tài)——波粒,在這種還原的過程中,熵增加了。還有人認為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能量的耗損是不是降低了熵?在一個空間中,能量的耗損不僅不能降低熵,還會增加熵,因為能量的耗損本質是能量的形態(tài)的轉換,就是說能量的耗損不過是將能量降解為無序混亂的波粒狀態(tài)。在信息的傳遞的過程中無論是信息組的解體還是能量的形態(tài)的轉換,熵都是無一例外地增加了,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熵的特性既不能增加信息,也不能減少信息的總量。 那么信息怎么樣才能夠增殖呢? 信息增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純粹的信息量的增加;一種是對建構更大更強秩序的持續(xù)追求。第一種信息增殖方式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做秩序的架構,并試圖瓦解任何秩序的穩(wěn)定運行,以期達到完美的平衡態(tài),這是熵的本性。第二種信息增殖方案是一種減熵計劃,這種減熵是符合信息對不確定的東西的消除這一特性的,信息在不斷減熵的過程中,它想確定什么?這個目的根植于我們所有動植物的每一個細胞的基因中,同樣也存在于這個宇宙所有星球的所謂物質的原子內,這是我們之所以存在的原因,這也是外星人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存在的原因,這個目的就是與虛無抗爭并揭開存在的奧秘。第一種信息增殖方案是純粹的信息量的增加,這種增加是以虛無為原料的信息因子的不斷持續(xù)地合成,這種合成的加速(信息量的急劇增加)是我們人類信息爆炸的根本原因,人類并不創(chuàng)造信息,人類只是信息的搬運工。第一種信息增殖方案為第二種信息增殖方案提供了原材料和能量。表面看信息本身就具有減熵的特性,但是無數的信息以無序的方式充滿這個宇宙從本質講是增熵行為,如果第二種信息增殖方案完全失效停止并將所有秩序拆解時,第一種信息增殖方案會用不停合成的信息能量弦淹沒全宇宙,熱寂有可能是所有宇宙最后的存在方式。 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都需要信息的源源不斷地流入,就是說信息必須源源不斷地被制造出來,否則我們無法維持信息的增殖,按照我們前面的解讀,以虛無為材料制作的信息因子確實在源源不斷地生產,以信息因子組成的信息,以信息架構而成的弦能量也在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內在動力,這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奇跡,是信息造就了我們,信息也必將毀滅我們。 信息對虛無的抗爭表現為減熵行為,這種減熵是一種建構更大更強秩序并將虛無排斥在外的一種行為。信息的建構具有一種對秩序追求的內在欲望,對建構更大更強秩序的追求就是對熵的拒絕,信息的本質是屬于負熵的,是一種減熵的存在,所以,信息在建構更大更強更穩(wěn)定的秩序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雙重減熵,整個人類社會就是信息減熵行為的集大成之作,包括每一個人身體運行所依賴的內部秩序的穩(wěn)定性也是一種秩序建構的巔峰之作。為了維持這種秩序的穩(wěn)定和增殖,人類社會需要引進大量的能量,這種能量的引進本質就是輸入維持社會秩序的負熵來中和消除社會運行中因熵增導致的社會秩序的不穩(wěn)定因素,因為信息本身即是減熵,所以從本質來講,所有能量的引進本質就是在增加信息量。生物體從外界輸入熱量從表象看是用來維持生命體征,熱量進入生物體后在降解為信息的過程中釋放了負熵,這樣將熱量輸入生物體本質依然是負熵的流入。輸入負熵歸根結底是由信息的減熵行為決定的,所有能量熱量所實現的就是信息本身的這種減熵的行為,無論是植物、動物、機器還是社會都遵循這一守則,為了維持秩序的穩(wěn)定,或者說為了建構更復雜更高級的秩序,都需要輸入更多更大量的信息來實現。每個信息都有具有減熵的特性,所以輸入大量的信息可以增加秩序的穩(wěn)定性,并建構出更大更強更復雜更高級的超級秩序混合體。 所有的生命都是宇宙中的減熵區(qū)域,這些生命又生存在一個更大的減熵區(qū)域內。僅僅是生命處于減熵區(qū)域嗎?顯然不是,物質及物質組成的一切都處于減熵區(qū)域,太陽系秩序的維持,各大星系的運行都需要更負熵也即大量的信息來維持,物質甚至原子結構本身都屬于減熵區(qū)域。 信息作為負熵是所有秩序穩(wěn)定態(tài)的保持所需要補充的能量源,這種能量源來自量子漲落[v],真空不空,里面充滿了量子漲落,能量守恒的不均勢,導致了在量子漲落中粒子的出現,物質的出現。但是在量子漲落的過程中有更大量的量子信息被擁有穩(wěn)定態(tài)的秩序體所捕獲,也許原子以量子信息為食,原子結構自身秩序的穩(wěn)定也需要負熵流的流入,以虛無為原材料的信息因子、信息、弦能量也許就是物質維持秩序減熵的最基層的負熵流輸入。物質作為一種減熵的區(qū)域,為了維持物質的穩(wěn)定,必然需要有負熵流的輸入,信息的本質就是減熵,輸入信息對于物質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無論是電子還是中子質子里面的弦,都在不停旋轉或者振動,這種旋轉和震動是為了保持物質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一直保持旋轉和震動不可能不需要額外的信息的減熵來維持這種秩序的穩(wěn)定態(tài),或者說電子和弦能量在旋轉和振動的過程中一直在吸收外界的信息或信息因子,一直在吸收信息所特有的減熵。