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書吧的燈異常昏暗。昏黃的燈光打在一本普通到任何人都有理由忽視的書上——《讓“死”活下去》,純綠色封皮上再簡單不過的打印體,卻生生承受了生命的重量。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無愛慕?!?/strong> 開頭第一句話突然讓我不安起來。這種不安,一次次揪緊我的心,壓抑,又讓人悲傷得難以呼吸。她不過只是講述了一件事情,沒有大哭大鬧,也沒有傷春悲秋。可這種沉重明明虛無縹緲卻又那樣真實地存在著。 我看見她一個人坐在一張窄小的木椅上,背佝僂著。整個家空空蕩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你不在而顯得空闊許多。夕陽從寫字臺旁的窗戶射進來,映著她低垂的面龐,因為窗簾被大風(fēng)吹得飄忽,使得她整個人也忽明忽暗。秒針滴答的聲音驟然響起,她抬起了頭。那目光里沒有哀怨和苦痛,她溫柔平和地看著我。然后,她輕輕捋了一下耳旁的碎發(fā),說:“誰也不知道那一天會是最后一天……” 我以為,那個空曠的人,那個空曠的你們,在世界里,又與世界無關(guān)。 1 《讓“死”活下去》的作者是陳希米,她是你的妻子。因為知道了自己欣賞的兩個人也是互相深愛著的,沒來由地就很開心,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加倍的憐惜。 你們的愛情,是世界上最樸實感人的那種——相互扶持。只有一條好腿的她充當(dāng)了你的雙腿和眼睛,是她的愛,支撐著你。她對你的愛,被每一個人看在眼里,她的無微不至,她的理解,她的關(guān)懷……連你也多次在《重病之時》等隨筆中提到:“妻子沒日沒夜地守護著我,任何時刻睜開眼,都見她在我身旁?!焙芏嗳硕颊f,沒有陳希米,就不會有后來的史鐵生??梢驗樯眢w的殘缺,史鐵生的愛“曾經(jīng)從來不被承認(rèn)”,他們甚至可惜那個笑容燦爛的女子,將一生托付于一個殘缺的人,愛得失掉了自我。可誰能夠說你對希米的愛比她對你的要少呢。你在那首《希米,希米》中說道—— 希米,希米 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 你來了白晝才看破樊籬 聽那光陰恒久 在也無終,行也無極 陌路之魂皆可以愛相期? 這不正是最好的證明么。如今那些嘲笑愛情的人,終于眼睜睜看見了愛情的存在。 你們的愛情,是世界上最令人艷羨的那種——靈魂伴侶。就像你們說的那樣,“愛得不同凡響”。你們是精神上的同行者,你們之間是智性的相通。你們常常一起仰望先哲,對抗虛空。今天為尼采的天才而著迷,明日又因盧梭的一番話而大徹大悟。還記得她在書中執(zhí)著地想與你探討尼采的幾個大概念,比如“真正的謙遜即懂得我們不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者。”你不正是這樣真正謙遜的人么,或許你的謙遜正是從這天才的尼采身上得到的啟發(fā)?而如此又聯(lián)想到尼采說的“在精神的事情上,必須正直到冥頑不靈,以便忍受我的認(rèn)真、我的激情。”你也正是這樣的人,如這樣一般做到了極端。還有盧梭所說的“我大膽地走著正直的道路,絕不有損于正義與真理而諂媚和敷衍任何人。”你一定也無比地贊同吧。她執(zhí)著地在書中繼續(xù)你們的精神探討,曾經(jīng)這是使你正直生活的重要力量,如今也是她的。可見她不止懂尼采、懂盧梭,她最明白的是為什么你懂尼采和盧梭。 你們在一起,什么都不需要,艱難而庸常的生活,卻因為彼此的精神支撐而變得詩意美好,真的印證了那句“賭書消得潑茶香”。 2 你應(yīng)該是離死最近的人了吧。 在地壇,一個因殘缺無法接受自己的你,與一個荒蕪被冷落的地壇相遇了。這注定是你最痛苦時期最幸運的際遇。因為身體上的折磨,因為精神上的無法抗壓,她知道,你曾多次在冰冷的地壇徹夜不歸,在掛滿露水的樹下觸摸生死的界限。你在渡劫。 后來,你挺過來了。為了母親,為了自己。 過了那段時間,死對于你已經(jīng)平常。所以在你死的時候,才會那樣平靜吧。 但是希米呢?她也是幫助你度過劫難的人,她以為自己明白了,知曉了,可當(dāng)你真正經(jīng)歷,她不得不承認(rèn):“理論你我都懂,但此刻對我一無用處?!蔽抑赖?,從她抬起頭說出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就懂了,溫柔平和的眼眸之下,是笨拙的不知所措。你死了,這個信息太過強烈,她不想承認(rèn),卻又處處提醒自己——你死了。那么你死了,她該怎么活? “一切都是騙人,死,就是絕望?!?/p> “想念死人,是世界上最最殘忍的?!?/p> “我的整個身心都充滿了你,你不可能不在。但是你在哪兒?!” “死,只是遭遇,不能被理解?!?/p> 開篇她還是在敘述著送走你的那天,可是慢慢地,她好像又在寫字臺前看見了你。她開始脫離了哀思,重新和你探討起人生來。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她的話題總是圍繞著生死,“為什么生,怎樣死?”而你,定是在很遠(yuǎn)的地方早已大徹大悟,看著她困惑的模樣癡癡地笑著。她忽然想起你后來寫的很少人知道的一本書《地壇與往事》。