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升初的面試題目刷屏了朋友圈 這些題目范圍很廣 其中還包含一些歷史類的試題 由此可見 讓孩子們走出家門 來到歷史文化景區(qū) 才能更好的感知和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知識 龍門石窟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豐富的教育研學(xué)價值 吸引著全國的學(xué)生朋友們前來 研學(xué)游、科普游 邊玩邊學(xué)的游學(xué)方式 也使這里成為大家心中 學(xué)習(xí)中華國學(xué)、了解華夏文化的 最佳研學(xué)目的地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與龍門深厚的淵源,龍門石窟,一個讓白居易為之傾心的地方,詩人晚年在這里生活了18年,并把龍門香山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他用詩詞將伊水兩岸秀美的風(fēng)光描寫的淋漓盡致,留下了許多贊美龍門的詩篇?!?/p>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鄭。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太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在洛陽和龍門先后居住了18年之久,與這里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龍門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珍貴的人文景觀,在白居易的晚年成了他最親切的慰藉,他徘徊于龍門山水林野間,或行吟于山林,或嘯唱于泉邊,寫下了許多贊美龍門河山的美麗詩篇。晚年歸洛后,詩人常常在伊河泛舟,于某年秋日,寫下了《題龍門堰西澗》: 東岸菊叢西岸柳, 柳陰煙合菊花開。 闊狹才容小舫回。 何人解入此中來。 詩中描述了龍門碧波垂柳,輕舟蕩漾,河面泛起層層漣漪,石窟與兩岸青山綠水相交映。詩人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描出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龍門美景,也為我們尋到了游覽龍門的又一最佳方式——泛舟伊河上,乘船賞風(fēng)景。 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冬季,在龍門口南面的伊河上有一段被稱作“八節(jié)灘”、“九峭石”的險灘,礁石滿布,水流湍急,水道經(jīng)常堵塞,經(jīng)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因此,即使在嚴(yán)寒的冬季,船夫們也得光著身子下水拉船。常年在香山寺棲居的白居易,耳聞目睹此場景感到黯然神傷。他傾注自己的財力,并號召“貧者出力,仁者施財”,在他的苦心努力下,終于開通了八節(jié)灘,從此,“夜舟過此無傾覆,朝脛從今免苦辛?!笔鲁珊?,白居易有感而作《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詩二首》并序,寫了自己為民造福的欣慰之情,也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 《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詩》(其二)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開險路作通津。 夜舟過此無傾覆,朝脛從今免苦辛。 十里叱灘變河漢,八寒陰獄化陽春。 我身雖歿心長在,暗施慈悲與后人。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對香山寺情有獨鐘,常常住在寺內(nèi),更以“香山居士”自號。白居易七十四歲時,和遺老胡杲,百歲之人李元爽、如滿、吉皎,鄭據(jù),劉真等九人號稱“香山九老”,他們常聚在一起煮茗烹茶,宴游賦詩,個個都很長壽,更是寫下了許多歌詠龍門山水及香山寺的詩篇,留下許多的趣事佳話。 這首詩所描繪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 香山寺二絕 (一) 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隨云往復(fù)還 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 (二) 愛風(fēng)巖上攀松蓋,戀月潭邊坐石棱 且共云泉結(jié)緣境,他生當(dāng)作此山僧 白居易的詩歌現(xiàn)存的約有2800多首,比起唐代其它詩人流傳下來的都要多。他的詩歌不僅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很高,而且淺顯平易,老幼都懂,所以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的詩歌,在中唐時期,不論是在國內(nèi)或海外都早已廣泛流傳,時至今天,白居易已成為蜚聲中外文壇的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詩歌已被譯成各種文本傳播于世界,在各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的詩歌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在白居易墓旁,日本人曾立碑稱贊白居易是“日本舉國敬仰的文學(xué)家”“日本文化的恩人”。白居易的詩歌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亦占有光輝的一頁。 彈指一揮間,幽幽千余載,白居易選擇留在了龍門,守護著他所珍愛的這片土地。他留下的詩作,則成為其生命的延續(xù),透過它們,仿佛就能觸碰到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到他跳動的脈搏。這些永生的文字超越了時空的界限,永遠地感染著百代人生…… 正值暑期 歡迎全國的同學(xué)們來 龍門石窟快樂研學(xué) 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拓展視野 增長知識 分享快樂! |
|