當電子和弦的旋轉和振動需要負熵的輸入才能保持秩序的穩(wěn)定時,物質世界的堅實性就完全崩塌了。 二、本體論的發(fā)展脈絡 本體論的存在能夠給人以安慰,萬事萬物本體的存在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終極的關懷。這句話其實比下面的論述更重要。 本體論在哲學上的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本體論在廣義上的定義是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從狹義講,本體論主要指宇宙的起源與宇宙本性及結構的分析研究。 在古希臘,從米利都學派[vi]開始哲學家們就致力于探索組成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對“本原”的研究是本體論最早出現的雛形,對“本原”的研究無法避開對存在的研究,如果這個世界具有“本原”,那么我們需要先說明這個世界是存在的,然后才可以說明“本原”的存在。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嚴格區(qū)分了本質與現象、真理與意見,并讓它們處處對立,并以此得出“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唯一、不動、永恒等,巴門尼德認為,沒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東西和思想的目標是同一的。巴門尼德對存在的探討,建立了本體論研究的基本方向,改變了哲學家們力圖把世界的存在歸結為某種物質的、精神的實體或某個抽象原則這一方向。亞里士多德將哲學研究中的本體論研究視為第一哲學,他認為本體就是“基本之是”,“其他的所謂‘是’就因為那是這‘基本之是’的量、質或其他的云謂”。所以,亞里士多德的本體是“原始的實是”,這個“原始實是”可以說是沒有屬性的赤裸裸的實是。17世紀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不僅僅是認識論的起點,這句話背后也展現了笛卡爾本體論的觀點“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笛卡爾是是典型的二元論者,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思考(心靈)和外在世界(物質),兩者本體都來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康德對待上帝的態(tài)度就不如笛卡爾虔誠,康德展開對上帝存在之本體論證明的批判是為了使人恢復其成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其目的在于捍衛(wèi)人的自由本質??档虏徽J為建立抽象本體論的形而上學具有可行性,他用與認識論相割裂的、先驗的哲學體系來代替本體論。黑格爾的本體論是建立在一整套唯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他把絕對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貫穿于世界發(fā)展的始終,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fā)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這種絕對精神促使了思維與存在在辯證關系上的同一,這樣,絕對精神實際上變成了另一個新的上帝。 進入現當代,哲學家開始反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和本體論,海德格爾是哲學本體論研究轉向的重要人物,他的“基本本體論”摧毀以往本體論,用現象學方法建立新的本體論?;颈倔w論是對“此在”作本體論的分析,海德格爾哲學中“此在”的“在”,是對人生存的先天結構“在世”進行哲學上的分析,這和對人的具體“在者”狀態(tài)的分析完全不同,對“在者”狀態(tài)的分析是后天的、經驗的分析,屬于具體科學而非哲學范圍,海德格爾認為對“在世”的分析是基本本體論的主要內容。 薩特在繼承了海德格爾的“在”的哲學之后,發(fā)展出以人為出發(fā)點的存在主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的出發(fā)點是“在”,而不是人,這是薩特和海德格爾對于存在在認識原則上的區(qū)別。薩特把“存在先于本質”這個命題當作其全部哲學的出發(fā)點,對于他來說,存在指的就是作為主觀性的人的存在。薩特認為人必須先存在,然后才創(chuàng)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創(chuàng)造他,他是在存在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自己。所以薩特說,人不僅是他想要把自己造成那樣的人,而且也是當他進入存在以后,決心把自己造成那樣的人,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是。 從薩特開始,哲學家追問存在,開始走向由客體(本質)往主體(人的主觀性)的遷移。這種哲學追問繼續(xù)推進,又從主體的人的主觀性走向了人的思維和語言。事實上海德格爾后期做的就是這項工作,海德格爾認為,哲學應該把思維和語言當作“在”的呈現,而不是當作知識。