當(dāng)時皮皮寫你,題記用了愛因斯坦的話“我孤寂的生活著,年輕時痛苦萬分,而在我成熟之年里卻甘之如飴”,然后你寫了《地壇與往事》。她忽然覺得那是你在告別。那是你在最后幾年里最想說的話,終是以一個老人的視角呈現(xiàn)。那些紛飛的往事,母親和戀人,“日漸虛幻卻永不磨滅”,幾十年的思緒,和夢,終于豐饒。然后她想起你居然把寫給她的情詩也拿來發(fā)表了——多么不像你。你是在為死做準(zhǔn)備,你要感激她,要彰顯她,要給她榮耀,現(xiàn)在她才懂得你的良苦用心。原來你早就知道了,你在等她明白,更在幫她明白。 我終于明白了自己的不安是什么。是一份小心翼翼的惶恐,生怕自己窺看、驚擾了這場心靈的私語。 關(guān)于這種閱讀時的惶恐,除了生怕自己闖入,我忽然意識到或許是我內(nèi)心深處潛藏著這樣一種害怕。怕她的懂,變成了我的懂。她說“人必然要經(jīng)歷一個死,一個與自己相關(guān)的死?!蔽沂遣欢?,那時候我連死是什么都不知道,連哭泣和悲哀的機會都沒有。 就像在看《目送》時,龍應(yīng)臺淡淡地敘述著自己如何目送父親的離去那樣。她知道這件事情必然到來。甚至于可以看見生命是如何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一點一滴流逝的。她以為自己做好了準(zhǔn)備??墒墙K于她說,老天,你為什么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刻?你什么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一課?她緊緊握住父親的手,親親他的額頭,湊近他的耳……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jīng)失去了所有能和你們感應(yīng)的密碼,但是龍應(yīng)臺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舍,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淚流滿面,有些事情不需要記住,不需要剖析,我卻也能天打雷劈地肯定:你的心中也不舍,也留戀,你也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種讓人不能接受的死亡,是每個人必然經(jīng)歷的。沒有誰比誰悲慘,但這死本身又名為“悲愴”,一次又一次扎在人心里直到你千瘡百孔時被迫接受。 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這陪著我們后半生的溫柔的燭光,卻是用蠟燭燒完的代價換來的。 用龍應(yīng)臺的話說——兄弟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仁愛處人,忠誠處事,但是那撐著傘的人,要我們辭別,而且是永別。 3 一年又一年。希米還是坐在他常用的寫字臺前,但她眸底不再是僵硬的平淡,多了幾分真正的溫柔平和。她提筆寫道: “可我現(xiàn)在才知道什么是死?,F(xiàn)在才知道,那些一聽說死就哭泣的人,是知道什么是死的人,他們在人間,知道有死這樣的事,以及死意味著什么。他們的表現(xiàn)是一種正常的表現(xiàn),是懂得死的表現(xiàn)。死,在他們那里,是人間的真事。以前我只知道這世界上有失戀,現(xiàn)在知道還有死亡?!?/p> “現(xiàn)在,我知道了死是生命的常態(tài)。所有的人都要在生命的某一刻經(jīng)歷死。所有人都要離開所有人。依附得緊,就被拋開得更遠(yuǎn)?!?/p> “你的死,要這樣在我的活里面活,那些存在過的態(tài)度,反應(yīng),角度,目光,表情,印象,心情,夢境,信念,幻想……還將生長,以你作根,潛入我的似水流年?!?/p> 那些生長著的東西,你的態(tài)度、反應(yīng)、角度、目光、表情、印象、心情、夢境、信念、幻想,會在她的活里面活。會因為她的“思念”而存在下去,會依你生前刻下的痕跡之深淺、之獨特,帶給生者思考和生的力量,而與其共在?!坝械娜怂懒?,他還活著”。有些東西死了帶不走,那些活著的時候創(chuàng)造出的希望和思緒恰是其中之二。 那些生長著的東西,不僅僅是你的一切,也是世間千千萬萬從痛苦中掙扎出去或未掙扎出去的人的一切。 那些生長著的東西,不僅僅在希米的心中、筆下活了下去,也在所有愛你們的人心中,因他們的思念而存在下去。 “你的死現(xiàn)在落到了地上?!?/p> 她甚至已經(jīng)找到了生的意義——“堅持寫就是堅持活”。那種活,不是以死為中心,是以孤獨為中心,就是生命熱情之所在——寫出來了就是存在。 她也送給了我生的意義——“我是一個在世者。注定了背負(fù)‘熱情’和‘負(fù)擔(dān)’?!?/strong> 因為有死,所以活在當(dāng)下。 因為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dāng)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人世間無所謂結(jié)束。上帝的戲劇永遠(yuǎn)不會落幕。 要把死送走,要讓“死”活下去。 文 / 金子涵 零零后,閱讀、創(chuàng)造 享受在文字間游走時的歡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