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yī)講治病求其本,以里證為準為本,講究先要守中建中,再辯證施治之要。 中華文化講“中和”,中醫(yī)用方也講“中和”,在治病祛邪時也不例外,在攻伐時,也強調(diào)守中建中固本,而非只有刀槍燒殺攻伐殺戮。 在講表時,方里一般都有里,講攻時,方里一般都有守。單純主攻的,也多是“中病即止”,止后也多是守中扶正固本以善后。 2、中風汗后津液虛,用桂枝湯,其中白芍、生姜、甘草、大棗合在一起主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 桂枝性溫,其氣郁香,微甜。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氣,而味很薄。 桂枝的氣相比薄荷、白芷,沒那么輕揚;相比川芎、當歸又沒那么濃厚。 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巔; 川芎、當歸走里走血,桂枝則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們稱之為“解肌”。 至于那一點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說過,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氣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藥。 3、桂枝---“陽化氣”,將陽氣送到體表,于是當汗即汗,當止汗即會止汗; 白芍主“陰成形”作用相反,主將陰收回,陰成形的力量強了,陰血充足了。 再生姜、大棗、甘草守中,病愈的后備力量就充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