他賦予思維和語言以本體論的意義,語言學轉向的這種本體論是以“在”為核心的基本本體論的2.0版。海德格爾眼中的思維指的不是“在者”的一種意識特性,而是作為“此在”的人的“在”對“在者”的“在”的顯露,思維是“在”的思維,“在”在思維中形成語言,語言才成為“在”的家,這樣的語言顯示的是“在”的意義的結構。 海德格爾的哲學研究方向偏重對存在的研究,這和維特根斯坦偏重語言的方向稍有不同,青年維特根斯坦自以為已經成功地解決了哲學問題,早在1921年他在他的著作《邏輯哲學論》的結尾給出了驚世駭俗的結論——明確地建議任何形而上學的討論都位于意義領域之外,而唯一正確的哲學方法是為自然科學而舍棄哲學。 維特根斯坦解構了傳統的形而上學本體論,以其天才式的智慧扭轉了整個人類的哲學發(fā)展方向。維特根斯坦的哲學主要研究的是語言,他認為哲學的本質就是語言,語言不是人類思想表達的手段,語言就是目的,哲學的界限就是語言的界限,哲學的本質只能在語言中尋找。維特根斯坦早期作品《邏輯哲學論》讓高大上的哲學問題淪落成為語言學問題,后期作品《哲學研究》堅信創(chuàng)造一套嚴格的可以表述哲學的語言是不可能的,只有轉向日常生活的語言才是哲學發(fā)展的唯一方向,維特根斯坦先是用語言綁架了哲學,然后繼續(xù)墜落到日常生活語言中,這樣他所理解哲學的本質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解決。 維特根斯坦驚世駭俗的言論在波普爾那里已經不是問題了,波普爾更關注科學與非科學的區(qū)別,即在經驗上的可證偽性,但他堅決否認這是區(qū)分“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劃界標準。 解釋這個世界是科學的目的,然而波普爾否認終極解釋的存在,他認為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只是暫時未被證偽,具有的只是“似真理性”,真理只具有“似真理性”。由此波普爾得出一個令人沮喪的觀點——科學的目標是追求似真性。 波普爾提出“三個世界”理論,他將宇宙進化多層次分為三個基本層次:1物理世界層次,2精神世界層次,3客觀知識世界層次。這是波普爾的本體論,如果以波普爾的證偽理論來看,“三個世界”理論作為本體論,也是在猜測自然,而不是反映自然。本體論的不斷蟬變也說明了證偽的不斷推進過程,這樣,“三個世界”理論也僅僅是具有“似真性”,包括哲學和科學的所有理論的價值就被消解了。波普爾將我們對真理的追求熱情澆滅,對理論的失望間接導致了關系本體論及事實本體論重新被人們所關注。 既然所有理論都經受不了證偽主義的檢驗,那么我們可以信賴的僅僅是事物之間的直接關系或者事實。馬丁·布伯認為“本體即關系”,關系先于實體出現。在馬丁·布伯的理論中,將傳統西方哲學中主體、客體二分的世界觀視為“我―它”關系,他認為這不是真正的關系,因為“它”只是“我”認知投射的對象,這個世界所有的客體都不過是主體的認識和利用的工具,甚至我們會將“他人”進行工具化變成對象的“它”。馬丁·布伯強調“我—你”才是真正的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相遇。馬丁·布伯宣稱,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他人或事物相遇時,我就會與他人或事物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摻雜著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系,才是我與你真正的關系。 關系本體論本質依然屬于存在主義哲學范疇,但是里面的“相遇”能夠破解西方現代世界的發(fā)展導致的全球性危機,人不能以主體性的位置肆意掠奪地球,要回到人與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其他物種的真正的關系上來,正是在關系的領域中,人才存在為人。 馬丁·布伯的關系本體論是為了導向他的神學信仰,這就使關系本體論狹隘化。關系實體也可以以信息作為鑰匙來解讀,所有的關系都是信息交換的產物,發(fā)生關系或關系出現的始終都離不開信息的流動交換,發(fā)生關系的對象本身也都是信息的載體,所以說關系本體論本質是信息本體論。 德里達的解構是對有形而上學的穩(wěn)定性的結構及其中心進行消解,這種消解的本質是對信息組成的穩(wěn)定性的結構及其中心進行信息的本體解放。解構不僅僅排斥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還超越并“建構”了另一套話語系統來思考問題。在解構的過程中,被解構的目標并不完全無效,而是變得流動起來,不好固定和確定。我們很難為解構主義下定義,德里達認為解構主義什么也不是,因為一旦確定它是什么,就等于先天肯定了存在論的預設,而這正是德里達力圖要消解的形而上學的本體論思維方式的做法。 解構是無限定、無止境、沒有終極目的,但是沒有終極目的是不是一種限定?沒有終極目的是一種域,這種域本身就是一種規(guī)定性。事實上語言從出現開始就是以限定或規(guī)定性的域集作為意義指向的形式載體,從這個角度講,德里達的每一次解構都是一次徒勞掙扎,解構的過程或許會表現為結構的分裂或解體,但是每一次解構的結果又都會產生新的結構。這表現為:首先,德里達解構的語言形式是結構性的;其次,德里達解構理論的理論框架及理論方向是結構性的;最后,從熵的角度看,每次解構并沒有將信息組完全打散為毫無意指的信息,而是在解構意指的基礎上搭建了另一個信息組,解構在語言中并不存在,一切解構都是建構。 