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曾國藩讀書會”→ 點擊右上角“ ...” → 點選 “設(shè)為星標(biāo) ★ ”或者“置頂 《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最權(quán)威、最重要的編年史。曾國藩讀之?dāng)?shù)遍后,稱它“論古皆折衷至當(dāng),開拓心胸”。 1、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唐紀(jì)》 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的話,就會愚昧不明。 2、得財失行,吾所不取。 《資治通鑒?陳紀(jì)》 獲得財物卻喪失了德行, 這樣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3、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 《資治通鑒?晉紀(jì)》 離開自己的職位,或繼續(xù)留任,都能出于正理,這就是高尚的人了。 4、不誠于前而曰誡于后,眾必疑而不信矣。 《資治通鑒?唐紀(jì)》 事前不誠實而事后卻表現(xiàn)自己誠實,這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而讓人不相信自己。 5、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資治通鑒?周紀(jì)》 才能是德行的資本,德行是才能的統(tǒng)帥。 6、幣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資治通鑒?晉紀(jì)》 送來的禮物很多,說的話又非常入耳,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7、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 《資治通鑒?唐紀(jì)》 木心不直,它的紋理就會歪歪斜斜,用這種木材制造的弓,雖然強勁,可是發(fā)射出去的箭矢也不會直飛目標(biāo)。 8、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 《資治通鑒?宋紀(jì)》 能選擇別人的長處去學(xué)習(xí)它,這種長處自然也就屬于自己了。 9、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huán)。 《資治通鑒?唐紀(jì)》 讓他升任,是為了獎勵他的功勞;罷免他,是為了懲罰他的過錯。這兩方面常??梢越惶媸褂?。 10、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資治通鑒?唐紀(jì)》 德行勝過才能,叫做君子;才能勝過德行,就叫做小人。 11、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資治通鑒?周紀(jì)》 家道貧困的時候就希望有個能持家的好妻子,國家大亂的時候就希望有個治國有方的好宰相。 12、 短于從善,故至于敗。 《資治通鑒?漢紀(jì)》 不肯向善者學(xué)習(xí),這便是失敗的原因了。 13、面從后言,古人所誡。 《資治通鑒?魏紀(jì)》 古人最忌諱的是,表面服從而背后反對。 14、明者,銷禍于未萌。 《資治通鑒?漢紀(jì)》 聰明的人總能把禍患消滅在沒有產(chǎn)生的時候。 15、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資治通鑒?晉紀(jì)》 立功的人擔(dān)心自己的信義不顯著,而不必憂慮自己的名譽和地位不高。 16、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生乎? 《資治通鑒?漢紀(jì)》 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難,怎么可以獨自活下來呢? 17、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資治通鑒?唐紀(jì)》 聽人說的不如親身經(jīng)歷,親耳聽到不如親眼見到。 18、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遺其力,而不能者不得處其任。 《資治通鑒?魏紀(jì)》 賢明的君主在用人時,能使有才的人竭盡全力,而不讓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白白占著位子。 19、沒齒而無怨言,圣人以為難。 《資治通鑒?魏紀(jì)》 一輩子連句怨恨的話都不說,這恐怕連圣人也難以做到。 20、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 《資治通鑒?唐紀(jì)》 發(fā)怒是人之常情,但不發(fā)怒而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人,這種人是最難讓人猜測的。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