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看客,意即湊熱鬧的旁觀者,用現(xiàn)代俗語說就是“吃瓜群眾”。 在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的小說里,看客這個人物群體占了半壁江山不止,他們存在的意義甚至超過了主角。魯迅先生不止一次傾注了大量的筆墨,鞭撻嘲諷,如《藥》中夏瑜走上刑場之后,“像鴨子一樣被人提著脖子的一群”,……像《阿Q正傳》里阿Q即將走上刑場時,追著看戲的“閑人”,……像《藤野先生》里圍著一圈看槍斃“中國人”的“中國人”,……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看客們的心理大概是這樣的。然而這是多么令人憤懣的事啊!魯迅先生因此棄醫(yī)從文,用他犀利的筆墨,口誅筆伐,直擊人性中的自私冷漠,以期喚醒國人的獨立抗爭意識。 再看《孔乙己》,看客們的行為竟然更令人震驚了。 ‖看客們的嫉妒自卑心理 “孔乙己,你怎么沒撈著秀才呢!”“孔乙己,又偷人家的東西了!”“臉上的傷疤怎么這么多了”,……酒店里的短衣幫唇槍舌箭,氣勢洶洶,一頓夾槍帶棒,就為了看孔乙己的窘態(tài),看他臉紅脖子粗、青筋暴漲偏又無可奈何的滑稽樣子。 不得不說,這就是習慣性的嫉妒心理,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且這種心理只存在于熟人社會。孔乙己畢竟飽讀詩書,向上晉升的可能還是有的。要是中了秀才,加官晉爵,待遇也會有所不同。 看客們就是看孔乙己的笑話罷了。但是方式如此直白,肆無忌憚,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還是第一次,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憤慨。 俗語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如此揭人傷疤,并以此為樂,哈哈大笑,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可是面對如此暴擊傷害,孔乙己居然逆來順受,不做激烈抵抗,真正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邊緣人。 在實際生活中,嫉妒這種心理是十分有害的,它不知不覺地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損害我們的人際關系,使我們日漸墮落,與優(yōu)秀漸行漸遠,和杰出永遠也挨不上邊兒。 ‖看客的可笑可悲之處 世界上的事,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何其多也,雪中送炭更是如那鳳毛麟角,更有甚者,墻倒眾人推、落井下石的也為數(shù)不少。孔乙己穿著破爛的長衫,臉上帶著菜色,在魯鎮(zhèn)的咸亨酒店里,像個失魂落魄、倒霉透頂?shù)男〕笕侨税l(fā)笑,這位高大身材的讀書人,硬生生被如山的世俗、似海的偏見擠垮了。造成這種結果,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和看客們的推波助瀾不無關系?。?/p> 這就是看客的可笑可悲之處。一個小小的咸亨酒店,竟然如此的階級森嚴,短衣幫、長衫客涇渭分明,還有一個不倫不類、兩邊不靠的孔乙己??蓢@他們被壓榨,刀架脖子上不僅不抗爭,反而還以調侃境況更慘的孔乙己為樂,在笑聲中看著他慢慢沉下去,直到了無蹤跡…… 直到他們再找到一個“孔乙己”,情節(jié)延續(xù)…… ‖看客的作用、魯迅先生的救贖 我記得某媒體上好像發(fā)過一則新聞:有兩口子吵架,女的想不開,打開窗戶要從樓上跳下去,樓下瞬間聚集了一群人,指指點點的,說什么的都有。幸虧消防員來得及時,救下了她,可是意料不到的是,她和丈夫成了小區(qū)的名人,所有的一切被扒了底兒掉,最終離婚,看客們成功地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 春晚小品《扶不扶》,令人印象深刻,雖然說結局很正能量,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則是冷漠的行人。如今時尚流行的“碰瓷”,花樣百出的“乞丐”,……作惡的人一次次得逞,也許是我們已經適應了看客的角色。 這就是“看客”的神奇作用,萬事萬物百試百靈。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比如平常兩個人吵架,有了看客,沒準能打起來,甚至于鬧出人命。一對戀人,三觀不照,卻可能因為一群無聊的看客,最后陰差陽錯在一個鍋里攪勺子。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首詩“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正所謂“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魯迅先生的作品思想深刻,一針見血,直刺人性的冷漠虛偽,入木三分,正是他高尚人格的體現(xiàn),這是他睿智的吶喊,這就是真正的靈魂的救贖,非大愛不可為也。 ‖題外話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洶涌而至,舉國上下嚴防死守,誓要戰(zhàn)勝此次災難。可笑的是,一些人無知者無畏,無視防疫規(guī)定,肆意妄為,打砸監(jiān)控點,頂撞值班人員,曬權炫富,更有甚者,落井下石,發(fā)國難財,嚴重歧視武漢返鄉(xiāng)人員,這是典型的“看客”心理,不能縱容,破壞這段時間以來的防疫成果。 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不要再做無謂的看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