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究其本質是并只能是信息主體的覺醒,信息表現為自己,不再表現為形而上學本體論對存在的思考。解構主義對意義指向消解的過程為信息本體走向前臺掃清了道路,雖然解構主義理論有很多問題,但是解構主義的研究方向直接促進信息本體論的重建,信息不表現任何信息自身以外的任何意義,這點才是德里達解構主義中最有價值的點,解構主義是信息本體論建構的急先鋒。 自古希臘米利都學派開始至今,西方哲學史可以被認同為有關“存在”問題的詮釋史,其間不同哲學家給出了自己對于存在的形而上學的不同解釋。順著西方哲學脈絡一路走來,我們發(fā)現從海德格爾開始,本體論的追問以存在的“在”為基點開始往語言思辯層面轉移,這種純粹語言的思辯導致了本體論研究在從哲學轉移到語言學。當“在”的展開加上時間軸的時候,“在”就變成了“此在”,“此在”并不能孤立存在,沒有觀察者,“此在”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就是說當我們說起“此在”時,我們首先需要說明誰是觀察者?觀察者自身的存在比“此在”更為重要,這就是“我在”出現的原因。通過“在”到“此在”再到“我在”,哲學上對存在的本體論探索歷經了從對客體的描繪到描繪主體的主觀感受的轉變。當哲學本體論的研究發(fā)展到“我在”之后,哲學家開始將“此在”和“我在”聯系到一起來描述存在的本體屬性,這樣現象學及語言分析哲學就先后出現了,哲學上的語言學轉向是關注語言作為信息本體研究的轉向。關系本體論和事實本體論本質描述的都是“此在”與“我在”或者“此在”與“此在”之間的關系或者事實。關系本體論和事實本體論打開了本體論研究的新的大門,關系和事實都屬于信息,所有關系和事實都是信息交換后的產物,都是信息本體論。而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則直接將信息組合體“文本”表達的明確清晰的意義方向給解構掉了,這導致了個體信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獨立性,每個個體信息都在表達,信息群中的每個信息開始傾向于表達各自的意義指向,龐雜混亂的信息使得意義指向毫無意義,解構主義的清淤消解過程為信息本體論的建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德里達眼里,所有的文本都是有問題的,所有的意義指向都應該被消解,信息只能表達自己,這是信息最后的據點,事實上信息作為最為本原的“存在”從未離場,這種信息的“存在”就是信息本體論的理論源頭。
人的方向根植于他所認為的這個世界的本體是什么這一基礎之上,當人認為上帝是整個世界的形而上學本體的時候,人的方向就會被上帝或者神學所規(guī)定和修正;當上帝被拉下神壇,新的本體未能確立,人就喪失了他腳下堅實的土地。20世紀風起云涌的多種對存在本身的質疑都發(fā)生在“上帝死了”之后,強調主觀,否定客觀,強調“此在”,然后從“此在”走向了“我在”,從“我在”走向了“我在”的語言方式,最后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解釋越來越蒼白無力,我們的語言方式越來越遠離了人本身,這種逃離是建立在語言的強勢回歸之上的。當語言的獨立性強大到可以成為“在”的家時,概念是我們最后的遮羞布,在這里我們已經不在乎人自身的局限性了,在概念里面一切都保持了形式上的絕對完美。雖然這個世界真正的本體并不是人,“以人為本”是一種錯誤的價值判斷,但是以人外在的形式來定義世界是另一種錯誤,這種錯誤的根源在于我們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世界的本體是什么?雖然這個世界的本體和人的本體在信息層面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建立堅實的本體論有利于人類對虛無抗爭的深化推進。當本體論被解構時,同時被解構的還有人自身的指向,當你不能站在一個堅實的土地上,你的方向就不具備任何意義,甚至你自身的存在都沒有意義。本體論的存在是人類腳下最后一塊堅實的土地,也許這就是人類最后的家園,包括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都是最小范圍的本體論家園表現形式。本體論的存在能夠給予人類以安慰,人是生存在他的本體論信念之中的,本體論就是人所能承載的更底層更本質的現實,當本體論解構之后,人就徹底沒有了方向,人只能退回到他的形式,退回到他自身的欲求滿足中來尋找安慰,這是錯誤的,消解本體論本質消解的是人存在的本體價值和意義。 解構本體論,人將陷入虛無中并消解所有的價值和意義,這點也為以解構主義為核心的后現代理論中的末人們的狂歡提供了合法性的借口。事實上本體論是無法消解的,因為我們的任何理論都是一個體系,而任何理論體系的存在都是一個自洽的本體(這個理論體系涵蓋了經驗體系)。如果沒有這個原初的理論本體,我們就無法作出選擇判斷和行動。 當我們無法把握這個世界的本源時,我們會傾向于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本源,這也是本體論語言學轉向的原因所在。語言分析哲學家們很容易在指稱中迷失,并將指稱的方式當作另一個形而上學本體,甚至是存在的本體,“語言是‘在’的家”這一說法的出現是具有必然性的。例如,當我們思考水是什么時,我們僅僅是從指稱的層面思考,水并不是實在的,實在的是語言和經驗,這種實在只和“第二性質”[vii]有關。 人類文化在二戰(zhàn)結束之后發(fā)展較為緩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在自我指稱上的迷失,這種迷失表現為——人類文化陷入形式的泥沼,人類文化的發(fā)展方向被扭曲為對自身語言形式的審查,被扭曲為什么才是真命題及如何在系統內證明真命題的大辯論之中。