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守口如瓶,防意如城?!?/div> 這話不僅是告誡大家做人要有防備之心,以免有心之人拿我們說的話來做文章;另外還有一層意思是:說話要留有余地,防止自己以后沒有回旋的空間。 《增廣賢文》中也講“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如果把話說得太滿,往往會導致自己沒有退路。 有個朋友就曾經(jīng)跟我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公司研發(fā)了一個新產(chǎn)品,朋友作為營銷總監(jiān),考慮到小張平時做事踏實,便將推廣工作交給了小張。 由于市場上已經(jīng)有過一些同類產(chǎn)品,朋友擔心產(chǎn)品銷路不好打開,就問小張:“這次推廣有一定的難度,你有沒有什么需要公司協(xié)助的?” 小張拍拍胸脯,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沒有!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過了一個星期,推廣工作沒有見到絲毫起色,朋友就找到小張,詢問緣由。 小張這時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略帶歉意地說到:“不好意思啊,總監(jiān)。前些天老板讓我做一個市場調查,所以就沒有顧得上做推廣?!?/div> 雖然小張說的是事實,朋友也對這種突發(fā)情況表示諒解,但不可避免的,還是對當初小張自信滿滿、拍胸脯的行為有些反感。 在生活中,像這樣把話說得太滿而給自己造成不利影響的例子比比皆是。 雖然有些人能力足夠強,即使把話說得太滿,也同樣能做到自己答應下來的事情。但凡事都有意外,如果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自己無暇顧及當初所承諾的事情,往往會得不償失。 俗語說:“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無論是工作交接還是幫人辦事,以下三種情況,最好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答應別人時,不要過于絕對 俗語說:“花要葉扶,人要人幫?!比松谑?,就是在你幫我、我?guī)湍愕倪^程中,互相扶持著走過來的。 但如果答應別人的時候過于絕對、滿口應承,就會提高對方的內(nèi)心期望值,萬一最后事情沒有完成,這種落差感會對人際關系造成損害。 因此,當我們在做出承諾的時候,不要毫無保留地說“保證沒問題”、“包在我身上”,而應該說“應該沒問題,我會全力以赴”或者“可能有點困難,但我會盡力而為?!?/div> 與別人有矛盾時,不要口出惡言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這些人當中,不可能每個人都和我們有著相似的價值觀。所以有時候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 喜歡把話說得太滿的人,通常會對那些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惡言相向,說出諸如“我與你勢不兩立”、“從今往后,誰也不認識誰”之類的話語。 殊不知,這個世界看似很大,其實很小。說不定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就需要對方的幫助,或者不得不與對方合作。那個時候,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難。 不要輕易對別人下定論 很多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qū):看到別人辦事不力或不小心得罪了其他人,就信誓旦旦地說“這個人沒救了”、“這個人沒前途”。 《增廣賢文》有云:“黃河尚有澄清日,豈能人無得運時?!比松谑?,意外很多,變化也很多。今天被別人踩在腳下的人,可能明天就會觸底反彈;現(xiàn)在無所事事的人,將來可能“一遇風云變化龍”。 世事皆無定數(shù),成敗實難預料。與其等到別人乘風而起之后再去修復人際關系,不如在別人時運不濟的時候給予幫助。雪中送炭的意義,永遠大于錦上添花。 結語 《菜根譚》中說:年輕人說話做事,應當小心謹慎。如果為人處世沖動、輕浮,就輝水面上的野鴨子一樣,只知道撲扇翅膀,不可能振翅高飛。 正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說話不留余地,就是不給自己留退路,也就使自己失去了乘風而起的機會。 說話留有余地,是一種處世哲學。學會說一些場面話、使用一些帶有不確定性的詞匯,才能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