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到上學時期的痛苦回憶,多數(shù)人肯定會想到課文后面“背誦全文”四個字,在語文課本中,寫出的文章需要我們背誦最多的,除了李白,恐怕就是魯迅了。 魯迅先生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他在那個黑暗年代,以筆“救人”,并成功拯救了一代迷茫的中國人。以至于后來,我們在說到某句想被大家肯定的話時,都會在前面加上一句“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因為加上這句話,那些人也就無力反駁了,由此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作品的權威性。 自古以來,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勇者并不常見,因為這很容易就鬧笑話,因此,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即使面臨疑惑,也依舊選擇了“謹言慎行”,反而童言無忌的學生們,更加敢于提出對“權威”提問。 比如說,在一堂語文課上,有一位中學生在品讀魯迅先生《孔乙己》的時候,就勇敢指出了里面一個明顯的錯誤。 由于魯迅先生的權威性,人們在提到他的作品的時候,總是會以一種“毋庸置疑”的態(tài)度來看待,因此相信多數(shù)人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會問一句:魯迅先生的作品會有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孔乙己》是1919年4月,魯迅先生發(fā)表在《新青年》雜志上的白話文小說,許多文人墨客看到了,以“當世無雙”來贊美,因此這部小說很早就被收錄到了語文課本上面,文學價值極高。 無數(shù)讀者在讀到這本小說是,對魯迅先生也是充滿敬仰之情。但這位中學生卻指出,在文章中最后,魯迅先生寫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是死了”這句話是個病句。早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學到過,互為反義的兩個詞不能同時修飾一個名詞,這里的“大約”是指可能,不確定,但是“確是”,又是肯定地,確指的。 若我們在寫作中這樣用,一定會被老師圈出來,作文也不會得高分,那么,魯迅先生為什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其實對于這位學生提出的問題,專家也沒辦法進行反駁,畢竟魯迅先生已經(jīng)去世多年,又沒辦法親自請教。那么,這真是魯迅先生寫錯了嗎?若真是如此,這樣有明顯語病的文章又怎么能被選入課本中呢?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之前,一直有人提出,魯迅先生的作品并不適合小學生,初中生來學習,因為他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思想性跟時代性,沒有一定閱讀積累,歷史文化水平的孩子,是看不懂的。 這句錯誤的話,與其說是魯迅先生寫錯了,其實更像是他有意而為之,看過《孔乙己》的人都知道,這篇文章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受到封建思想與科舉制度毒害的的讀書人,在面對現(xiàn)實生活時依舊執(zhí)迷不悟,最后不倫不類,逐漸被社會拋棄的故事。魯迅先生是借孔乙己,嘲笑思想迂腐的讀書人,同時也以他人對孔乙己的態(tài)度,反應人心涼薄,社會險惡。 魯迅先生的這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中,大約代表的是魯迅先生期待的結果,他希望孔乙己能夠與時俱進,希望時代能夠接納他,希望他能活下去,當然這是理想狀態(tài)的。然而現(xiàn)實就是,孔乙己那樣的人,不可能在那個時代活下去,因此,他一定是死了的。 魯迅先生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了極高的思想,實在令人敬佩。對于學生們來說,真正應該學習的,當然不是這種似病句般地寫作方式,而應該學習魯迅先生作品中所含有的力量,所號召的民族凝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