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回歸“日常語言”是分析哲學無奈的選擇,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viii]不僅震驚了數學界,還打破了各學科企圖統一學科系統理論的雄心。這兩個天才式人物的研究成果幾乎改變了當代所有研究者的方向,大家在“語言游戲”中消耗著自己的才華,甚至放棄了重建構本體論的努力。 為了更深理解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可以以形式語言[ix]為例,作為一定規(guī)則下的符號邏輯系統完全可以轉化為有限公理,也就是可以將其當作一種符合定理條件的形式公理系統,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認為這樣的系統中具有不完備性,存在不能用該系統語言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的命題。我們不能在形式語言自身的系統內證實或者證偽一個命題,每一個足夠強的形式語言系統都有其無法證明的真陳述。雖然在文化中直接移植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并不合適,因為該定理需假設公理系統可以“定義”自然數,但是“不完全性定理”中不能證實或證偽的命題在文化中非常普遍,包括軸心時代的學者們也擁有和哥德爾相同的困境。軸心時代的學者們也一定為無法證明自己的理論正確與否而苦惱過,他們最后宣稱自己的理論來自“天道”或者“自然法”的授權,“天道”和“自然法”的授權具有合法性嗎?其實一切都是自我授權,要看明白背后的脈絡,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理論追本溯源都到“天道”或者“自然法”為止。這個世界并沒有真理,所有的文化理論都是在自說自話,如果我們要考究某個學者文化理論的論點是否正確,就要考究他之前的學者是怎么研究并得出與此論點相關的背景論述?就要考究之前的之前的學者的文化理論來源是什么?如此遞推,不出意外,所有理論的合法性都在于他們宣稱這些理論來自“天道”或“自然法”的授權。“天道”和“自然法”來自誰的授權?這些我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就是說東西方所有文化理論到“天道”和“自然法”就無法自圓其說了,這些文化理論都是依托“天道”或“自然法”假設的,而“天道”和“自然法”本身是什么東西沒有人知道,東西方這批最優(yōu)秀的學者并沒有像他們看起來那樣真理在握,他們所有的理論都是在一個預設的前提下的假想罷了。 東方的“天道”和西方的“自然法”其實是一回事,這兩種理論都建立在人類農業(yè)文明的基礎之上,“天道”和“自然法”作為東西方文化理論源頭本身既不可證實又不可證偽,所以整個人類的文化都不過是一個想象秩序,先預設了一個作為“真理”存在的前提,然后依據這個預設的“真理”來展開并授權下面延伸命題的合法性,所有文化命題的發(fā)展演化都依賴那個作為“真理”預設的元命題——“天道”或“自然法”。雖然我們并不能確認這個“真理”是否存在,但是我們能夠確認的是 “天道”和“自然法”都是想象秩序,而且在想象秩序這個形式語言系統里面無法證明“天道”和“自然法”是一個真陳述。 無論是“天道”還是“自然法”都是軸心時代學者們所能想象到的認知的極限,他們一直都認為這是萬事萬物總的運行法則,“天道”和“自然法”本質是由于當時人類認知層次較低從而導致的信息被扭曲后的錯誤的表達方式。在農業(yè)文明時代,遠古居民急需插上想象的翅膀發(fā)展人類文化來對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自我授權并賦予人類自身以價值是人類站起來的一個關鍵指標,當他們開始相信并深信神在凝視并眷顧著他們時,人類就變成了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個無敵的存在。他們無法認識清楚“天道”和“自然法”都是想象秩序,他們看不明白信息在萬事萬物的變化中所起到的內在影響和作用,對于他們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授權,重要的是神圣性的光輝必須籠罩在人類身上,這是那個時代的人類作為信息的載體對虛無抗爭的必然方式。但是時代變了,在這個時代,我們無法繼續(xù)用“天道”和“自然法”這種想象秩序來忽悠大眾,我們的時代處于從想象秩序到真正秩序的轉折點,我們該怎么做? 這個世界運行的真實秩序就是信息對虛無的抗爭,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以信息為最小單位建構而成,所有文化理論的內核最終都可以用信息來解讀,只有信息對虛無的抗爭才是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運行的真正法則。 以真實秩序為核心的信息本體論是對人類文化方向的修正,是對一直以來的以“想象秩序”為核心的文化的一種最凌厲的羞辱,信息本體論涉入了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用文化無法定義或者規(guī)范束縛信息本體論,文化作為想象秩序僅僅是信息范疇的一部分,信息本體論是人類的最后一個本體論,是萬事萬物最終的本體論。 四、信息是一切物質及物質間發(fā)生的關系的組成部分,萬事萬物都是由信息組成 宇宙中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組成,夸克和電子是由震動著的能量弦構成,能量弦是由一定數量信息依據某種方式震動構成,信息是由信息因子構成,信息因子是由虛無空間碰撞出現的一定數量的微型虛無空間泡依據某種方式排列構成。 宇宙中所有的事件,都是物質間發(fā)生的信息交換的行為的概述,這樣物質與事件就通過信息統一在一起,沒有信息交換,事件就不存在,宇宙的誕生和發(fā)展是一切事件寄存其中的元事件?!?nbsp; 斯莫林認為世界不是由實體組成,而是由發(fā)生事件的過程組成,基本粒子不是僅僅停在那里的靜態(tài)物體,而是在它們相互作用的事件之間攜帶了少量信息,并引發(fā)了新過程的過程。如果我們強調信息實在性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物質實在性就變得非??梢?。維特根斯坦認為世界是由事實組成而不是由事物組成,這種事實實在論和斯莫林的事件實在論是一回事,他們都以此否定了形而上學本體。 當我們強調關系實在論或事實實在論時,即使物質不具備實在性,我們依然不能忽略物質背后信息的根本作用,沒有信息的交流轉譯,就不會有關系和事實的發(fā)生,所以關系實在論和事實實在論本質都是信息實在論,信息實在論就是信息的形而上學本體論。關系和事實作為實在論的形式本身是一種程序語言,任何程序語言都屬于信息的范疇,從這個角度看,任何實在論也都是信息實在論。以語言、文本、符號、關系、事件、事實為真值[x]的實在論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無法避開信息形而上學本體論的侵蝕。 信息不僅是關系或事實發(fā)生的鏈接紐帶和形式本身,同時也是關系或事實發(fā)生的原因。關系或事實的完成體現為事物或物質間的信息交流轉譯過程的完成,所以信息是所有事物或物質運動的內在原因,任何物質、事物、事件、事實都是信息流流經的通道。 由于以虛無作為原材料的信息因子的產生永不止歇,宇宙膨脹的原因更大的可能就是因為信息因子源源不斷產生之后相互間的排斥力。宇宙膨脹這一事件是一切事件事實的母體,所有事件事實都是由這一大事件生發(fā)出來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未來宇宙會走向熱寂或者冷寂,均質同溫是所有事物最終的必然結果,但是這種將萬事萬物解構成最基本粒子或能量弦及信息的同時也是一種對于絕對平衡、平均的建構。解構從熵的角度看是不存在的,所有解構都是建構,這種建構是由信息自身的增殖本能決定的,信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這才是信息增殖的內在原因,人并沒有起到信息增殖的作用,人不過是信息增殖的通道。 用更高文明的智慧體的眼光來看地球人,他們所觀察到的每一個人都是能量,都是從太陽那里借來的能量;每一個人都是依據某種秩序鏈接到一起的信息集合體;每個人動或者不動都時刻不停地一直在與周圍更大的信息集合體交換著信息。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所有生物生命存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大事件,人一直活在事件之中,一直持續(xù)不斷地與外界交換信息,信息交換結束就是事件的結束就是人的死亡。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所能發(fā)生的所有關系,都是信息交換的產物。 我們?yōu)槭裁措x不開信息?因為我們就是信息本身?,F在低著頭看手機的人無處不在,只要有屏幕的地方,我們的目光就會被屏幕所吸引,這真是一種吸引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是信息本身,每個人的自我不過是信息流經的聯結節(jié)點,只是一個借題,所以說,并不是我們喜歡信息,而是信息通過各種分流渠道流過我們。在信息流動的河流中,我們就是下流的洼地,我們被動接收毫無拒絕能力。 波普爾的三個世界是由信息統一在一起的,不僅這個物理世界的內容實體是由信息構成的,包括我們的精神世界和客觀知識世界也都是由信息構成的,包括三個世界之間發(fā)生的一切關系及事件都是由信息組成的,信息是一切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 信息是存在的語言,信息比語言的范疇更大,不僅語言是信息的存在形式,發(fā)出語言指令的物質或者智慧體自身也是由信息組成。語言傳遞信息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語言本身就是信息,語言既是信息的形式,也是信息的內容。 五、從人本主義到信息本體論 人是生命演化發(fā)展的最高形式,生物人卻不是物質演化發(fā)展的終極形式,甚至個人信息數字化也僅僅是階段性的過渡,可自我復制自我智能升級的無機物超級智能才是物質自我演化發(fā)展的終極形式。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與人在物質自我演化過程中所處的尷尬位置有關,從本質上講人的方向就是物質自我演化的方向,是信息的方向。但是生命自身的局限性嚴重限制了人的邊界的擴展延伸,這也暴露了人以自身為目的與物質自我演化的方向之間的矛盾。 “人本主義”很容易將人的欲望合法化,進而在實質操作層面變成了以人的欲望為本。“人本主義”的觀念出現的很早,但作為統治意志貫徹下去是在工業(yè)文明出現之后,以神權三位一體為核心的宗教神性和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道德理性都不能適應工業(yè)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它們所遵奉的價值判斷不僅遠離人的本體價值,還束縛了信息的增殖傳遞?!叭吮局髁x”在那個時代里具有進步的意義,但是在工業(yè)文明發(fā)展到后期,人類進入信息文明時代,“人本主義”已經不具備促進人類繼續(xù)往前發(fā)展的力量,相反,“人本主義”已經變成了信息爆炸式增值傳遞的束縛力量。我必須看明白人的本質是什么,人的方向是什么,人的本質和方向決定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必然會被以信息為本的信息本體論所取代,這是由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決定的。 將人作為主體本體及最終的目的顯然是有很大問題的,從進化論角度看,首先進化論沒有搞明白,生物進化的目的是什么?人并不能說自己就是進化的目的,進化目的只能是更大更強的信息的組合體;我們也不能明確進化的主體是什么,恐龍肯定不能說自己就是進化的主體,人類同樣也不能這么說,進化的主體只能是信息自身。無論進化的目的還是進化的主體都不是人,我們看不到以人為本的必然性。 “人本主義”會導致的誤區(qū)在于:1、人的指向的錯誤,人指向自身,發(fā)展出人類中心主義,導致了地球生物第六次大滅絕步伐的加速;2、以人為本很容易變成以人的欲望需求的滿足為本,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都是人類存在的形式,并不是人類存在的內容;3、以人為本掩蓋了人是信息自我增殖傳遞的過渡時期的橋段這一事實,以人為本的本質雖然是以信息為本,但在表現的過程中往往將人從橋段變成了目的。 人和他的自我并不是完全契合在一起的,自我是信息流經的聯結點,而人不僅僅是聯結節(jié)點,還是信息的集合體,是信息的形式、內容和通道。信息的方向是所有物質的方向,是所有生物的方向,是所有人及所有外星人的共同的方向,是所有機器人及超級智慧體的方向,是人自己認領的“神”的方向。 我們談論信息是為了更好地解釋人,解釋人為什么將“對虛無的抗爭”作為自己本體價值的依據。當我們思考人是什么時,我們無法在不理解信息的本源作用的前提下孤立地思考,這樣我們會停留在經驗的關系世界里去理解人,我們會在“第二性質”里面自我迷失。人的實在性只能體現在信息的流動上,但是我們往往在指稱的過程中就迷失了,誤將“指稱”當做人的本體實在來研究,“文本之外,別無他物”堅持的就是這種誤解。德里達“清淤”的過程及目的根本就是新意識主體的建構,文本從沒有被解構,熵增即建構。 信息的基本屬性是增殖和有效傳遞,“個人”信息能夠增殖傳遞下去,是生命的最大追求。人類的所有生存發(fā)展,都是為了信息的有效延續(xù),更本質的目的是為了抗爭的有效延續(xù)。信息傳遞效率最大化的是基因信息傳遞,信息又是所有價值的依據,所以個人價值最大化最直接的實現途徑在于子孫的繁衍。個人信息在人類信息流中僅僅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個人價值的難以認定源自我們不能將個人信息從空間及上下的時間流中割裂出來看,信息必須在信息流這個整體中才有意義,這是個人信息必須納入人類信息的“整體主義”中價值才能存在的唯一理由。 信息是世界的本體,是隱藏的更深的人的內容形式和目的,是人類一切活動更深層的源動力。從這點上再看死亡,個體的抗爭必須作為一個整體才有意義,只有整體主義才能超越空間和時間流,才能與信息流共舞,從而超越死亡并實現人的所有價值。任何存在的本質都是為了抗拒虛無,信息對虛無的抗爭是所有宇宙的本源,這種抗爭屬于元抗爭,無論在任何多維的宇宙空間中這都是信息存在的根本原因。 物理學的大一統理論曾經企圖用“場理論”“時空理論”統一萬物理論,最終都失敗了,最可能接近萬物理論的是貫穿萬事萬物物理變化之中的信息理論。信息是這個世界的最小的組成部分,同時信息交換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唯一條件。信息絕不僅僅是物質能量交換的信使,信息就是交換的主體,是信息在背后操控著整個世界的運行。 佛教的宣揚的教義認為,物質世界是一種幻象,雖然人認為自己是實體的生物,活在一個實質的世界中,這也是一個幻象。佛教的局限性在于無法認識清楚信息對虛無所做的抗爭,對虛無的臣服是佛教最大的污點,人其實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人類所處的世界是一個信息的世界,人這個信息集合體只為處理信息服務。我們與世界的所有聯系都是用信息來表達并作為推動力的,信息是這個世界存在的本質。 信息本體論,信息的增殖傳遞是一切價值判斷的基礎,信息是終極的價值賦予系統的觀察者,信息在觀看著我們,并賦予我們所有的價值。 信息先天就具有實在性,實在唯一的特征就是信息的實在,實在就是信息,信息構成了實在,信息是一切實在的基礎。信息不僅是實在的,而且是唯一的實在,信息決定了實在,信息是物質的載體,比物質更實在,這就是實在論意義上的信息本體論。 信息是事物的“第一性質”[xi],是事物自身內在所固有的原初性質,是事物一切變化的根源。一切存在及存在中的變化都能用信息來說明,信息的本體論功能不僅體現在載體意義上,同時也體現在載體所負載的內容上,甚至還體現在對世界本源的推動力上。 信息是所有宇宙的本源,也是所有宇宙產生的第一推動力。信息因子的有序規(guī)則排列是一切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信息操控下的物質的碰撞摩擦是事件發(fā)生的直接原因,由信息轉化的能量的傳遞是事件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存在及存在的所有變化都是由信息組成,信息的存在是對不確定性的消除,這也是信息抗爭虛無的原因,信息對虛無的抗爭是所有宇宙的出現的原因,這種抗爭屬于元抗爭,無論在任何多維宇宙空間中這都是信息存在的根本原因。 [i] 表征: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表征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表征是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ology)的一個重要術語,也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ii] 量子泡沫:量子泡沫也叫時空泡沫(spacetime foam),是惠勒(John Wheeler)1955年根據量子力學提出的概念,所以又叫惠勒泡沫。 量子泡沫即為誕生前宇宙的概念化。在量子泡沫的普朗克尺度,時空不再是平滑的,許多不同的形狀會像泡沫一樣隨機浮出,又隨機消失,這樣在微小世界的能量起伏,就是量子漲落。在量子漲落中形成的小通道,就是所謂的蟲洞,而這些量子蟲洞則又可以連接到周遭眾多的起伏泡沫,那些量子泡沫就是幼宇宙。 [iii] 信息因子:信息因子是信息數字化表達和存在的最小單元,它是信息鏈式運動的基礎。信息子是組成信息因子的最原始的微型空間泡沫。 [iv] 信息熵:1948年,香農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才解決了對信息的量化度量問題。信息熵這個詞是C.E.香農從熱力學中借用過來的。熱力學中的熱熵是表示分子狀態(tài)混亂程度的物理量。香農用信息熵的概念來描述信源的不確定度。 [v] 量子漲落:不確定性原理允許在全空無一物的空間(純粹空間)中隨機地產生少許能量,前提是該能量在短時間內重歸消失。產生的能量越大,則該能量存在的時間越短,反之亦然。當我們測量能量E和時間t時,測得的能量E越準確,那它存在的時間t就越不確定;反之,t知道的越精確,那漲落涉及的能量就越不確定。它們之間的關系遵守一定的原則:△E×△t > h/2π(h是普朗克常數)。漲落涉及的能量與它存在的時間之間的乘積總要滿足大于 h/2π 這個值。 [vi] 米利都學派:米利都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泰勒斯(約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他是和梭倫并列的希臘七賢中的名人,他認為萬物之源為水,水生萬物,萬物又復歸于水。這個觀點看似簡單卻涵蓋了萬物最初皆誕生于水中這一真理。排除了當時流行的神造世界的臆想斷說。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約公元前610~公元前546年)主張萬物本源是“無限”,一切生于無限復歸于無限,而無限本身既不能創(chuàng)造又不能消滅。 [vii] 第二性質:第二性質是顏色,聲音,氣味等。他們不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屬性,而是物體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借助于第一性質(第一性質可用數量的方式表現,如廣延,形狀,運動,不可入性等。他們是客觀的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屬性。)就產生了色,聲,味等感覺。 [viii] 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庫爾特·哥德爾(Kurt Godel)是位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哥德爾證明了任何一個形式系統,只要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論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統內所允許的方法既不能證明真也不能證偽的命題。就是說“無矛盾”和“完備”是不能同時滿足的! [ix] 形式語言:形式語言(英語:Formal language)是用精確的數學或機器可處理的公式定義的語言。也可以理解為按一定規(guī)律構成的句子或符號串的有限或無限的集合。如語言學中語言一樣,形式語言一般有兩個方面: 語法和語義。專門研究語言的語法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分支叫做形式語言理論,它只研究語言的語法而不致力于它的語義。在形式語言理論中,形式語言是一個字母表上的某些有限長字符串的集合。一個形式語言可以包含無限多個字符串。 [x] 真值:真值是一個變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實值,它是一個理想的概念,一般是無法得到的。所以在計算誤差時,一般用約定真值或相對真值來代替。 [xi] 第一性質:洛克曾加以說明,認為外界可被感知的事物具有兩類性質。第一性質可用數量的方式表現,如廣延,形狀,運動,不可入性等。他們是客觀的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屬性。人們關于它們的觀念,就是物體本身的這些屬性的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